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案.doc
- 文档编号:11525226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格式:DOC
- 页数:27
- 大小:136.54KB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案.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教案
教学班级:
2011级初等教育301—305班
任课教师:
周智湘
2013年3月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各类课外作业、作画、口语检查回课次数安排
平时测验次数安排
课外辅导次数安排
备注(注明节假日总实习等时间)
教材起止号码
内容提要
课时
1
3.4.-10.
P131-171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2
2
3.11.-17.
P172-185
家(巴金)
2
作业一
3
3.18-24
P1-14
荷花淀(孙犁)
2
4
3.25-31
P375-381
芙蓉镇(古华)
2
5
4.1-7
P387-393
2
4.4.星期四-清明放假
6
4.8-14
P236-240
草木篇(流沙河)
2
7
4.15-21
P205-222
长江三日(刘白羽)
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30-7.6
复习考试
2
合计课时
14
课前简要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学习内容及学习要求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一、教学时数:
2课时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赏析心理描写重点段落;
2.掌握莎菲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莎菲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教学手段:
课前阅读作品,课堂讨论重点段并宏观分析
五、教学基本内容
一、背景知识:
丁玲(1904—1986)女,原名蒋伟。
湖南临澧人。
《莎菲女士的日记》写干1927年冬,是丁玲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其他现代湖南作家简介:
沈从文《边城》、周立波《暴风骤雨》、古华《芙蓉镇》、唐浩明《杨度》、韩少功《西望茅草地》、何立伟《白色鸟》、萧育轩儿童文学《乱世少年》(长篇小说)、汤素兰《笨狼的故事》(长篇童话)、彭见明短篇小说《那人那山那狗》、残雪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李少白儿童文学《白墙上的黑手印》(诗)等。
小说赏析方法:
人物、情节、背景(典型环境)。
二、重点段落赏析
P132“报看完”
P134“我真不知”(苇弟)
P160-163(凌吉士)
学生自选段落
三、作品宏观赏析
1.莎菲形象
作品通过对主人公莎菲女士一段心灵历程的真实描写。
深刻地反映了20年代中期经过五四运功冲洗和优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失态和苦闷.理想和追求,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新女性回廊增添了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茅盾《女作家丁玲》:
莎菲“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莎菲生活的背景是经过“五四”革命激流冲击但黑暗势力仍然十分顽固的20年代中期。
几千年的封建堤坝开始坍塌了,一群群觉配了的青年男女从封建礼教的罗网中冲了出来,他们抱着纯真的幻想定向社会.寻找光明。
鲁迅:
“人生最苦闷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这是20年代中期广大知识青年的“时代病”,也就是茅盾所说的“时代苦闷”的真正内涵。
幼年时因父亲去世而导致的家庭的败落和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丁玲受尽了世人的冷眼,养成了她性格中特有的敏感和自尊,也使她格外向往和追求人间的温嘎、友谊和理解。
母亲的自强自立,“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求民主争自由的呐喊,则将躁动不宁的精神因子注人了她的灵魂。
时代和家庭共同铸就了她真诚坦率、孤傲倔强、混望理解、向往自由的思想品格。
莎菲狂猖幅舶、孤僻乖张.甚至有些变态.是她想寻求光明而又看不到一件真正理想的事情、一个真正理想的人而感到苦闷的结果,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青年在没有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之前对黑暗社会采取变态的反抗的表现。
莎菲是当时社会的叛逆者,是一个在黑暗中执著地寻求光明的小资产阶级叛逆女性,这是莎菲性格的核心。
她追求的是一个健全合理的美好社会,具体表现就是渴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理解、纯真的友谊和诚挚的感情。
她容不褂——点点虚伪,甚至容不得没有理解的盲目的关怀和体贴。
莎菲的追求,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对一种充分理解人、尊重人,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的健全美好的社会的追求。
然而,她的这种追求同她所处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她就只能陷入无法排遣甚至永无止境的强烈的苦闷之中。
莎菲的悲剧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当然也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2.苇弟和凌吉士
苇弟,是一个诚实善良。
乐于助人,肯于奉献的男子。
他真心诚意地对待莎菲,坚定执着地热爱和追求着莎菲,但不理解莎菲。
凌吉士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花公子。
莎菲在认清了凌吉土“高贵”的仪表与卑劣的灵魂之后、仍然不能立即刹车,而是随着感恃的惯性继续向前。
当无情的现实将她从幻想的天国抛向失望的深渊肘,她便陷入了更深的迷惘和苦闷之中
3.日记体与心理描写
日记体是莎菲抒发理想、倾吐苦闷的最为适合的文体形式。
心理描写酣畅淋漓,具有—股冲击人心的强烈气势。
唯其描写大胆利率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捣示也就显得分外细腻、准确和真切。
4.学生提问、讨论
人性论、社会论、政治论的不同视角
家(巴金)
一、教学时数:
2课时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分析高老太爷、觉新、觉慧形象的典型意义;
2.掌握《家》的社会历史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家》的社会历史意义。
四、教学手段:
课前阅读作品并观看电影《家》,课堂讨论分析
五、教学基本内容
一、背景知识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念fu)甘,四川成都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家》是作者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之一。
晚年倡导反思文革,著有《忏悔录》。
二、作品的思想意义
《家》的主要内容,是写一个封建大家庭在“五四”时代的社会潮流冲击下由盛而衰、急遽瓦解和崩溃的过程。
这个封建大家庭,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缩影。
封建制度的全部思想体系、伦理道德都已经彻底腐烂,它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新生势力和革命思想的萌生和发展,则是不可阻挡的。
这是一股奔腾前进的时代激流。
作者是怎样描绘和展现这股不可阻止的时代激流的呢?
首先、作者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自身的腐朽和衰败,体现了他们在精神上、道德上的极端堕落和无耻、也写出了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所进行的种种挣扎及其失败,从而揭示出封建制度所面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
这个大家庭等级森严,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及其权力的主要象征。
他依靠家长的权威和手中的财产(源自“做了多年的官”,“广置了田产”)。
“用独断的手腕来处置和指挥一切”,正如他所说:
“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
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柞做!
”他把最具叛逆精神的觉慧关在家里,不让他到外面参加学生运动;强迫觉民与所爱的琴而同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孙女结亲以实现带有功利性的联姻。
然而,因为“时代不同了”.这一切结果部适得其反。
高老太爷怎么也不会料到:
“他的钱只会促使儿子们灵魂的堕落.他的专制只会把孙子们逼上革命的路。
”克安、克定用高老太爷给他们积下的金钱,赌博、嫖妓,胡作非为,直到后来偷窃和变卖家产,从内里把封建家庭掏空。
他不得不答应觉民取消由他一手包办的婚姻,不得不向年轻一代的反抗让步。
最后,他终于心力交瘁,一命呜呼!
(一)封建势力自掘坟墓
封建制度自掘坟墓的原因之一是:
成员在道德上的败坏。
高老太爷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但其实也是个趣味卑俗、灵魂肮脏的伪君子。
他不仅在育年时代同妓女交往频繁,而且老了也还“跟唱小旦的戏子往来”,有一次还与儿子克安一起“把一个出名的小且叫到家里来化装照相”。
他最赏识的儿子如克安、克定更是等而下之。
封建制度自掘坟墓的原因之二是:
他们为私利而明争陪斗、尔虞我诈,到高老太爷快要断气的时候,更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封建制度自掘坟墓的原因之三是:
滥用权势,欺凌弱者。
如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克定为了取乐,用特制的花炮向赤着上身舞龙灯的人们身上放、直到把他们烧得焦头烂额、抱头鼠窜才开心。
最令人伤心惨痛的是鸣风、梅芬、瑞珏等美丽、善良的弱女子的惨死。
鸣凤是个16岁的丫头,7年前死了母亲,被卖到高公馆,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和对人世执着的爱”。
正当她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含苞待放、爱神悄悄地来敲她的心床的时候,高老人爷一声令下,把她送给60多岁的孔教会长冯乐山去做小。
在这位老太爷的眼里,“丫头都不是人.可以由他当作礼物送来送去”。
为了“落得一个清白的身子”、也为了抗争和控诉、鸣凤投沏白尽了。
觉慧则说;“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这个社会都是凶手?
”梅芬和瑞珏与鸣风不同、她们都是封建家庭中的成员但也同样受到摧残。
梅芬是高家的亲戚,同“大少爷”觉新本来是“天生的—“对”,只因为双方的母亲在牌桌上斗气,这一对有情人便被活活折撤了。
梅芬终至郁闷而死.至死不得瞑目。
瑞珏则是为避免冲撞高老太爷的丧事,避免所渭“血光之灾”.在临产前被迁到城外,被活活折腾死了。
瑞珏是高公馆最温存、善良的一位女主人,是高家的唯一的“良心”,她的惨死说明高家的统治者真是丧尽天良。
(二)封建家庭内部反封建民主力量的萌生和成长,在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同封建家庭进行彻底决裂。
这种从封建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反封建的民主力量,主要体现在以觉慧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叛逆者身上。
觉慧是一个“大胆的叛徒”,是作者的“希望’所在。
觉慧是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逐渐觉醒起来的。
《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的新思想像火一样点燃了他的热情,照亮了他眼前的世界。
他强烈地痛恨“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黑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心为《黎明周报》写文章,和青年们一起热烈讨论各种社会政治问题。
为了这一切,他甚至挤不出时间同他心爱的姑娘鸣凤呆在一起,甚至不能不忘掉她。
这种对民主运动和社会改革的高度热情和忘我精神,是这个人物全部性格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也反映了“五四”时代觉悟青年的共同特点。
觉慧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内部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
他第一个看出了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趋势,并渴望它尽早瓦解。
“这个空虚的大家庭是—天一天地往衰亡的路上走了。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拉住它。
”“爷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基于这种认识,他在家庭的反封建斗争中.总是站在最前列。
他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他信奉的是另一种人生哲学:
“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鼓舞自己和同伴们“向恶劣的环境诈斗争。
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尤其可贵的是他敢于蔑视以高老太爷为首的专制家长的权威,并敢于针锋相对地同他们进行斗争。
在高老太爷生前,他不顾老太爷的反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公开支持觉民抗婚;高太爷病危之际,他坚决反对请神驱鬼的迷信活动;他反对把将要分娩的瑞珏搬出去,并极力说服觉新改变一味屈从的习性、劝他为嫂嫂的生命安全起来斗争。
他给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新鲜空气。
与此同时,觉慧的性格还存在“妥协”的一面、在行动上有时显得犹豫和不够果断.在感情上同封建家庭有时还有所牵连。
这在下面两件事情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是他同鸣风的关系。
觉慧对鸣凤的爱情是真诚的、纯洁的、大胆的。
这种爱情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
但是、对这样的爱情,他仍有所顾虑;即便是在爱得最热烈的时候,他也仍时时感到这只是一种空想,感到横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太深、阻力太大,凭他的力量是跨不过去的。
从思想深处看,他自己的头脑里就没有彻底消除等级观念,对来自专制势力的阻力,他从一开始就感到犹豫和胆怯。
他明明知道是封建老朽冯乐山夺走了他的心爱的人,却泰然处之.不予闻问。
后来,鸣凤投水而死,他在极度的悲病中良心发现了,痛惋自己“我害了她,我有责任。
我的确没有胆量。
……我也恨我自己!
”二是他同高老太爷的关系,特别是当高名太爷垂危之际、他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哀和焦虑。
同觉慧站在一起的是觉民。
他痛恨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
他的自由恋爱与抗婚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边势力的强大压力.觉民表现了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在逃走之后给大哥的信上说;“我要和旧势力奋斗到底。
如果你们不打消那门亲事,我临死也不回来。
”高老太爷无可奈何,临终前不得不表示让步,放弃冯家的婚约。
(三)夹缝中的觉新
大哥觉新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人物。
他处在封建家氏和叛逆青年两种敌对势力之间的特殊地位上,各种矛盾冲突都同他有着密切联系。
作为“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也曾有过理想和迫求,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
但是、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他自动养成了驯顺的性格,传统的“作揖哲学”和时髦的“不抵抗主义”磨掉了他青年人的锐气,也化解了他心中的怨愤和不平、使他进而安于作封建家庭的孝子。
在父亲去世后,他作为长房长孙,平静地挑起大家庭的重担、从而也肩负起维护封建秩序的职责。
介于两种不可调和的势力之间,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他一方面为封建家庭的没落和无可挽救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又出于心地善良和骨肉之情而同情觉慧、觉民这些实质上是在挖封建家庭墙脚的叛逆者;一方面屈从封建家长和礼教统治而使自己也沾上杀人的血迹.另—方面他和他的亲人也遭到封建专制和礼教的严重伤害,成为牺牲品。
但不管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他到底是站在封建家庭的维护者的立场上的,他是封建家庭最后一代的统治者和维护者的形象。
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秩序,为了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他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献出了一片赤诚。
他说;“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
”他所牺性掉的,不只是自己的前程以及使他最难忘的爱情(梅芬,妻子瑞珏)。
他总是站在觉慧、觉民的对立面.或总是以封建家长的代言人的身份从中斡旋,而目的总是企图说服那些叛逆者像他一样向封建势力屈服投降。
但是,他的努力是徒劳的,并不能挽救封建家庭崩溃的命运。
尤其可悲的是,他越是为这个封建家庭效忠、他自己遭到的损害和灾难就越惨重。
(四)时代潮流
封法制度和封建家庭崩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历史潮流的冲击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是广大的被压迫的劳动群众的阶级斗争。
对于这个原因《家》从侧面作了反映。
通过觉慧、觉民等人的活动.如游行、罢课、办刊物、组织社团竿,可以看到五四运动所掀起的巨大的时代浪潮已经冲击到成都这个内地城市,并且冲到高公馆的大院里来了。
正是这股强大的时代洪流,有力地冲击着以高家为代表的一切封建家庭,导致它们的彻底磁亡。
在描写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灭亡的过程中,《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反映不够,甚至完全忽略了。
三、作品的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的深厚意蕴、丰满的艺术形象、朴素而又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构成了《家》的主要艺术特色。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巴金“爱过或者恨过的”,自然有其生活原型,但又不同于生活原型.经过了典型化的过程。
巴金在创作中很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并且是放开笔从多方面来表现的,如觉新、觉慧以及高老太爷等、都不只是一种性格,一个面孔,这就使得人物更为真实、生动,有血有肉。
“家”的语言特点主要是扑素而又富有热情。
全书以对人物、故事的客观描述为基本手段,而以真挚的感情贯穿其中,“有真意,去粉饰”。
这样的语言,在《家》的现实主义基调上又增添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加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荷花淀(孙犁)
一、教学时数:
2课时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赏析诗情画意的语言;
2.分析妇女形象的刻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妇女形象的刻画。
四、教学手段:
课堂讨论分析
五、教学基本内容
一、背景知识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人。
抗日时期,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著有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后继者有刘绍棠、丛维熙等。
其小说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荷花淀是白洋淀的一个小淀,在河北安新县。
《荷花淀》是《白洋淀记事》中的名篇,也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农村青年的故事。
7个青年参军,因走得匆促,除水生外,都没有回家跟家人告别。
他们的妻子很掂念,想去看看他们,顺便也给丈夫捎点衣物,但是没有找到他们。
在回来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了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
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设伏在这里,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这些妇女在无意中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
小说就结束在年经夫妇们匆促相会和告别的喜剧气氛中。
二、《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一)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
小说开头水生女人编席子的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缠绞”、“跳跃”这两个动词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还有战斗场面的描写。
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女人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
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
交火之后,通过妇女的视角来写战斗:
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变成人?
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
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1原来是他们!
作者把紧张的战斗场面完全美化了、诗化了。
描写重点放在后面打了胜仗、打捞战利品上,洋溢着戏谑的情调和欢乐的气氛。
诗情画意和散文诗的风格、给孙犁的小说带来了乐观主义的情调:
如果说.不论生离死别,还是残酷的战斗,以及那些可能要出现的血和泪的场面,在孙犁的笔下部被轻轻地忽略过去,而把重点放在反映解放了的人民的欢欣和喜悦上面。
(二)用精练的白描手法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写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妇女形象。
小说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水生女人的描写。
这是根据地—个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织苇眉子“望望淀里”,是在盼着丈夫早点回家。
丈夫很晚才回来,告知第一个举手根名参军,“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用一种不满的口气来表达女人满意的心情,写出女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活动:
对丈夫的参军有点恋恋不会,但识大体的她并没有因为留恋夫妇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而是支持丈夫的行动。
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临别前,水生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女人含着眼泪答应了他。
敌人进行大扫荡、形势异常紧张、不论丈夫或自己都有牺牲的可能,生离死别时的眼泪反映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表明了她要勇敢地承切起丈夫所交付的一切重担的决心。
商议一同前去寻找丈夫的那段对话,非常成功地刻画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三、孙犁塑造妇女形象的重要意义
在旧社会.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迫切要求解放。
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描写她们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对于反映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反映革命战争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变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荷花淀》不过5000字的篇幅,但伐们从中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怎样一步步赵站起农参加社会斗争,可以清越地听到她们前进的脚步声。
经过了一次战斗,她们增长了见识.知道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同样也能做到;男人能参加抗日战争,女人为什久不能参加。
经过了一次战斗的考验,唤起了妇女们的自尊心、唤起了她们相信自己可以同男人一样工作和战斗的思想觉悟。
于是.她们决心成立队伍,站到保家卫国行列的前头。
“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芙蓉镇(古华)
一、教学时数:
2课时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
2.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教学手段:
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原著、观看改编电影,课堂上讨论分析
五、教学基本内容
一、背景知识
古华(1942— ),原名罗鸿玉,湖南郴州嘉禾人。
结业于郴州农校,长期在湘南山区农场劳动,身不由己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
长期坚持自学并业余写作,后从事专业创作。
长篇小说《芙蓉镇》(1981年)荣获首届矛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伤痕文学兴起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芙蓉镇》是其优秀长篇之一。
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文化根源。
此后是改革文学。
再后来出现了现代派。
二、人物形象分析
胡玉音是提擎全篇、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她是芙蓉镇上的普通女性,体态州哪,活泼善良,心灵手巧,热爱生活,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芙蓉姐”。
少女时代就被“唯成分论”拆散了与童年伙伴黎满庚的姻缘。
在与屠户黎桂桂结婚后,夫妻二人省吃紧做.靠摆米豆腐摊盖起了—幢两层小楼。
“四清”(1963-1966开展的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运动)工作组“政治女将”李国香毁灭了胡玉音虽有缺限但却幸福的家庭。
丈夫被逼死.小楼被查封,她也被戴上“新富农婆”的帽子。
“文化大革命”中,李国香又把地打成“黑鬼”,并且动用“公检法”判了她三年徒刑,使她受尽惊悸与摧残。
直到“四人帮”垮台,三中全会召开,她才重见天日,获得新生。
胡王音命运的变迁,形象地概括了极左路线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作品在描写胡玉音命运遭际的同时,还注意发掘丰富而发展着的感情世界。
开始,胡玉音既恨“这个世道对自己太不公道,太无情”,又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生下几个要吃要喝的娃娃——有了娃娃就不会有钱盖楼,不仅不会被划为“五类分子”,还可以向政府要救济。
她开始相信八字先生的宿命邪说、甚至想法作践自己.想跳下“孤女桥”一死了之。
后来,秦书田的爱情、谷燕山的关怀重新点燃了她的生命之火:
“我偏不死!
我为什么要死!
我犯了哪样法?
”她终于从那被“斗油了”、“斗硬了”的心里发出了对李国香之流的诅咒和控诉。
在宣判她与秦书田是“黑夫妻”的大会上,她“态度顽固,气焰嚣张”地“挺起腰身,已经施武扬威地对着整个会场现出她的肚子来了。
”多少年不正常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否定、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当代文学 作品选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