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生活美学馆的定位与功能发展目标初探概要.docx
- 文档编号:11514157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93KB
国立生活美学馆的定位与功能发展目标初探概要.docx
《国立生活美学馆的定位与功能发展目标初探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立生活美学馆的定位与功能发展目标初探概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立生活美学馆的定位与功能发展目标初探概要
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初探
99.05.31
壹、前言
一、生活美學的發展――現代公民應有的思維與行動
過去,政府的文化政策,大多著重在藝術家等少數菁英身上,如今的行政院文化會建設委員會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是要從基層培養美感做起,將「美」的實踐落實在美感經驗的啟發、美感城市的塑造、以及美感環境的生根,讓全民動起來,使台灣成為一個具備美感與倫理的社會。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漢寶德,也是生活美學運動理念推動小組成員,認為:
近百年來,藝術教育總被狹義地歸類為菁英式的專才教育,真正該落實的美感教育卻被忽略,使得普羅大眾也喪失了美感能力。
「但藝術和美感是兩回事,沒有藝術專才的人也應該培養審美能力,而且是在生活中建立起來。
在台灣,由於國民不曾受到適當的美感教育,使得他們長大成人後,都是美盲,且他們大都不可能再回學校去受教育,故目前要提升國民的審美水準,文化機構就必須擔當起教化的任務,像去美術館欣賞米勒的畫作,或到兩廳院觀賞維也納愛樂的演出,都不屬於生活美學的範疇,那是已經懂得藝術的人去消磨時間的地方,並不是一般大眾真正生活中必須從事的活動。
因為生活美學,是食、衣、住、行、城市景觀、居家佈置等日常生活中所應具備的美感。
」強調的是生活的藝術,這才是比較清楚的概念與做法。
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盛豐,也是生活美學運動理念推動小組成員,認為:
公共空間其實是檢驗生活美學的最佳指標,歐美先進國家在這個部份就做得很好,像紐約中央公園等,均是值得推介的範例。
台灣的公共工程雖然品質較前進步,但很難和「美」畫上等號,反觀日據時代的建築卻有相當的美感與質感,這和決策者是否有美學素養亦是有很大的關係。
為此,漢、林等小組成員正籌備一系列生活美感教育的教材,它沒有深奧的理論,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美感體驗。
故「生活化的展示學習」相當重要,讓國民在生活化的展示中,可以得到啟發,大大提高自己生活的願景,以及對美感生活的渴求。
(參考文建會,從文化看見希望,專輯系列六之二)
二、社會參與與生活安排的重要性――讓美學走入社區
教育部在「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2006)裏,清楚指出社區是我們賴以生存、休戚與共的地方,故在社區意識抬頭的這些年度裏,無論是政府機關、社教機構或是民間團體,其施予教育福利服務之處多由此出發。
因此,社區不論在地理區域、心理歸屬與社會聯動上,均為落實終身教育的最佳場所,它是所有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尤其,文化學習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一種正常的、可接近的、生產性的,具有每天生活均富有樂趣的特色。
所以,如何將「社區」、「學習」與「文化」作一連結,使社區的學習成為一種居民的生活方式,以社區作為學習文化的實踐場域,才能使學習成為扎根于社區情境及日常生活文化的本質,達成建立文化學習社區,實現文化學習社會的理想。
(張苑珍,台灣營造社區學習文化的策略與行動――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教系,2007)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處處長黃才郎表示:
「美學是長期累積和與時俱進的能量,因此需要時間才能看出成效,也盼外界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期待。
」像民眾購置新屋時都會著手打造環境,佈置新家,但是卻缺乏對公共空間的美學參與,因此希望透過民眾和社區的參與,讓菁英取得社區認同,深耕美感環境,著手改造公共空間,從生活中提升國民的美學素養。
又比如「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就是先取得社區認同再進行環境規劃改造的工程。
現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正積極推動提升地方視覺美學,由縣市政府規劃,對鄉村景觀的色彩加以統一整理,讓其色階和明暗程度更符合美學原則,進而提升視覺美感經驗,讓街景巷弄增添藝術氣息,也進一步帶動藝文發展與觀光效益。
讓「台灣生活美學運動」真正成為一個全民關切且樂於參與的運動,進而能成就一個在經濟與文化上同樣富足的社會。
(參考文建會,從文化看見希望,專輯系列六之二)
三、明天要更好――您我都貢獻
個人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經濟安全、身心健康、社會福祉—都可以透過教育使個人具備應付的能力而加以有效解決。
故教育是我們在處理個人面對社會環境所產生的基本需求時,應加以重視而不可忽略的必要工作。
所以,生活美學理念的推展與文化學習是個人適應社會及生活最佳的方式,不容在服務的過程中忽視。
本文試從加強社區民眾生活美學推廣教育或社會文化教育面向切入,並以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其耕耘立案社會團體及生活美學協會所屬各生活美學工作站為實施的重點單位,為社會大眾積極提供生活美學教育的機會,開辦具有休閒、教育、參與公共事務、維持身心健康、與社會交誼互動功能相關課程,落實生活美學教育目標為主軸,讓個人可以在自由分配時間的選擇下,參與自己所喜愛,並認為有價值、有目標的方式,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讓社區民眾能從師生互動、學員互動中,獲取新知,開拓視野及自我體驗與感受能力,有效地幫助社區民眾感受生活美學的真義,維持身體健康,延緩身體的老化,藉以提昇社區民眾生長活力及自我實現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建會,從文化看見希望,專輯系列六之二)
貳、生活美學社會文化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之探討
一、生活美學概念推廣與輔導方向之理解
(一)過去我國國民在基礎的生活美感素養上較缺乏,很難跟先進國家比較,所以首應從教育著手,以觀念價值上改變的內化為核心,再從國民自我反省中教育自己做起;像臺灣城鄉最為人詬病的廣告招牌亂掛、紊亂的交通秩序和機車橫行景觀的改善,都需要民眾有一定的美學素養,才能解決與改善的。
這些是要時間與改革毅力的持續才可能實現的。
(二)過去在視覺世界裡,藝術就是美,美就是藝術,藝術是為「美」存在的。
現代藝術已經不是這樣了,藝術和美感是有點距離的,像公共藝術是為城市美感而建設的,它和純粹談公共藝術是有差異的。
(三)生活美學運動的教育,最重要的部份,乃是與生活最直接有關的美感享受,最為重要,故要從自己家裡開始做起;因為要讓民眾站在室外看到建築的美感比較困難,還不如從看看自己家裡的茶杯…等器物擺設美不美來得容易。
故從最接近生活的層面、生活的器物著手,應該是臺灣生活美學運動的起點,也比較容易看見它的成效。
二、生活美學發展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解
臺灣的文化創意在華人世界是有相對優勢的,若能在實施策略上,有較為有效的規劃與落實,加上精緻的要求與美感的提升,生活美學運動績效的增強,是指日可待的。
故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藝文研習與終身學習理念的推展,是生活美學運動優先發展的重點,透過藝文研習成果的展演,激發與肯定家庭與社區的成就,是有其必要的。
其次是臺灣宗教文化(寺廟)與社區結合的特色,乃在於臺灣廟會的遶境與陣頭藝文的展演,目前雖難以跟國際著名廟會較量,若能在服裝、音樂與藝文展演上更加精緻化、藝術化,是一值得深思的課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或國家文化政策上若能積極培育種子教師進行扶植,將廟會文化活動提升到國際水準,其願景是可期待的。
尤其臺灣每間寺廟皆有其廟產與公共的活動空間,其信仰圈涵蓋的範圍又多能突破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範圍廣泛,影響力相當大,且擁有廣大的財力與人力,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或國家文化教育政策上,若能與之緊密結合,有計劃培訓種子教師或像農漁會般派遣輔導員到寺廟扶植他們籌組藝文研習或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展,這種公私部門結合的發展策略,是生活美學運動最具有成效的措施。
然而,在中央政府的組織分工上,臺灣的道路、河川、橋樑、公園或風景區的開發、成長,向來均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規劃、設計,從來都沒有人或單位從文化的角度來規劃、設計與管理,更不可能像法國,在事情發生之初就先以人文角度來思考,故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展,首應從跨界、整合的工作下手,讓想像力不再被工具性地切割。
臺灣不美,是因為不真實。
所以我們要學習面對真實,才能找到臺灣的美感。
尤其臺灣社會的生活步調太快了,所有的人都用太快的速度在過生活。
因此,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欣賞、了解別人,藉以培養美感享受的基礎。
雖然,效率是施政的第一指導原則,但有很多事情,卻是需要慢下來思考它、欣賞它,才會有所體驗與享受的,若太重視效率,有時反而呈現形式化、無美感心靈享受;因為在生活中最動人之處,有時乃在於時間的累積。
像農舍之美不是因為它長什麼樣子,而是因為阿嬤每天拿掃把把地掃得很乾淨。
故有反省的心境,才是國民生活美學向前走最重要的關鍵。
因此,在臺灣,推展生活美學運動最需要的是把自信找回來,把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找回來。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文化都沒有自信,那要怎麼跟國際接軌呢?
尤其較為重要的是中央各部會間的溝通與整合的文化教育政策及大眾對生活美學運動價值觀念的建立,這才是生活美學運動推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因為在大有為文化政策的導引及社會大眾對生活美學價值的認同下,塑造我國社會美感空間的理想家園才有可能實現。
臺灣的都市景觀不合格,這不是建築本身醜陋,而是有很多違規招牌和攤販、違章建築的陳列,這是不守法、違規的社會問題;雖然政府為了改善都市景觀,採取了很多「加法」政策,如都市更新、都市計畫、建築美學的推廣、公共藝術的設置、美學教育的加強等等;但均無明顯的績效顯現,所以它是需要「減法」政策――即消除違章建築、招牌和攤販的擺設。
但「減法」政策的最大阻力來自民意機關,這是民主的代價。
當政府要取締違建、招牌和攤販時,被取締者會跑去找民意代表陳情。
所以加強法治教育、強化民眾文化教育理念、提供民眾都市景觀改造成功案例之參訪與比較…等,將可排除推展生活美學運動時的特別干擾因素。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四個生活美學館的輔導區在我國各地都有據點,若能全部串連,多辦一些跟美感教育有關的活動,這對推展生活美學運動是很有幫助的。
過去臺灣人談到美,就會覺得那是玩物喪志。
現在政府帶頭把美學放在最前面,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其實在這一個新時代裡,美才是致勝的關鍵。
政府應該多去刺激社會大眾,讓大家都用新思維去面對新的環境,因為推展美學運動的工作,必須從最基層的民眾溝通做起,讓民眾理解與認同此一運動的共識,是生活美學運動發展的最大動力與努力尋求的目標。
(以上參考聯合報,97/09/09,A7專輯)
参、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之探討
面對著世界經濟力的提昇與競爭力的壓力下,國民生活美學教育的發展性,日益重要,但在我國有關國民生活美學的教育、休閒、社會參與仍多交由民間團體提供,尤其在社會教育的區塊更見明顯。
在民國九十七年3月6日起,將原隸屬於教育部的四所國立社會教育館,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名稱改為〝生活美學館〞,歷經五十幾年的社會教育館的功能與定位,從此走入歷史,成人教育的需求與整體且普及的完整規劃,亦隨之而走入歷史。
雖然目前國人的健康生活充足,平均壽命延長的情形與日具增,成年人的生活安排與再投入就業市場的需求亦日愈增長,成年人的休閒、藝文、教育性、技藝性、健康性等精神生活活動的重視度亦日益提高,除此之外,教育初離開學校投入社會的成年人或已離開學校太久須要再回流接受教育的中壯年人接受再教育的事實,及教育社會大眾接受自我成長的事實與需求都是重要的教育課題。
故生活美學教育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未來尚有無數個十年待開創。
為有效因應生活美學教育推廣所面臨的經營問題,並積極回應社會變遷的新需求,政府機關(構)、私人企業體、民間基金會、社團以及社會大眾有必要共同重新思考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
透過政府機關(構)、私人企業體、民間基金會、社團等及社會大眾的協力合作,為生活美學教育的推廣建構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進而實質促進台灣學習社會文化的發展。
因此,重新思考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發展,主要有三大面向需同時受到考量,分別為國立生活美學館轉型改制發展面向、政府文化政策目標面向以及社會大眾觀感。
上述三種面向應該兼容並蓄受到重視與考量,並從不同觀點中,尋找出最適合整體社會文化發展的模式,以利生活美學教育之推展。
畢竟,國立生活美學館乃屬於社會資產,是一種公共資產。
其發展必須考量並融入到整體社會文化與教育的發展,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國立生活美學館的社會責任。
面向的差異來自於立足點的不同,以及各有各自關注的焦點。
上述三種面向,對於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雖可發現共識之處;然亦由於立足點之不同,難免存在著不同看法,雖因此而有不同表述,但可讓國立生活美學館在多元觀點中,更能系統化的找出未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所以,站在國立生活美學館的面向觀之,國立生活美學館將來的定位不僅是生活美學教育推廣機構,更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提倡「生活美學運動」推展的核心,這樣才能透過文化教育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的革新,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
在政府文化政策目標面向上,是期望國立生活美學館,透過國立生活美學館組織準則條文所列,明確釐清國立活美學館的定位,並依國立生活美學館辦事細則條文所述內涵與精神,暨人力配置表所示官職等相一致,以求政府文化政策目標之達成,以示與改制前國立社會教育館之目標與精神有所區隔,並希望能有所延續與互補。
就社會大眾面向而言,則是期待國立生活美學館能持續扮演社會教育推展者角色以外,更積極發展生活美學教育之功效,落實生活美學教育之發展,提供最完善的生活文化服務給地區民眾,進而促進個人暨家庭生活美學品質之提升,達成文化公民的教育目標。
雖然上述觀點均有所不同,但是無論是政府、國立生活美學館本身或是社會大眾的觀感,對於國立生活美學館的改制與發展,均相當的關注與重視,莫不希望國立生活美學館能在現有優勢的基礎上,持續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外,更希望能提升服務層級,促進全民生活美學教育之發展,與社會文化品質之提升。
因此,我們可從上面各種觀點中,發現到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應以整體社會文化與教育發展為基本考量,各種不同面向的看法,均當給予民主風度的傾聽與包容進而為社會文化整體發展貢獻心力。
總而言之:
若從生活美學與終身學習教育發展的面向觀之,上述各種觀點乃是相互包容發展,而沒有必然性之衝突。
意見之歧異,乃在於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間,倚輕倚重的內涵與精神發展方向稍異,而造成的誤解。
玆就國際社會文化發展情況及我國社會文化發展需求之面向,分就終身學習機構、非正規教育機構以及社區促進者的角色觀點,析論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
(一)終身學習機構的角色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
綜觀國際社會文化發展現況,各國均能重視終身學習機構在現代社會文化發展中的地位。
各國均將社會文化教育機關(構)等社會學習機構定位為終身學習機構,此一思維顯示出終身學習社會文化的重要性,增強國立生活美學館等社會學習機構的定位功能目標發展方向;再則生活美學概念的推展與終身學習的意涵本就同時強調自我實現與社會文化發展。
所以,國立生活美學館是終身學習機構的一環,其理至明,一來地位具體明確,二來功能發展目標兼顧到個人身心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的進步等面向。
(二)非正規教育機構的角色定位
一般人有時對於非正規教育這個專業術語會有所誤解,誤以為非正規教育代表著非正統、非主流的教育,是屬於不受重視的教育。
然而,事實並不然,因為,教育就其實施可分為正規教育(formaleducation)、非正規教育(nonformaleducation)以及非正式教育(informaleducation)等三大類型。
根據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forEducation)的定義,正規教育涉及到學校、學院、大學體系以及其他正規教育機構,通常提供兒童及年輕人的全時教育。
非正規教育包括任何有組織與持續性的教育活動,與正規教育不同之處,則是可以發生在教育機構之內或之外,並且為各種年齡層的人提供服務。
非正式教育涵蓋任何未被正規或非正規教育所歸類的學習活動。
通常這樣的學習較少具有組織性,並且可能發生在個人的層面,如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learning);或發生在團體層面,如職場與家庭(吳明烈,2005;OECD,2001)。
在終身學習社會中,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教育均具有無可取代之地位與重要性。
歐盟亦將學習成就認證列為終身學習品質指標的一項重要內涵(EuropeanCommission,2002)。
因此,非正規教育正邁向學習社會或生活美學概念推展的過程中益顯重要。
國立生活美學館所扮演的非正規教育機構的角色,可謂意義深遠,適足以充分發揮這項以往較被忽視的重要教育功能,甚至將來可成為非正規教育的主流,進而強化整體教育體系的發展。
(三)生活美學概念推廣與社區文化發展促進者的角色定位
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在社會教育館的年代中,與社區文化發展就有密切的連結關係,就如同歐洲的民眾高等學校,乃是典型的社區成人學習中心。
行政院及文化建設委員會所推動的「生活美學運動」所強調的社會改造運動,即可在這種角色上有所充分發揮。
社區終身學習是社區文化永續發展的關鍵與命脈,國立生活美學館透過社區文化學習的推動,進而促進社區總體營造之發展,可謂為一項深具時代意義的重要使命。
就此論之,國立生活美學館應積極扮演社區文化發展促進者之角色,促成社區總體營造理想之實現。
造景、造產、造人及造文化堪稱為社區總體營造的四大支柱。
四者係互為一體且相輔相成,構成社區總體營造的架構與內涵(吳明烈,2009)。
社造理想的實現,有賴於國立生活美學館的積極參與,更有賴國立生活美學館在造人方面多加著力,因此國立生活美學館在這樣的實質意義之上,著實扮演著社區文化發展促進者之重要角色。
以上三種角色定位,促使國立生活美學館同時與個人發展、社區進步與社會文化發展有了完整的結合,上述角色功能的充分發揮,自可循序漸進達到社會改造之效。
生活美學館的推展與終身學習社會的建構,也是一種新時代的社會運動,如何促進國民生活美學概念的發展與全民終身學習,進而提升民眾素養以及公民社會參與力,應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根本。
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若同時積極扮演終身學習機構、非正規教育機構以及社區文化發展促進者等三種重要角色,則將能充分發揮以下四大功能:
1.提升我國生活美學教育發展與成人終身學習參與率;2.正規教育的互補及相輔相成;3.增進發展學習型社區文化;4.促進我國生活美學教育發展與學習社會的實現。
任何組織存在的價值,即在於對本身定位之認識,並了解組織在整體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並且充分發揮功能,成為無可取代的組織,進而持續創新發展。
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在當前台灣社會的存在意義與價值,業已廣受肯定,也有其無可取代的社會地位。
展望未來,更應成為推動生活美學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典範機構,促進台灣學習社會文化與公民生活美學社會理想之實現。
(以上參考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第21期)
肆、國立生活美學館的永續發展策略
任何組織在發展的過程中均或多或少會遭遇到困難,困難一旦有效紓解,則可提升組織的發展境界與層次。
現在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在發展上正面臨不少問題,從所面臨的功能發展目標與定位的爭議,到實務工作的推動所發現的瓶頸,諸如經費的運籌、資源整合、師資與改制後人員的再訓練與人力配置…等,若這些情況不能有效的突破與解決,則將使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的理想與功能未能真正充分發揮。
然而,所有的問題與困境,都不是為了阻擾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功能目標的發展,而是在考驗改制後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功能目標的實現到底有多大的成效,進而以圓融的智慧與行動,逐一化解經營過程中的所有波折。
即使是危機若能善加面對與運用之,則能藉此創造轉機,進而促成機構之永續發展。
整體論之,影響四所改制的國立生活美學館永續發展的層面頗廣,涉及願景發展的再思考、落實四所生活美學館法制化、創新組織發展模式、發展策略聯盟夥伴關係、市場區隔與塑造特色、成為專業化的終身學習機構典範等策略。
一、願景發展的再思考
國立生活美學館的發展理念與目標,乃強調生活美學理念之發展與催生公民社會。
所謂生活美學理念的發展,著重於個體透過體驗與感受情境的提供,促進生活美學知識的普及擴散,讓全民均能提升生活美學理念層面與層次;催生公民社會參與力,共同創建優質公民社會。
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國立生活美學館已然走過數十年歲月並邁向嶄新的里程碑。
有關生活美學理念發展允宜提升到知識創新與知識生產的生活化;而公民社會的發展,雖亦已在台灣社會中發酵,但未來仍亟待持續努力。
就目前四所改制中的國立生活美學館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而言,持有多元歧異之觀點,諸如對一個專為國人提供學習服務的教育機構而言,到底願景的塑造應是重生活美學理念發展的實現還是文化社會的催生,或是兩者均應兼顧?
此外,在現代社會中,應採用民眾生活美學理念的發展論調或是全民終身學習的觀點較為適當?
因此在堅持落實在地化社區特色發展之餘,應再結合政府、社會或生活美學教育學者、社會文化教育機關(構)、國立生活美學館、社會大眾等進一步對話討論,以共構國立生活美學館的未來遠景以及發展體系。
在重新設定與發展願景的過程中,尤需考量到以下幾項要點:
(一)發現組織本身的優勢,並善用優勢創造更多成果;
(二)充分回應整體社會的需求與發展機會;(三)讓全體參與者相信這確是未來可實現的願景;(四)願景必須同時有利於參與者、國立生活美學館、社區以及社會的發展。
二、落實國立生活美學館組織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
雖說徒法不足以自行,然而,無法則更不可行。
因此,就組織行為而言,唯有良好的法制基礎,才能促使一切的行動有合理依據與具體保障。
四所改制中的國立生活美學館在其設立的準則中暨其施行細則中即有明確的規範,但未有明確的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可說已有了初步的法源基礎。
在該準則中國立生活美學館明確定位為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區域性代表、生活美學理念的推展者、社區文化、社區展演活動、地方特色產業的促進者等之角色,上述定位在推展生活美學理念與形塑文化公民功能上尤顯崇高與重要。
然而,設立準則與施行細則中僅對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經營方式有概括性之敘述,因此,尚缺乏全面性的詳述,以致部分國立生活美學館的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並不彰顯明確,且常易與文化建設委員會的預算科目重疊而遭誤解,故難以彰顯其效益。
就實際運作之需要,未來有需要在設置準則與施行細則修法過程中,加以具體明確規範國立生活美學館的整體發展目標。
且有關國立生活美學館設立準則與施行細則的修訂,應經過廣泛的社會對話,傾聽各級政府、國立生活美學館、社教暨生活美學教育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大眾多元的聲音,據以凝聚共識,充分落實國立生活美學館組織設立與施行功能目標發展之法制化。
在社會對話的過程中,有關國立生活美學館是否有必要同時具備社會教育機構的功能,以及是否提供人才培訓課程或另闢經營模式等具爭議性之議題,均可逐一提出以引發各界熱烈討論,進而找到確切之國立生活美學館永續發展之道,塑造國立生活美學館具體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
三、創新組織發展模式
任何組織的永續經營,均涉及到創新發展,唯有創新才能有效因應社會變遷之需求。
以我國現行之國立生活美學館之改制觀之,其規模與運作方式與歐洲終身學習教育之推展頗為相似。
究竟國立生活美學館的發展模式該採用歐洲終身學習發展教育模式或美國終身學習教育模式,亦或另闢獨特的生活美學理念推廣模式?
這是一項亟待加以思考的議題,在全球化潮流中,各國社區成人教育學校逾百年運作累積的成功經驗,相較於我國數十年來的社會教育發展歷史而言,應有值得參效之處。
然而在「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標竿思維中,亦要避免橘逾淮為枳,畢竟在不同的文化脈絡與社會環境下,應有各自獨特的運作與發展模式,俾以塑造各國的社區成人教育學校發展特色。
以此論之,我國四所改制為國立生活美學館的社會教育館,應參照其他各國的發展經驗,從過去的發展軌跡中,一步一腳印的建構出與歐美各國不同的發展模式。
以我國四所國立社會教育館的成立背景與建館規模觀之,雖較相似於歐洲民眾高等校或日本的公民館,然也已發展出本身獨特的運作模式,所推展社會教育活動是多元而有序的成長,故改制後的生活美學館未來仍須持續朝著組織創新經營模式邁進,同時維持在地化特色,且能因人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
目前我國四所國立生活美學館改隸文化建設委員會後之定位與功能發展目標允宜積極釐清並明確地加以規範,以利組織運作與發展,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立 生活 美学 定位 功能 发展 目标 初探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