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轮复习题7.docx
- 文档编号:11465470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73.16KB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轮复习题7.docx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轮复习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轮复习题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轮复习题7
第四单元第二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课时跟踪检测
(限时:
3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的mRNA不存在明显区别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的控制
解析:
A项中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原因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就转录出了不同的mRNA;B项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癌细胞中DNA量可能不同,并且整个癌组织的DNA总量是不断增大的;C项中细胞生长体积增大,这样使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因为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D项中细胞凋亡是在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
答案:
C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消极影响
C.一般情况下,干细胞都可以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所有类型的体细胞
D.只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患癌症
解析: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的发育有的产生积极影响;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一般情况下,专能干细胞不能形成所有类型的体细胞;癌症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答案:
A
3.(原创题)海带中富含胡萝卜素,海带多糖和碘等营养物质。
胡萝卜素有助于防癌抗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海带多糖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预防癌症
B.寒冷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
C.海带多糖诱发免疫细胞基因突变,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凋亡
D.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给予海带多糖辅助治疗
解析:
海带多糖的作用不是诱发基因突变,而是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
答案:
C
4.永州市质监局查获冷水滩区某豆腐加工店使用非食用原料碱性橙Ⅱ,浸染豆腐皮,碱性橙Ⅱ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
若用药物抑制癌细胞,关键是抑制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 )
A.染色体B.四分体
C.运载体D.溶酶体
解析:
癌细胞是无限增殖的细胞,若抑制DNA的复制(即染色体的形成)将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从而阻止细胞分裂。
答案:
A
5.(2018·宝鸡质检)脐血是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由脐带流出的血,其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自身移植的优点是排斥反应小
B.干细胞的功能特点说明它具有一定的全能性
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就可以形成各种血细胞
解析:
由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不仅经过细胞的有丝分裂,还需要经过细胞的分化过程。
答案:
D
6.运用DNA电泳分析技术发现,凋亡细胞的DNA被切割成有规律的小片段,电泳图呈梯状条带,正常细胞的DNA未降解,电泳图表现为大分子片段,坏死细胞的DNA是随机断裂,电泳图呈现出连续分布的弥散条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C.凋亡细胞中可以发现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
D.细胞凋亡过程失控可以延长生物体的寿命
解析:
细胞凋亡调节失控或错误将会引起生物体的发育异常、功能紊乱;甚至出现严重疾病。
答案:
D
7.(原创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图示该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细胞凋亡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解析:
细胞凋亡在个体的一生中都会发生,在个体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是凋亡基因表达的结果。
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后,由溶酶体释放水解酶,使其裂解。
答案:
B
8.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小体
解析:
人体细胞一般只能分裂50~60次,②③④的分裂能力应低于①;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只发生于减数分裂,而①通过有丝分裂形成②③④;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衰老后的细胞将逐渐形成凋亡小体而凋亡。
答案:
D
9.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的脑组织仍可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
科学家发现了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干细胞”的方法。
2018年发现“TRIM32”蛋白质的表达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神经元。
如果这种蛋白质的表达被抑制,则神经干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会保持干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干细胞”与普通皮肤细胞相比,功能有差异,形态、结构也有差异
B.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中的DNA、mRNA和蛋白质都完全相同
C.抑制“TRIM32”的表达有助于建立神经干细胞的细胞系
D.激活成年人沉睡的神经干细胞并促进“TRIM32”的表达,可形成更多新的神经元
解析: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神经元和神经干细胞中核DNA相同,但mRNA和蛋白质不相同。
答案:
B
10.(改编题)研究表明,在化疗(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鼠长期接触患癌鼠,其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二甲双胍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D.一只切除胸腺的鼠与一只正常鼠患乳腺癌的几率相同
解析:
癌症不属于传染病;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的原因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而二甲双胍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扩散,故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切除胸腺的鼠不能产生T细胞,因而不能通过细胞免疫将癌细胞清除,故比正常鼠患癌症的几率高。
答案:
B
11.科学家研制出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的“万能细胞”,其诞生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CT4、SOX2、NANOG和LIN28是胚胎干细胞中能高度表达并决定其全能性的四个基因,将“万能细胞”植入小鼠体内,植入的细胞长成了“肿瘤”,“肿瘤”中出现了神经、骨骼、肌肉等多种类型的细胞。
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OCT4等四个基因只存在于胚胎干细胞中
B.利用了逆转录病毒感染率高且具致癌性的特点
C.逆转录病毒与目的基因结合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万能细胞”植入小鼠体内后将表达其全能性
解析:
由于个体发育是经过有丝分裂完成的,因此各个体细胞中都含有各种基因。
基因工程是利用了逆转录病毒感染率高的特点,并没有利用其具致癌性的特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离体,在生物体内是不会表达其全能性的。
答案:
C
12.(2018·深圳模拟)科学家曾试图将神经组织中的施旺细胞移植到受伤的中枢神经区域内以治疗截瘫患者,但效果并不理想。
西班牙科学家邱也特用周围神经细胞——嗅鞘细胞代替了施旺细胞,使瘫痪的实验鼠站了起来。
这表明( )
A.中枢神经细胞比周围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差
B.嗅鞘细胞的分化程度比施旺细胞高
C.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分化
D.嗅鞘细胞与中枢神经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差异比施旺细胞小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枢神经细胞本身难以修身,而用周围神经细胞(嗅鞘细胞等)可以修复中枢神经细胞的损伤,说明中枢神经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差;嗅鞘细胞比施旺细胞治疗效果更好,说明前者比后者的分化程度低,这也说明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进行分裂分化;只要是结构完整的体细胞,都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嗅鞘细胞、中枢神经细胞、施旺细胞产生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8分)(改编题)苯并芘是一种有害化合物。
常见于煤焦油、汽车废气、香烟烟雾、烤焦的面包和烤肉表层。
被人体摄入后,苯并芘在肝脏代谢降解。
其途径如下所示:
(1)和大部分脂溶性物质一样,苯并芘非常容易被小肠细胞吸收,这与小肠细胞膜的组成成分________有关。
(2)阶段1的反应在内质网中进行,试分析内质网有哪些结构特征与阶段1的反应相适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分之六十的肺癌与DNA损伤有关。
产物A能与鸟嘌呤结合。
据此推测吸烟致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谷胱甘肽在线粒体内制造。
随着人的衰老,肝脏内线粒体的数目会减少。
根据这一现象推断,老年人比年轻人患癌症的风险________(大或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产物A的浓度与其诱变性的关系,可将分离得到的正常幼小动物组织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此实验的因变量可用畸形细胞所占比例来表示。
则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解析:
(1)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2)内质网膜面积大,既有利于酶的附着,又有利于运输。
(3)由题干可知,产物A与鸟嘌呤结合,可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4)老年人线粒体数量减少,产生谷胱甘肽减少。
(5)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产物A的浓度,除自变量外其余均为无关变量。
答案:
(1)磷脂(脂质)
(2)①内质网的膜面积增大了酶的附着点 ②产物便于运输
(3)产物A与鸟嘌呤结合,DNA复制时会发生错误,导致原癌或抑癌基因突变
(4)大 谷胱甘肽减少,中间产物X增多,产物A增多
(5)温度、pH值、代谢产物、营养物质等
14.(16分)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
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质D,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癌细胞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②③合称为______________。
(2)G蛋白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
GTP与ATP都是能源物质,参照ATP的命名方法,请写出GTP的中文名称:
______________。
(3)原癌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变的原癌基因在人体中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突变的原癌基因转入细菌中合成的蛋白质,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故过程②③合称基因的表达。
(2)ATP为三磷酸腺苷(或腺苷三磷酸),其中A为腺苷,参照ATP的命名方法,GTP的中文名称为三磷酸鸟苷(或鸟苷三磷酸)。
(3)原癌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4)突变的原癌基因在人体内和细菌中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相同,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5)根据题干信息,癌细胞产生的诱导因素为“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可以从“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生长因子”两方面考虑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
答案:
(1)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无限增殖 基因的表达
(2)三磷酸鸟苷(或鸟苷三磷酸) (3)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4)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5)破坏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或服用结构与生长因子类似的物质)
15.(18分)有关植物衰老的机理,目前有两种相对立而又有关联的解释。
一种是“营养竞争说”,即植物体由于开花结果夺取营养器官的养料使茎、叶衰老;另一种是认为“植物的衰老是由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这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光照不足会引起细胞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减少而导致茎、叶衰老。
有人利用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
选取20株健壮、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开花前的盆栽大豆,平均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下表是有关探究的做法、结果。
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光照或遮光
保持花蕾或摘除花蕾
现象或结果
甲
正常光照
摘除花蕾
乙
正常光照
保持花蕾
丙
遮光
摘除花蕾
丁
遮光
保持花蕾
注:
①除题中讲明的条件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②衰老以叶片变黄作为指标。
(1)若四组大豆的平均衰老时间分别记作a、b、c、d,则评判其衰老的标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结果为a=b>c=d,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和光照不足都能引起植株衰老,则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结果为a=b>c=d,甲组突然停止CO2供应,则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TP、C3的变化情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C5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衰老从细胞结构的角度上看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若实验结果为a=b>c=d,从实验变量可以明显看出植株衰老是由光照不足引起的,与开花结果争夺养料无关;而只有当实验结果出现a>d,且b、c介于a、d之间时,才能说明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和光照不足都能引起植株衰老。
当植株衰老是由光照不足引起的,而与开花结果争夺养料无关时,甲组突然停止CO2供应,则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TP、C3的变化情况依次是增加、减少,要解释C5含量的变化原因,首先必须明确C5的变化情况,事实上C5的含量是在增加的,其原因是CO2减少使得C5的消耗量减少,同时又由于C3被还原使得C5的生成量不断增加。
衰老细胞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等。
答案:
(1)原来正常的叶全部变黄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变黄的叶的数量)
(2)植株衰老是由光照不足引起的,与开花结果争夺养料无关 a>d,且b、c介于a、d之间 (3)增加、减少 CO2减少消耗的C5减少,使得C3的合成量减少,同时C3被还原形成C5的量增加 (4)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第一轮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