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题库.docx
- 文档编号:11413961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62.74KB
高一地理必修1题库.docx
《高一地理必修1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1题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1题库
2011—2012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审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60分,以下各题各有一个正确选择)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以下1~2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
据此回答3~4题。
3.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
4.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B.9小时9分C.10小时42分D.11小时22分
我国某中学一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太阳—标杆进行定向,标杆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P处,至少过10分钟以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Q点时再放一块石头。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从P点到Q点所指的方向是
A.东B.北
C.南D.西
6.太阳—标杆定向的原理是
A.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B.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南北往返
C.一天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D.一年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读右图,回答7~9题。
7.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时间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的地点是
A.①地和②地
B.②地和③地
C.③地和④地
D.①地和④地
8.③地与②地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昼更长
B.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
C.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D.地球自转角速度更大
9.当③地迎来日出时,④地地方时为
A.4∶00B.6∶00C.8∶00D.10∶00
右表为我国某日四个城市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
读表回答10~11题。
10.四个城市在春秋分日时,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11.同一日期四个城市正午日影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丙、甲、乙
D.丁、甲、乙、丙
图10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12~14题。
图10
12.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
13.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昨日18时 B.当日18时 C.次日6时 D.次日18时
14.此图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增快
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
2004年12月26日9时(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
回答15~18题。
15.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
A.南半球,向南移B.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北半球,向北移
17.海啸发生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时间是
A.2004年12月25日20时B.2004年12月26日20时
C.2004年12月25日2时D.2004年12月26日22时
18.海啸以800km/h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为
A.6时B.9时C.12时D.15时
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9~20题。
19.此时北京时间是()
A.当日15:
10B.当日3:
10
C.次日15:
10D.次日3:
10
20.P地位于T地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43°35′S,172°42′E)发生里氏6.6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5公里。
新西兰当局24日确认克莱斯特彻奇地震死亡98人,下落不明226人,死亡人数可能大幅攀升。
回答21~23题。
2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当天7时51分,由此可推出当地采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B.东十二区夏令时
C.东十一区夏令时D.东十二区区时
22.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为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23.本次地震建筑物倒塌较多,伤亡人数较多,其原因主要有
①震级较高②震源浅③发生了海啸④人口密度大
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物抗震性差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④
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①为水圈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
2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
C.③圈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所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D.片麻岩分布区
27.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28.该洞穴中钟乳石、石笋是由哪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第29题。
29.“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断裂上升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
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30~32题。
30.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31.P地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C.谷地 D.山岭
32.乙图中的泉水涌水量最大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南亚盛行西南季风D.亚欧大陆受冷
高压控制
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3~34题。
33.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a)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湖
34.图中虚线是居民的a和b,b和d之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e和gB.e和hC.f和gD.f和h
读右图,完成35~36题。
3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3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以下37~38题。
37.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山、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山、沉积、断裂
38.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A.①泥沙沉积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D.④水平挤压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39~41题。
39.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
40.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②B.③C.⑦D.⑨
41.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读下图,完成42~43题。
42.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①B.②C.③D.④
43.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铁路运输量少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
读图,完成以下44~45题。
44.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③①D.②①③
45.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46.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河谷平原B.冲积低平原C.冲积扇D.三角洲
读图1“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完成47-49题:
47.从高纬到低纬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48.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49.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位于阴坡C.海拔高度低D.位于背风坡
50.下列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5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52.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反映陆地环境差异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而江南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53~54题。
53.①②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坡向D.降水量
54.②③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降水量C.光照D.坡向
55.“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56~57题。
56.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B.草原C.沼泽D.荒漠
57.图中a、b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C.非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D.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1.右图中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此时N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
(2)此时,线段ab为__________(晨或昏)线;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
(3)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地球运动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的
季节移动密切相关的是()
A.地球表面出现昼夜更替现象B.地球表面上东方地点比西方地点先看到日出
C.长江的南岸冲刷现象十分明显D.地球表面出现四季更替现象
2.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表示不同纬度四个地点某日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a—b—c—dB.a—b—d—c
C.d—c—a—bD.c—d—b—a
(2)图中a、b、c、d四个地点,全球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__;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
(3)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图中b、d两地的纬度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
3.读图16,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阿尔金山的走向为。
(2)乙图中重庆与贵阳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300千米B.330千米C.400千米D.430千米
(3)填表回答:
①、②两大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的地貌类型
主要地质作用
①
②
(4)试比较图中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
B
4.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
“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
”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
“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
”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
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5.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为避开___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_______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地带性或非地带性)_______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_______。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4)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
AABBACDBCCDDABDBABAADBACCACDCB
ADADDCAADABCDDBAAACBCCABABD
二.综合题
1.
(1)180°6时
(2)晨90°E—180°
(3)0°—23°26′
(4)23°26′S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
(5)D
2.
(1)B
(2)Cab
(3)70°S20°N20°
3.
(1)东北——西南走向
(2)B
(3)
典型的地貌类型
主要地质作用
①
风积地貌(沙漠、沙丘)
风力沉积地貌
②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流水溶蚀(流水侵蚀)作用
(4)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
冰雪融水
大
B
雨水(大气降水)
小
4.
(1)B
(2)C 冰川侵蚀作用
(3)A和E。
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5.
(1)呈“之”字形分布陡坡
(2)等高线坡度小,工程量小
(3)公路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6.
(1)南极洲 该山脉可能升高。
原因:
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2)非地带性 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
(3)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
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4)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
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必修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