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测试上册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ocx
- 文档编号:11455359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88.59KB
高三化学总复习测试上册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ocx
《高三化学总复习测试上册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总复习测试上册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总复习测试上册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专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代表性、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等角度,对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进行了选材,分别选取了四种金属元素单质——钠、铝、铁、铜(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高科技广泛联系或有重要用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代表,主要介绍了它们的重用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元素化学是初等化学的核心内容。
但只在《化学1》中做比较集中的介绍。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复习方法是:
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
从微观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从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高探究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新课标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出了如下的理性认识要求和思路方法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观点、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指导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描述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变化离不开化学用语的使用和正确书写。
化学用语的书写不仅仅是技能、技巧问题,实际上涉及有关物质结构、反应原理的理解,涉及所要描述的化学事物性质和变化的认识。
因此,着重落实化学用语使用和书写。
【探究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获得的是()
A.CuSB.Na2O2C.Fe(OH)3D.FeCl2
2.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3.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熔合物——合金。
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仅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金属
Na
K
Al
Cu
Fe
熔点(℃)
97.5
63.6
660
1083
1535
沸点(℃)
883
774
2467
2567
2750
A.Fe—Cu合金B.Cu—Al合金C.Al—Na合金D.Cu—Na合金
4.向Fe2O3、CuO、Fe、Cu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Fe2+和Cu2+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D.只有Fe2+
5.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AgNO3;②KOH;③NH4Cl;④NaCl;⑤Al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
对原固体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是否有④B.可能存在⑤
C.至少有②⑤D.至少存在①②③
6.下列物质间相互发生反应:
①Na+O2;②NaAlO2溶液+盐酸;③AlCl3溶液+氨水;④HCOOH+Cu(OH)2;⑤KI溶液+AgNO3溶液;⑥甲苯+Br2;⑦NaHCO3+Ba(OH)2;⑧AlCl3+NaOH;⑨CH3CH2OH+O2;⑩Cu+HNO3。
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A.除③⑤B.除②⑤
C.除④⑥D.除④⑤⑥
二、简答题
7.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
a.Sb.N2c.Nad.Mg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诊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向含Fe3+、Fe2+、Mg2+、
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A.Fe2+B.
C.Fe3+D.Mg2+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MnO2、CuO、FeOB.(NH4)2SO4、K2SO4、NH4Cl
C.AgNO3、KNO3、Na2CO3D.Na2CO3、NaHCO3、K2CO3
3.将含有O2和CH4的混合气体置于盛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连续进行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压强为零(15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产生。
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1∶2C.1∶3D.2∶1
4.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则铜粉可以溶解。
符合此条件的物质是()
A.Fe2O3B.HClC.KNO3D.FeSO4
5.有a、b、c、d四瓶溶液,它们分别是Ba(OH)2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和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
为了鉴别以上物质,操作如下:
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右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稀硫酸
B.b可能是Na2CO3溶液
C.c是Ba(OH)2溶液
D.d是MgCl2溶液
6.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Fe3+>Fe2+>Cu2+
B.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
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D.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7.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
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
8.将等体积、等pH的NaOH溶液和NH3·H2O溶液,分别全部加入到甲、乙烧杯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多B.乙中沉淀一定比甲多
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多D.甲和乙中沉淀可能一样多
9.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10.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中,其中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FeCl2→Fe(OH)2→Fe(OH)3B.Al→Al2O3→Al(OH)3→NaAlO2
C.S→SO2→H2SO4→MgSO4D.N2→NO-NO2→HNO3
二、简答题
11.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电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含有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①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所需仪器装置是____________(从上图中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4)向Z溶液中通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RClx。
①若甲为某短周期金属元素的氯化物,甲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金属元素中最小,其阳离子与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甲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
②若甲为某金属元素的棕色氯化物,将该氯化物水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甲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③将上述两种金属中活泼性强的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混合,引燃后可发生剧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燃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丙、丁为单质或化合物,均含有某短周期中的同一种元素,常温下甲为气体,将甲通入常温下的KOH溶液中得到乙和丙,丙的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①电解乙溶液得到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1mol甲与2molKOH在溶液甲反应得到乙和丁,n(乙)∶n(丁)=5∶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
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元素;
假设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元素;
假设3: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
根据
(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④
专题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代表性、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等角度,对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进行了选材,分别选取四种非金属单质——氯、氮、硫、硅(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高科技广泛联系或有重要用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代表,主要介绍了它们的重用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1.通过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树立一些基本的态度和观念,例如,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在化学合成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由单一的物质中心学习模式转为两种学习模式兼有,一突出通过物质类别相互反应认识通性,二在元素价态转化关系中认识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学习模式。
2.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强调从氧化还原理论、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进行,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
【探究训练】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都是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向装有奶粉或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充入氮气以延长保质期
②亚硝酸钠是无色、有咸味的晶体,可代替食盐做调味剂
③用湿润的淀粉试纸可检验食用盐中碘元素的存在
④糖尿病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
⑤磷元素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因此不必限制含磷洗涤剂的污水排放
⑥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治理汽车尾气
A.①④B.③⑤C.①②⑥D.②③⑤
2.对于下列常见物质的性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3.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气体
B.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C.硅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
D.过氧化氢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
4.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D.水、二氧化氮
5.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图表示步骤分开5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A.①NaCl②NaOH③NH3·H2O④H2SO4
B.①H2SO4②NaOH③NH3·H2O④NaCl
C.①H2SO4②NH3·H2O③NaOH④NaCl
D.①NaCl②NH3·H2O③NaOH④H2SO4
6.铜和镁的合金2.24g完全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NO2、NO、N2O三种气体且体积均为0.224L(都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A.3.12gB.4.28gC.4.68gD.5.08g
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③苯酚钠溶液与CO2
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⑤氯化铝溶液与氨水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
A.③⑤B.①③⑥C.仅有⑤D.②④
8.有一种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A.NaHCO3、AgNO3B.BaCl2、MgCO3
C.NH4HCO3、MgCl2D.CaCl2·6H2O、Na2CO3
9.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
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1B.X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右下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X
Y
Z
A.
NO2
SO2
BaCl2
B.
NH3
O2
Al2(SO4)3
C.
NH3
CO2
NaCl(饱和)
D.
CO
O2
Ca(OH)2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Na、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12.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H2SO3,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B.
C.H2SO3D.
1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A.NaAlO2溶液B.
溶液
C.Na2SiO3溶液D.Na2S2O3溶液
【诊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a、b、c、d、e分别为MgCl2、KHSO4、KOH、NaHCO3、AlCl3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能与其余四种溶液反应,且与c、e反应时有明显现象;b与d反应只产生气泡;e只能与a反应。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a一定为KOH溶液B.b一定为KHSO4溶液
C.c一定为AlCl3溶液D.e一定为MgCl2溶液
2.将足量稀盐酸加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
A.Mg、AlCl3、NaAlO2B.KNO3、NaCl、CH2COONa
C.NaClO、Na2SO4、BaCl2D.Ba(NO3)2、FeSO4、NH4HCO3
3.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和Cl2都能用于漂白B.苯酚、乙烯都能跟溴水反应
C.苏打、小苏打水溶液的pH都大于7D.I2、NH4Cl晶体受热都逐渐消失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臭氧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B.石英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制成的
C.用渗析法可分离淀粉胶体和碘化钾溶液的混合物
D.氯化亚铁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因被氧化而呈黄色
5.将过量CO2分别通入:
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⑤NaAlO2;⑥C6H5ONa,最终溶液变浑浊的是()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⑥
6.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使
离子恰好转化为沉淀,此时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是()
A.1molB.1.33molC.0.67molD.0mol
7.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气体,所得溶液中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
A.11.2gB.2.8gC.5.6gD.无法计算
二、简答题
8.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X、Y、甲、乙、丙、丁,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为(反应条件略去):
①单质X+化合物甲→单质Y+化合物乙;②单质Y+化合物丙→化合物丁。
请针对以下不同情况回答:
(1)若乙为有磁性的化合物,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Y为不同金属,甲为红棕色固体,工业上常用电解乙来制取X,X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Y为不同主族非金属气态单质,甲常温下呈液态,丁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强酸性,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上述给定的情况外,请再写出一组同时符合反应①、②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X、Y、Z、W均为含有10电子的微粒,W为离子,X、Y、Z为分子,且X与Z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数之比为3∶4。
(1)X的电子式______;若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制取X,则制取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W+X+H2O→白色沉淀,为进一步确定W,进行如下实验,请补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取上述白色沉淀少量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_。
(3)常温下,取10mLpH=a的Y的稀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Y溶于水部分电离②稀释后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③Y的水溶液通常保存在玻璃瓶中④稀释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增大
(4)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现有Z和H2的混合气体共0.2mol,与O2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放出的热量为117.6kJ。
写出Z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Z和O2在KOH溶液中构成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10.现有中学常见的三种单质甲、乙、丙,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变化,其中次要生成物已略去。
(1)已知乙元素的+2价离子与Ne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可在常温下进行,则A的名称是______。
若反应①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C溶液中得到C需经过两步操作:
先从C溶液中得到晶体,再将得到的晶体转化为C。
从C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将得到的晶体转化为C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工业上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电解食盐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工艺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Mg(OH)2、CaSO4顺序制备?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单质在四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复习 测试 上册 第三 部分 常见 无机物 及其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