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1514170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1.09KB
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docx
《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
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
——《中国体育简明通史》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5日16:
54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崔乐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体育简明通史》(项目批准号为03ATY00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课题组成员有:
杨向东、罗时铭、赵建华、付砚农、郝勤、曹守和、马宣建。
《中国体育简明通史》是一项专门叙述、诠释中国体育历史文化发展的史书性的项目,它根据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历史事实为主线,以编年体的形式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中国体育历史文化。
成果通过对中国体育发展史的研究,将对批判地整理和继承悠久的体育文化遗产,更好地推动体育运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这项成果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和中国当代体育史。
中国古代体育史,时间为史前至1840年,内容涉及中国史前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和清前期等历史时期,为中国古代体育产生、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
历史发展表明,我们人类的祖先大约在距今300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
从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开始,到以农业、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形态体育也随社会一起开始出现并发展了起来。
随着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作为华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体育,也日益发展和丰富起来,中国古代体育雏形开始形成。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80年,中国历史上先后经历了秦、西汉、东汉和三国几个时期,历经500余年。
在这500多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继承先秦体育与引入外来体育基础上有所扬弃,形成了后世体育发展的基本格局。
经过两晋南北朝将近400年的长期封建割据战争之后,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繁荣的隋唐五代时期。
体育活动的丰富内容、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体育的空前发展,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宋金元时期,体育发展是多方面的。
在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中,军事武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而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城镇健身娱乐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辽、西夏、金和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建立的国家,而且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所以,各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各具特点。
明至清代前期,继承和发展了以前的体育成就,而且通过各民族体育的接触和交往,出现了多种体育活动竞相发展的局面。
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体育活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军事兵器的演化推动了军事武艺的发展,使武术体系逐渐形成。
导引养生体育逐步完善和系统化。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民间更为普及。
少数民族开展的体育活动各有特点,百花齐放。
在中外体育交流中,西方现代体育的萌芽开始引起国人的注意。
由中国古代体育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它是经过不同时期的流传融会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除了华夏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外,还包括了在历史长河中由许多其他民族传入并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展的体育活动。
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朴素和谐的理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其竞技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那种带有强烈对抗性的形式,更加注重礼仪和实用性。
与此同时,体育与文娱活动融为一体又使中国古代体育的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殊为明显。
而华夏民族长期形成的清静淡泊、顺乎自然的性格,天人合一、和谐共处、融合化一、贯通一体的理想及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务实精神,还导致了养生保健术的产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近代体育史,时间从1840——1949年,包括晚清时期的体育、民国初年和北京政府时期的体育、抗战前南京政府时期的体育和抗战后南京政府时期的体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带有新民主主义色彩的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是几千年来中国体育发生最大变化的历史阶段。
晚清以后,也是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入和传播时期。
由此,将近代中国体育进一步引向了全社会,并最终建立起中国近代最早的体育制度。
辛亥革命以迄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近代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育开始由学校向社会渗透,现代体育文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无论是体育行政管理制度,还是运动竞赛制度、体育法规建设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改造和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尝试,如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和国术馆系统的建立。
值得提及的是,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体育的发展则呈现出又一种新的风貌,即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体育。
由于体育要为当时的革命战争服务,要为党在当时的革命中心任务服务,因而体育有着较为浓厚的军事色彩。
但是它的制度建设、方针政策以及人才培养措施等,无不给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整个中国近代体育,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虽然这个时期社会经受动乱,人民饱经沧桑,但却是中国体育内涵和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西方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地得到普及与发展。
同时,中国传统体育也在不安定的环境中艰难地奋进。
正是在这两大不同体育体系的相互排斥与相互吸收中,中国体育走完了它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当代体育史,时间从1949——2005年,主要叙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4年间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与概况,同时也是一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的历史。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后,批判改造旧体育,建立新体育,成为当时体育界的主要任务。
1952年,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明确地界定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体育事业遭受了一场浩劫,整个体育事业滑向了低谷。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体育界从思想上解除了精神枷锁,恢复和健全了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恢复了正确的规章制度,提出了攀登体育高峰的目标,为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年代,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还在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1992年以后,随着邓小平一系列重要谈话的发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开始形成,同时也为我国体育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从此我国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国际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大,2001年北京市成功地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为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确定了路线和方针政策。
新世纪初期,我国的体育事业按照既定的方针和目标,在领导重视、群众支持的合力中,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其中,在体育科学研究、体育产业化、学校体育改革以及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取得了的显著的进展或优异的成就,为新世纪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项成果在总结几十年来我国、以至世界各国体育史学界、历史学界、考古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研究的先进理论,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国际体育界研究的最高水平。
成果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更突出了研究特点的历史性、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以及创新性。
作为国内首创的这部全面反映中国体育发展史的通史性项目,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中国体育历史文化,有利于批判地整理和继承悠久的体育文化遗产,更好地推动体育运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这项成果立足于为中国体育运动的研究和体育文化的实践服务。
主体内容以历史事实为主线,将中华体育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完整地展现出来。
横向涉及运动项目、运动人物、运动竞赛、运动组织,纵向广及体育的起源、发展、演变、交流等等,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使得项目的研究既全面,又具有一定特色和代表性。
鉴于体育运动本身的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领域通史性著作相比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成果在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方面独具一格,并将更好地推动体育运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体育,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如雪生活网 发布时间:
2011年09月10日 作者:
佚名 浏览:
2次 评论[已关闭]
对体育内涵,我们有了新的感悟:
它不仅仅是场上一次次激烈的争夺,不仅仅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和超越,更是百姓幸福快乐的源泉之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以这个理念,以群众的期望,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来衡量体育,确实还有不少差距。
正如经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一样,体育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这种转变,并不是不要竞技体育,放弃奥运金牌...
正如经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一样,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也需要科学的政绩观来引导,指挥棒转变是根本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正在山东精彩上演。
在全运会开幕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对体育战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希望: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历史记录下了我们的坚实足迹:
从1984年许海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跃居金牌榜第一;从获得金牌后的举国欢腾,到向“失败者”致敬,中国人的体育观念悄悄发生着转变。
当前,中国体育也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节点。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认为,“现在是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
”
当十一届全运会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呈现在国人眼前;当如意火炬以充满想象、精彩异常的方式被点燃;当“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理念一次次唱响,对体育内涵,我们有了新的感悟:
它不仅仅是场上一次次激烈的争夺,不仅仅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和超越,更是百姓幸福快乐的源泉之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以这个理念,以群众的期望,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来衡量体育,确实还有不少差距。
正如经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一样,体育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这种转变,并不是不要竞技体育,放弃奥运金牌,而是要在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的前提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
由“政绩体育”,转向民生体育;一手抓竞技体育,一手抓群众体育,最终实现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目标。
应该说,从体育人口比例、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影响力三个方面来判断,我们和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差距不小:
我们参加正式体育运动、进行体育消费的体育人口还不多,国民的体质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还没有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的体育装备品牌,没有形成体育产业链;奥运会金牌也多分布在举重等“小众”项目,在群众基础广泛的三大球、田径、游泳等方面,还比较薄弱。
看到差距是为了缩少差距。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需要科学的政绩观来引导,指挥棒转变是根本。
要下决心改变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衡量标准,给体育管理部门松绑:
从单纯的奥运会、全运会金牌数量考核,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并重,摆脱“20枚银牌不如一枚金牌”误区;金牌数量、全民健身、群众体质、体育产业,综合考察,全面考核。
10月1日起,《全民健身条例》已经实施。
这是个契机,也对各级政府提出了要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基本职能,增加投入,多建些质优价廉的体育场所,早日解决群众健身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让工薪阶层、普通群众能走进体育场馆,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这才是造就体育强国的根本。
人民时评:
体育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http:
//news.QQ.com 2009年10月20日00:
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何勇 我要评论(0)
一)改革体育发展方式是适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外延型和内涵型经济增长并驾齐驱,共同推动了中国30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
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中国的文化、教育也开始寻求发展方式的转变。
文化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通盘考虑、科学布局、协调推进。
而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中国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010年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键是要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使教育成为激活个人发展潜能、激发人才创新的重要力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中国的体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降低金牌成本,注重民生体育,这是当前体育发展最响亮的呼声,也是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获得的最重要启示。
文化、教育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也需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认为,“现在是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
”这种转变,并不是不要竞技体育,放弃奥运金牌,而是要在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的前提下,由“政绩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
一手抓竞技体育,一手抓群众体育,最终实现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目标。
特别是要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调整体育内部结构,寻找体育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加强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
(二)改革体育发展方式是社会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文化、教育谋求“以转变发展方式来实现新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思路的带动下,中国社会各方面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包括社会结构、政府职能、民生改善、价值观念等。
社会转型不同于经济、文化、教育转型,具有极强的艰巨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必须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社会动荡。
2007年,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有两大核心内容:
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
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体育内涵有了新的感悟:
体育文化传递顽强拼搏、团结互助、身心合一的理念,体育运动所提倡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统一的。
因此,体育会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助手,各级政府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增加投入,兴建质优价廉的体育场所,早日解决群众健身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让工薪阶层、普通群众能走进体育场馆,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这才是造就体育强国的根本。
(三)改革体育发展方式是后奥运时代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然而,北京奥运尘埃落定之际,党中央、国家领导人、政策理论工作者、运动员以及全体国民都在反思:
51枚金牌是否真正意味着“体育强国”时代的到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体育发展水平还有怎样的差距?
继“百年奥运”之后,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已成为中国体育人乃至中华民族的下一个追求。
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综合实力的评判,其中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
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中国的体育发展水平的确还存在着不小差距。
奥运金牌掩盖不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群众体育长期存在或不断增生的诸多问题,如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程度不高、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体育消费人口不多、体育锻炼质量不高、青少年体质下降、农村体育发展滞后等。
200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超过美国与俄罗斯两强,夺得第一位。
即便如此,中国竞技体育的综合竞争力与世界老牌体育强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其一,中国目前在田径、游泳这些基础大项目上的竞争实力非常有限,与美国、俄罗斯甚至澳大利亚等国都不能相提并论。
中国的优势一直集中在举重、射击、跳水等群众基础薄弱、不利于普及性开展的一些项目。
其二,在集体项目尤其是三大球项目上与竞技体育强国的表现差距太大。
集体项目最能体现国民面貌,获胜之后也最能振奋国民精神,集体项目的水平能集中反映一个国家体育的综合实力。
2010年初,中国足协高官卷入赌球案,南勇、杨一民、张健强被捕,进一步显现出,在奥运金牌光环下中国竞技体育潜在的危机还不仅仅局限于运动项目和成绩结构不均衡,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待进一步完善。
这些显性问题和潜在危机都对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尽管“十一五”期间中国体育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迈向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明确而艰巨的。
2010年8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也毫不讳言地表示,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过程中,面临五座“大山”的挑战。
第一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长期存在;第二座,竞技运动项目和成绩结构不均衡,基础项目与集体项目竞技水平亟待提高;第三座,运动员文化教育、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障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系统、全面地解决;第四座,体育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还没有发挥;第五座,体育道德与行业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五座大山”既是对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现状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体育强国之路上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刘鹏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研究不透彻,认识不清晰,措施不到位。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体育领域均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新历史条件下体育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新特点、新定位”。
这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最直接的要求。
(四)世界体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需求。
体育作为一个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纷纷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体育发展政策,寻求体育的高速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和谐发展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
世界各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性质与结构各有不同,按照管理权限,可分为政府管理型、社会团体管理型和结合型。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在参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方面的发展有了新的举措,这也使得体育管理体育的特征逐渐走向结合型,可以说,这是世界体育管理体制发展的一大趋势。
体育事业的运行机制根据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市场机制型、半市场机制型和非市场机制型。
由于运行机制决定于体制,因此,在论述体育运行机制时有必要结合体育体制进行分析。
从整体上看,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表现出科学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特征。
体育已经纳入到健康生活的范畴,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政府不直接插手体育组织内部事务,对体育控制较松,财政压力小,资源配置效率明显,社会组织办体育的积极性高。
俄罗斯作为转型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领域出现的由国家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力量的一种“新举国体制”,即政府体育部门管办分离,实现了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分离,强化了公共产品的提供。
各国体育体制改革趋势方面表现出:
体育管理体制走向结合型,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有机结合,体现出“小政府”、“大社会”的特征;国家政府向地方政府及社会体育组织团体分权,依法实现层次管理;自下而上构建组织,再由上自下实施管理。
体育运行机制改革趋势方面表现出:
体育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并表现出法制化趋向,体育事业经费来源多元化,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更有利于体育事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从建国初期的偏政治需要发展到今天的以人为本和健康发展观,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深深地在每一时代打下烙印。
“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体制问题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体制改革因而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各领域攻坚战的主要目标。
体育体制改革问题始终是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的一条主线。
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后,关于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讨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从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看,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正从由传统的集中型国家行政垂直协调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逐步改变为有宏观控制的社会自我协调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即宏观上由国家体育行政权力机构通过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微观上主要由社会各级体育部门、各类体育团体和社会化体育“市场”机制来协调,彻底实行管办分离。
体育发展的运行机制是由管理体制决定的,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就是要使体育事业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就是建立体育经费投入等保障机制、引进评估监督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规范的过程。
在《“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讨论稿)》中,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又拟定了如下举措: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城乡基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推进公立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和引导居民适度体育消费,加快群众体育法制建设和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改革试点,探索群众体育发展经验。
我国体育发展的运行机制正逐步走向高效有序,具有创新功能,组织结构,运营框架,人财物保障措施和具体制度日趋完善,国家正在逐步努力完善目标管理,监督与协作等运行机制。
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首先得益于我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不同时期能够制定相应的指导思想;其次是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这种体制能够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而举国之力进行奥运攻关、推行全民健身条例和在全国范围制定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等,从而推动体育的快速发展;再次是我国体育发展有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协调各部门的政策执行与监管,保证体育工作健康有效的运转。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人民群众体育热情的极大激发,我国体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体育发展的趋势可以概括为:
发展理念由政绩体育转向民生体育,回归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将从“举国体制”向政府与社团结合型模式过渡;竞技体育朝向均衡化发展;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西方体育的发展
西方的文明古国很早就兴起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埃及曾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娱乐体育是最高统治者——法老们享乐生活的重要内容。
那时候已经有了职业体育表演者,其中还有许多妇女,他们为法老表演摔跤、翻筋斗、射箭、戏球、体操、斗牛以及舞蹈等。
有些法老自己还从事狩猎、划船和下棋等活动。
公元前15世纪,著名的法老阿门诺裴斯就是一个武艺超群、膂力惊人的体育健将,他用过的强弓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体育 发展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