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五年级.docx
- 文档编号:11428327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3.42KB
论语教案五年级.docx
《论语教案五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教案五年级.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教案五年级
姓名
刘占祥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学而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熟读《论语·学而篇第一》,并能做到当堂成诵;
3、初步了解孔子对学习、做人、修身的一些观点。
教学方法
讲授、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论语·学而篇第一》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2500多年前,在我国山东省,诞生了一位我国最伟大的教师。
这位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能,一生致力于教育,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甚至影响了全世界。
美国曾经出版一本《名人年鉴手册》,其中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他被排在第一位。
这位伟大的教师就是孔子。
(出示孔子像)孔子一生有弟子3000人,其中特别优秀的有72人。
孔子用他的言行给弟子们留下深远的影响。
孔子去世后,他的这些弟子将他和弟子们的言行整理编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
二.学习文本
1、师示范读,提醒学生注意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平常学习的课文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汇报读法有什么不同。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1)朗读速度慢;
(2)停顿多;(3)语气词多;特别指出虽与阅读无关,但也很重要的一点:
(4)字数很少,但是意思很丰富。
4、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停顿。
(板书:
停顿)
5、师再次领读,指导学生在停顿的地方画上“/”,并告诉学生:
朗读时的停顿不是截然断开,一定要有气相连。
6、(出示标有停顿的句子)学生齐读,注意停顿。
7、试理解文本
8、说阅读感受。
3、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很多知识,而且《论语》能教给我们的知识还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
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读《论语》,背《论语》,学《论语》,让我们在《论语》的陪伴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在朗读中结束教学。
)
教学后记
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能熟读《论语·学而篇第一》,并能做到当堂成诵;初步了解孔子对学习、做人、修身的一些观点。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为政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论语》第二篇为政,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2、结合自己实际,反思过去的不足,努力自我完善,用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3、熟读、背诵
教学方法
熟读、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出古文的韵味,做到知行一致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学而》
二、诵读经典
1.为政篇共有24则,今天我们边听课文录音,边划出节奏停顿,并留意读音,请做好准备,开始。
(点击课件)
2.请看屏幕。
在这24则论语中,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要留意一下。
(点击课件)
3.请同学们按划好的节奏停顿练习朗读。
4.看屏幕检查学生朗读的情况。
(点击课件)先读前四则,再读后四句。
注意及时纠正和作出评价。
5.指导读出古文的韵律美。
6.师生配乐朗读。
(点击课件)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同学们,“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从小诵中华经典(生呼应),立志做有德之人(生呼应)。
让经典伴随我们成长,收获智慧人生。
教学
后记
学生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能熟读、背诵。
能结合自己实际,反思过去的不足,努力自我完善,用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八佾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论语》第二篇为政,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2、熟读、背诵
教学方法
熟读、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论语》第二篇为政,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全班通读《八佾第三》一遍。
二、老师领读,正音。
三、全班齐读。
四、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五、师疏通大意。
六、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开展锤子剪刀布的小游戏,输的了先背诵。
)
七、听录音,齐读三遍
八、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九、配乐请同学上台朗诵表演。
十、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背诵。
能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里仁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生活的目的。
3、背诵。
教学方法
熟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生活的目的。
3、背诵。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
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无论是穷是达,人人适用。
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
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
下面我们学习——《论语里仁篇》。
二、检查预习,组内讨论。
1、组内先正音,然后然后检查朗读。
组内齐读课文,人人过关。
2、组内对照注释和译文初步解释句子含义,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背诵
教学后记
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并且做到会背诵。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公冶长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了解《论语》及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学习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做法。
2、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进一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3、背诵。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公冶长》中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名言警句。
2.背诵《公冶长》并学以致用。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
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
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二、学习文本
1、师示范读。
2、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停顿。
(板书:
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全班齐读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雍也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了解孔子关于“君子儒、中庸、乐学、从政”等思想,并能够举一反三。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关于“君子儒、中庸、乐学、从政”等思想,并能够举一反三。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公冶长》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三、全班齐读。
四、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五、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六、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七、小结:
本章除了涉及到“君子儒”的思想外,还涉及到中庸思想、乐学的态度及从政的内容,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试着找出其中涉及到中庸思想、乐学的态度及从政的内容。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述而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背诵、课文内容。
2、学习古人勤学好问,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语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不仅有听课的教师,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三、全班齐读。
四、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五、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六、听录音,齐读三遍
七、小组背诵比赛。
八、总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九、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泰伯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述而》
二、学习文本
1、老师领读,正音。
2、全班齐读。
3、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4、师疏通大意。
5、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三、有韵律吟诵
听录音,齐读三遍
四、检查背诵
1、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2、配乐请同学上台朗诵表演。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子罕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论语》之《子罕篇》。
2、引导学生懂得时光在不停流逝,学会珍惜时间。
3、感受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学会做一个有志气的、坚贞的人。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学会做一个有志气的、坚贞的人。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我们都知道时间是宝贵的,它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谁能来背几句关于时间的名言呢?
(生积极回忆,自主发言。
)
2、课件出示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3、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咱们的孔老夫子也曾感慨道: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播放课件:
出示滚滚东流的河水。
)
二、学习文本
1、师范读
2、自读,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乡党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熟读、背诵经典名句。
2、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
例如孔子在面见国君时、面见大夫时的态度;他出入于公门和出使别国时的表现,都显示出正直、仁德的品格。
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二、学习文本
1、师示范读。
2、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全班齐读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先进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熟读、背诵经典名句。
2、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1、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学习《论语》先进篇。
2、学习文本
1、听课文录音,要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3、通过各种形式朗读。
4、熟读课文,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颜渊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整体感知,把握主旨,熟读成诵。
3、体会《论语》中的心灵之道,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先进》
二、学习文本
1、老师领读,正音。
2、全班齐读。
3、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4、师疏通大意。
5、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三、有韵律吟诵
听录音,齐读三遍
四、检查背诵
1、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2、配乐请同学上台朗诵表演。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子路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提问:
孔门四科是哪四科?
四科分别有哪些人?
二、学习文本
1、师示范读。
2、师领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全班齐读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宪问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学习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学会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子路》
二、学习文本
1、老师领读,正音。
2、全班齐读。
3、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4、师疏通大意。
5、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三、有韵律吟诵
听录音,齐读三遍
四、检查背诵
1、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2、配乐请同学上台朗诵表演。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卫灵公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道德修养是很重要的;与人交往,凡有建设性的话语,不管是什么人的,都应该采用;
2、选择品德高尚的人做朋友,自己的境界和修养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3、选择品德高尚的人做朋友,自己的境界和修养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宪问》
二、诵读经典
1.边听课文录音,边划出节奏停顿,并留意读音,请做好准备,开始。
2.请看屏幕。
在这24则论语中,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要留意一下。
3.请同学们按划好的节奏停顿练习朗读。
4.看屏幕检查学生朗读的情况。
5.指导读出古文的韵律美。
6.师生配乐朗读。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教学
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季氏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让同学们认识到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兴趣,建立适合自己的交往圈。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同学们认识到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兴趣,建立适合自己的交往圈。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文本
1、听课文录音,要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3、通过各种形式朗读。
4、熟读课文,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阳货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恭、宽、信、敏、惠的儒家思想。
2.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季氏》
二、学习文本
1、老师领读,正音。
2、全班齐读。
3、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4、师疏通大意。
5、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三、有韵律吟诵
听录音,齐读三遍
四、检查背诵
1、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2、配乐请同学上台朗诵表演。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微子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文本
1、听课文录音,要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3、通过各种形式朗读。
4、熟读课文,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五、总结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子张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论语》之《子张篇》。
2、感受孔子的弟子——子夏在学习方面的见解,引导学生学习他主张的“日积月累,博学强记”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孔子的弟子——子夏在学习方面的见解,引导学生学习他主张的“日积月累,博学强记”的学习方法。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1、导入新课
本篇共计25章。
主要内容有:
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2、学习文本
1、复习前面所学知识,积累《论语》中的精髓。
2、引导学生诵读《论语》之《子张篇》,理解精选句子的含义。
3、学习孔子所主张的“日积月累,博学强记”的学习方法。
三、有韵律吟诵
四、检查背诵
教学后记
姓名
刘慧玲
科目
国学经典
班级
五年级
课题
论语·尧曰篇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来理解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课前
准备
1.教具准备:
《论语》、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
学习用书
教学
过程
1、导入新课
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
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文本
1、老师领读,正音。
2、全班齐读。
3、请学生读,比比读读得好。
4、师疏通大意。
5、自由读十分钟、分小段试背。
三、有韵律吟诵
听录音,齐读三遍
四、检查背诵
分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
教学后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教案 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