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北韩核武问题的竞逐doc.docx
- 文档编号:11512046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11KB
中美在北韩核武问题的竞逐doc.docx
《中美在北韩核武问题的竞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在北韩核武问题的竞逐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美在北韩核武问题的竞逐doc
中美在北韓核武問題的競逐
1、前言
2002年10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Kelly)訪問北韓後,揭露北韓承認未凍結其核武計劃,美國宣布不再依照1994年日內瓦「核子框架協議(AgreedFramework)」供應北韓油料,因而導致北韓憤而採取一連串的報復與挑釁行動。
北韓在2月24日及3月10日兩度試射蠶式短程地對艦戰術飛彈,另外3月2日4架北韓米格戰機在日本海上空攔截美軍一架無武裝的RC-135S偵察機。
面對北韓的這些舉動,美國強化了在東北亞的軍事部署與軍事演習,24架B-1及B-52轟炸機扺達關島以嚇阻北韓的任何侵略舉動;美國國防部還派遣6架F-117匿蹤轟炸機與文森號航艦(USSVinson)到南韓參加軍事演習。
此外,美國海軍也在3月9日至12日,與日本防衛隊在琉球群島附近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加強兩國海軍的通訊與協調能力。
北韓與美國的緊張對峙情勢,一觸即發,此種局勢也引起東北亞各國的高度關注。
對中國而言,北韓核武危機發生時,並沒有積極的介入,直到事態嚴重時,才改變對北韓的態度,改以積極協調為主。
在中國看來,如果北韓確實擁有核武,不僅北京、上海皆在北韓核子導彈的射程範圍內,導致中國安全飽受威脅,尤其將激發東北亞國家間掀起競相發展核武的「骨牌效應」,而且美國與日本也會加速建構全國飛彈防禦系統(NMD)與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美國軍隊將進駐朝鮮半島,增加美國在東北亞的影響力,如此的結果將是中國所不樂見的。
因此,為了穩定周邊安全環境及爭取東北亞的領導權,中國開始積極介入北韓核武危機,戮力促成三方會談及二次的六方會談。
對於北韓核武問題,中國與美國有著共同的利益,皆希望東北亞的安全能獲得保障及維護。
但是在達成這個目標的背後,兩國卻有著各自的盤算。
中國期望在處理北韓核武問題時,能增加本身在東北亞的領導權,排除美國在東北亞的影響力;美國則期待能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並保持美軍在東北亞的駐紮,防止競爭強權的崛起,避免美國在東北亞的主導權受到影響。
由此可知,中國與美國在東北亞的競逐點即是領導權之爭。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中美在北韓核武問題的競逐情形。
據此,本文分為六部分:
前言、北韓核武危機、中國的北韓戰略及態度、美國的北韓戰略及政策、中美在北韓核武問題的競逐、結論。
2、北韓核武危機
(一)北韓核武危機事件
1985年,北韓為取得前蘇聯的核能電廠裝置,應蘇聯要求加入國際原子能總署及核不擴散條約。
惟在1993年3月間,外界質疑北韓利用反應爐,加工蒐集鈽原料作為發展核子武器之用,美國與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共同要求北韓屈服並停止類似政策。
北韓乾脆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PT),引起朝鮮半島的第一次核武危機。
當時,柯林頓(Clinton)政府採用柔性外交方式和北韓談判,派出前總統卡特,往訪平壤和金日成見面。
金日成在1994年7月初過世,北韓終究基於現實考量,在1994年10月24日和美國簽訂日內瓦「美國-北韓核子框架協議」。
在「核子框架協議」下,北韓承諾不再運轉舊型電廠、接受原子能總署的監督、保證不發展核武器。
美國則同意偕同南韓、日本、歐盟等國以及國際組織,組成「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以推動興建兩座新型的輕水式核子電廠交予北韓。
這個協議在當時確實緩和了危機,但是其中隱藏的問題或許已經注定了它最終無法得到完全執行的命運。
首先,該協議在美國是行政協定,沒有得到國會在籌款方面的支援,這就影響到美國曾經承諾的重油供應以及「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的及時建立。
其二,美國共和黨及輿論界始終認爲北韓已經生産出核武器並努力掩蓋。
同時美國方面還抱著北韓會在嚴重饑荒下內部崩潰的幻想。
因此,美國並沒有積極推進反應堆建設和落實協定的其他部分。
其三,對北韓在凍結核反應爐之外的新的核活動沒有監督機制。
其四,由於存在著美國拖延交付重油、2003年沒有完成輕水反應堆而美國又不願賠償、經濟制裁沒有實質性解除等現實問題,北韓一直感到受到美國的欺騙。
所以,北韓也無意嚴肅執行協定。
2001年末,一名逃到韓國的北韓技術人員向韓國情報機構透露,北韓從1998年開始就實施了濃縮鈾計劃,並具體指出了建設地點和技術參數。
美國在接到韓國情報後,重新審查了衛星照片。
當年7月,美國得到相關證據:
1.北韓從巴基斯坦進口離心分離器樣品和設計圖的訂單副本。
據說,北韓分批進口了1000台離心機。
2.幾年前美國掌握了北韓大量進口高強度鋁的情報,並進行了一系列追蹤作業。
高強度鋁被認爲是用於製造超高速離心分離器相關設備所必需的材料。
據此美國得出北韓想用分離器來獲取高濃縮鈾的判斷。
美國總統小布希(Bush)上任後,改變對北韓的態度,改採較為強硬的政策。
2002年1月,小布希總統宣稱北韓與伊拉克、伊朗一道,同屬「邪惡軸心(AxisofEvil)」,為美國考慮施行核武反制的對象。
10月,美國主管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銜命訪問北韓,據其透露,北韓「承認過去數年未曾間斷地秘密研發核子武器」。
此項說法立即引起國際社會震驚,美國旋即停止運送油料給北韓。
美國的行動,對北韓來說,是一項經濟制裁,北韓否認凱利的說法,並反控美國的行動已違反1994年的雙方協議。
北韓的反應強度繼續升高,平壤威脅將立即恢復原先的核子計畫,等於暗示將繼續提煉鈽原料。
北韓繼之拆卸國際原子能總署在北韓核能設施所設的監視器及封條,並驅逐國際原子能總署檢查人員。
2003年1月10日,北韓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北韓的動作立即將朝鮮半島帶入第二次核武危機。
國際原子能總署將整個案子交到聯合國安理會尋求解決,北韓事前表示這是一種戰爭挑釁,但也無力制止,自力救濟似乎是它唯一的選擇。
2月19日,北韓軍機越過停戰線空域,造成一陣緊張。
北韓更選在國務卿鮑爾(Powell)從北京結束訪問,飛至漢城的當天,也就是南韓新任總統盧武鉉宣誓就職的前一天,施放飛彈墜入日本海。
雖然美國和南韓對北韓的發射飛彈淡化處理,但北韓的態度相當堅決,也導致北韓核武危機事件愈來愈嚴重。
(二)北韓的利益考量
北韓此次打「核武牌」顯然是針對美國而來。
本次危機是1993年北韓核危機的重演。
當時,北韓宣佈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威脅發展核武器。
美國柯林頓政府雖曾考慮對北韓核設施進行強硬打擊,但最終還是在中國等國的斡旋下,與北韓展開談判,並於1994年達成雙邊框架協定。
大陸學者王勇指出,北韓此次冒險所期望的目標更高,經濟援助並非主要目的。
首先是要保證政權的生存。
北韓把美國看成是其生存的最大障礙,最終目標就是要逼使美國重開談判,締結互不侵犯協定。
小布希政府上台以來奉行單邊主義政策,對北韓強烈的不信任,拒絕對話並反對韓國金大中總統推行對北韓的「陽光政策」。
911事件之後更把北韓與伊拉克、伊朗並列為「邪惡軸心」。
北韓擔心,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預示著自己將來的下場,於是「核武牌」遊戲再次上演。
北韓的決策顯然是游走於戰爭邊緣,企圖從中撈取好處,不過,這樣做相對是一種高風險的危機遊戲。
其次,若能迫使美國簽署「朝美協定」,推動雙邊關係的正常化,將可為北韓的開放和改革創造條件。
金正日在穩定政權之後,近年擬定了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方案,比如在北韓南北邊境設立開發區,包括在新義州設立特區,在鄰近非軍事區的開城設立加工區,建設金剛山陸路示範性旅遊等措施。
北韓認為,美國現行對北韓政策是其推進開放和改革政策的最大制約因素,必須逼使美國改變政策,進而爭取美國支援北韓的開放和改革政策,促進北韓的經濟發展,保障政權的穩定。
3、中國的北韓戰略及態度
(一)中國的北韓戰略及立場
中國對北韓的政策目標屬於中國整體國家戰略的一環。
在16大報告中指出:
「根據15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黨100年和新中國成立100年的發展目標,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10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10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而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
」
現今中國的國家戰略正趨向務實型或慎重型(Calculative)戰略發展,中國的國家戰略具有高度的現實性及非意識性,它是以市場領導的經濟成長和維持友善的國際政治關係為主的戰略觀。
由此可知,後冷戰時期的中國國家戰略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為持續經濟成長及改革,中國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
國家戰略要能實現,前提是朝鮮半島的安定,而朝鮮半島的安定,前提又是處於嚴重經濟危機的北韓能夠「軟著陸」。
因此,當北韓加強與俄羅斯合作,以及核武開發問題自2002年10月急速浮上之後,中國便被迫修正對北韓的戰略。
中國的北韓戰略是朝鮮半島的非核化,反對北韓開發核武。
中國一直透過多種不同渠道與有關國家進行協調磋商,中國外交部部長唐家璇表達三點立場:
(1)要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2)要通過外交和政治手段解決有關的分歧﹔(3)一定要實現北韓半島的無核化。
由此可知,中國在北韓核武危機的態度是:
首先,堅持朝鮮半島非核化。
中國認為,北韓發展核武器將徹底改變東北亞的力量均衡,導致核武在本地區泛濫,從而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和緊張狀態。
其次,強調通過對話解決核問題,反對用制裁或武力的方式。
中國希望美國與北韓直接對話,並暗示不排除從中斡旋的可能性。
再次,對聯合國等多邊措施暫不表態。
國際原子能總署計劃把北韓核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進行審議,中國暫時沒有明確的表態。
但是,中國可能認為,提交安理會將使問題複雜化,應當給美朝以更多的時間,展開對話,達成妥協。
中國的政策顯然是希望北韓危機能和平地解決,一方面阻止北韓擁有核武,另一方面阻止美國出兵北韓,防止北韓政權突然瓦解,以及隨之出現的「南統一北」的親美政權。
對中國而言,即使朝鮮半島統一總有一天會出現,但中國期盼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則中國將有時間協助北韓進行改革,並發展和南韓更緊密的關係,藉此使統一後的韓國政權,展現親中態度,排除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
(二)中國態度的轉變:
消極轉為積極
為了穩定周邊安全環境及排除美國在東北亞的主控權,中國積極的介入北韓核武危機。
2003年4月23至25日在北京召開的三方會談是北韓核武危機開始半年來的首次會談,亦象徵著中國半年來低調、消極政策的轉變,開始積極介入協調。
中國何以在危機開始半年來,一直無任何積極行動呢?
此與中國獨特的地緣政治高度相關,北韓與中國相鄰,亦是其與美、日的重要緩衝地帶。
因此,中國在朝鮮半島非核化的處理方法和步調,自然和美國不同。
中國不希望見到北韓政權突然瓦解,以及隨之出現的「南統一北」的快速進展和親美、日的統一政權。
這將導致北韓的難民問題的惡化(預計將超過20萬至30萬的難民會流亡到中國),及中國在朝鮮半島影響力的大減。
從過去歷史來看,中國深知對北韓愈強硬,例如立即切斷或威脅切斷對北韓援助,只會使北韓愈陷入固執的死角,使北韓更偏執,更依賴核武以維繫政權生存,甚至因經濟雪上加霜,而導政政權瓦解,此非中國之所願見。
因此,中國在北韓危機上並無太多政策選擇,且易導致兩面不討好的窘境,這或許是危機開始半年來中國保持低調的主因,而非中國與北韓關係惡化,影響力降低。
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雖不致可號令北韓聽從,不過,若和相關國家比較,中國顯然仍是唯一能有效影響北韓的國家。
1994年的核子協議架構顯示,中國已取代蘇聯成為北韓的主要保護國及盟國。
近年來,北韓百分之八十的燃料及三分之一糧食從中國進口,這些援助在北韓經濟幾近崩潰之際,若說中國在協助平壤維持政權穩定,實不為過。
當然,近年來北韓和中國之間亦的確有不少齟齬,例如北韓難民在外國駐北京使館區尋求政治庇護事件,中國在北韓改革進程中的高姿態干預(如新義州特區事件),以及中國和南韓的經貿密切發展等。
但是,倘若北韓和美國爆發戰爭,環顧東亞,平壤能寄望提供協助者,可能只有中國。
4月份北韓改變強硬立場,願意參加北京三方會談,愈來愈多的觀察相信,主因或許是3月底以來,北京向平壤明確表達不打算承擔北韓挑釁行動後果的態度。
2003年3月中,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討論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案,日本國內有關發展「防禦性核武」的討論已逐漸出現,令中國頗為擔憂,日本並於3月28日首次發射國防情報蒐集衛星。
此等發展可能令中國感覺到,北韓危機已逐漸極端化,結果可能是平壤決定擁有核武,美國派兵進駐朝鮮半島。
此結果明顯非中國所樂見,這就是中國開始積極周旋於美國和北韓之間,扮演中間協調人的角色,而促成三方會談的原因。
三邊會談在2003年4月25日落幕,在此次會談中,美國、北韓與中國三方各自表述立場,會談並未獲致重大突破,惟三方均期盼和平解決該項危機,並同意透過外交管道繼續保持聯繫。
三方會談後,中國更積極促成8月25日的第一次六方會談,為了讓會談能夠有成果,中國在會前就馬不停蹄的展開事前的接觸和協調。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更事先訪問漢城與日本,就北核武危機的核心爭論的問題,以及對北韓採取相應的經濟支援措施等關心的事項,進行事先的協調和溝通,並且轉達北韓政府的立場。
在此次會談中,美國與北韓各持立場,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卻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和平對話。
從會談中可以觀察到,中國正在設法創造一個使北韓和美國均能自在對話的環境和條件,一方面盡力說服北韓放棄挑釁式的姿態及擁有核武;另一方面尋求獲得美國的保證,以向北韓傳達如下信息:
美國並無意推翻北韓政權,並將協助北韓走向改革、開放。
2004年2月28日第二次六方會談舉行,雖然此次會談美國與北韓仍然存在尖銳分歧,兩國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但是會中各國一致決定在今年6月底以前將在北京舉行第三輪談判,同意成立工作組,並且重申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立場。
由三方會談及二次六方會談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中國在北韓議題上的積極角色,反映出外交政策的變化,中國已開始進一步融入世界秩序,中國除了安撫不安的鄰國外,同時也很聰明地抓住這個機會,讓自己成為國際社會中具有影響力和負責任的一員。
4、美國的北韓戰略及政策
(一)美國的北韓戰略及立場
美國國務卿鮑爾指出,美國2004年外交政策要達成三大目標:
1.擴大自由:
將專注於阿富汗和伊拉克,並將為整個中東地區和古巴催生自由民主。
2.促進繁榮:
美將推動各項計畫,以協助貧窮國家建立良好的施政、健全的經濟、貿易與環保政策以求取發展。
並將重振其自由貿易策略,並善用機會以促進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而其中的優先議題就是研擬中東自由貿易協定的構想。
3.維護和平:
反恐作戰依然是美國第一優先要務,而其成敗繫於各大強國間建立建設性關係。
去年美國與俄羅斯、中國和印度改善了關係,並強化與新、舊盟邦間的關係。
今年北約和歐盟將吸納新會員國,也將有益於國際安全。
美國將與中國、日本、俄羅斯和南韓繼續攜手處理北韓問題,並決心參與行動,以終止蘇丹、賴比瑞亞和北愛爾蘭等地的長期衝突。
為了維護和平,在北韓核武危機事件中,美國的立場是:
北韓必須無條件停止核武研發、恢復接受國際原子能總署檢查、重新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等,且不願再與平壤進行雙邊對話等。
北韓的立場則是針鋒相對:
平壤要求華府停止對北韓的敵對態度、訂定互不侵犯條約、承諾儘速和北韓建交、以及繼續興建兩座輕水式核能電廠,並賠償工程延誤帶來的損失、以及繼續對北韓提供原油等。
北韓聲稱,在這些要求滿足之後,北韓將做到:
不製造核武器並允許檢查、最終廢除核子設施、暫停試射並中止出口彈道飛彈等。
由於北韓與美國的立場南轅北轍,因此雙方幾無妥協的空間。
事實上,對於美國來說,在朝鮮半島的戰略考量有二點:
1.保持駐紮在半島的美軍。
美國認為,只有在半島駐軍,美國才能在東北亞格局中佔據優勢地位,從而保證美國主導歐亞大陸的戰略格局。
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國內民眾和國會要求撤軍的壓力升高。
從此角度觀察,朝鮮半島保持一定程度的緊張局勢,對美國有利無害。
這就是小布殊上台後反對「陽光政策」,反對南北和解,繼而又把北韓列入「邪惡軸心」的深層原因。
2.在全球範圍內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
顯然,北韓當前的做法是對美國不擴散政策的一大考驗。
美國認為,如果不能阻止北韓發展核武器,將有更多的國家發展核武器,並用核武器與美國討價還價,屆時美國和世界的安全將受到更大的威脅。
美國的政策也表明,它不可能在核問題上與北韓妥協。
美國為了阻止北韓發展核武器,有可能動用自己在聯合國和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影響力,對北韓進行政治經濟制裁,至於會否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
由以上的分析得知,未來在解決北韓核武危機時,美國的目標是希望朝鮮半島非核化,而美國的最低低線將是保持在東北亞的優勢權。
(二)美國的北韓政策
觀察現階段布希政府的政策,可發現美國目前對北韓是採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方面對北韓的挑釁低調以對,承諾透過和平手段解決;但另一方面,則透過嚇阻策略,防止北韓軍事冒進。
1.和平策略:
布希政府對北韓的「交往」政策,主要由國務卿鮑爾代言。
2003年2月初,鮑爾與南韓總統盧武鉉討論北韓議題時,盧武鉉強調應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北韓核子問題,不應以武力迫使北韓放棄核武計畫。
鮑爾回應美國無意如攻打伊拉克一般出兵北韓,進行政權替換。
鮑爾甚至宣布,美國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的和平手段將包括在年底前恢復對北韓的糧食供應,並在2003年10月30日說:
「北韓不算危機,只是嚴重事件而已,美國絕無軍事攻擊北韓政策,也不會採取柯林頓總統時代對北韓核子問題容忍的政策。
美國會同意與北韓進行溝通,雖然不是直接展開談判。
」換言之,美國將透過中國、俄國、日本、南韓或北韓駐聯合國代表團與北韓接觸。
2.嚇阻策略:
美國在釋放和平訊息之際,也透過五角大廈對北韓採取嚇阻手段。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佛維茲(Wolfowitz)在2003年初在新加坡參加區域安全會議時,便呼籲國際社會對北韓施加經濟制裁,迫使北韓放棄其核武計劃。
同時,伍佛維茲也警告,平壤最好放棄核武計劃,否則美國將對其採取「毀滅性」回應措施。
在提出警告的同時,五角大廈在關島部署了24架航程可達北韓的重型轟炸機。
另外,美國也透過軍事演習展現武力,除了延長美國F-111隱形轟炸機參加美韓代號「小鷹(Foaleagle)」聯合軍演的訓練時間外,在2003年3月間更派出文森號航空母艦至南韓,參與美韓聯合軍事演習。
同時,美軍也進行罕見的軍事演習行動,動員船艦將駐日美軍緊急運送增援至朝鮮半島。
面對北韓的核武計畫與朝鮮半島情勢的緊張,美國已決定重新配合調整駐韓美軍,根本改造駐韓美軍武力結構與美韓軍事合作關係。
未來美韓軍方討論的重點將包括調整美國指揮官在戰時對南韓軍隊的控制,以及將戍守南北韓邊界美軍第二部兵師15,000人移防到脫離北韓飛彈與火箭攻擊射程的漢城以南地區。
駐韓美軍已計畫在未來二年內增加110億美金的經費,用以增強美國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戰鬥力。
美國在南韓駐紮的兵力目前約有37,000人,一年的維持經費約30億美元,美國為了增強駐南韓美軍的戰力而計畫投入110億美元的預算,金額頗為驚人。
根據美軍司令部計畫中的軍力增強方案的內容,包括三個重點:
1.以輪番方式在南韓部署「快速打擊旅」,此為美國陸軍新發展的快速部署部隊,一個快速打擊旅將配備1,000多輛各式裝甲運兵車及戰車,並裝配核生化武器。
為提升南韓應付北韓攻擊的能力,美國打算動員3至4艘4萬至6萬噸級的大型運輸艦,在南韓輪番部署快速打擊旅,以因應戰事需要。
2.將目前部署在南韓的「愛國者飛彈」升級,以對付北韓飛彈威脅。
美國自1994年起在南韓駐紮一個營的愛國者飛彈部隊,該部隊預訂在今年內引進16座最新型的PAC-3型愛國者飛彈發射器,並完成實戰部署。
3.汰換目前駐南韓美軍老舊的戰鬥直升機,代之以最新型的AH-64D阿帕契長弓戰鬥直升機。
同時美國也將引進以衛星定位導航的JDAM精準導引炸彈,取代駐南韓美國空軍傳統炸彈。
5、中美在北韓核武問題的競逐
(一)中美的共同利益
經過30多年來的直接交往和多領域的合作,通過反恐戰爭的合作以及中國官方對伊拉克戰爭的相對低調,美中之間再度出現了互信,明瞭共同利益與安全交叠面何在,美國國務卿鮑爾2003年9月曾說,美、中關係現正處在1972年「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以來的最佳狀態中」。
美國戰略策劃的成熟性,考慮到北韓的危機也就是中國的危機。
因爲北韓擁有核武,對中國也構成威脅;更考慮到中國市場經濟與美國市場經濟交融及同質化過程,對保障這種太平洋地區經濟穩定發展所形成的安全的共識將促成美中在北韓危機上,兩國先戮力共同爭取和平解决,後軍事合作的時代鍥機的到來。
另一方面,中國在國際反恐戰爭的戰略地位更是美國算計的關鍵因素。
對美國來說,反恐是一場長期的戰爭,不可能一天兩天結束。
鑒於中國極其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和獨特的國際地位,美國迫切需要中國的合作。
對中國而言,在歷經過去一年來雙邊關係的重大轉折之後,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在客觀能力上,中國並沒有足夠的政策槓桿來影響北韓的核武恫嚇與邊緣外交政策。
而在主觀意願上,中國也未必有十足的利益考量來直接介入以壓制北韓的邊緣外交。
更何況,在戰略分析上,無論是北京或華府,都深知平壤的底線是外交恫嚇而非真正走向軍事衝突。
因此,面對北韓打出核武恫嚇牌所激起的東北亞緊張,今後中國將把重點放在美國,督促美國接受北韓要求的直接對話與和平解決。
由此可見,通過維護東北亞安全,中美將實現並確保戰略利益協調和互換,在未來解決北韓核武危機的問題,中美將以朝鮮半島非核化為最大的考量。
(二)中美的競逐點
2000年3月,美國國防部完成《亞洲2025年》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的基本戰略在於確保美國享有全球的唯一超強地位。
美國國家戰略的首要目標在於防止競爭強權的崛起。
在此目標的指導下,以美國總統布希的特別助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主任哈利勒扎德(Khalilzad)為首的一個專家小組在2001年5月15日發表一份有關美國亞洲新戰略的研究報告-《美國和亞洲:
走向新的美國戰略和軍事部署(TheUnitedStaesandAsia:
TowardsaNewU.S.StrategyandForcePosture)》。
報告中論及,在過去20多年裏,亞洲戰略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從東北亞、東南亞到南亞地區,仍然存在著對和平與繁榮的潛在威脅。
為了應付亞洲地區的新挑戰,美國必須開始建構一個相互協調的綜合性亞洲新戰略,實行亞洲新戰略的必要前提是繼續保持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主導權,戰略目標是在亞洲地區阻止一切可能導致戰爭的對抗性競爭、相互猜疑和不安全因素的增長。
由此份報告的內容得知,布希上任後,美國的亞洲戰略並沒有作太大的改變,美國亞洲戰略的主要內容仍是以防止區域霸權的產生為主。
911事件發生後,反恐成為美國與各國間最重視的課題。
對美國而言,維護東北亞地區安全穩定是目前美國的國家戰略目標之一。
在北韓核武危機事件中,美國的考慮是希望事件不破壞美國主導下的東北亞戰略格局。
美國對日戰略既有利用日本抑制中國的考量,也有牽制日本野心的企圖。
如果日本藉口北韓核危機發展自己的核武庫,將使美國陷於被動地位。
現今中國學者普遍相信,中國已取代前蘇聯成為美國的主要假想敵,並認為美國正開始對中國進行戰略包圍。
事實上,美國在1997年時就開始將中國視為潛在的對手,當時五角大廈公佈的《四年防務審查報告》明確指出,「2015年後,可能出現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全球對手,中國和俄羅斯具有這種潛力。
」2001年8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女士接受「華盛頓時報」專訪時明白地指出,「現在所有人都同意,中國是亞太地區的新興強權,因此勢必和美國在本地區的利益相衝突。
」
中國對朝鮮半島的長期戰略目標是謀求南北韓統一、美軍撤出朝鮮半島後,統一的朝鮮仍依賴中國,並在外交與戰略上成為中國的附庸。
為此,中國既不願見到美軍繼續駐屯朝鮮半島,也不希望俄羅斯(以及日本)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持續上升。
與此同時,北京也不願意見到統一後的朝鮮擁有核武。
北京主張朝鮮半島非核化,不希望北韓擁有核武,主要是因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美 北韩 核武 问题 竞逐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