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docx
- 文档编号:11519986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9.13KB
社会心理.docx
《社会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
第七部分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将人当作社会实体来研究,以揭示人的社会性的行为与心理规律,这一专门领域就是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对象、发展、任务与方法
1.社会性理学分类系统(心理学概念包含的内容)
(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
(2)表现为人及相互作用现象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3)表现为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
(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
(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的社会心理倾向
(6)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社会心理思想
2.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都强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际相互作用于社会影响。
(2)格根明确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人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基础的科学”
(3)奥尔波特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
“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4.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在研究取向和侧重点上,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着眼于社会、群体背景中的个人,注重社会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实验科学,强调现场实验和实验室试验方法的运用,注重揭示行为与社会相互作用之间的因果联系。
而社会学由于所涉及的问题经常是难于进行实验研究的社会问题,因而社会调查法在社会学方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学研究也较多描述及相关性研究,而较少因果关系的揭示。
5.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
第一,个性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性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个性的内在动因等问题。
而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怎样为外在的其他人所影响,研究社会相互影响对个性的作用。
第二,个性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注重个性类型的研究。
而社会心理学强调人的共性,注重研究不同的社会情境对人是怎样的一致影响。
第三,个性心理学主要侧重有关人的行为的基本伦理探讨,而社会心理学则侧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体社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1)史前准备
社会心理学的提法,是社会学家鲍德温的创造。
(2)系统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孤独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
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对立的学科来对待。
(3)科学社会心理学兴起
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出版了以比较系统的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的正式开始。
奥尔波特本人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理论发展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米德
该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言实现的。
⏹角色理论
在符号相作用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具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的行为,就如同戏剧中扮演一定角色的演员的行为。
演员的身份受剧本、场景、导演指示、其他演员的表演、观众的反应及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表演才能等因素决定。
而一定社会身份占有者的行为,则决定与环境、社会要求与规范、领导者的指示、别人在其社会位置上的行为、其他与行为者有关的人们的反应,及行为者对角色的理解与个性等因素。
⏹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廷杰
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进入微理论时代之后产生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度理由效应”的概念。
有关研究发现,如果人们自已有兴趣的某种活动,则外加的奖励会成为过度理由,损伤人们原有的兴趣。
外加的奖励诱导人们为使行为外部的过度理由得到解释,维持认知的平衡,必须消减自己原有内在的理由,从而造成“过度理由效应”,即外在过度理由有伤害内在动机的作用。
一旦人们在外在理由上建立起对自己行为的平衡解释,行为就失去了内在动机支持,外在理由就成了行为的支持力量,此时如果取消外在理由,如奖励,就会造成“不充分理由效应”,使人们终止行为。
通过“过度理由效应”和“不充分理由效应”等两个阶段的心理作用,外加的过度理由实际上没有支持人们的动机发展,而是根本妨碍了动机的发展。
(2)主要的实验研究
⏹谢里夫运用似动现象所做的关于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的实验
⏹勒温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
勒温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将群体是为一个动力整体。
他认为,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个人的情况来实现。
群体大于个人之和,有其独特的属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被研究。
勒温及其同事所做的最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就是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该研究证明了不同的领导方式会诱发群体不同的心理气氛,并进而引起人们不同模式的行为,民主的领导方式不仅有利于群体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给成员带来最大的满足,而专职型、放任型都不是理想的领导方式。
⏹阿希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
⏹霍夫兰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
⏹米尔格莱姆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
⏹拉特纳等人关于助人行为的实验
⏹津巴多的监狱模型实验等
(3)重要社会心理学技术进展
⏹态度测量技术瑟斯通
⏹角色扮演和社交测量法莫雷诺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
角色扮演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能力与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社交测量法也称社交测量或社会测量。
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
社交测量法的原理,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
如果一个人在更多的方面都对另一个人作出肯定的选择,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有高度的接纳性。
如果肯定的选择是相互的,那么接纳也是相互的,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小,反之亦然。
这里的心理距离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际关系。
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考察人与人之间在不同方面进行选择的情况,定量地测量每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也可以测量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
3.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1)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地位与发展状况
(2)欧洲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英国心理学家塔吉菲尔提出了社会同一性理论受到广泛关注。
⏹塔吉菲尔运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经典实验,发现仅仅从纯认知的角度,最低限度地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就足以引起群际歧视和竞争。
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起敌意性的群际行为。
按照塔吉菲尔等的解释,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全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于这种身份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
塔吉菲尔等认为,个体总是努力追求积极的自我形象,这可以通过它所隶属的群体来获得。
人们总是或多或少的依据自己所属的群体来界定和评价自己,这些群体可能具有积极的价值,也可能具有消极的价值。
个体总是努力追求一种积极的社会同一性,如果通过群际比较,发现自己的群体优于另一个群体,个体就体验到积极的社会同一性,就感到满意。
为了满足自己追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人们在做群际比较时,常常偏向于内群体,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3)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1982年春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成立,宣告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时期的正式开始。
《社会心理研究》杂志1990年诞生。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
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
1.社会化:
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社会化所要大的目标非常广泛,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人的真正系统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一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3.社会化与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个人的个性化是社会化同步进行的、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上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第二节自我概念及其形成
1.什么是自我概念
(1)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
(2)自我概念是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
2.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的三种功能:
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并决定人们的期望。
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
自我概念的第二个功能是它起着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
自我概念第三个方面的功能是它决定着人们的期望。
3.自我概念的结构
伯恩斯明确提出了一个同时包含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自我概念结构。
这一结构以詹姆斯的经典自我理论为基础,将自我概念理解为自我态度系统,并在这一系统的具体内容上将罗杰斯的理想自我的概念融会进去。
4.自我概念的发展
⏹朱智贤认为,大致6~8个月的婴儿才开始有对自己身体、自身的连续性的感觉。
⏹麦奎尔等曾以1、3、7、11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进行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学家库利认为,儿童自我概念是通过“镜映过程”发展起来的“镜像自我”。
所谓镜像自我,指儿童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起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作重要他人。
第三节自我概念的发展机制
1.自我知觉理论贝姆
贝姆认为,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部分是根据他们对自己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断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内在线索是微弱、模糊、不清楚的,因此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依据外界线索推断自己的内在状态。
个体自由做出的行为,就是个体内在特性的真实表露。
但是,如果外界压力引导个人行为,个体的行为倾向于与外界要求相一致。
个体对自身的了解,正是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的。
萨伦西克和康韦用精巧的实验证明,人们是根据已经做出甚至虽未做出但已公开承认的行为去判断自己的态度的。
2.社会比较:
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3.社会学习
班杜拉研究发现,外部强化力量直接作用于行为者本人会产生行为导向作用;但当这些强化力量不直接作用于本人,而是作用于有共同特征的其他人(如同辈),并且这种作用过程及后果被人们观察到时,也会产生同样或类似的作用,这种作用叫替代强化。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标准逐渐形成,自我强化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
4.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第三章印象形成与归因
第一节印象的形成
1.印象:
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2.印象的形成:
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也就是印象的形成。
3.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
在自然特征上,人们首先根据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将人们归类;在社会特征上,归类的根据是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社会角色;在心理特征上,人们按照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们进行归类。
(1)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1刻板印象:
心理学家将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
2晕轮效应: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他(或她)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效应。
心理学家们称人们从一种一致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称为概化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在社会特征方面,人们总是先寻求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人们的意义,确定人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对于心理特征,人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定向。
4.概化印象的形成
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具体信息综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或概念。
(1)加法模式
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总的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
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的印象也越差,也越难以为人们所接纳。
(2)平均模式
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
不只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及特征自身的明显程度,而且还逻辑地考虑每一个特征的重要性,因此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照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程的相乘。
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明显度与权数相乘的积。
(4)中心品质
热情或冷酷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个人其他品质的评价。
第二节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
1.首因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的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首因效应的产生
(1)一种解释认为,首因效应是因为人们在最初接触陌生人时,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此时的印象也更为鲜明、强烈。
而对于后继的信息,人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对人们的影响作用下降。
(2)对于首因效用更为主要的解释,是认为对于后继信息,人们是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的。
3.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
4.近因效应的产生
近因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者是原来的印象随时间的推移已经淡忘。
人们在回忆旧有信息时困难,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的情境时,人们倾向于在印象上主要以新近信息为依据,从而产生近因效应。
5.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
(1)观察者的情绪状态
(2)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自身的心理状况对于印象形成影响甚至比被观察者本身的特征更大。
由于投射作用的存在,人们在知觉一个人时,会歪曲他的特点,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点投射到他身上,使人们所形成的有关他的印象实际上更像人们自己。
投射作用的另一个效果,是人们可以准确评价实际上同他们类似的人。
(3)内隐人格理论凯利
该理论认为,每一个普通人对人都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各种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第三节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的策略
1.印象管理:
是指一个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的区别:
印象形成是信息的输入,是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是信息的输出,是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3.印象管理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五种:
(1)逢迎:
逢迎的两种常用方法,一是赞美别人,一是赞同别人的观点
(2)恫吓:
恫吓旨在给别人造成一种恐怖的印象,然后使别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由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自我抬高:
人们既可能在总的方面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能力上抬高自己,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也承认自己的一些小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技能时变得更可信。
(4)显示:
显示的目的是给别人以正直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
(5)恳求:
这一策略是向别人表白自己的弱点和对于别人的依赖,这是人们其他策略都无法使用时用的最后一种被动的印象管理方法。
第四节归因
1.归因:
根据有关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归因使得人们对事物有预见性,它使人们对周围世界和自己有一个相对规定、前后一致的看法,使得人们能够适应世界。
2.归因理论:
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或观点统称归因理论。
3.行为的原因系统
(1)行为的内因指存在于个人内部的原因,如果归因的结果是将行为归因与个人特征,就称作是本性归因。
(2)行为的外因是指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
如果归因的结果是将行为的原因归与外部因素,则称作是情境归因。
(3)在许多情况下,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不是简单地由内因或外因所决定的,而是兼有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如果同时将行为或事件原因归因于两个方面,则称作综合归因。
4.行为原因的稳定性
归因的四种因素是:
能力、努力、运气和工作难度。
行为原因除了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是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
5.控制点
控制点是由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的朱利安·罗特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控制点的思想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他们相信后果总的来说决定于自己在相关事情上的投入,因而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
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
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6.归因的原则
(1)不变性原则
人们在对行为进行归因时,通常都使用不变性原则。
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如果某个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条件下总是与某个结果相联系;同时,如果这一特定的原因不存在,则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则人们就可以把这一特定结果归因于那个特定的原因。
(2)折扣原则
凯利指出: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就被打折扣了”。
(3)协变原则
凯利提出了最全面的归因原则——协变性原则。
他指出:
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出现,而效应不出现时也不发生的条件。
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三个维度非别是:
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和背景。
因此凯利的理论也比成为三维理论。
人们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①特异性信息。
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
是只对这一刺激客体作这样的反应呢,还是对所有此类客体都作同样的反应。
②共同性信息。
即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是否作相同反应。
③一致性信息。
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
7.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人们在归因事件上的社会视角不同,人们对事件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2)自我价值保护
在人们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对于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即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
将成功归于自己,显然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立,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条件,降低个人对失败结果的负责程度,则是典型的自我防卫。
无论别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结果,人们的解释都有明显的在社会比较上把自己置于有利地位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第四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一节态度的实质
1.态度:
是个人指向一定的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2.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之人们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态度的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3.态度的维度
(1)指向:
即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也称向中性。
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也称明显度。
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第二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
拉皮埃尔1934年进行了著名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即带一对中国夫妇到美国各旅馆入住,虽然大多数旅馆都接纳了他们,但是6个月后的调查却显示,这些旅馆的态度却是并不愿意接受中国人。
2.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
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往往证实了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因此也出现了调查机构。
3.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1)社会心理学家威克尔得出的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结论是:
态度更可能与外显行为没有关系或关系甚微。
(2)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德于1983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提出三项原则:
①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②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③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愈高。
(3)北京师范大学金盛华提出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
①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寻求事物的合理性;②人同样寻求自我生存理由,这种理由就是自我存在价值,自我存在是有价值的,才是有理由的,因此,人寻求自我肯定;③行为与态度选择决定与有关行为和态度对于个人的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需要依托,否则难以维持,一个人可以获得的和业已存在的自我价值肯定途径越多,一个人的自信与自尊越强;⑤人有自我肯定的先定倾向与自我价值保护的优势心理反应;⑥人在一种自我价值肯定途径受到威胁时,会启动让步自我价值维护机制,维护自我价值,当一种自我价值支持力量不复存在时,人会转向依赖其他自我价值肯定途径。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人们实际行为受制于两个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