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docx
- 文档编号:11537824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DOCX
- 页数:79
- 大小:216.66KB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
习作例文与习作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活动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与《阳光的两种用法》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进行。
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作者的情感体验方面,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
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紧紧围绕抒发真情实感展开训练。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先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写出写作提纲,再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切实掌握写作方法,顺利完成本次习作训练任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写作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自然流露的效果。
重点难点
1.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
2.体会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是否有过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的经历?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究其原因,是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从而导致缺乏表达的欲望。
你们想不想改变这种状况呢?
(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其实,只要大家对自己多一点信心,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不难激发表达的欲望。
只要敢于说真话、述真情,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2.理解何为“真情”。
师:
好的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真情打动人。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真情”的含义呢?
师生交流:
(1)真人真事;
(2)亲身经历;(3)真实感受;(4)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等。
3.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过渡:
今天,我们就来把上面讨论的内容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让真情自然流露”。
二、整合复习,借鉴写法
1.结合“交流平台”的讨论回顾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写作方法。
预设: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是围绕着“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主题来选编的,《匆匆》一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等;《那个星期天》中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心理,有直接描写心理独白,也有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这些方法都有利于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师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些写法的要领,并鼓励学生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2.师生评读“初试身手”中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写法。
预设:
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初步掌握了融情入景(事)的写法。
此时可再请几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写作片段,师生共同评改,以加强学生对这种写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这种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
如何抒发真情实感。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
《别了,语文课》这篇例文讲了作者由开始对语文课“厌恶”到后来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的教导让他对语文课产生“喜爱”之情,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
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而无法再学习语文了。
(2)交流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情感的变化的。
交流示例:
生:
作者先写“我”现在上课时专心听讲,与之前的不喜欢形成对比,表明“我”对语文课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接着借阅读张先生送的书、与爸爸对话、阅读报纸等几个事例,流露出“我”为不能再学语文而担忧难过;再叙述默写有进步,“我”内心更痛苦;最后写离别时同学留言和老师送书两件事,来凸显“我”难过及感动的心情。
文末写“我”决心自修中文,突出表达了“我”对语文的眷念和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交流写法,谈体会。
示例:
文章主要通过写“我”对语文的情感的变化来突出“我”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由对语文的“不喜欢”到后来的“喜爱和眷恋”,作者抓住了“我”在课堂上的变化,写出了“我”的内心活动和感受,最后写老师和同学送别的场面,整篇文章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习写法:
运用具体的描写表达真情。
(1)阅读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从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的做法中,我体会到了母亲们在生活的重压下将母爱发挥到极致,感受到她们温馨慈爱背后的辛酸苦楚。
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热爱、敬佩和感激之情。
(2)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明确:
作者以“老阳儿”来贯穿全文,先简介“我”童年时艰苦的生活环境,接着讲述母亲晒被子来温暖“我”和毕大妈煮阳光给孩子洗澡的事情:
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把晒暖的被子叠起来保温;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暖和了。
作者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两个慈爱、辛勤、聪明的慈母形象,字里行间满溢着浓浓的温情,作者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引导。
交流示例:
生:
母亲和毕大妈这种对阳光的用法体现了作为母亲的“智慧和温暖的心”,尤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太阳(老阳儿),母亲就是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老阳儿),是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的来源。
师:
看来,如果要学会表达真情,不仅要会细致地观察,而且要通过运用具体的描写再现生活中的动情点。
请同学们注意:
这里所指的具体的描写除了可描写景物外,还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细致的刻画。
3.片段赏析,体会细致描绘对表达真情的作用。
(1)出示《我懂得了母爱》片段,全班齐读。
可是那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我每次走近母亲——倚靠在路灯旁的母亲,我就会有这种感觉。
淡淡的灯光洒了母亲一身,那是我喜欢的橘黄色。
尘埃在灯光下飞舞,盘旋着,跳跃着,再轻轻地落到别处。
母亲的影子被她悄然不顾地踩在了脚下,颓然无声。
每次迎接我的都是母亲的笑颜,在暗淡的灯光中慢慢绽开,酒窝里包含了无尽的爱意。
每次走近母亲,我都会暂时忘却辛劳,温馨溢满了我的心灵,把我融化了。
背后那股暖暖的灯光还在零星地跳跃着,是它见证了这浓浓的母爱。
(2)学生讨论、交流。
提示:
这个片段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就是因为运用了具体的描写,再现了动情点。
4.教师总结。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要从生活中去抓住“动情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具体的描写让真情自然流露,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目的。
其实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被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瞬间却依然清晰、动人。
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
让真情在我们笔尖涌动!
四、交流分享,动笔写作
1.读清习作要求,师生交流,拓展思路。
(1)让学生把课本中呈现出来的两组词语认真读一读,归纳出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第一组:
畅快欣喜若狂激动欣慰感动归心似箭盼望
第二组:
惧怕愤怒沮丧愧疚难过忐忑不安追悔莫及
预设:
课本上出示的这两组词语都是表现人物情感的,但是这两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第一组词语表达的情感是积极、乐观的,第二组词语表达的情感是消极、悲观的。
(2)出示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分别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从上面的词语中选一个来概括。
示例一:
犹如暴风雨前夕,别样的安静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晚上的家长会,我要怎么面对,看着这样的成绩,回想起妈妈那失望的眼神和失落的表情,就像一把尖刀,刺痛着我的心,隐隐作痛。
(惧怕)
示例二:
刚放学的我如脱缰的野马,狂奔回家,我好想快点回去。
这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会如此心急如焚地想要回家。
此刻的我,就是心急如焚,眼泪也不知不觉地落下。
我好想回家,我好想对他们说,我不要离开你们,我要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这一刻的心情,不知用什么言语来形容,我只知道,我的行动比我的步子要快,脑袋还没转过来,脚下已经迈开了许多步……(归心似箭)
(3)引导学生仿照片段就每个词语所体现的情感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进行体现。
预设:
教师准备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一个课本中给出的词语。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别从上面两组词语中抽出七个,先由组内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词语写片段,然后推选写得好的学生在班级汇报,最后两个小组进行比较,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写得更好。
2.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1)从课本所给的情感体验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并写下来。
(2)写的时候,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3)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3.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预设:
展示的习作让学生读完后,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看出习作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评议重点:
(1)是否表达出了真情实感;
(2)是否做到了内容具体;(3)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4)语言是否流畅、有感染力;(5)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些,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范文一
那一次,我真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感动,有的我早已遗忘。
然而那一次,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每当想起,心中还是充满了感动。
①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太阳透过玻璃照在地板上,洋溢着金色的光辉。
我的心情如阳光一般,充满了喜悦——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
妈妈走过来,亲切地问我:
“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呀?
”我欢喜地回答:
“我——我要一支竖笛!
”妈妈点了点头,说:
“好,你在家里,我去给你买。
”②说完便提上包,出门了。
我站在窗口,看着妈妈离去。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心中充满了期待,我是多么想要一支竖笛啊!
一个小时过去了,妈妈还没有回来。
这时,外面忽然变暗了,一大片乌云聚在了上空。
③我意识到,可能要下雨了。
果然,不一会儿,外面就下起了雨。
句段赏析
①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总领全文。
②交代事情的起因,简洁的对话满溢着浓浓的温情。
③描写周围的环境变化,渲染了气氛,为下文妈妈的遭遇埋下伏笔。
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后来雨越下越大。
雨点打在玻璃窗户上,发出“咚咚”的声音。
这声音也敲击着我的心:
妈妈还没回来呢!
出去时天气明明好好的,怎么就下雨了呢?
妈妈会不会被雨淋湿?
她前天得了感冒,给这雨一淋,不是更严重了吗?
④此时,我只能祈祷妈妈快点回来。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还没回来。
大雨还在下着,不时还伴着“轰隆隆”的雷声。
我心中充满了担心,之前心中的喜悦荡然无存。
⑤我听着门外的动静,希望听到妈妈敲门的声音。
正当我来回踱步时,终于盼来了妈妈的叫门声。
我箭步冲了过去。
门外,妈妈手中提着一个塑料袋,袋中装的正是我的生日礼物——竖笛。
再看看妈妈,全身湿透了,发丝上沾着水珠,脸上还淌着水。
妈妈说:
“我回来了!
出去后没找到卖竖笛的地方。
后来又遇上暴雨,走了好几条街,总算为我的宝贝女儿买到了……”⑥妈妈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心里很轻松似的。
我赶忙接过妈妈手中的竖笛,竖笛完好无损,似乎还泛着暖意。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仿佛看见妈妈四处寻找竖笛的身影;我仿佛看见妈妈迎风艰难行走的身影;我仿佛看见妈妈全身被淋湿,却仍护着竖笛的身影……⑦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无比感动。
看到这支竖笛,我又不禁热泪盈眶……⑧
④用一连串的问句,细腻地刻画出“我”对妈妈担忧的心理。
⑤时间在推移,“我”之前的喜悦消失,开始充满了担心。
⑥此处的语言描写活画出一位慈爱的母亲形象,让人感动。
⑦用排比句抒发“我”对母亲冒雨买礼物、护礼物的感激之情。
⑧结尾抒情,照应开头,升华了主题。
总评:
文章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叙写了母亲冒雨为“我”买生日礼物的事情。
文章前后呼应,条理清晰,紧紧扣住“感动”二字,细腻地描写了“我”的感受,文章真实感人,让人印象深刻。
范文二
那一次,我哭了
我不喜欢哭。
运动赛场上,我的膝盖摔青了,我没有哭;班干部竞选,我因一票之差竞选失败,我也没有哭。
但是那一次,我哭了,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儿地往下掉。
①
那天中午,我到校很早,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
忽然,我隐隐约约听见什么地方有“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我顺着流水声找去,原来是学校卫生间里的水龙头在向外淌水。
我赶紧走过去,想把水龙头拧紧。
②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往左拧,水在流,我往右拧,水还是在流。
那水龙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完全不受人控制,相反,水流越来越大。
我只好两手握住水龙头,使出全身的劲拧,只听见“砰”的一声,水龙头居然被我拧下来了,一股强有力的水柱从里面直喷出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浇成了一只落汤鸡,衣服、裤子、鞋子全湿了。
看着哗哗的流水,我傻了眼,心里很着急,想找个办法堵住水流,但这水太猛太急,怎么堵也堵不住。
不一会儿,卫生间里积满了水,水漫过了门槛,向走廊流去……③
不一会儿,老师们闻讯纷纷赶来。
值勤老师站在水里,满脸愤怒:
“玩什么不好,偏玩水龙头!
”隔壁班的老师也撇着嘴说:
“现在的女孩比男孩还淘气!
”班主任也气红了脸,大声训斥我说:
“尽惹祸,给班级抹黑!
”④我浑身上下湿淋淋的,看见一张张生气的脸冲着我,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心里真是既委屈又难过。
我张开嘴,想解释:
“刚才……”值勤老师不等我往下说,就把旁边的总阀
句段赏析
①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我”的哭背后有着很深的委屈。
②“我”出于好意,想关紧水龙头。
③生动地写出了水龙头被拧掉后,卫生间的狼藉。
④综合运用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地描绘了“我”被老师们指责的场景。
门关上了,把我连同身边看热闹的同学一起往卫生间的外面推:
“快回教室去,快回教室去,别再惹事了!
”
回到教室,我顾不上擦去身上的水,趴在桌子上,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本来是想做一件好事,结果变成了坏事,现在我就是有一万张嘴,也说不清楚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我伤心地趴在桌子上哭了好久……⑤
⑤饱含委屈的“我”有苦说不出,伤心地哭了。
总评:
小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记叙了自己关水龙头,却被老师们误解弄坏水龙头的事,重点写了自己着急害怕,后来委屈难过的心理活动,使事情显得真实具体。
开头和结尾呼应,点题。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对本次习作活动进行总结。
小结:
同学们,本次习作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文之前我们首先品读了两篇习作例文,不仅从中体会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情,而且初步掌握了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在习作中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并能运用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习到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同时,老师在同学们写作文的过程中也发现并指出了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引起注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感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
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感动呢?
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因此,在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借助回顾课文文本、感悟习作例文、欣赏精彩片段等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真情。
表现真情,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
因此,我以“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真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真情”作为此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跃跃欲试的状态,让他们对“表达真情”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入后,再引导他们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描写,让真情自然流露和表达出来。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只要在作文指导和讲评上下一番功夫,就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教师要不断实践、探索、反思,根据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区”,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最终爱上作文,并写出好的文章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阿姆斯特朗
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美)斯蒂芬·威廉·霍金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好奇心引领人类进步
是商代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让我们从甲骨的卜辞中窥见历史的一隅。
是古巴比伦国王对于社会法则实践形式的好奇,让我们从汉谟拉比的石碑上目睹三千年前的制度典籍。
是好奇,让屈原疾声发《天问》;是好奇,让阿基米德觅得翘起地球的理论依据。
是好奇,让林则徐睁眼观看世界的列强;是好奇,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用以点亮世界的灯芯。
是好奇,让人类的足迹踏上月壤;是好奇,让中华民族的健儿遨游太空千万里……埃庇米修斯在无意间促使了潘多拉魔盒的开启;金主完颜亮为“十里荷香,三秋桂子”策马挥师南侵;日不落王国的舰队带着资本家的奢望开赴马可·波罗口中的东方帝国;英法联军将满清皇家园林的奢华火焚掠洗……好奇心是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驱动轮,也时常为我们带来沉重的苦难经历。
但是,好奇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所有对于未知的好奇都值得称颂。
而好奇心注定要付诸实践,实践的动机却良莠不齐。
对于真理的渴求激发科学的探知。
对于财富、地位、名誉的渴望实则是萦绕人心许久的贪欲。
只有那些将好奇心投射向真知的人,不但能获得智慧女神的特殊垂青,还能因其对社会的贡献名扬千里。
曾子“一日三省吾身”,在探求思想内核的路途中,成为孔门著名的弟子。
马克思说他希望“质疑一切”。
好奇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影响至今。
伟人如是,平凡人亦如此。
我们曾经拿出放大镜观察蜻蜓蚂蚁,为发现它们身体的奇特自豪无比。
我们曾经多少次为能够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大动脑筋。
我们憧憬着自我的未来,在成长中,还将会为体味到更丰富的人生而欣喜。
《列子》中那两个辩日的“小儿”,就是每一个平常人的写照——有好奇心的我们完全能与圣贤的思想颉颃相比。
除了因好奇发问,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机遇去践行。
不满足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要将这真知的“道”加以名状和传扬。
即便“夕死”,也要将这“道”投入实践的熔炉,在锻炼中检验它的真伪;要将这“道”沉浸实践的酒窖,期待它酿出甘甜的佳酿。
让我们一生都把那上下求索真理的好奇之花别在襟上,让我们在漫漫千里之行中,能时刻嗅到它的芬芳。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
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本题作文仿照2018年全国高考三卷作文样式拟题,要求围绕三则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
题目提供了三则材料:
一是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浪漫想象;二是登月宇航员的切身感受;三是科学家征服宇宙的豪迈誓言。
三则材料以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太空)的想象和探索为主线,在考查学生相关历史、科技、文化常识的同时,旨在引导学生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史,感受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知识视野、自我认识和审美趣味的提升。
学生应该立足“科技”和“人类”两个支点,结合自身体验,说认识,讲道理,谈感悟,紧紧围绕材料情境展开写作。
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参考以下立意: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审美追求;②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好奇心),始终引领着人类不断前行;③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永无止境的;④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发展史,是一首动人心魄的壮美史诗;⑤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
阅读的意义。
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时候,中山国人酿的酒享誉天下。
有个鲁国的酒店老板想得到他们的酿酒秘方,始终未能如愿。
后来,他想方设法弄了些中山国的酒糟,用自己的酒浸泡,对人说:
“这是中山国的酒。
”
慕名来喝酒的人很多,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国酒。
有几个曾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也说同原先喝过的没两样。
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的酿酒师傅来到鲁国,听说这里也有中山国酒卖,就买来喝,刚呷一口,便吐了出来,苦笑着说:
“这哪里是中山国酒?
与我们的泡糟水一个味啊。
”客人知道受骗,一哄而散。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拒绝盲从,人生精彩
曼德拉夫曾经告诉我们:
“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就没有方向。
”我们没有了理性,就如茫茫大海上没有方向的小船,跟风走,永远无法到达自己的终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性,拒绝盲目跟风。
在这个故事中,酒店老板固然有错,不诚信经营的下场就是名誉扫地。
但是,我更感到悲哀的是众酒客的盲目跟风。
并且,正像鲁迅先生揭露的那样,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通病。
不知你是否流连于淘宝网上的小物件不肯关闭页面?
不知你是否被路边卖的小玩意儿吸引驻足?
人是群体动物,喜欢跟风,爱人云亦云。
可盲目成了我们的致命缺点。
借你一双理性的慧眼,把谣言的本质看穿。
当谣“盐”也能防幅射时,一男子买了一万三千斤盐,“请神容易送神难”,缺乏理性,盲目从众,让他赔了一万多块钱。
当自以为聪明的苍蝇,盲目跟从大多数飞舞的苍蝇时,它冲向了布满黏液的牛皮纸。
如果那个男子理性些,就不致于赔一万多块钱;如果那只蝇子理性些,就不致于走向死亡。
是的,盲目,不理性,只能给你带来祸患。
因此,要学会理性看待你看到的现象。
不要迷恋表面现象,它可能只是个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第三 单元 习作 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