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亩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文档编号:11462079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28KB
500万亩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500万亩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万亩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0万亩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商业计划书
500万亩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
商业计划书
四平市梨树县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3日
一、项目概述
根据全国农业统计年鉴的资料,我国受玉米螟虫、松毛虫、蝗虫等农、林等害虫为害的农作物品种多、面积大,危害极为严重,农业专家称之小虫大害。
为消灭农业害虫,我国长期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造成各种严重后果。
主要采用化学杀害虫防治,随着日益增加的杀农业害虫化学农药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加剧了动、植物体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
该项目总投资为2085.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15.46万元,流动资金569.90万元。
年产生物导弹(赤眼蜂带毒蜂卡)300万枚,可供玉米螟、水稻二代螟农、林、果、蔬菜害虫的防治,面积为150万亩;年产周氏啮小蜂600万枚蛹,可防治农、林、果、蔬等害虫300万亩;年产白僵菌粉25000公斤,可供林业害虫和玉米螟防治面积25万亩;年产核型多角体病毒液50万ml,可供松毛虫及蔬菜果树害虫防治,面积为15万亩;年产微粒子原虫孢子液30万ml,可供蝗虫防治面积10万亩。
二、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
梨树县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
二00九年四月
注册资本:
50万元
注册地址:
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
(一)基本信息
该公司现有场区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其中化验室、检验室100平方米,冷藏、冷冻库240平方米,公司在四平市铁东区叶赫双河村有试验田30000平方米。
公司现有长期在职员工18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家5人,其他人员8人。
资金基础:
2009截止到年底,梨树县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人民币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4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预计承建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700m2;包括保种室建筑面积600m2,暖卵室建筑面积300m2,化验室建筑面积200m2,办公室建筑面积500m2,配电室建筑面积50m2,其他建筑面积50m2。
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3060m2;包括生物导弹(赤眼蜂带毒)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200m2,白僵菌生产车间建筑面积600m2,核型多角体病毒生产车间建筑面积500m2,微粒子原虫饱子生产车间建筑面积260m2,周氏啮小蜂生产车间建筑面积500m2。
辅助工程总建筑面积660m2;包括储蚕室建筑面积300m2,冷库建筑面积240m2,锅炉房建筑面积100m2,门卫室20m2。
购买设备120台套;投资660.2万元;引进高学历人才5人。
(二)管理团队
(1)项目负责人简介
李晓清:
男1956.1.21生.汉,1978.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蚕学系,于1996-199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土化系访问学者(导师为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博士导师张玉龙教授),高级农艺师,1987以来曾任吉林省蚕业学会理事、《吉林蚕业》编委、中国农学会会员、国际野蚕学会会员、国际土壤学会会员。
1973年参加工作,独立完成了省内外多项科研、开发、推广等项工作。
并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市技术推广等项目30余项,撰写论文80余篇。
现任四平市梨树县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的《柞蚕生产新技术推广》项目获省政府推广二等奖;参加的《柞蚕软化病药物防治》项目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奖;撰写的《柞蚕微粒子原虫孢子病发病规律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
撰写了《柞蚕软化病》、《克软威防治柞蚕软化病效果》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
主持的《苹果梨疏花疏果》项目获省政府推广三等奖;主持的《百万株中低产果树综合栽培技术承包》获市政府三等奖; 主持的《3818项目》获省政府科教兴农三等奖;主持的《涂层尿素技术推广》项目获省政府技术推广三等奖;主持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应用研究》获市科委科技进步奖;参加的沃土杯竞赛、丰收计划等项目分获省、市技术推广、科教兴农、科技进步等奖励。
曾两次参加了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第一次是1989年在沈阳参加了国际野蚕学术讨论会;第二次是1997年在南京参加了国际土壤学术讨论会。
(2)项目参加人员
项目参加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专业
工作单位
秦利
男
45
博导
蚕学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
王洪魁
男
72
教授
林学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马文石
男
74
副研
农学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蚕保室主任
乎汉卫
男
54
教授
蚕学
沈阳农业大学电教室主任
陈智文
男
45
教授
地理
吉林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所长
宋德胜
男
60
推广研究员
蚕学
吉林省敦化市蚕业工作站
张清
女
45
教授
地理
吉林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三)企业现有能力
建设单位:
梨树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法人)李晓清
建设单位概况: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现有场区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其中化验室、检验室100平方米,冷藏、冷冻库240平方米,可存商品茧30万斤。
在四平市铁东区叶赫双河村有试验田30000平方米,公司现有长期在职员工18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家5人,其他人员8人。
技术协作单位为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及吉林省蚕业研究所、四平市生态研究所等。
这些单位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高素质、高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主要研究柞蚕新品种选育、昆虫生物技术、害虫防治及农业现代化研究等。
现与我公司签定了四平生物防治害虫500万亩农林建设项目技术合作协议。
(四)企业发展历程及抵御风险能力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现有场区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其中化验室、检验室100平方米,冷藏、冷冻库240平方米,在四平市铁东区叶赫双河村有试验田30000平方米,公司现有长期在职员工18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专家5人,其他人员5人。
经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运营和生活污染物均采取有效措施并做到达标排放,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可与周围环境长期协调发展。
工程风险主要包括方案、工程地质、施工与工期等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风险。
本项目建设工期短,建设风险小。
根据对各种风险因素及风险程度的分析,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已经明确,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如下的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公司原材料供给提供保障。
2、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可采取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两种形式。
从内部的技术、工程、管理方面制定相应措施控制风险发生;外部可采取分散、转移方式减少项目承担的风险,如:
可采取工程保险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车辆采购和工程施工合同中加入转嫁风险条款等。
在项目建设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协调拟建项目同相关方面的关系与抓紧工程建设必须同时进行;
②认真贯彻建设基本程序,保证工程质量;
③注意关键工程的进度,注意每一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部位;
④选择好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认真把好设备、材料订货关,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三、项目技术与产品实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生物防治的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
2、总体布置根据生物防治作业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并考虑实际需要和财力条件,做到布局合理,当前和发展相结合。
3、因地制宜选择仓型,采用先进成熟的新工艺和新设备。
4、以“优质、高效、灵活、节省”为基本要求,为今后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营运、管理、操作、维修创造条件。
技术协作单位为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等单位,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高素质、高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校主要研究方向有:
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制剂、生物制药、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抗性生理、细胞信号转导、作物营养生理、作物发育调控技术、植物杂草检疫及生物防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基因工程与生物制剂、柞蚕新品种选育、昆虫生物技术、害虫防治及农业现代化研究等。
累计承担各级科研课题67项,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取得发明专利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及科研成果32项。
科研成果的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现与梨树县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签定了四平生物防治害虫500万亩农林基地建设项目技术合作协议。
(二)项目技术方案
1、项目总体技术概述
生防技术内容与主要技术
(1)生物导弹(赤眼蜂带毒)
收柞蚕茧串柞蚕茧出蛾选蛾扒卵洗卵消毒
人工接种质量检验冷藏加温接毒田间释放
(2)周氏啮小蜂
收柞蚕茧贮藏破柞蚕茧接蜂控温控湿冷藏暖蜂出蜂检验放蜂
(3)白僵菌
收柞蚕茧选僵柞蚕茧(蚕)培养菌种发酵提纯菌液制作出售(田间、秸秆垛等喷洒)
(4)核型多角体病毒
收柞蚕、茧选病柞茧(蚕)病毒培养过滤分离提纯培养稀释装瓶出售(田间喷洒)
(5)微粒子原虫孢子
收柞蚕、茧选择病蚕(蛹)接种培养原虫孢子制作稀释装瓶出售(田间、草原等喷洒)
2、项目技术开发可行性
根据全国农业统计年鉴的资料,我国受玉米螟虫、松毛虫、蝗虫等农林害虫为害的农作物品种多、面积大,危害极为严重,农业专家称之小虫大害。
为消灭农业害虫,我国长期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造成各种严重后果。
主要采用化学杀害虫防治,随着日益增加的杀农业害虫化学农药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加剧了动、植物体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
①是减少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超标的需要
2002年国家质监部门分别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
为防治害虫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玉米,常年喷化学农药3次以上;甘兰、白菜常年需喷化学农药10次以上,最多达到20次;茄子每季需喷药10多次;草莓每季需喷药20次;果树则每年需喷药7次以上;城市园林花卉每年需喷药3-6次。
特别是温室、大棚喷洒化学农药次数更多。
直接导致农林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极大地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农产品出口损失已超过100亿美元。
②是减少严重的人力物力耗费的需要
调查表明,全国各地常年利用高毒化学农药喷杀害虫,平均每亩农作物杀害虫用药开支35-50元以上,其中茄、豆、瓜类等蔬菜每亩可达300-500元。
据专家统计,放赤眼蜂25亿头,放蜂总面积20余万亩次,通过放蜂10天后调查,防治效果平均在81.5%以上,挽回产量损失约500万公斤,减少农药用量50余吨。
减少农民防治用工9.96万个。
全国有三十多亿亩农作物均需喷杀害虫农药,此项全国每年的农业支出成本高达数万亿元以上,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③是减少严重的经济损失的需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化学农药最多的国家。
每年从事研制、生产、贮藏、运输和施用化学农药的人数达几千万之众,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他们与农药的接触,往往会引起急性与亚急性中毒,损害健康,危害生命。
此类农药中毒事故所需医疗费用触目惊心、无以估量!
这也是一笔严重的社会性隐形经济损失。
其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药害面积达到300多万亩,仅此项全国每年的间接经济损失就有10多亿元。
④是减少污染生态环境的需要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化学农药数量最多的国家,年使用量约130万吨。
植保专家指出,使用化学农药,仅有10%为农作物有效吸收,其余90%,有的进入了种植园土壤中,全国现有9.3万平方公里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有的进入了地球表面的空气中;绝大部分伴随雨水和排灌水体进入江河湖海中,最后统统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⑤减少严重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需要
由于在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它捕食害虫的天敌和传粉昆虫等益虫益鸟,从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加之常年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导致用药次数和用药剂量的不断增加。
由此形成滥用农药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程度。
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基础条件好,原料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建设规模合理,工艺技术成熟。
建成后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后公司每年可使农、林、果、蔬等500万亩防治害虫,带动我市农民积极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实现企业年营业收入1205.79万元?
,年净利润165.62万元?
,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项目技术成熟性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雄厚的技术力量,高水准的研究能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可靠的检测手段、健全的质量保证和完美的服务体系。
产品能应生产需求随时提供产品使几代人的梦想变成现实;本公司将成为目前我省唯一的一家天敌商业企业。
(三)项目产品化
年产生物导弹(赤眼蜂带毒蜂卡)300万枚,可供农、林、果、蔬等害虫防治面积150万亩。
年产周氏啮小蜂600万枚蛹,可防治农、林、果、蔬等害虫300万亩;年产白僵菌25000公斤,可供农业害虫防治面积25万亩;年产核型多角体病毒液100万ml,可供农、林、果、蔬等防治面积15万亩;年产微粒子孢子液50万ml,可供蝗虫防治面积10万亩。
四、项目产品市场与竞争
(一)市场概述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种植业,仍然依靠自然落后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在经营维持着。
种植农户普遍存在滥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现象,使我国成为全世界农业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为对付各种为害农作物的害虫,主要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
随着日益增加的化学农药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加剧了动、植物体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
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现行缺乏效率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及其滞后的管理机制,严重制约着农业"四新"的推广与应用,阻碍了我国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生物防治是21世纪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用天敌昆虫来消灭害虫,能有效消除农药残留,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随着生物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病害生物防治技术将日臻完善,有望最终取代传统的化学农药来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目前,这一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而在国外应用已经相当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会得到更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将在国内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市场潜力巨大。
(二)竞争分析与市场策略
公司以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为宗旨,以科技兴农为己任,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务,在广大农民朋友中赢得良好的信誉。
公司愿与国内外生态界、生物防治界、生物防治综合技术开发研究界的同仁及广大农民朋友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为振兴我国农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商业模式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和未来全球发展的主题,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大面积控制农林病虫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
探索天敌工厂化生产新技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开发,将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及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要求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天敌产业,为后十年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农、林、果、蔬等500万亩生物防治害虫项目的实施将利用生物技术替代防治农、林、果、蔬等害虫的农药使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对吉林省乃至全国今后在农、林、果、蔬等产业病虫害防治中推行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措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财务与预测
(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销售收入
产品方案
单位
单价(元)
销售量
收入(万元)
生物导弹
万枚
2.00
300
600
白僵菌菌液
公斤
20.00
25000
50
核型多角体病毒液
毫升
1.00
.
50
微粒子原虫孢子液
毫升
1.00
50
周氏啮小蜂
万枚
2.00
600
1200
商品柞蚕茧
公斤
20.00
30000
60
柞蚕茧扣
公斤
60.00
5000.
30
合计
2040
2、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984.97万元。
包括原材料费用、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摊销费、修理费、其它费等。
外购原材料:
本项目所需原辅材料采用现行市场价格。
年需要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为703.58万元。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
按现行市场估算,年需外购燃料动力费为25.97万元。
折旧摊销费:
在折旧摊销费中,建筑物折旧年限为30年,设备折旧年限为15年,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
正常年折旧额73.82万元。
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分别按10年和5年摊销。
正常年摊销费为18.35万元。
工资及福利费:
本项目实施后定员人数为30人,福利费按工资额的14%计取,正常年份工资及福利费25.97万元。
其它费用:
年管理用费为50万元,其中临时用工按150人,用工60天,工时费按50元/天计,年费用为45万元。
其他制造费为12.02万元,其他营业费为19.88万元。
修理费:
年修理费为34.81万元。
3、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13.22%(所得税前);
财务内部收益率:
10.18%(所得税后);
财务净现值:
569.78万元(所得税前);
财务净现值:
235.38万元(所得税后);
投资回收期:
7.78年(税前,含建设期);
投资回收期:
9.15年(税后,含建设期);
总投资收益率:
10.59%;
总投资利税率:
10.59%。
4、财务评价结论
本项目实施后可实现保本微利,其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较短,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二)社会效益分析
1、粮食生产效益
根据调查,仅玉米螟一项虫害对玉米造成减产幅度可达标10—15%以上,每公顷减产玉米750—1000Kg,价值500—700元,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将损失降低到5%以下,每公顷可增收200—300元。
而投入只有15元,投入产出比为1:
13—20,所以生防技术是目前农业增产增收的最有效技术之一,是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项目建成实施后,采用生物技术防治农作物害虫350万亩,可增产4666—7000万元,同时由于粮食品质的提高,既可以提高四平市商品粮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又可以为全市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为打造四平市粮食绿色优质品牌奠定基础。
2.生态效益
通过生物技术应用,替代防治农业害虫、林业害虫等的农药使用,减少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提高农田病虫天敌数量,保持生态平衡,使四平市的自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促进四平市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健康发展。
3、社会效益
应用生物技术全年只需一次投入,一亩地只用1.5元,而农药每年需要喷洒2至3次,每亩地大约需要27元,项目的实施将节约农民投入1、35亿元,减少了农民种地成本的投入。
综上所述,项目建成后,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就业30人,节约农民成本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三)企业发展预测
梨树县红嘴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四平农、林、果、蔬等500万亩生物防治害虫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基础条件好,原料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建设规模合理,工艺技术成熟。
建成后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后公司每年可使农、林、果、蔬等500万亩防治害虫,可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实现企业年营业收入2040万元,年净利润165.62?
万元,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方针政策,实现生防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运作,真正发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项目。
四、评估评审意见
项目建设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自身经济利益、地方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看,均具有良好的效益,只有加强农业生产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地方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当地政府、各界人士以及居民对本项目建设与发展支持的程度是相当高的,项目的互适性很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00 农林 病虫害 生物防治 项目 商业 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