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docx
- 文档编号:11474256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13.66KB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docx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
1、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
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有很多 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
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
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
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
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
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
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2、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
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
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
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
上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有共性的群体规律。
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
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作者系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初学之后,还要进行几次大的复习,其时间段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大概在初次学习之后的12小时、1天、4天、7天、14天、30天以及半年,分别是遗忘的关键期,也就是说,你如果在这些时候再复习,效率是最高的,所付出的劳动也是最有价值的。
随着与单词“见面”次数的增多,单词就慢慢成为你的“熟人”了。
对于一个单词,也许我们平时要花上无数次的心血反复地记忆,却总是没法牢牢地记在心中,可是利用上面这个方法,我们只需要不到十次的时间,就能长时间地记住一个单词,而且因为个体差异的不同,有的人还能够达到终生记忆。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介绍
[组图]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介绍
就在冯特宣称不能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后没几年,艾宾浩斯对就这些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且取得成功。
他成为第一个用实验法研究学习和记忆的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1850年生于波恩附近。
大学期间,他的兴趣在于哲学,并于187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以后的七年中,他在柏林、英国、法国致力于独立的研究。
后来,他的兴趣转向了科学。
1867年在费希纳的《心理学纲要》的启发下,他决心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的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
艾宾浩斯关于学习和遗忘的研究被认为是他的创造天才在实验心理学上的真正伟大表现之一,是敢于进入真正心理学问题领域的第一人。
记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
旧联想主义者只从结果推论原因,没有给予科学的解释;艾宾浩斯则从严格控制原因来观察结果,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他注意到识记材料有长有短、有难有易、有生有熟,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为了排除旧经验对识记的影响,使识记材料处于同等难易的程度,他创造了一种无意义音节。
其次,在学习时间或诵读次数以及识记间隔时间和识记方式等这些中以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都加以严格控制。
至于主观条件,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力求做到生活一律化,使主观条件保持一致。
艾宾浩斯就是这样从控制影响识记的因素入手,用节省法对记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多年耐心细致的实验研究,他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音节组的长度与学习速度的关系:
音节组的长度增加时,诵读到能正确背诵所需的次数就急剧增加。
如识记12个音节只要诵读16.6次就能背诵;而识记36个音节就要诵读55次才能背诵。
(2)材料的意义性对学习的影响:
艾宾浩斯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比学习无意义的材料速度要快得多。
艾宾浩斯设计了一些实验来确定各种条件对学习和保持的影响。
这些研究之一是查明记无意义音节的速度与记有意义材料的速度之间的差异。
为了确定这种差异,他记拜伦的《唐·璜》(DonJuan)一诗中的节段,每一段有80个音节,他发现大约需要读9次能记住一段。
然后他记80个无意义音节,发现完成这个任务几乎需要重复80次。
他得出结论说,无意义材料的学习比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在难度上几乎达到9倍。
(3)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
诵读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
(4)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
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但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
根据艾宾浩斯实验所得的数据而成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中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了,遗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详细情况见进程表。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使人具体地了解了遗忘的进程,从而能够针对遗忘的客观进程采取相应的措施与遗忘作斗争,所以影响很大,他本人的名字出因此而与遗忘曲线联在了一起。
表1遗忘的进程
次序
时距(小时)
保持百分数
遗忘百分数
1
0.33
58.2
41.8
2
1
44.2
55.8
3
8.8
35.8
64.2
4
24
33.7
66.3
5
48
27.8
72.2
6
144
25.4
74.6
7
744
21.1
78.9
(5)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优越。
如对一个12个音节的音节组集中学习需要育读68次才能达到正确背诵,而分散学习只要35次就够了。
(6)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和记忆保持的关系。
这是他对接近联想、远隔联想、顺序联想和反向联想所做的实验项目。
他认为通过学习,不仅紧邻的音节能够形成联系,就是远隔的音节也能形成联系;音节之间不仅按顺序能形成联系,而且反向也能形成联系。
不过保持的程度,音节组内各个音节彼此相邻的较优于远隔和反向的。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对心理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实验心理学的内容,而且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地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当然,他的研究就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不可能是完善无缺的,主要缺点有以下三点:
一是他对记忆过程的发展只作了定量分析,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二是他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他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是个复杂的主动过程。
对一个科学家总的历史价值的一种衡量方法是看他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是否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根据这样的标准来看,可以认为艾宾浩斯比冯特更加重要。
他的研究给联想或学习的研究带来了客观性、数量化和实验方法。
正是由于艾宾浩斯的研究,才使联想的概念从只有对它的特性进行思辩的改变为借助于科学方法对它进行实验研究。
另外,他对学习和记忆的许多发展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可靠。
建议
1.在第一个小时内,保存在长时记亿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
在艾宾浩斯的研究中,甚至在距初学31天以后,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节省,对所记的信息仍然有所保存。
2.每天复习几分钟,比到遗忘时刻再复习记得牢。
r!
G_n+N{0学员专区:
k_b-u3t,W;{&O_?
)N
为了让大家更明确,这里给大家列出一个时间表:
学员专区g(p_h3N_p_~
P_s
学员专区"`_[4mo8e3C9~
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安排复习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大量试验得出结论:
学习材料在初次记忆后的当天及第2天,第4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第100天这7天中,处于所谓的“遗忘临界日”。
在遗忘临界日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那么将导致迅速遗忘,就算以后再复习也要多花时间;而如果在这些天进行复习,则花较少时间就能很好巩固记忆效果。
经这7次复习后,所学内容基本上就能永记不忘。
过早,过频繁的复习则都是不必要的。
当您初次学习(“自由初记”或者“分组初记”)一些句子后,在以后的7个遗忘临界日,进行7次复习,便可牢记不忘。
本软件能提醒您今天又有哪些内容处于遗忘临界点,该复习了。
如果您某天没有按计划复习处在遗忘临界日的单词,那么以后软件还会提醒您有哪些单词漏复习了,您可以及时补上复习。
延误的复习将导致后面的复习计划顺延。
如果您没有按计划在遗忘临界日复习,而是提前进行了一次复习,那么这次提前进行的复习,软件不予记录,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注意:
如果您选好一些内容,进入复习界面,那么软件就认为您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次复习。
至于实际上您是否真的认真复习了,软件没有办法判断。
所以,一次复习不要选太多内容,以免复习不完,尤其是不要轻易进行“全部复习”,否则可能导致有些内容您并没有真的复习到,软件却认为您已经复习了。
_|_jY,M___y3q*g_IL0
\/g4\3U/o_b0 这个记忆法看起来似乎很繁琐,需要多次反复,其实不然。
因为它减少了你盲目复习的次数,而且每次复习的时间不需要太多,一般来说,不用使出初学时那么大的劲,快速地过一遍,达到能够在心中回忆出来的再认的目的就可以了。
这样,越往后你的复习就越轻松,花的时间也越少。
如果你怕自己因为要复习的知识太多而“糊涂”,可以给自己画一个表格,写上每一知识板块的遗忘关键期,这样复习起来就一目了然了。
_XX_@_A:
H_f0B0
6q7z3R[_B_r0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制定的记忆法不仅可用来记单词,它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如背诵文科知识,就可以把各门知识先分块,然后走我们的学习→复习→再复习的路线。
再比如记数理化公式,也可以采用此法,只是不一定严格按照背单词的模式,可以灵活减少一些复习次数。
笔者考研时,就曾用这个方法来强化复习,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你想记住什么,都可以用得上它,它甚至能让你的一生都受益无穷。
"L(C_T_W
B_t/c0
8g_[*z_J.B_P4C/O0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明确,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每个人的记忆都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
“我每天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和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
”托尔斯泰的记忆力操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反复“复现”,这与我们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订立的复习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我们的方法是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对人类记忆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C/x!
L0Z%`9f0学员专区/`1A_p_e_`"U!
d0W_z_r
贴士链接
8v8Ml_O___k0
m"K_K_@!
Tz$g,kL)N`0 要更快更牢地记住繁多的知识,除了科学地记忆和合理地安排时间外,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_D)W1K_s7s~4qu#{&Z0
_F2?
_q0Y&}
f_W_u4e|0 No.1积极暗示。
_u[ANq_k_d_|0学员专区_K_s_c.]4[_B_\1E
许多人常常感叹“我记性不好”,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足够的信心,其实这样想只会慌了阵脚,给自己的记忆设障。
积极暗示就是给自己打气:
“我一定能记住。
”同时要集中注意力,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
如果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学员专区1h/[_iaT_v_c'w_g
学员专区)v_z_e_T1k_?
'|_~%k7x,S/[
No.2掌握一些小窍门。
'\#Y~z&]3x_V!
t0学员专区_t_V_W_O,~_D_P/n
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如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制卡片等,我们要灵活运用,同时还要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目前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这些时间记忆难记的知识点,效果较好。
学员专区_n_Vu$M_a
学员专区_S_x(i8E_d_N$C`
V
No.3保证睡眠充足,自我放松。
Z+s+X_U$L_l'R0g5_1l0学员专区v)Zt!
A_z_kP
2000年12月,美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个新发现:
考试之前熬通宵的人第二天反而记不住所需内容了。
这说明良好充足的睡眠是高效率学习的必要保障,也更说明了我们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订的学习与复习计划的价值所在。
高三生活虽然相当紧张,但也要有张有弛。
当你感到疲劳的时候,不妨运用一些自我按摩或自我放松的方法,有效地消除疲劳。
我们平常做的眼保健操就是自我放松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还可以按摩太阳穴,用拇指和食指从上到下轻轻地按摩整个耳朵等。
这些方法能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消除记忆障碍和增强记忆力。
学员专区3|'\N0P*`/T_|_h,U;m
学员专区&Ua_t_h
p8Y3~!
]{#[
No.4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_C_@7M({_k5C0
;O!
u4\,m_@_u+Q_a0 平时要有规律地生活,注意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会保养我们的大脑,经常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过度疲劳。
在饮食上,要多补充含镁食品,镁能使核糖核酸进入脑内,而核糖核酸是维护大脑记忆的主要物质,豆类、荞麦、坚果类、麦芽等含有丰富的镁,可以保证大脑充足的营养。
此外,要多吃碱性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特别是蛋黄)、豆腐、豌豆、油菜、芹菜、莲藕、牛奶、白菜、卷心菜、萝卜、土豆、青椒、葡萄、草莓、金橘、猕猴桃等。
遗忘及其规律
记忆在质与量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遗忘。
遗忘是记忆的相反方面,是指对于识记过的事物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用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错误。
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与永久性遗忘两类。
前者指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后者是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
他把实验室实验方法引进学习、记忆和遗忘的研究。
他详尽地研究了学习、记忆和学习材料的性质、组织、数量等条件的关系,以及学习巩固程度、学习后时间间隔对记忆和遗忘的影响等问题。
为了使学习和记忆尽量少受旧有的和日常工作经验的影响,他应用了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记忆的材料。
他以自己做受试者,把识记材料学到熟能成诵,过了一定时间间隔,再进行重学,以重学时节约的诵读时间或次数,作为记忆的指标。
他一般以10—36个音节,作为一个字表,在七、八年间先后学了几千个字表。
他的研究成果《记忆》发表于1885年。
表14所载是他的实验结果的一例。
利用表内材料可以划成一条曲线,一般称为遗忘曲线。
这个曲线的形式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在识记后短时期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较少了,遗忘的发展也较慢了。
不同时间间隔后的记忆成绩(艾宾浩斯)
时间间隔
20分钟
1小时
8小时
1日
2日
6日
重学节省诵读时间百分数
58.2
44.2
35.8
33.7
27.8
25.4
艾宾浩斯的研究对记忆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在他以后,许多人做了类似的实验,也都大体上证实了艾宾浩斯的结果。
以后的研究证明,识记后遗忘的发展(即遗忘曲线的形式和一定时间间隔内遗忘的数量),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脑使用说明书——记忆和遗忘规律搜秘--
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称为遗忘;不能回忆的有时还可能认知,既不能回忆又不能认知,一般称为完全遗忘,虽然以前学习的影响还可能表现在重学或其它方面。
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
他详尽地研究了学习、记忆和学习材料的性质、组织、数量等条件的关系,以及学习巩固程度、学习后时间间隔对记忆和遗忘的影响等问题。
为了使学习和记忆尽量少受旧有的和日常工作经验的影响,他应用了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记忆的材料。
他以自己做受试者,把识记材学到恰能成诵,过了一定时间间隔,再行重学,以重学时节约的诵读时间或次数,作为记忆的指标。
他一般以10-36个音节,作为一个字表,在七、八年间先后学了几千个字表。
他的研究成果《记忆》发表于1885年。
下表就是他实验结果的一例。
利用表内材料可以划成一条曲线,一般称为遗忘曲线。
(图和表暂时不能弄上来,我再想想办法)
这条曲线的形式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
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较少了,遗忘的发展也较慢了。
即新近形成的联系比历时较久的联系容易遗忘。
(因此,我个人认为当天学习的内容一般当晚最好复习一下,这就是所谓的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的研究对记忆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在他以后,许多人做了类似的实验,也都大体上证实了艾宾浩斯的结果。
以后的研究证明,识记后遗忘的发展(即遗忘曲线的形式和一定时间间隔内遗忘的数量),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首先,识记材料的性质,对于保持的情况或遗忘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说来,熟练的动作,遗忘得最慢;记熟了的形象材料,也比较容易长久记忆;有意义的语文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
(对一些有关联的知识点,把他们串起来,编成一些有意义的材料(比如顺口溜),要比生硬的记忆有效得多)
材料的数量越大,一般刚识记后遗忘也较多。
所以大量的有意义的语文材料的遗忘曲线也跟无意义材料的接近。
而无意义的材料,如学习的程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数量较大的记忆的情况可能较好。
数量大的材料,记忆成绩较好,可能是由于达到同一学习巩固程度(如刚能成诵),在数量大的材料中,有相对地较大的部分实际有了过度的学习,即超过了恰能成诵的程度。
学习程度也是影响遗忘的一种因素。
在我国心理学者的一个实验中,受试者对不同的无意义音节字表经过不同程度的学习,以恰能成诵所需的诵读次数为100%,结果表明:
学习的程度越高,在4小时后回忆出的百分数也越大(学习程度为150%,4小时后回忆出的百分数为81.9%;学习程度为100%,4小时后回忆出的百分数为64.8%;程度66%,回忆出65.8%;程度33%,回忆出42.7%)。
有人用单字和笔画迷津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
学习方法对于遗忘的进程也有影响。
许多实验结果表明:
用分配复习的方法识记诗文、无意义音乐、乐谱等,比用集中复习的方法识记这些材料,遗忘较慢。
这也可以由尤斯特所总结的规律(以后具体介召)中找到说明:
分配复习比集中复习占用较长的时间间隔,因之在分配复习中形成的联系一般可能比集中复习中所形成的历时较久,也就可能经过同样时间后损失较少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久呢?
这是许许多多的人关心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记忆呢?
答案既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也并不神秘。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的大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是记忆的内容。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而不是单一的“背”。
这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基础,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够加强识记和保持。
“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这个环节就是人们常说的“背”。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要有良好的识记作前提,也就是说,首先要记清楚是什么。
当你感知过一个事物后,当这个事物不在你面前时,在你的头脑中,还会出现那个事物的形象。
比如,你在动物园看到了大象,回到家后,家里没有大象了,可是,你还是记得大象的样子。
这叫做记忆的表象。
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
每每提到大象,你就会想到大象的样子——大大的身体,长长的鼻子等等,好像就在眼前,但不如大象就在眼前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你在电视上看到过亚洲象、非洲象,看到过成年象、小象,看到过公象、母象,它们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的特点。
你通过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大象,概括出大象的基本特点,就是身体庞大,鼻子很长。
这是你对大象形象的概括性的认识。
表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宾浩斯 记忆 规律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