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指南解读.ppt
- 文档编号:1142228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PPT
- 页数:25
- 大小:11.56MB
ERCP指南解读.ppt
《ERCP指南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CP指南解读.ppt(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RCP指南,胆总管结石的ERCP诊治,Contents,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临床表现:
典型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会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Charcot三联征),严重者还可有血压下降及神经精神症状(Reynolds五联征);体检时可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有时可见Murphy征(+);在发作间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少数患者始终没有明显症状。
实验室检查:
在发作期患者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肝功能检查可见异常,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及血清转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重症胆管炎的患者,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可能异常;在静止期各项指标可以正常。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腹部超声:
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病变情况,是ERCP前不可缺少的一线影像诊断手段;但经腹壁超声检查往往不能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假阴性率在30%以上,容易将胆管内气体误诊为结石,同时不能提示胆管下段是否存在狭窄,因此仅有超声检查结果尚不足以决定是否应该实施ERCP治疗,建议进一步接受其他影像检查。
CT:
诊断胆管结石的特异性为84%100%,敏感性65%93%;可作为二线的影像诊断手段,用于超声检查阴性的患者,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肝、胆、胰及其周围脏器情况的病例。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MRI/MRCP:
断层MRI检查有与CT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CP可更直观清晰地显示胆、胰管的病变,对3mm的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MRCP对于ERCP前判断病情、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超声内镜:
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为84%100%,特异性为96%100%,有与诊断性ERCP类似,其对胆管内微小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且相对安全,适合于尚未明确诊断的患者。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ERCP:
诊断胆管结石敏感性在79%100%,特异性87%100%,由于ERCP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患者往往需要住院,费用较高,还需承担操作失败及并发症的风险,因而原则上不建议实施单纯诊断性ERCP。
胆管结石的诊断:
有可疑症状/体征的患者,通过一线、二线检查逐步确立诊断,进而制定治疗方案(图1);怀疑胆管结石的病例建议采用创伤小且诊断率较高的影像检查,如MRCP或EUS,不建议实施诊断性ERCP;如条件许可,建议ERCP前常规接受MRCP检查。
二、病例选择,ERCP不能作为一线的诊断手段,应尽量避免行单纯诊断性ERCP;临床怀疑胆管结石、但无任何影像学证据者,应慎行ERCP;建议ERCP只用于治疗已经确诊的胆总管结石病例,实施结石的清除或胆管引流。
患者已确诊胆总管结石,不论有无症状,如无特别禁忌,原则上应限期处理;可选用ERCP、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单位的技术条件和操作者的经验综合考虑,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式。
建立多学科讨论机制,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二、病例选择,单纯肝外胆管结石且胆囊已经摘除的患者,如无特殊禁忌一般首先考虑ERCP/EST胆管取石。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考虑3种方式处理:
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手术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手术。
可视患者及治疗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
胆总管结石患者,如胆囊仍在位且无结石、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者,应尽量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的方式处理。
二、病例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有T型管在位时,原则上首先考虑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取石。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不适ERCP的禁忌证,应在积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内镜介入;可行EST取石,也可先留置鼻胆管或支架进行胆道减压引流,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原则上不是ERCP适应证。
肝内胆管多个分支内存在大量结石,尤其是合并肝管狭窄者,ERCP常无法解除肝管狭窄及完全清除结石,一般不宜行EST。
肝内外胆管结石,如果肝内结石无法清除,应慎行EST取石,除非肝外胆管结石已造成胆管梗阻/感染。
二、病例选择,胆总管下段存在较长的狭窄,尤其是胰腺段胆管狭窄,即使行EST或狭窄扩张后仍无法解除狭窄,往往难以清除结石,且容易结石复发,此类病例不适合ERCP取石。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一般不建议单纯行EST取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如果符合重症指标,或伴有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应尽早(72h)行紧急ERCP,实施EST取石或胆管引流,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轻型ABP可先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择期采取相应内镜处理。
二、病例选择,胆总管结石巨大或数量较多、取石困难者,或技术设备条件有限、无法清除结石者,应慎行EST;如有手术禁忌可考虑行胆管引流(内镜或放射介入方式)。
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行ERCP时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应慎行。
胃肠重建术后:
毕式胃切除患者行ERCP有较大的难度及风险,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胃肠Roux-en-Y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管已横断)等手术的病例,虽然有少数应用气囊型小肠镜成功实施ERCP的报道,但技术上极为困难,原则上首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二、病例选择,小儿:
小儿不是ERCP的禁忌,但应严格掌握指征。
不能配合的小儿应在麻醉下实施。
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
一般超过3岁的儿童可采用成人十二指肠镜操作,也可选用小儿专用内镜,但配套的器械有限。
尽管年轻患者行EST总体是安全的,但条件许可时,应尽量保留或部分保留括约肌功能,并应做好放射防护与生命体征监测。
16.孕妇:
妊娠期间施行ERCP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技术困难,只有当胆管结石引起胆管炎、胰腺炎等时方考虑ERCP介入;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操作推迟到妊娠中期(46个月)实施,并应做好孕妇及胎儿的放射防护与生命体征监护。
存在妊娠并发症的孕妇,如胎盘剥离、胎膜断裂、惊厥或先兆流产等,应视为禁忌。
三、常规操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EST应在选择性胆管深插管之后,确诊胆总管结石并有可能予以清除时实施。
建议采用拉式弓形刀,并保留导丝一边进出胆道。
电流模式可采用纯切、混合或脉冲(“endo-cut”)模式等。
胆管EST应沿胆道的轴线方向进行切开,一般为乳头的11点至12点方向,应缓缓匀速切开,避免在同一部位通电时间过长,或行“拉链式”快速切开。
应根据结石的大小以及胆管壶腹段的长度决定切口的长度,还应避免“外大内小”的无效切开,以便于结石取出为原则。
三、常规操作,乳头气囊扩张(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ion,EPBD):
EPBD可以作为代替EST的另一种处理方式,具有降低术后出血并发症、操作相对容易、有可能部分保留括约肌功能等优点,尤其适合年轻患者、胆囊未切除、肝硬化或凝血功能差、憩室旁乳头、乳头有效切开困难以及毕式胃切除术后患者等。
但EPBD可能增加PEP的风险。
应根据结石的大小及胆总管下段的粗细选择适宜直径的气囊,一般采用与结石大小相仿但不超过胆管口径的气囊;建议采用带有压力表的注射器,应用稀释的造影剂进行加压;应在透视监控下逐级缓慢增加压力,直至狭窄环消失或到达满意的口径,避免盲目或快速加压造成组织损伤。
采用大口径气囊(10mm)扩张前,建议先行小到中等的乳头括约肌切开,有助于胆管开口的有效扩张,并减少PEP的发生。
三、常规操作,取石:
Dormia取石网篮和球形气囊是最常用的取石工具,前者一般用于取出中小结石,后者多用于较小结石及碎片的清除。
取石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小后大”的原则,逐一取出结石,避免一次套取过多结石引起嵌顿。
将结石拖出乳头时避免暴力外拉,而是通过“向下”弯曲内镜头端、推入并右旋镜身,使用力方向与胆管轴向一致,有利于结石的取出。
取石后可用气囊进行肝内外胆管的探查,“清扫”及堵塞造影,以免遗漏结石。
三、常规操作,支架治疗:
对于内镜下难以清除的胆总管结石病例,尤其是高龄、不适和手术的患者,可在胆管内留置塑料支架,有助于引流胆汁、控制感染、减少发作频度,起到一定的姑息性治疗作用,部分较疏松的结石还有可能逐步缩小。
长期留置的支架一旦发生阻塞需及时更换。
鼻胆管引流的应用:
是一种临时性引流措施,主要适用于已存在胆管化脓性感染、结石尚未取净需要再次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怀疑尚有结石残留或担心发生胆道感染的病例。
三、常规操作,胰管支架的应用:
短期留置胰管支架有助于预防PEP,或减轻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对于高风险的病例,如插管困难、采用预切开进入胆管、气囊扩张乳头、或SOD患者等,如条件许可,建议预防性短期留置胰管支架。
四、困难情况的处理,预切开:
预切开是在常规插管方法不能成功进入胆管时采用的非常手段。
对于有经验的操作者,预切开可以提高ERCP的成功率,但该操作的风险较高,容易引起术后胰腺炎、出血。
十二指肠穿孔的严重并发症,应谨慎采用。
预切开应由受过良好训练的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并仅限于具有绝对ERCP适应证的患者采用。
预切开的方法有多种,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操作者的经验选用。
乳头插管困难时的操作流程见图2。
四、困难情况的处理,机械碎石:
较大的结石需用机械碎石网篮将结石粉碎后取出。
操作医生及其助手应熟悉碎石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应急碎石是在取石篮嵌顿时使用的非常手段,开展ERCP取石的单位需配备性能良好的常规碎石器和应急碎石设备。
通常机械碎石的成功率在80%以上,少数情况下结石硬度过高,机械碎石失败,应设法释放结石,建议用其他方法碎石或手术治疗。
四、困难情况的处理,经口胆道镜:
经十二指肠镜插入经口胆道镜,在直视下应用液电碎石或激光碎石,主要用于粉碎巨大、坚硬或嵌顿的肝外结石,尤其是机械碎石失败的病例,部分肝内1、2级肝管内结石也可采用该方法清除。
体外震波碎石:
一般是用于巨大、坚硬、不宜或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碎石后再行内镜下取出。
其副作用有疼痛、局部血肿形成、血尿和胆管炎等。
操作前需留置鼻胆管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四、困难情况的处理,毕式胃切除患者:
可采用前视或侧视型内镜进行操作,也可尝试应用气囊型小肠镜,通过胃肠吻合口、经输入襻空肠反向抵到十二指肠,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肠道损伤。
采用较直的导管或特殊设计的器械进行乳头插管,插管方向与正常解剖时相反(5点方向),也可借助亲水导丝进入胆管。
可先留置胆道支架再用针状刀切开胆管括约肌,也可采用EPBD扩张胆管开口,然后实施取石/碎石操作。
毕式胃切除患者行ERCP时容易发生肠穿孔的严重并发症,应注意防范。
溶石治疗:
目前直接溶石疗法不推荐为胆管结石的治疗。
谢谢大家!
参加本指南修订的专家(以姓氏汉语拼音顺序):
郭学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科)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RCP 指南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