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1.docx
- 文档编号:11421625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5.03KB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1.docx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课程代码
303039801
学分
3
参考学时
48
适用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预修课程
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
开课部门
汽车工程学院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1.课程性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架构、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
2.课程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需求、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关键技术感知识别、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技术,能够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及规范完成智能汽车的基础维保及相关售后服务工作。
3.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该课程以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等多个学习领域为基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最新应用,故本学习领域内容较难,但却是全面掌握未来汽车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学习领域是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建议总课时48课时。
各章节课时安排见后续表格。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1.素质目标
(1)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纪守法;
(3)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心;
(4)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
(5)具备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精神;
(6)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
(7)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2.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2)掌握各种智能网联汽车的专用工具、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规范;(3)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各环境感知的关键零部件的工作原理;(4)掌握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系统原理;
(5)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的功能及内部的算法与算力;
(6)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7)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趋势:
(8)熟悉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的规范及要求。
3.能力目标
(1)能够依据国家标准及技术规定,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维保;
(2)能够依据关键零部件的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安装、检测;
(3)能够完成惯性导航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
(4)能够依据车载网络终端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5)能够依据车际网的协议查找车联网出现的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
(6)能够对线控执行关键部件进行安装、检测与基本的调试;
(7)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能够查阅维修资料,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课时
1
智能网联
汽车概述
1.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诞生的背景:
2.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
3.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分级;
4.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知识;3.所用工具:
网络平台教材、视频、课件及拓展资料。
4
2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架构及关键技术
1.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
2.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架构;
3.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4.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架构的基本概念;
3.所用工具:
网络平台教材、
视频、课件及拓展资料。
4
3
智能网联
汽车环境
1.掌握环境感知技术的发
展: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
4
感知技术
2.掌握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掌握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范;
4.能够正确使用专用工具及设备对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进行检测与标定。
解基本概念及关键零部件的操作规程及技术要领;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技术的基本知识;
3.所用设备及工具: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实训台、视觉传
感器实训台及相应专用工具。
4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1.掌握高精度地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高精度地图的信息采集与工作原理;
3.掌握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
4.掌握惯性导航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
5.了解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的应用。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的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的基本知识;
3.所用设备及工具:
智能交通系统沙盘及云控平台。
4
5
智能网联
汽车智能
决策技术
1.掌握智能决策技术的基础概念:
2.掌握智能决策的系统组成;3.了解先进智能决策理论知识;
4.掌握智能决策技术的结构体系;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决策技术的基本知识;
8
5.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的硬件需求;
6.掌握现有计算平台的解决方案。
3.所用设备及工具:
智能
网联
汽车教学仿真软件。
6
智能网联
汽车控制
执行技术
1.了解控制执行技术的发展趋势;
2.掌握控制执行技术的组成;
3.掌握控制执行技术的常用控制方法;
4.了解控制执行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5.掌握线控底盘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线控转向、制动、驱动系统
的关键结构部件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控制执行技术的基本知识;
3.所用设备及工具:
智能线控底盘实训台及相配套的工具。
6
7
智能网联
汽车人机
交互技术
1.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背景;
2.掌握汽车显示界面的发展历程;
3.掌握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人机交互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技术的基本知识:
3.所用设备及工具:
智能网联
汽车教学仿真软件。
8
1.掌握信息交互技术的基本
概念概念;
1.多媒体演示:
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讲
8
智能网联
汽车信息
交互技术
2.掌握信息交互技术系统的组成;
3.掌握V2X技术的基础概念;
4.了解V2X、5G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5.掌握V2X技术的应用场景。
解基本概念;
2.任务安排:
把学生分分组学习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的基本知识;
3.所用设备及工具:
智能网联
汽车教学仿真软件。
8
合计
48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担任本学习领域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获得相同专业的技师(考评员)以上职业资格或有经验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者,并要求接受过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的培训或学习。
2、设备设施及媒体要求
本学习领域教学实施必需的硬件要求应具有多媒体教室1间、教学课件1套、汽车网络实验室1间、具有车载网络的汽车4台、车载网络示教板4块、实训车维修手册4本、常用拆装工具6套、常用检测工具6套、故障诊断仪(VAG1551、VAG1552、VAS5051、X-431等)8台。
3、学生应具备的基础
学生应具备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等多个学习领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并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立足于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智能网联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在教学实施中,采用场景教学、岗位教学,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多种方法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加强规范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学习要求
1.课内学习要求
(1)首先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该课程对理论知识要求很高,要认真学习并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理论知识。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认真观摩和学习,掌握各种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波形检测方法,做到能独立正确完成操作步骤,并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2.课外学习要求
(1)使用超星网站教学资源库进行自学;
(2)使用相关专业网站资源进行自学,利用己学知识理解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四)学习评价
1.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操作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三部分,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综合考核。
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平时作业、工单的完成情况及出勤情况等进行考核;实操考核是对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理论考核是对本期所学内容进行的综合考核.理论考核的考核时量为100分钟,考核方法为闭卷笔试°2.考核评价标准
该课程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序号
考核项目
具体内容及标准
分值
1
过程考核
1、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1分;(配分6)
2、不遵守课堂纪律和不参与谡堂教学与互动等,期末扣2分;(配分2)
3、无团队合作意识、安全意识、标准与规范意识、规划与自我评价、责任心视情逐次扣1-2分,扣完为止。
;(配分2)4、累积扣完10分为止。
10%
作业、工单及实习报告(配分10)
10%
2
实操考核
学期末从训练项目中任选2项进行考核
30%
3
理论考核
学期末理论考试
50%
合计
100%
说明:
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
(-)教材和参考资料
1、优先选择符合本课程标准要求的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鼓励自编校本教材。
2、编选教材以职业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典型性、对知识和能力的覆盖性、可行性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能力递进规律,设计教学载体,梳理理论知识,明确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二)课程资源配置
其它教学资源:
(1)实训车维修手册;
(2)实训工单;
(3)超星网站教学资源库(自建);
(4)超星网站作业及试题库(自建);
(5)学院图书馆网站资源库;
六、其它说明
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段的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
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智能 汽车技术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