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题练习一.docx
- 文档编号:11441646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44.14KB
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题练习一.docx
《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题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题练习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题练习一
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题(练习一)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C.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D.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小苏打
2.下列4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20°C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等质量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3.将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
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t时间段内,乙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甲快
B.如果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H2SO4的质量相等;
D.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相等
4.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6.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或逃生方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B.山林发生火灾,顺着风向跑离火场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中和
D.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C.
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D.
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硝酸钾质量的关系
C.
将锌粒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D.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厂将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蒸馏等净化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将硬水变为纯水
二、实验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走进化学实验室。
邀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活动一)甲、乙两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1)甲同学根据锥形瓶内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①HCl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反应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pH_____7(填“≤”或“>”)。
(2)要证明HCl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不只有上述一种方法。
甲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设计了以下二个方案:
方案一:
取适量pH=12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搅拌。
若测得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填字母代号)。
由此,就可以得出该反应确实发生了的结论。
A5 B8 C12 D13
方案二:
已知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取适量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搅拌,测得所得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
由此,得出该反应确实发生了结论。
你认为该方案是否严谨?
理由是_____。
(活动二)丙、丁两同学想再现课本上将“澄清石灰水滴入Na2CO3溶液”的实验现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3)丙同学实验后,想知道反应后所得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成分。
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适量上层清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中性),充分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滤液变红。
由此,得出原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
若将上述步骤中的CaCl2溶液换成_____(填字母代号),也能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同样的结论。
ABaCl2溶液(中性) BBa(OH)2溶液 CNaCl溶液 DCa(OH)2溶液
(活动三)乙、丁两同学在完成实验后,将两个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4)请写出烧杯中上层清液的溶质(酚酞除外)的可能组成:
_____、_____、_____。
(每根划线上写一种可能组成,可不填满,也可以加。
每空2分,多写或少写都扣分。
)
三、推断题
12.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D与E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写一个即可)。
13.物质A、B、C、D、E、F、G、H、I、J间有如图关系,已知A可作为建筑材料,D为生命不可缺少的液体,F、H均为黑色固体,J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H______。
(2)D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本质原因是______,B与D反应最显著的现象是______。
(3)请根据上述题目和推断关系中的相关信息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③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4.二氧化锰是不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唯一催化剂?
对此小明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I.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②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II.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_
。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请写出红砖粉末(成分以Fe2O3表示)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
(1)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有许多水雾,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实验过程中发现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后,反应速率是逐渐加快,然后又逐渐变慢。
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
15.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
(1):
该溶液没有变质,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
猜想
(2):
该溶液全部变质,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
猜想(3):
该溶液部分变质,该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则猜想_______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第一步 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
(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
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______________保存。
16.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
蒸馏水
碳酸氢钠溶液(A)
碳酸钠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查阅资料:
pH
7.5~9
10~11.9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用A、B、C表示)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 _____色变为____色。
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得出结论2)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
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只有NaCl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7.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 。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Ⅰ:
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4)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小周方案Ⅱ:
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
NaHCO3+NaOH=Na2CO3+H2O)
(5)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
18.向装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A,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A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假设):
猜想1:
NaCl,猜想2:
NaCl 和 HCl,
猜想3:
NaCl和 NaOH,猜想4:
NaCl HCl NaOH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理由______。
(进行实验):
小芳同学:
取样,滴加蓝色硫酸铜溶液,______,则猜想3正确。
(交流与反思)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了考虑生成物以外,还要考虑______。
19.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少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
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1体积水最多溶解500体积HCl气体,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最多溶解2体积Cl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两种钠盐和水。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确保安全,戊同学认为:
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并_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解释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反思评价)由上述实验可知氯化铜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一:
探究硫酸铜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pH<7,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 性.
实验二:
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观察到试管A中有 现象时,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反应;而试管B中无明显现象,则铜、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 .
实验三:
探究硫酸铜与碱溶液的反应.观察到试管C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组同学将实验三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得蓝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 种可能.
(实验验证)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欲将得到的蓝色固体转化成硫酸铜溶液,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
五、计算题
21.把8g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已经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22.在点燃的条件下,4.8gCH4与1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10.8gH2O和xgCO,x的质量为_____g,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实验题
1、
三、推断题
1、
2、
四、科学探究题
1、
2、
3、
4、
5、
6、
7、
五、计算题
1、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单元测试 化学试题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