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病与胃病分析辨证.docx
- 文档编号:11429452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7.77KB
脾病与胃病分析辨证.docx
《脾病与胃病分析辨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病与胃病分析辨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脾病与胃病分析辨证
脾病与胃病分析辨证
脾胃共处中焦,经脉互为络属,具有表里的关系。
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具有统血,主四肢肌肉的功能。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的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
脾病常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症。
胃病常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一)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其它急慢性疾患耗伤脾气所致。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晃白,形体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脾气虚弱,运化无能,故纳少,水谷内停则腹胀,食入则脾气益困,故腹胀尤甚。
水湿不化,流往肠中,则大便溏薄。
脾气不足,久延不愈,可致营血亏虚,而成气血两虚之证,则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脉缓弱,是脾气虚弱之征。
(二)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运失健和寒象表现为辩证要点。
脾阳虚衰,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
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热。
阳虚无以温煦,所以畏寒而四肢不温。
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较脾气虚更为清稀,甚则完谷不化。
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则全身浮肿;妇女带脉不固,水湿下渗,可见白带清稀量多。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虚湿盛之征。
(三)中气下陷证
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或劳累过度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后尤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
伴见气少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
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
脾气上升,能升发清阳和升举内脏,气虚升举无力,内脏无托,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入气陷更甚,脘腹更觉不舒。
由于中气下陷,故时有便意,肛门坠重,或下利不止,肛门外脱。
脾气升举无力,可见子宫下垂。
脾主散精,脾虚气陷致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反下流膀胱,故小便浑浊如米泔。
中气不足,全身机能活动减退,所以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
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
舌淡苔白,脉弱皆为脾气虚弱的表现。
(四)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等引起。
【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常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共见为辨证要点。
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脾气亏虚,统血无权,则血溢脉外。
溢于肠胃,则为便血;渗于膀胱,则见尿血;血渗毛孔而出,则为肌衄;由齿龈而出,则为齿衄。
脾虚统血无权,冲任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
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皆为脾气虚弱之症。
小结脾病虚证鉴别如下
相同症:
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肢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不同症:
①脾气虚:
形体或浮肿或消瘦。
舌苔:
舌淡苔白。
脉象:
缓弱。
②脾阳虚:
腹痛喜温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
舌苔:
舌淡胖,苔白滑。
脉象:
沉迟无力。
③中气下陷:
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
舌苔:
舌淡苔白。
脉象:
弱。
④脾不统血:
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舌苔:
舌淡苔白。
脉象:
细弱。
(五)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
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及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和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寒湿内侵,中阳受困,脾气被遏,运化失司,故脘腹痞闷胀痛,食欲减退。
湿注肠中,则大使溏薄。
胃失和降,故泛恶欲吐。
寒湿属阴邪,阴不耗液,故口淡不渴。
寒湿滞于经脉,故见头身困重。
湿阻气滞,气血不能外荣,故见面色黄晦。
脾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随之外泄,故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
湿泛肌肤可见肢体浮肿;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
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皆为寒湿内盛的表现。
(六)湿热蕴脾证
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
常因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辩证要点。
湿热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
脾为湿困,则肢体困重。
湿热蕴脾,交阻下迫,放大便溏泄,小便短赤。
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皮肤发痒,面目肌肤发黄,其色鲜明如橘子。
湿遏热伏,热处湿中,湿热郁蒸,故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七)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是指胃阴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
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放大便干结。
胃失阴液滋润,胃气不和,可见脘痞不舒,阴虚热扰,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
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八)食滞胃脘证
食滞胃脘证,是指食物停滞胃脘不能腐熟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弱,运化失健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胃脘胀闷疼痛,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矢气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酸为辨证要点。
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则脘部胀闷疼痛。
胃炎和降而上逆,故见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
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
食浊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为食浊内积之征。
(九)胃寒证
胃寒证,是指阴寒凝滞胃腑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腹部受凉,过食生冷,过劳倦伤中,复感寒邪所致。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恶心呕吐,或伴见胃中水声漉漉,舌苔白滑,脉弦或迟。
【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疼痛和寒象共凶为辨证要点。
寒邪在胃,胃阳被困,故胃脘冷痛。
寒则邪更盛,温则寒气散,故遇寒痛增而得温则减。
胃气虚寒,不能温化精微,致水液内停而为水饮,饮停于胃,振之可闻胃部漉漉水声,水饮不化随胃气上逆,可见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恶心呕吐,舌苔白滑,脉弦或迟是内有寒饮的表现。
(十)胃热证
胃热证,是指胃火内炽所表现的征候。
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所致。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象共见为辩证要点。
热炽胃中,胃气不畅,故胃脘灼痛。
肝经郁火横逆犯胃,则吞酸嘈杂,呕吐,或食入即吐。
胃热炽盛,耗津灼液,则渴喜冷饮;机能亢进,则消谷善饥。
胃络于龈,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故见牙龈肿痛,口臭。
血络受伤,血热妄行,可见齿衄。
热盛伤津耗液,故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胃热内盛之象。
小结胃病寒热虚实的鉴别
①胃寒:
疼痛性质:
冷痛。
呕吐:
清水。
口味与口渴:
口淡不渴。
大便:
便溏。
舌象:
舌淡苔白滑。
脉象:
沉迟。
②胃热:
疼痛性质:
灼痛。
呕吐:
清水。
口味与口渴:
渴喜冷饮。
大便:
秘结。
舌象:
舌红苔黄。
脉象:
滑数。
③胃阴虚:
疼痛性质:
隐痛。
呕吐:
干呕。
口味与口渴:
口咽干燥。
大便:
干结。
舌象:
舌红少苔。
脉象:
细数。
④食滞胃脘:
疼痛性质:
胀痛。
呕吐:
酸腐食物。
口味与口渴:
口中腐酸。
大便:
酸臭。
舌象:
舌厚腻。
脉象:
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胃病 分析 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