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练习新人教版1101174.docx
- 文档编号:1142276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06.36KB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练习新人教版1101174.docx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练习新人教版110117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练习新人教版110117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9讲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练习新人教版1101174
第29讲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
[核心知识大通关]
1.实验原理
(1)原理:
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实验关键
①准确测定标准溶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2.实验用品
(1)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和锥形瓶。
(2)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
①构造:
“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
②精确度:
读数可估计到0.01mL。
③洗涤:
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④排泡:
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
⑤使用注意事项。
试剂性质
滴定管
原因
酸性、氧化性
酸式滴定管
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碱性
碱式滴定管
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
查漏→蒸馏水洗涤→用待装液润洗→装液→排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
蒸馏水洗涤→装液→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
但要注意某个数值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时,应该舍去。
小题热身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mL。
( )
(2)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
(3)滴定管的读数为24.6mL。
( )
(4)中和滴定时眼睛必须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 )
(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 )
(6)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一定要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
( )
(7)容量为25mL的滴定管,滴定过程中用去10.00mL的液体,此时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为15mL。
( )
(8)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偏高。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酸、碱中和滴定仪器及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不能用石蕊做指示剂。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做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
4.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5.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2SO3溶液滴定KMnO4溶液时,KMnO4颜色恰好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
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仪器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乙
D
酸
碱
酚酞
乙
解析:
A项中选用的指示剂和滴定管均错误;B项中选用滴定管错误;C项中选用滴定管错误。
答案:
D
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
3.1~4.4 石蕊:
5.0~8.0 酚酞:
8.2~10.0
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做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解析:
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时,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比较接近。
答案:
D
考向二 误差分析
依据原理c(待测)·V(待测)=nc(标准)·V(标准),得c(待测)=,因为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
(注:
增加个n倍)
3.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做指示剂)为例,填写下表: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无影响
偏低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
偏低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变大
偏高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变小
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变大
偏高
考向三 滴定曲线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试题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考查滴定曲线的绘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的守恒关系等,这类试题的难点在于整个过程为一动态过程,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化动为静,巧抓几点,采取极端假设的方法进行判断。
4.以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cmol·L-1某弱酸HA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甲基橙作滴定指示剂(已知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pH<3.1时溶液为红色,pH>4.4时溶液为黄色)
B.指示剂指示的滴定终点就是反应终点
C.突变范围的大小与酸的强弱及酸的浓度有关
D.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活塞的滴定管中
解析:
由突变范围可知A选项错误,应选酚酞;反应终点是指酸与碱刚好完全反应,而指示剂指示的是一个变色范围,B错误;当酸的酸性很强,浓度较稀时,突变范围较大,C正确;带活塞的为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NaOH溶液,D错误。
答案:
C
5.若向2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答案:
B
6.(2016·全国高考卷Ⅱ)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解析:
A项用0.10mol·L-1盐酸滴定20.0mL0.10mol·L-1氨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强酸弱碱盐NH4Cl,应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项当V(HCl)=20.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此时溶液呈酸性,而图中M点溶液的pH=7,故M点对应盐酸的体积小于20.0mL。
C项M点溶液呈中性,则有c(H+)=c(OH-);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H)=c(OH-)+c(Cl-),则有c(NH)=c(Cl-),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H)=c(Cl-)>c(H+)=c(OH-)。
D项NH3·H2O为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N点时V(HCl)=0,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1.32%,则有c(OH-)=0.10mol·L-1×1.32%=1.32×10-3mol·L-1,c(H+)==mol·L-1≈7.58×10-12mol·L-1,故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
D
考点二|中和滴定原理在定量实验中的拓展应用(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
[核心知识大通关]
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也可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1.氧化还原滴定法
(1)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2)实例
①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
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
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
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沉淀滴定法
(1)概念:
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
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浓度。
(2)原理:
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
如用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Cl-的含量时常以CrO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
[考向精练提考能]
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
2Cu2++4I-===2CuI↓+I2,I2+2S2O===S4O+2I-。
取m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做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解析:
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答案:
D
2.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
2CrO+2H+===Cr2O+H2O
Ba2++CrO===BaCrO4↓
步骤Ⅰ:
移取x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0mL。
步骤Ⅱ:
移取ymL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29 酸碱 中和 滴定 及其 拓展 应用 练习 新人 11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