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基本知识.docx
- 文档编号:11497808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3.92KB
碳酸盐岩基本知识.docx
《碳酸盐岩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盐岩基本知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酸盐岩基本知识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二叠系至中三叠统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沉积了以石灰岩、白云岩、膏盐岩为主的岩类。
一直以来,该区是四川盆地油气开发的主要层系,并以中下三叠统、二叠系、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目的层。
⏹在碳酸盐岩岩类中,对于石灰岩、白云岩及二者的过渡型岩石,现场肉眼不易区分,常使用化学鉴定法,如稀盐酸法、三氯化铁染色法、硝酸银和铬酸钾染色法来加以鉴定。
同时还可结合录井参数如钻时相对变化量、扭矩相对变化量等来辅助判定岩性。
⏹酸盐岩储集层,由于强烈的次生变化,特别是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使储集空间具有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和分布不均的特点,因此在碳酸盐岩地质录井中必须把握以下要点:
⏹1、在岩性观察和描述时,要特别注意白云岩和白云石化,尤其要注意由潮间和浅滩环境形成的粉晶白云岩或粒屑白云岩;大气淡水与海水混合作用形成的中-细晶白云岩、礁块白云岩;潮间-潮上带形成的粉晶白云岩、角砾白云岩。
⏹2、注意对粗结构岩石的观察和描述。
主要为发育滩相带及斜坡相带,在纵向上发育于沉积旋回中部的水退阶段的岩石,如粗粒和粗晶鲕状灰岩、介屑灰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礁灰岩等。
⏹3、注意对岩石缝、洞、孔的观察统计
⏹一是注意观察统计岩屑中的次生矿物,注意研究统计次生矿物的总量和自形晶含量,求出它所占次生矿物的百分比,绘制出自形晶次生矿物百分比曲线,再结合钻时曲线,判断缝洞发育层段。
⏹二是注意对储层岩心孔、洞、缝的观察统计,注意统计张开缝、未充填缝-半充填缝、洞的数量,注意观察裂缝与裂缝、孔洞与孔洞、裂缝与孔、洞的相互关系;注意统计分析缝洞层的孔、渗性。
⏹三是注意对钻进中钻井参数异常情况的掌握与分析,当发生钻具放空、钻时降低、泥浆漏失或跳钻、蹩钻等现象时,为钻遇洞缝层的标志,常有井漏、井喷或流体产出。
⏹四是注意对岩石薄片显微孔、缝的统计分析。
⏹鉴于碳酸盐岩组构的复杂性,在现场录井工作中仅凭肉眼及放大镜观察,已不有满足需要,采用薄片鉴定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通过偏光薄片鉴定,可提供岩石学分析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如岩石的矿物成分、含量、颗粒大小、分选、磨圆度、胶结物成分、胶结类型、成岩作用及成岩自生矿物,孔隙大小、形态、分布等,这些都是影响储集层储渗性的主要内容。
1、碳酸盐岩的矿物成份研究的化学方法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矿物组成。
以方解石为主为石灰岩,以白云石为主为白云岩,在现场用5%—10%的稀盐酸和镁试剂对碳酸盐岩进行试验,作初步的成份分类命名(见表3-1)
岩石
试剂
石灰岩
白云质
石灰岩
灰质
白云岩
白云岩
泥灰岩
石膏
盐酸5%—10%
强烈起泡并有响声
立即起泡反应强度中等,反应有延续性
稍待片刻才起泡,反应强度微弱
不起泡或起泡很慢很微弱
起泡较弱反应完后岩样表面有粘土膜
无反应
镁试剂
无蓝色沉淀
少许蓝
色沉淀
有蓝色
沉淀
明显蓝
色沉淀
无蓝色
沉淀
无反应
⏹在岩石表面加稀HCl时,也可以大致判断出岩石中粘土含量的多少。
如果粘土含量较多,则在酸蚀的表面上留下一层未溶的粘土膜。
这种未溶的残余粘土的多少,对于我们在野外工作阶段大致判断碳酸盐岩一粘土岩系中的岩石类型,是很有用的。
⏹方法是:
对一定量的研成粉末的岩石加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滤纸上剩余的泥质粉末,利用其比值可判定灰岩泥质含量。
但这种方法对非泥质且在稀HCl中不反应或微弱反应的其它含有物不能有效判别,需结合其它方法确定过滤剩余物为泥质。
⏹在用稀盐酸区分岩石类型时,应注意岩石的新鲜程度、岩石的孔隙及渗透性、岩石表面粘附的碳酸盐岩粉末等因素的影响,要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再结合其它岩性特征定出岩石名称。
⏹其它在碳酸盐岩中可见的碳酸盐矿物还有菱镁矿,菱铁矿,菱锰矿,特别是菱镁矿过去易被忽视,误认为是白云石,据现代不少单位研究,在不少地层中(如Z,T……)均发现有菱镁矿。
它常与硬石膏共生。
⏹区分白云石与菱镁矿的方法可用化学分析,(MgCO3高达90—100%)染色法(二苯胺基脲染色,菱镁矿呈鲜红色,白云石、方解石不着色),或用50%浓度的HCl滴岩样(白云石起泡,菱镁矿不起泡)。
⏹区别硬石膏可用氯化钡。
方法是:
把研成粉的岩样放入小烧杯用10%的HCl(盐酸)反应,过滤出岩样,在滤液中加入10%氯化钡,即生成乳白色沉淀物硫酸钡。
根据乳白色沉淀物的多少定性判定硬石膏的含量。
⏹其它在碳酸盐岩中可见的碳酸盐矿物还有菱镁矿,菱铁矿,菱锰矿,特别是菱镁矿过去易被忽视,误认为是白云石,据现代不少单位研究,在不少地层中(如Z,T……)均发现有菱镁矿。
它常与硬石膏共生。
⏹区分白云石与菱镁矿的方法可用化学分析,(MgCO3高达90—100%)染色法(二苯胺基脲染色,菱镁矿呈鲜红色,白云石、方解石不着色),或用50%浓度的HCl滴岩样(白云石起泡,菱镁矿不起泡)。
⏹区别硬石膏可用氯化钡。
方法是:
把研成粉的岩样放入小烧杯用10%的HCl(盐酸)反应,过滤出岩样,在滤液中加入10%氯化钡,即生成乳白色沉淀物硫酸钡。
根据乳白色沉淀物的多少定性判定硬石膏的含量。
⏹在野外可做简易的薄片染色,确定化学成份,介绍如下:
⏹a、茜素红-S(又名茜素磺酸钠)
⏹将0.1克(100毫克)的茜素红-S粉末溶解在100毫升的浓度为0.2%的盐酸中。
对矿物染色结果是:
⏹方解石、高镁方解石、文石、毒重石都呈深红色。
⏹白云石菱镁矿、菱锰矿、石膏等不染色。
⏹b、鞑靼黄(或钛黄)
⏹将0.2克的鞑靼黄溶解在25毫升的甲醇中,并加入50毫升的30%NaOH(即30毫升NaOH加70毫升水),然后加热煮沸。
热染时,将岩样放在沸腾的溶液中沉浸5分钟。
结果:
⏹方解石、文石、硬石膏不染色;
⏹白云石、高镁方解石、石膏、菱镁矿呈橙红色。
⏹c、组合染色剂
⏹把1克茜素红—S和5克铁氰化钾一起溶解在1000毫升的、浓度为0.2%的稀盐酸中。
染色结果是:
方解石成深红色;铁方解石染成带兰的红色;铁白云石染成兰色。
⏹d、区别天青石与重晶石
⏹用玫瑰红酸钠0.5%的饱和溶液和NaOH20%的溶液。
⏹步骤是:
将样品浸于NaOH(浓度为20%)的溶液中,半分钟后用水冲洗;再将玫瑰红酸钠溶液滴于岩样上,约2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结果天青石被染成桔红色或带玫瑰红色;而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不染色。
⏹e、区别毒重石与方解石
⏹用玫瑰红酸钠法:
将2克玫瑰红酸二钠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标本先用稀盐酸侵蚀,并用蒸馏水冲洗几次,然后把标本浸入试剂中5分钟,结果:
毒重石呈橙红色;方解石不染色。
⏹另外用玫瑰红酸钠,可以检查出微量的锶。
⏹f、区别白云石与菱锰矿
⏹用联苯胺法—将2克的纯联苯胺溶于100毫升的水(其中含有10N的HCl)中。
标本先用HCl浸蚀并用水冲洗几次。
然后把标本浸入NaOH的稀溶液(1-3%)中约1.5分钟,最后把标本浸入冷的联苯胺溶液中。
结果:
菱锰矿很快染成兰色;白云石不染色。
⏹g、区别白云石与菱镁矿
⏹将1克二苯基代碳酸,二肼溶于100克酒精中,再加入等体积的NaOH(20%)溶液,然后在水浴中加热,待水浴中的水煮开后,将光片放入5分钟。
若为菱镁矿则呈红紫色;白云石、铁白云石不染色。
另一法:
将0.15克二苯胺基脲固体加入100毫升乙醇中,再冲入NaOH,使PH=13-14,在水浴中煮沸,把岩石的磨光面浸没于沸腾的二苯氨基脲的碱性溶液中,经30分钟后洗净观察,白云石,方解石不染色,而菱镁矿成鲜红色。
⏹2、灰泥
⏹灰泥是碳酸盐沉积物的常见组分,泥晶是碳酸盐岩的重要组分。
灰泥一般1-3μm或更小,重结晶后转为为泥晶,常通4μm或更大。
灰泥大量出现在潮坪、海湾、深水缓坡、泻湖或较深海等低能环境,分布在潮下带及潮坪上,斜坡和深水盆地内也有。
灰泥的成因非常复杂,包括:
热带高盐度海水由于蒸发作用发生的化学沉淀;碳酸盐颗闰的进一步机械破碎、磨蚀;生物遗体,特别是钙质藻类的分解,如仙掌藻和一些松藻都是由极细的文石针状晶体组成;藻类光合作用造成生物化学沉淀;生物钻孔,吃食等。
⏹胶结物主要是指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其他矿物,它与砂岩中的胶结物相似。
⏹这种方解石胶结物的晶粒一般都比灰泥的晶粒粗大。
通常都>0.005㎜或>0.01㎜。
由于其晶体较清洁明亮,故常称作“亮晶方解石”、“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或“亮晶”。
⏹这种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是在颗粒沉积以后,由颗粒之间的粒间水以化学沉淀的方式生成的,所以又常称“淀晶方解石”、“淀晶方解石胶结物”或“淀晶”。
正因为它是粒间水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所以这种方解石晶体常围绕颗粒表面呈栉壳状或马牙状分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世代的胶结物。
第一世代的栉壳状胶结物一般都很难把粒间孔隙充填满。
第一世代胶结物末充填满的残余粒间空隙,有时仍然空着,但有时却又被第二世代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充填。
这第二世代的亮晶方解石,就不再是栉壳状,而多呈嵌晶粒状。
凡有两个世代胶结物的碳酸盐岩其粒间孔隙就大为减小了。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与粒间灰泥的区别在于:
(1)亮晶晶粒较大,灰泥则较小;
(2)亮晶较清洁明亮,灰泥则较污浊;(3)亮晶胶结物常呈现出栉壳状等特征的分布状况,灰泥则不是这样。
⏹当岩石发生重结晶作用时,灰泥常变为较大晶体,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也将发生变化。
这时,要把灰泥重结晶的方解石晶体与亮晶方解石区分开,就有一定困难。
在重结晶作用还不太强烈时,可用以下特征区别。
⏹亮晶存在于分选好、磨园好、数量多沉积时常互相接触的颗粒间隙内,即在一块岩石中,淀晶的含量不会太多,一般均小于30-40%,比颗粒少;而重结晶晶体含量可高,可多于颗粒含量。
⏹亮晶方解石较明亮、清洁,不含或极少含杂质;而重结晶方解石常不很明亮,常见残余物或残余结构。
⏹亮晶与粒屑之间的接触界限明显,多是突变接触,它不破坏粒屑的边界,重结晶者可破坏粒屑边界,或者接触界线不清。
⏹亮晶常见1或2或3个世代,第一世代方解石成小针状或小马牙状不含Fe2+的偏三角体,(用铁氰化钾染色不着色);第二个世代的方解石成较大的粒状,菱面体状,含Fe2+的晶体(用铁氰化钾染色呈兰色),说明形成于还原条件下,长在第一世代晶体之外。
有时一,二世代之间还有泥质,铁质薄膜,说明两者之间曾有过间断;有时向洞隙中心还可能长出第三世代的最大晶体,当然有时也可能只有一个世代,没有第二,第三世代。
⏹这种世代现象在微晶基质及其重结晶的亮晶中决不会出现。
⏹若亮晶不出现世代特征,而是粒状晶体胶结物,则淀晶晶体接触界面多是平直的,多是贴面结合——即一个晶体平直的晶面和二个晶面也平直的晶体接触,而重结晶的亮晶晶体面多不规则,晶粒大小相差可以很大,多成三重结合,即三个晶体不规则的晶面互相接触。
⏹5、窗格孔隙
⏹窗格孔是一种网格状或窗格状的孔洞群构造。
鸟眼孔隙和鸟眼构造(方解石充填的鸟眼孔隙)是典型的代表。
希恩(shinn,1969)以及其他一些人认为鸟眼构造是潮上带的标志。
但另一些人认为类似的孔隙或构造在潮下带其他环境也可见到。
所以该孔隙分类使用窗格孔隙,而不用鸟眼孔隙。
它包括潮上带的鸟眼孔隙及潮下带出现的类似的孔隙。
然而,在世界各地,作为具有经济意义的窗格孔隙主要还是与潮坪环境有关(如美国奥陶系,四川三叠系)。
关于这种孔隙的成因还有争议,已提出了藻类腐烂、气泡、盐类晶体溶解。
干裂或层间收缩等多种解释。
窗格孔一般为单个(2-0.5㎜最大可达5㎜)的,形状不规则的,孤立的,但常有一定排列方位的孔洞群,孔隙度比较高。
由于常发育在潮坪的白云石化岩相中,即常伴生有渗透性较好的晶间孔,因而具有较高的渗透率。
但若白云石化很弱,则虽然孔隙度很高。
但渗透率却比较低。
⏹区别
⏹苔藓虫骨骼以平行叶片结构为特征,褶曲较明显,似毛毯状,色较深,可与腕足类碎片的平行叶片结构相区别。
泡孔目和变口目幼年期带为微粒加正纤结构,与某些腔肠动物相似,但纤体不如后者发育。
与床板珊瑚的区别,在于苔藓虫呈叶片结构,虫管一般小于0.5mm。
现代环口目苔藓虫以其透亮的叶片结构和虫室直径大于0.1mm,而与暗色隐粒的珊瑚藻相区别。
⏹3、分布
⏹钙质苔藓虫为底栖海生动物,适宜各种温度和深度,对半咸水亦有较魇适应性。
但最发育的区域仍为浅海。
喜附着于坚硬的基底,而不能生活的砂底和泥底上。
由于滤食浮游生物,要求水体清洁而动荡。
⏹3、头足类
⏹外壳的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形态有直壳、弯壳、旋壳之分,以直壳、旋壳居多,横切面呈圆形、方形、扇形等,壳内被隔离分隔成奶多小室、隔离与壳壁交线为缝合线(仅弦切面中见到),壳常为薄的双层结构;外层为短柱状,内层为片状层。
原始文石壳已转化为晶粒壳结构。
头足类以具体管、隔壁排列较均匀,缝合线、薄的壳层等与腹足类区别。
头足类常生活在正常盐份的海水中。
⏹三叶虫由许多体节组成,背面覆盖着坚固的甲壳,腹面具柔软的薄膜。
甲壳一般呈弯形、成虫长度2至几十毫米或者更大。
保存化石多为外壳,最常见的有背甲、唇瓣、腹模、附肢等。
在薄片中,甲壳的纵向垂直切面中头甲平缓,胸甲呈“弓”形,由显钩形的节片组成,尾甲显波状弯曲。
在横向切面中,轴部显平缓的隆起、两则凹。
在通过轴部的弦切面中,甲壳显内空的不规则或串珠状环。
三叶虫甲壳边缘都发生向内弯曲,因而垂直切面中均呈手仗状或钩状,尤其在头缘和壁缘向内弯曲最大,在厚度上最逐渐尖灭的,而与胸节切面的钩状不同,三叶虫有许多剌,如颊剌、肋剌、侧剌、尾剌和轴刺,横切面为圆环、具玻纤结构。
三叶虫钙质甲壳内混有不等量的磷酸钙,在薄片中呈浅黄棕色,具玻纤结构,正交偏光下显波状消光,有时见树皮状花纹,不难与其它生物碎片区别。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水中已灭绝的节肢动物。
⏹海百合硬体分茎、萼、腕三部分、均由小骨板组成,外形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五角形、六边形等,茎长短不一,为几十厘米至几米,由一系列茎板组成,茎环之间有齿状缝合线,故茎的纵切面上见缝合线、横切面见圆形或五角层状的内孔,海百合原来成份为高镁方解石,均变为低镁方解石,单个骨板呈连生单晶结构,也有的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组成。
海百合茎以规则外形,粗大的单晶结构不难与其它生物碎片区别。
⏹海胆全部由灰质骨板构成的胆壳。
大多辐射对称,少数见两侧对称。
海胆以骨板保存为特征。
海胆化石以其特有的风络晶结构不难与海百合茎等其它化石相区别。
⏹海百合茎和海胆均生活于海水中,海胆可以出现在任何深度的海水。
奥陶纪—现代。
⏹1、白云岩化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1)引起反应的水溶液的Mg/Ca比值必须大于8.4;
⏹
(2)有比岩石(或沉积物)孔隙体积多成千倍的这样的水溶液能够通过碳酸钙的沉积物和岩石,才能使原有物质发生白云岩化。
即白云石化作用不是固态反应,而是通过岩石中的水溶液引起的同时的碳酸钙的溶解作用和白云石的沉淀作用进行的。
⏹白云岩作用可发生于不同的成岩阶段
⏹
(1)准同生白云化
⏹即碳酸钙(高镁方解石或文石)沉淀后立即被白云石所交代。
如某些鲕粒白云岩,生物白云岩或泥晶白云岩,认为是准同生白云化产物。
⏹这种白云岩完全可反应原始沉积环境。
但它又不是原生化学沉淀的白云岩。
因一般认为原生没淀白云石的环境(水动能不大,高盐度不适于生物生长等)决定它不能生成鲕粒和生物(藻类可能例外)。
故若出现了鲕粒或生物的白云岩,就认为是白云化的,若这些颗粒及基质均保持了原始结构,并多由泥晶白云石组成者,则认为是准同生白云化的。
⏹另外有人认为潮上带泻湖、盐湖及潮上坪台相的白云岩,甚至与膏盐共生白云岩都是准同生白云岩化的。
⏹它的特点是白云石晶体呈自形~半自形,泥晶~微晶,成层分布,有时还显层纹构造。
⏹2、白云岩作用可发生于不同的成岩阶段
⏹
(2)成岩白云化
⏹成岩白云石在碳酸钙沉积物内部或沿地层不连续面形成,是从无序的高镁方解石格架中产生Mg2+的胚芽开始,高镁方解石不稳定,过一段时间(10-10000年)就要变为方解石,或者溶液中(软泥水、孔隙水)富含Mg2+时可交代方解石中的Ca2+而形成白云石,所以这种作用就是直正的Ca2+—Mg2+的交代作用。
⏹成岩白云石常显菱形的自形-半自形晶体,较大,有环带构造(晶体中心有一块阴影,四周较亮),有时还保存已分解的有机质的臭味,及氧化铁、黄铁矿、白铁矿、铁白云石的斑块,有时白云石晶体中心的阴影也有铁质及残余的方解石等。
⏹成岩白云石不破坏原始结构构造,可穿过层理,但不穿过层面(层系界面)成岩白云岩常有一定层位,呈薄层或条带状,与灰岩可共生。
多为微一粉晶结构,部分可至细晶结构。
因成岩白云化而提高了岩石的孔隙度,因白云石的菱面接触会造成很多晶间孔。
⏹由于成岩白云化是无外物加入的,主要发生在本沉积层内的物质重新分配组合,温压影响不大,新生矿物的成份与本层沉积物的原始成份有关,所以它还能反应原来的沉积环境(主要指物理化学环境),即能说明其含盐度较高,Mg/Ca比值高等。
⏹2、白云岩作用可发生于不同的成岩阶段
⏹(3)后生白云岩化
⏹这种交代作用的机理是需要有富镁的超咸度的盐水,很多人认为最有利的条件是由含盐层系中的地下水的活动,这种超盐度的地下水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溶解并交代方解石。
⏹由于后生白云岩化,是对已形成固结的灰岩的白云化,故常成不规则的透镜体,脉状,窝状体夹于在为岩基体中,分布局限,大小一般为几米到几百米,延长不远,没有一定层位,可切割层理面,并常集中分布于裂隙发育的地方。
镜下看后生白云石晶体透明度高,晶体大,晶形好,破坏原岩的结构构造,有时岩石中还见有正常海相窄盐度生物的残余结构后生白云岩的孔隙度可很高。
⏹后生白云化在脱离了原来沉积环境的灰岩中发生的,有外来物质加入,不能代表原来的沉积环境,这样形成的白云岩叫次生白云岩。
而成岩白云岩应属于广义的“原生白云岩”。
⏹方解石交代白云石的作用叫去白云化作用,或叫方解石化作用(因有人把文石转变成为方解石也叫方解石化,故白云石的方解石化一般不叫方解石化)。
交代完全时可形成交代石灰岩,但常常仅是部分地交代,若交代完全可成为去白云化的次生灰岩(如川南Tc)不完全者则成去白云化灰岩及去白云化假角砾岩(如川西Tr)。
⏹1、去白云化作用的几种情况
⏹
(1)硫酸盐离子的存在有助于去白云化作用,其化学反应式为:
⏹CaMg(CO3)+CaSO4→2CaCO3↓+MgSO4(带走)
⏹这种情况一般见于膏质白云岩中,由于硬石膏溶解(天水或地下淡水的淋滤)而引起去白云化作用、硬石膏铸模孔被方解石充填(即为去膏化)。
而白云石被方解石交代(去白云化)。
因大气水降落在石膏露头上,产生Ca/Mg比值高的溶液,有助于去白云化。
⏹1、去白云化作用的几种情况
⏹
(2)富含黄铁矿的白云岩、由于黄铁矿的氧化可以产生硫酸盐离子,因而引起去白云化作用。
⏹(3)淋滤作用:
可以由解离掉白云石中的MgCO3分子而造成简单的CaCO3(方解石)分子的残积,其结果就造成了结构松散的方解石质的岩石。
⏹石膏岩与白云岩互层时、不易发生去白云化作用,只有当石膏层处于古侵蚀面或后期裂缝附近遭到大规模溶蚀后(古岩溶)含SO42-的水溶液向下渗滤(沿裂缝或晶间隙),可以在下伏白云岩中造成广泛的白云化作用。
如川南胜13井Tc22有一层去白云化,去膏化含云次生灰岩。
厚1.3m,紧接硬石膏层之下,两者接触介面斜交层面,显然是由云膏岩经去白云化去膏化而成,使晶间孔隙等提高,钻进时有放空和井喷现象
⏹2、去白云化的构造
⏹去白云化与地表或地下水有关。
去白云化有两种构造:
⏹
(1)去白云化之方解石脉呈网格状、把原有白云岩分割成假角砾状(如川南Tc4+5、川西Tr21)。
⏹
(2)去白云化之方解石呈斑块状,不规则状分布(如川西Tr),去白云化证据和特征有:
⏹a、在方解石大晶体内有未完全交代的白云石残余物、成嵌晶结构。
⏹b、方解石具白云石假象一好的菱面体,因白云石结晶力强,比方解石更易形成自形菱面体。
⏹c、变余残余物中有以前的菱面体白云石晶体假象,呈氧化铁的环带出现、或者在新生的方解石晶体内保存有原先的白云石菱形晶体的残余形迹。
⏹d、由于去白云化常是陆上地表环境的一种标志,多是退后生或表生作用的产物,形成时间晚、去白云化之方解石晶体一般大,若发生的粒屑,白云岩(可能是早先白云化的)中胶结物的去白云化,则去白云化方解石里大的连生晶体、“包含”粒屑成连生胶结,薄片中见方解石大而透明,突起较白云石低、易与白云石区别。
⏹三)自生硬石膏、石膏及去膏化
⏹1、所谓自生矿物是指在同生、成岩、后生阶段由化学作用形成的矿物、它是与他生矿物(即陆源碎屑矿物)相对的。
如碳酸盐岩中的主要矿物:
方解石、白云石是自生矿物、其余可见的自生矿物有:
硬石膏、石膏、石英、天青石、重晶石、海绿石等等。
自生矿物占有自己的空间,具有自己的晶形,无交代其它矿物的现象。
⏹自生硬石膏,石膏常见于蒸发岩系列中,呈层状产出,或呈结核状、分散状产于膏质白云岩中,有时呈粒屑白云岩的胶结物出现(如川西Tr的膏质凝块白云岩),在非蒸发系列的石灰岩中,见个别石膏洞缝合线分布,并与白云石伴生;
⏹2、去膏化常与表淡水和细菌作用有关、其反应式为:
⏹ 6CaSO4+4H2O+6CO2→6CaCO3+4H2S+1102+2S
⏹从式中可看出出去膏化结果产生方解石交代石膏,而释放出H2S及自然硫、也可以被分散带走、也可以富集成自然硫矿床。
⏹3、四川T系膏质白云岩中常见去膏化、其鉴定特征是:
粒状方解石或舌状、束状、放射状方解石具石膏晶体的假象或石膏结核的假象。
⏹这是与潮坪暴露(成岩早期暴露)、雨水溶蚀有关、石膏被含CO2的雨水溶蚀而沉淀方解石,H2S及硫被逸散、有的则成为膏模溶孔,或被晶族状方解石半充填。
还常伴生有自形石英、并常见有细-中晶黄铁矿包围去膏化的残体边缘、这或许是淡水从沉积物中往下渗透到潜水带内、由于细菌的作用分解石膏、所放出的H2S使基质沉积物中分散的Fe2O3集中还原成黄铁矿、另外有的石膏晶体为白云石代替、究竟是膏模孔被晚期成岩白云石充填或是去膏化方解石又被白云石晚期交代尚不清楚。
⏹四)自生天青石、萤石及天青石化、萤石化
⏹天青石、萤石常与硬石膏伴生,充填于各种溶孔及负鲕孔中,天青石也可形成斑晶包裹方解石、白云石或交代裂隙中充填的方解石;或充填构造角砾岩的次生胶结物的晶间隙;在川南茅口灰岩中萤石沿缝合线分布与白云石伴生;这些产出特征即说明天青石、萤石多是后生阶段的产物,硬石膏化,天青石化、萤石化主要充填孔隙或裂缝、对于储集性不利。
⏹五)自生石英及硅化
⏹石英若交代方解石,白云石或石膏呈方解石,白云石假象或不规则状者称硅化、石英若单独产出或充填孔隙成自形晶者称自生石英。
这些硅质产物大多是成岩后期的硅质交代碳酸钙沉积物或岩石形成的。
在成岩早期阶段、灰泥基质中可散见自形的自生石英晶体。
⏹在成岩早期和后生阶段的酸性条件下,易发生硅化作用;而在中一晚期成岩及后生阶段的碱性条件下、则易发生去硅化作用。
⏹在碳酸盐沉积物中、硅化是有选择性的,它总是先硅化生物、再硅化灰岩中的其它部分。
硅质交代生物的顺序为(从易→难):
苔藓四射珊瑚、床板珊瑚、有疹孔的腕足类个无疹孔腕足类→棘皮→有孔虫→钙质海绵、伞藻。
⏹六)磷酸盐化
⏹磷酸盐矿物(胶磷矿、磷灰石等)交代其它矿物或生物等颗粒者、谓之磷酸盐化。
但也有磷酸盐矿物呈自生矿物或重矿物出现。
⏹磷酸盐化常与环礁有关,并常在白云化作用之后发生、常温常压较低的PH值及弱还原或中性环境(Eh≤O)有利于磷酸盐化。
⏹七)胶结作用
⏹所谓胶结作用是指碳酸盐颗粒和矿物被彼此粘结在一起,变成坚固岩石的作用。
⏹(八)压实作用
⏹碳酸盐沉积物在上覆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酸盐 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