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docx
- 文档编号:11532011
- 上传时间:2023-03-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19KB
教育概论.docx
《教育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概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概论
《教育概论》复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认识教育的概念,辨析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的区别
教育的概念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
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
主要是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关系:
紧密联系的,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水之源,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组合。
三、了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1、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等人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生存竞争生物本能”的观点
2、20世纪初,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模仿”之说
3、以后人们又不断提出诸多不同的观点,如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的生产活动,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等等
四、认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⑴原始教育:
①教育对象的全民化;②教育内容的生活化;③教育场所的社会化;④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⑵古代教育:
①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者相脱离;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③在教育内容上以人文学科为主
⑶近代教育:
①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②基础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重
⑷现代教育:
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社会的学习化;④教育的一体化;⑤信息技术现代化
五、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教育学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了解各阶段出现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性的理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学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主要阶段:
(P23)
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⑶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①实验教育学;②文化教育学;③实用主义教育学;④批判教育学;⑤制度教育学;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⑷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①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②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基础的扩展;③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④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⑤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⑥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一、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简答)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⑴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增长;
⑵教育通过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⑶教育影响劳动力收入分配
二、了解教育的政治功能(简答)
⑴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教育是维护社会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表现在:
①教育通过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领导人才,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②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的社会公民以维持社会稳定,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⑵教育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表现在:
①通过教育的普及推进社会政治变革;②通过教育传播先进的思想、宣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⑶教育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表现在:
①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和培养人的民主意识;②教育的民主化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民主的教育有助于加快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三、了解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
在受制于社会文化的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具有传承文化。
创新文化和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
⑴教育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承担着传递社会文化的任务。
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递;
⑵教育的社会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表现在:
①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②互派留学生;③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④信息高速公路;
⑶教育的社会文化创新功能。
表现在:
①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正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理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简答)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个体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㈠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⑴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⑵教育促进个体的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①教育指导或规范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②教育加速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③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㈡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⑴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⑵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⑶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㈢教育提升个体素质
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即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和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和提升人的素质,实质上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一、掌握教育目的的涵义、类型、构成和作用
涵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人。
类型:
⑴从教育目的的制定者的角度看,教育目的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或社会团体提出的教育目的以及个人提出的教育目的;
⑵从教育目的是否能够落实看,可分为理想的教育目的和实际的教育目的;
⑶从教育目的的表现形态看,可分为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⑷从教育目的的持有者看,可分为学生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家长的教育目的、政府的教育目的、社区的教育目的
构成:
㈠横向维度上,包括人才价值和人才素质
人才价值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需求,主要是指所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价值;
人才素质是指人才身心发展的要求,这是对受教育者在品德、智能、审美、体质诸方面发展的规定
㈡纵向层次上,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作用: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⑴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规格,实际上也就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向
⑵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调控作用:
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活动的形式以及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都具有支配、协调、控制和调节作用
⑶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作用:
判断教育过程是否遵循了合理的发展路线,判断教育过程是否达到了要求,都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评估
二、了解历史上有关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㈠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
代表人物:
⑴以卢梭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认为,人生来具有良心、理性、自由,具有善良的天性,而社会则是一个令人的天性沦丧的污秽之地,所以希望具有按照人的自然本性进行;
⑵以瑞典教育家爱伦·凯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主要热衷于颂扬儿童真善美的天性和自主个性,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儿童进行压制,而应该促进他们自由自主地发展
⑶新人文主义的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社会价值要以个人的价值来实现,社会的完善要通过个人的完善才能实现,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理想的人性为主要目的
㈡社会本位论:
认为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
代表人物:
⑴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学派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识;
⑵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社会本位论是比较极端的,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
㈢人格本位论:
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
代表人物:
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善的人;
⑵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以其“全人教育”的主张著称于世
㈣生活本位论:
把适应生活当做最主要的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
⑴英国的斯宾塞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教会他们运用一切能力,做到“对己对人最为有益”;
⑵杜威反对将教育看做是为未来生活的准备,他认为“教育即生活”
㈤伦理本位论:
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代表人物:
⑴康德认为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摆脱自然欲望的束缚而变得有教养,从而塑造出“文化——道德”人来;
⑵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应该依据伦理学来确定,教育方法则应该依据心理学来确定,还认为教育的未来目的可分为可能的教育目的和必要的教育目的
㈥文化本位论:
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代表人物:
⑴狄尔泰
⑵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有价值的的内容来进行的
三、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和实现策略(简答)
基本内涵:
⑴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⑵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⑶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⑷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
实现策略:
⑴全面落实全面发展教育:
①确立合理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②深入理解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⑵实施素质教育:
归纳为三方面(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⑶制定完备的各级各类学习培养目标:
德才并重、身心统一。
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⑷努力形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的意识和教学目标意识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掌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简单)
教师的职业素养由职业道德、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三部分组成
⑴职业道德结构:
①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
热爱学生;③对待教师集体的职业道德:
团结协作;④对待自己的职业道德:
以身作则
⑵教师的知识结构:
①较为广博的一般知识;②较为精深的所教学科知识;③教育科学知识
⑶教师的能力结构:
①对教育内容的开发能力;②对教育内容的传导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⑤教育研究能力
二、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和基本策略
涵义:
教师专业发展则强调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提升,即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提高专业素养,促使自己从新手型教师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
基本策略:
自我反思策略、同伴互助策略、专业引领策略
三、掌握学生的本质属性(简答)
⑴学生是人:
①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②学生有主观能动性;③学生有创造性
⑵学生是迅速发展中的人:
①学生有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②学生有发展的潜在可能;③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和指导
⑶学生是完整的人
⑷学生是以制度化的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四、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简答)
⑴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人在出生之前所具备的下年素质,包括遗传性先天素质和非遗传性先天素质。
遗传因素又叫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和阶段;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人后天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⑵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不包括人所拥有的特殊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具体内容。
⑶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由其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第二,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很强的选择性;第三,学校教育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组织性;第四,学校教育是专门的育人机构;第五,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人员。
⑷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表现在:
①个人所选择的活动的性质;②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③个人进行活动的坚持性。
五、认识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简答)
基本规律:
⑴发展的阶段性;⑵发展的顺序性;⑶发展的不平衡性;⑷发展的互补性;⑸发展的整体性;⑹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制约:
⑴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重点地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⑵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并遵循人的发展顺序,循序渐进的施教,不能颠三倒四,不能倒行逆施,不能拔苗助长;⑶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其发展的关键期,在人的身体、能力和品德等处于最佳的发展时期时给予学生最适宜的教育,不失时机的促进他的发展;⑷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即通过充分发展学生身心某一方面的长处,实现高水平的发展;⑸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师要全面施教,促进学生在基本素质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⑹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要了解、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六、理解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简答)
1、根据指向目标,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
2、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①组织关系的四种类型:
强硬专断型师生关系、仁慈专断型师生关系、民主型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②心理关系包括:
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
七、识记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简答)
⑴尊师爱生,尊师爱生是教育实践对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
⑵民主平等,倡导师生民主平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⑶教学相长,表现在:
第一,学生的见解可以启发教师的学习和思考,推动教师成长;第二,教师只有在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五章课程
一、掌握课程的表现形式(各个涵义)
⑴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习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⑵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的知识、技能格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
⑶教材,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
二、了解不同的课程类型
1、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艺类课程;
3、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可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4、根据价值取向可分为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与学科中心课程;
5、从课程的层次来分,课程包括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6、以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学科课程、相关课程、金融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三、掌握课程目标的涵义、功能及价值取向
涵义:
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涵盖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四、熟悉应怎样确定课程目标
㈠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维度
1、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体现学习者意志的过程,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过程;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贯彻三条原则:
民主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原则;
3、学科的发展
㈡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1、确定教育目的;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3、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4、确定课程目标
五、领会校本课程的涵义
校本课程特指与国家决策课程行政体制相对应的,授权学校进行课程决策、开发的一种课程管理模式。
六、领会综合实践课程的涵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第六章教学(上)
一、理解教学的概念、意义以及教学的目的
概念:
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地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活动。
意义: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个性。
二、理解并掌握教学的本质属性以及规律(论述)
本质属性:
㈠几种主要的教学过程观
1、“特殊认识”说;2、“认识——发展”说;3、“认识——实践”说;4、“交往”说;5、“多重本质”说
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认识活动才能够实现;2、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首先,学生认知过程所凭借的条件与人类不同;其次,学生认识的方式方法是教育者精心设计的,具有简捷性;再次,学生认识过程中有教师的引导和辅助
㈢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的又一重要特性
规律:
⑴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⑵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⑶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的规律;⑷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结合的规律;⑸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三、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
分类: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四、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论述)-涵义+贯彻要求
㈠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涵义:
科学性是指给学生的知识要反映客观真理,具有真理性,是人类认识成果中最基本的、确定性的知识;思想性是指在教学中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贯彻原则: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涵义:
既是学生认识活动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
贯彻原则:
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②联系实际,学以致用;③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根据教学需求,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㈢直观性原则
涵义:
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奠定基础。
贯彻原则:
①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直观教具;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同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③恰当的运用直观教具
㈣启发性原则
涵义: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㈤循序渐进原则
涵义: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③按照学生认识活动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㈥巩固性原则
涵义:
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准确无误地再现和运用。
贯彻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要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巩固知识
㈦因材施教原则
涵义:
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恩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贯彻要求:
①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③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五、掌握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㈠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㈡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事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㈣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主要包括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㈤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第七章教学(下)
一、了解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课程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行为目标的表达要素
基本要求:
⑴提出的目标要明确、具体;⑵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起点能力;⑶每一个小知识单元对应一条教学目标,根据学科基本要求确定每一目标层次的高低;⑷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弹性
表达要素:
⑴行为主体;⑵行为动词;⑶行为条件;⑷行为表现程度
三、熟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⑴个别教育。
一般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
⑵班级授课制。
是按学生的年龄和程度编成有规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⑶分组教学。
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四、课的类型,课的结构的涵义
课的类型是指课的种类,常见的方式有:
一是根据教学任务来划分,二是根据教学的主要方法来划分。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其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它是课堂教学的内部组织形式。
五、教学策略的涵义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
六、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的涵义和指导策略
㈠自主学习
涵义:
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指导策略:
⑴为学生提供自学问题单;⑵教给学生学习策略;⑶运用问题训练单
㈡合作学习
涵义: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导策略:
⑴合理分组;⑵明确任务;⑶规范操作;⑷加强监控;⑸全班交流;⑹及时评估
㈢探究学习
涵义:
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指导策略:
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⑵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⑷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七、了解学习评价的涵义及种类
涵义:
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行为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
种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八、信度、效度的涵义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结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是一项测验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成功程度的指标。
九、学习评价的改革
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