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原创学易金卷01.docx
- 文档编号:11531067
- 上传时间:2023-03-1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93.47KB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原创学易金卷01.docx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原创学易金卷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原创学易金卷0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原创学易金卷01
2019年4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01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
人教必修1。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宇航局于当地时间(西五区)2017年12月14日13时对外宣布:
一颗名为“Kepler—90”的恒星,周围有8颗围绕他运转的行星。
Kepler—90星系中的八颗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科学家们认定这八颗行星均不可能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
据此完成1—3题。
1.科学家们认定八颗行星均不可能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的推断理由是
A.行星缺乏卫星环绕B.行星频繁遭遇陨石撞击
C.行星表面温度过高D.Kepler—90辐射不稳定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与“Kepler—90”星系同等级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3.美国宇航局对外宣布这一发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莫斯科(东三区)夕阳西下B.伦敦(中时区)旭日东升
C.北京天安门广场艳阳高照D.北京的高中生酣然睡眠
根据最新的观测资料显示,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已经开始,而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逐渐加剧,太阳风暴将在未来数年逐年增加,届时全球的电力系统,军用、民用航空通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等都可能受到干扰。
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②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耀斑出现在光球层
③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④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多大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当太阳活动到达高峰期时,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A.黑子活动减少,耀斑活动增强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C.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地面有线电通信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
图示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据此完成6—7题。
6.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B.海陆位置C.大气厚度D.大气透明度
7.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8.下图为某大陆赤道附近地面各点自转速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M、N线及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M为自转角速度,由于海拔高低造成其数值差异
B.M为自转线速度,同纬度山地高原大于平原盆地
C.N为自转角速度,数值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增加
D.N为自转线速度,数值不会因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采光条件已经成为评价房屋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图示为我国某地楼房间距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在我国住宅建设中,要保证最底层居民的采光权,下列城市中相同楼高之间楼间距最大的是
A.广州B.南京C.西安D.长春
10.若在楼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则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的城市是
A.广州B.南京C.西安D.长春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作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
无烟的微火]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11—13题。
1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一②一③B.①一②一④C.②一③一④D.②一④一③
1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寒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13.“放火作媪,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福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塭”,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媪”,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亚洲东部某时刘等压线
(单位:
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A.春末B.盛夏C.初秋D.严冬
15.Q处值气压似可能是
A.1007B.1008C.1009D.1010
读气候类型与分布模式图,完成16—17题。
16.左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右图的
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
1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雨热同期B.乙地河流结冰期长
C.丙地径流季节变化小D.丁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下图所示为南半球区域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B.②C.⑥D.⑧
19.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
A.②—①—②B.⑨—⑤—⑥—⑨
C.②—③—⑤—⑥D.④—⑤—⑦—⑧
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图示洋流环流系统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1月B.3月C.7月D.11月
21.该季节①海区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下图所示的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22—23题。
22.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3.图中代码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A.②冷却凝固B.③外力作用
C.④重熔再生D.⑤变质作用
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步骤一:
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
将混合颗粒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
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读图完成24—26题。
24.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A.三角洲地貌B.长江大峡谷地貌
C.雅丹地貌D.冲积扇地貌
25.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搬运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26.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A.内陆河流出山口B.三角洲平原边缘
C.狭长山谷底D.大江大河入海口
下图是生物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图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制约性D.平衡性
28.图示地理环境的性质始终保持稳定的能力,体现了各地理要素
A.相互作用产生的生产功能B.相互影响产生的整体功能
C.相互作用产生的平衡功能D.相互影响产生的调节功能
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
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
回答29—30题。
29.从北京到柏林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0.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A.垂直分异规律———气候B.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热D.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第Ⅱ卷
本卷共4题,共40分。
31.(11分)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为____线(晨或昏),请用箭头在图上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分)
(2)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日期是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4分)
(3)C点日出时刻为____点,D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此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分)
(4)B、C、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2分)
32.(9分)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属于风海流的有_____(填序号)。
(1分)
(2)日本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且日本人喜爱吃鱼,日本最大的渔场是___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和 _____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饵料丰富。
(3分)
(3)图中③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⑥洋流名称是_____。
(2分)
(4)假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城市一位同学向海洋扔了一个交友漂流瓶,几个月后被日本一位同学捡到,则该漂流瓶最有可能经过图中的洋流是_____(按顺序填序号)。
(1分)
(5)图中甲洋流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 ,若图中甲海域出现石油泄漏,则甲洋流对泄露在海面上的石油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
(2分)
33.(13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质构造是岩层受到____(东西或南北)方向的____(挤压或拉伸)力而形成的。
(2分)
(2)从地质构造来看,图中甲处是____,乙处是____。
(2分)
(3)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丙处是____,其成因是 。
(3分)
(4)假如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地还是丙地?
为什么?
(3分)
(5)乙地是否适宜修建水库?
原因是______。
(3分)
34.(7分)下图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④的名称是_______,其对应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
(2分)
(2)自然带⑤到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___。
(2分)
(3)图中A处与①处气候类型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单选)(1分)
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人类活动
(4)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⑤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图.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2分)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01
高一地理·全解全析
12345678910
CBDBDCABDA
11121314151617181920
BBACACDCCC
21222324252627282930
CDDBAAACCD
【答案】1.C 2.B 3.D
1、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外部条件:
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2)自身条件:
①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②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得地球上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为;③水——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由材料可知,八颗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因此八颗行星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的存存,故C正确。
有无卫星与生命存在关系不大,故A错误;没有材料显示行星频繁遭遇陨石撞击,故B错误;恒星辐射的能量应比较稳定,故D错误。
2.“Kepler—90”星系中心天体为“Kepler—90”为恒星,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为行星,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太阳为恒星。
故A错误,B正确。
银河系由若干恒星系组成;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共同组成总星系,因此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比“Kepler—90”星系级别高,故C、D错误。
3.东时区的时刻比西时区的时刻早,早加晚减(时差)。
因此当西五区时间为2017年12月14日13时,
莫斯科(东三区)为21时;伦敦(中时区)为18时;北京(116°E)地方时约为15日2时。
故D正确,A、
B、C错误。
【答案】4.B 5.D
4.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①正确;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②错;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③正确;太阳活动增强与否,都会对地球产生影响,④错,①③正确。
故选B。
5.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
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A和B错;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错;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正确。
故选D。
【答案】6.C 7.A
6、与太阳辐射的分布呈负相关的因素是大气厚度,大气厚度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C对。
太阳辐射与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呈正相关,A、D错;与海陆位置没有相关性,B错。
7、我国太阳辐射能量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A对;四川盆地云雾多,太阳辐射少,B错;山东丘陵、华北平原是半湿润地区,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C、D错。
【答案】8.B
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均相等,不会因纬度和海拔而发生变化,因此N为地球自转角速度。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但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故B正确。
【答案】9.D 10.A
9.在我国住宅建设中,要保证最底层居民的采光权,相同楼高之间楼间距的大小,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所需要的楼间距越大。
在温带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选项中纬度最高的城市是长春,楼间距最大的是长春,D对。
A、B、C错。
10.若在楼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应使热水器的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
则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的城市是广州,A对。
其它城市纬度较高,B、C、D错。
【答案】11.B 12.B 13.A
11、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②—④,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B对,A、C、D错。
1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说明锋面过境后,受冷空气影响,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受寒冷空气的影响,加上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B对;暖锋影响,雨后的夜晚气温较高,A错;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不变,热量散失的快,C错;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B错。
13、“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放火制烟,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①对;“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②对。
“放火作煴”,不能将地面、大气直接烤暖,③④错,A对,B、C、D错。
【答案】14.C 15.A
14.图中P中心气压较周边地区高,是夏威夷高压;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说明海洋温度逐渐升高,陆地温度逐渐下降,是初秋。
选C正确。
15.图示气压差是2百帕,Q处应是一低气压中心,其中心气压值应1006—1008百帕。
选A正确。
【答案】16.C 17.D
16.左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右图的丙地区,C对。
甲地区是地中海气候,乙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丁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D错。
17.甲、乙、丙、丁四地自然环境,甲地雨热不同期,A错。
乙地受暖流影响,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河流无结冰期,B错。
丙地是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错。
丁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对。
【答案】18.C 19.C
18.图示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⑥,地表径流环节,C对。
①是海洋上大气降水,②是海水蒸发,⑧是地下径流,人类活动影响少,A、B、D错。
19.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大循环,对应序号是②—③—⑤—⑥,C 对。
②—①—②是海洋内部循环,A错。
⑨—⑤—⑥—⑨不是完整循环,B错。
④—⑤—⑦—⑧不是完整循环,D错。
【答案】20.C21.C
20.图示洋流环流系统位于北印度洋,北印度洋的洋流受季风影响冬季是逆时针,夏季是顺时针方向。
根据图中洋流流向(顺时针)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7月,选C。
21.图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为夏季,该季节海域盛行西南季风,水随风动,故①海区洋流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选C。
【答案】22.C23.D
22.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读图可知,①过程是表示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加大,因而发生变质作用。
2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①为变质作用、②为重熔再生、③为风化和侵蚀、④为冷却凝固、⑤为变质作用、⑥为沉积作用、⑦重熔再生。
【答案】24.D25.B26.A
24、三角洲地貌是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地势起伏小,A错误;长江大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两侧较陡,与实验不符,B错误;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冲积扇地面一般是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形成扇形,与实验不符,D正确。
25、搬运作用是通过一段长距离将物资从一地送往另一地,一般这个作用不形成明显的地貌,A、C错;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B正确;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或类似黄土高原的风积地貌,D错误。
26、冲积扇地面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受河流水量的限制,沉积物在山前堆积,A正确。
【答案】27.A 28.C
27.图中聚落多沿河流分布,河流具有提供水资源、水运、提供灌溉水源、养殖等功能,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功能,与自然地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相一致。
28.地理环境的性质始终保持稳定的能力,体现了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平衡功能。
【答案】29.C30.D
29.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哈萨克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土耳其为地中海气候、柏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和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选C。
30.从北京到柏林是由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反映了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水分。
选D。
31.【答案】
(1)晨略(2分)
(2)夏至6月22日前后23°26′N,60°E(4分)
(3)68昼长夜短(3分)
(4)C B(2分)
(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AB为晨线,画太阳直射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中间光线过直射点,过圆心。
(2)此图北极圈是极昼现象,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C点时6点,根据等份可知,经度时30°W,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60°E。
(3)C点日出时刻为6点,D点的日出时间是8时,昼长为8小时,此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4)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B、C、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C,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B。
32.【答案】
(1) ①③(错选、少选都不得分)(1分)
(2)北海道日本暖流千岛寒流(3分)
(3)北太平洋暖流秘鲁寒流(2分)
(4)④①②(错选、少选都不得分)(1分)
(5)增温增湿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2分)
(1)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北赤道暖流,②为日本暖流,③为北太平洋暖流,④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洋流属于风海流的有①③。
(2)北海道渔场为日本最大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3)图中③为北太平洋暖流,⑥为秘鲁寒流。
(4)假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城市一位同学向海洋扔了一个交友漂流瓶,几个月后被日本一位同学捡到,则该漂流瓶最有可能经过图中的洋流是④①②。
(5)图中甲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是增温增湿,若图中甲海域出现石油泄漏,则甲洋流对泄露在海面上的石油会加快净化速度,但是会扩大污染范围。
学科…网
33.【答案】
(1)南北挤压(2分)
(2)背斜断层(2分)
(3)山岭(1分)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分)
(4)甲地(1分)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2 分)
(5)不适宜(1分)断层处岩层不稳定,修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2分)
(1)结合图示指向标,图示地质构造是岩层受到南北方向的挤压力而形成的褶皱、断层构造。
(2)从地质构造来看,图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乙处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是断层。
(3)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丙处是山岭,其成因是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宜被侵蚀,形成山岭。
(4)假如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地。
因为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5)乙地是断层构造,不适宜修建水库。
原因是断层处岩层不稳定,修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4.【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2分)
(2)从沿海向内陆水分(2分)
(3)C(1分)
(4)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
(1)④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自然带⑤到⑦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水分。
(3)图中A处是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温度降低而形成的热带草原气候;①处是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两地气候类型的差异是地形原因。
(4)⑤是温带季风气候,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学期 期末 原创 学易金卷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