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军主题发言第三讲2Dura案的启示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上的因果关系.docx
- 文档编号:11413745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73KB
何军主题发言第三讲2Dura案的启示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上的因果关系.docx
《何军主题发言第三讲2Dura案的启示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上的因果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军主题发言第三讲2Dura案的启示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上的因果关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何军主题发言第三讲2Dura案的启示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上的因果关系
Dura案的启示
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上的因果关系
姓名:
何军学号:
2011211899班级:
法研111
主要内容
一、案情
二、地方法院的判决
三、上诉法院的判决
四、最高法院的判决
(一)驳斥上诉法院
(二)阐述最高院的观点
五、判决的反思和借鉴
(一)交易因果关系
1、市场欺诈理论
2、反思一:
我国有无适用市场欺诈理论的证券市场
(二)损失因果关系
1、严格之见解
2、宽松之见解
3、证明损失因果关系的出路
4、反思二、2003年司法解释是否具有合理性
六、结语
一、案情
在1997年4月15日至1998年2月24日之间,DuraPharmaceutical公司多次披露其获利将优于往年,并预期未来销售业绩良好。
另外,DuraPharmaceutical公司也披露该公司研发治疗气喘的喷雾器将获得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
但1998年2月24日DuraPharmaceutical公司披露因药品销售状况不佳,获利将不如预期。
次日DuraPharmaceutical公司股票从39美元跌至21美元。
1998年11月,DuraPharmaceutical公司披露治疗气喘的喷雾器将无法获得政府的核准,次日股票短暂下跌,但一周内又回到原来的股价。
在1997年4月15日至1998年2月24日期间购买DuraPharmaceutical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依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10(b)和rule10b-5以证券欺诈为由起诉DuraPharmaceutical公司及其董事和经理(下文简称Dura),请求赔偿损失。
在事实和理由部分,原告陈述如下:
1、在购买股票之前,公司在获利能力和气喘喷雾器将获得批准两个方面进行了虚假陈述。
2、获利能力方面,披露公司药品销售将好于往年。
3、气喘喷雾器获方面,披露将获得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4、1998年2月24日,披露由于药品销售不畅,公司盈利将不如预期。
5、25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了将近一半,从39美元跌至21美元。
6、1998年11月,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没有批准公司的气喘喷雾器。
7、气喘喷雾器未获批准之次日,公司股票价格有一段暂时性的下跌,但是一周之后几乎回到了原来的股价。
此外,原告认为,基于信赖证券市场真实性,以认为操纵的灌水价格购买股票,并且因此而遭受了损失。
被告辩护称,原告没有充分的证明原告所遭受的经济上的损失,以及损失因果关系。
二、地方法院的判决
地方法院(TheUnitedStatesDistrictCourt)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药品销售获利能力方面。
法院认为,虽然1998年2月24日,披露由于药品销售不畅,公司盈利将不如预期,25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了将近一半,从39美元跌至21美元。
但是原告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进行披露该虚假消息,即没能证明被告是基于故意而进行虚假陈述的,故原告基于公司盈利能力好于往年的虚假陈述的损害赔偿请求不成立。
气喘喷雾器获批方面。
法院认为,虽然被告在气喘喷雾器是否获得批准方面做了虚假陈述,最后也确实没能获得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但是1998年11月,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没有批准公司的气喘喷雾器。
次日,公司股票价格有一段暂时性的下跌,但是一周之后几乎回到了原来的股价。
换句话说,气喘喷雾器虚假陈述的内容几乎没有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原告也没有提供其他任何证据证明损失因果关系,因此原告就被告关于气喘喷雾器的虚假陈述请求损害赔偿不应支持。
综上所述,地方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上诉法院的判决
上诉法院(TheCourtofAppeals)主要从损失因果关系和经济上的实际损失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于损失因果关系,法院认为,被告的虚假陈述导致了公司股票价格上涨,进而形成“灌水价格”,只要原告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原告是以“灌水价格”购买了该股票,就足以构成损失因果关系,无需原告再就损失因果关系单独加以举证证明。
关于经济上的实际损失,法院认为,因为在原告购买股票时,股票价格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虚高的价格,因此,只要原告是以虚高的价格购买了股票,在购买股票之时,经济上的损失就实际发生了,损失大小就是此时的股价与真实价格之间的差值乘以所购买的股票数量。
因此,只要原告有充分证据证明购买股票时,股票时不真实的,是虚高的,就足以造成经济上的实际损失,原告无需在另行证明实际上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上诉法院撤消了地方法院的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四、最高法院的判决
最高法院(TheSupremeCourtoftheUnitedStates)在审理该案时,主要从驳斥上诉法院的判决和阐释最高院的观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当然,在驳斥上诉法院的判决过程中,也渗透着最高法院的观点和智慧。
(一)驳斥上诉法院
为了让说理分析更充分,最高院在驳斥上诉法院的过程中,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驳斥分析。
首先,“灌水价格”本身不等于或直接导致实际上的经济损失。
原因有二:
其一、原告以“灌水价格”购入证券之当时并无损失,因为此时其持有具有相当价值之股票所有权。
原告支付的“灌水价格”转换成对所买股票的所有权,并且在当时所有权的价值与“灌水价格”是等值的。
其二、“灌水价格”与购买以后的经济损失的关联性也不一定就强,并且这种关联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越不确定。
一方面,如果原告在虚假陈述被揭露,即真实信息披露之前,卖出股票,那么,虚假陈述将不会导致任何损失,因为其没有被揭露,股价没有因其而下跌。
当然股票可能下跌,但这是市场其他因素导致的,属于原告投资应该承担的市场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原告在虚假信息被揭露、即真实信息披露之后,才卖出股票,也并非一定遭受因虚假陈述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理由有二:
一是如果卖出股票时的价格高于购买时的“灌水价格”,那么整体来讲,原告在此次买卖股票的过程中,没有遭受任何实际经济损失,反而获得了投资利益。
二是即使卖出股票时的价格低于购买时的“灌水价格”,原告遭受了实际上的经济损失,损失大小为“灌水价格”与股票卖出时的价格之间的差值乘以所卖股票数。
但是股票卖出时的低价,也并非一定是之前的虚假陈述导致的,而是由于市场上其他因素造成的,比如经济市场的改变、投资人期望的改变、新的特效药、公司特殊的情况或者国家政策的改变等因素。
并且购买股票之后的时间越长,市场的其他因素越多,影响股价的可能越大。
因此,从逻辑上讲,最多只能说此时的实际经济损失与虚假陈述有关联,或者说,虚假陈述可能涉及(touchupon)后来所生之经济损失。
但依据法律规定,虚假陈述必须直接造成损失才能请求赔偿,仅仅为涉及尚不足。
其次、上诉法院的判决缺乏其他法院判例和法理上的支持。
证券法上的欺诈行为在很多,但不是所有方面与一般侵权法十分相似。
不仅要求原告遭受了欺诈行为,而且还要求原告基于该欺诈行为而遭受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M.Bigelow在其1907年第8版的侵权法一书中认为,在就侵权行为提起诉讼之前,该侵权行为必须造成了现实的经济损失。
在Pasleyv.Freeman案中,法官认为,没有欺诈行为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就没有关于该欺诈行为的诉讼;只有欺诈行为造成现实、实际的经济损失,关于该欺诈行为的诉讼才是有资格的,才是合情合理的。
此外,在现实的判例中,其他法院都否定仅仅采用“灌水价格”就推定实际经济损失和损失上的因果关系。
最后,上诉法院的判决违反了证券法的立法目的。
证券法的立法,不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在市场上遭受任何损失的全方位的保护,而是保护那些因为欺诈行为而遭受实际经济损失的投资者,换句话说,法律不保护傻子,法律只保护确确实实因为欺诈行为而遭受实际经济损失的投资者,如此规定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持投资者的市场信心。
为了实现证券法的立法目的,1995年的证券诉讼改革法中,78u-4(b)
(1)(B)规定要求原告必须详细说明(Specify)被告的陈述具有误导性、具有误导性的原因和原告对这些陈述产生了信赖。
78u-4(b)
(2)要求原告证明被告在做陈述时具有直接导致原告实际经济损失的心理状态(stateofmind),即要求原告证明被告对欺诈行为具有故意。
78u-4(b)(4)规定,原告应该承担举证证明实际经济损失与欺诈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要求原告承担证明损失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上诉法院的判决,允许原告就即使不是被告的虚假陈述行为直接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请求损害赔偿,使得被告充当了原告的保险人的角色,与证券法的立法目的相左。
(二)阐述最高院的观点
最高院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除了在驳斥上诉法院中已经阐明的观点外,法官还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说理分析。
第一、原告的起诉没有达到诉讼法的要求。
Fed.RuleCiv.Proc.8(a)
(2)要求,原告起诉时应该简短明了(shortandplain)陈述原告应该得到救济。
在Conleyv.Gibson案中,法官认为,简短明了的陈述应该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请求该诉讼请求的依据(the“shortandplainstatement”mustprovidethedefendantwith“fairnoticeofwhattheplaintiff'sclaimisandthegroundsuponwhichitrests.”)。
此案中,原告的诉状里只有一个地方陈述了气喘喷雾器的虚假陈述导致了经济损失——原告支付了人为操纵的“灌水价格”,就导致了实际的经济损失(paidartificiallyinflatedpricesforDura['s]securitiesandsuffereddamage[s])。
一方面,正如在驳斥上诉法院的判决中所述,人为操纵的“灌水价格”本身不等于或直接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在原告的起诉状里,找不到任何关于向被告明确其实际经济损失和该损失与气喘喷雾器虚假陈述之间的关系的陈述。
第二、即使让原告承担向被告提供关于实际经济损失和原告认为的因果关系的一些迹象,不会导致原告的负担过重(itshouldnotproveburdensomeforaplaintiffwhohassufferedaneconomiclosstoprovideadefendantwithsomeindicationofthelossandthecausalconnectionthattheplaintiffhasinmind.)。
第三、如果允许原告不承担提供任何关于实际经济损失和原告认为的直接原因,等同于把证券法变成了投资者的保险法,为投资者的任何损失,无论是欺诈行为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还是与欺诈行为关联性不大,甚至是非常薄弱的经济损失。
如此一来,必将损害证券法的立法目的。
基于上述理由,最高院认为,在法律上,原告的控诉是不充分和足够的,故最高院撤消了上诉法院的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五、判决的反思与借鉴
最高院在审理本案的过程中,归纳出证券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1)重大系虚假陈述或遗漏(amaterialmisrepresentation(oromission));
(2)故意(scienter);(3)买卖相关证券(aconnectionwiththepurchaseorsaleofasecurity);(4)信赖(Reliance);(5)经济损失(economicloss);(6)损失因果关系(losscausation)。
其中,信赖要件通说认为就是交易因果关系(relianceoftenreferredtoincasesinvolvingpublicsecuritiesmarketsas“transactioncausation”),便于澄清我国所谓的因果关系,下文就信赖和损失因果关系两个构成要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交易因果关系
在我国,交易因果关系常被定义为若非(butfor)被告进行了不当陈述或隐瞒重要情况不对外披露,原告就会了解到事实真相,从而也就不会从事证券交易或者不会以当时的条件从事交易。
在美国证券法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欺诈理论(Fraud-on-the-marketTheory)慢慢成为处理交易因果关系(transactioncausation)的工具或方法,但其特定的发展过程和相应的理论基础。
市场欺诈理论
1.1、美国市场欺诈理论的发展与确立
1972年AffiliatedUteCitizensofUtahV.UnitedStates案,原告以被告没有告知外面真实的股票价格而低价购买原告手中的股票起诉被告请求赔偿损失。
最高院认为,被告是与其交易的印第安居民的受任人,对印第安居民负有积极披露信息的义务,并且被告的交易行为存在利益冲突。
本案中,被告负有公开披露的义务且未履行,对于信赖的积极证明,并非请求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
所必要者,乃是未披露的事实是否具有重大性,即理性的投资人是否会认为,该事实对于其投资决定是重要的。
因此,负有公开披露义务以及对重大性的隐瞒,即足以构成因果关系。
本案中,最高院第一次放宽原告对于信赖与因果关系要件的举证责任,即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有公开披露义务并隐瞒该重大信息。
同时,理性的投资人在其投资决定过程中会依赖此重大信息,则原告的信赖要件即可被推定成立。
但本案中的推定的信赖要件仅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face-to-facetransaction)。
1975年BlackieV.Barrack案,原告以被告在公司年报及其它文件中进行虚假陈述导致原告遭受损失进而起诉被告请求赔偿损失。
第九巡回法院(theNinthCircuitCourtofAppeals)认为,要求原告在非面对面交易的证券交易所(impersonalstockexchange)中,举证直接证明信赖要件的存在是一项不合理的举证负担。
投资人在买进某种股票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有重大虚假陈述的存在,或者不直接信赖该不实的陈述。
相反,可能因为一个有利的价格趋势,价格收入比率或者一些其他因素,促使他买进该股票。
虽然如此,投资人信赖股价的形成过程中,不会遭受不法行为的影响,进而买入该股票。
在非面对面交易的证券交易所中,可通过证明买入股票的行为和虚假陈述的重要性,推定出因果关系的存在。
理由在于,若被告的虚假陈述具备重大性,则该重大的虚假陈述将会影响股价,造成因信赖证券市场的公正性而买卖该股票的投资人受害。
当然,被告可以举证证明下列任何一项来推翻原告信赖要件的推定:
1、被告可证明该虚假陈述不属于影响股价的重大事项,股价的变动是因其他因素造成的。
2、证券市场中因没有足够的交易人信赖此虚假信息,因此股价不会受影响。
3、无论有没有被告的重大虚假陈述,原告都会买卖该股票。
本案中,第九巡回法院首度使用“对市场欺诈理论”,将信赖要件推定的适用范围扩张到重大的虚假陈述,并建立了“对市场欺诈理论”的初步框架。
1988年BasicInc.V.Levinson案,原告以被告自1976年9月起就与CombustionEngineering公司协商并购事宜却在1977年至1978年间三次公开否认正在进行任何并购协商但却在1988年12月20日公开披露支持CombustionEngineering公司的公开收购方案导致原告在此期间低价出售股票遭受损失而起诉被告请求赔偿损失。
最高院认为,“市场欺诈理论”的原理乃是在一个开放且成熟的证券市场,公司的股票乃是由所有可得关于该公司的重要信息所决定,纵使受害投资人并未直接信赖虚假的陈述,仍会因该虚假陈述而受害。
本案以间接的方式,通过原告购买股票的行为与被告欺诈行为间所建立的牵连关系之效果等同于直接信赖被告的虚假陈述。
投资人所信赖的是市场价格的真实性(integrityofmarketprice)。
同时,被告仍可以通过证明其虚假陈述与股价的变动无关,或者即使原告知道其虚假陈述仍会买进该股票,以推翻“市场欺诈理论”所建立的推定信赖。
采取推定信赖的方式以建立信赖与因果关系要件的原因在于:
现代的证券市场;每日交易量极大且买卖双方可能没有直接接触。
若要求每个原告都证明信赖要件,则集团诉讼势必无法维持,因此,信赖与因果关系要件的举证方式应该有所调整。
在本案中,最高院认为信赖要件仍是Rule10b-5的构成要件,但其证明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
可采取“推定信赖”(arebuttablepresumptionofreliance)的方式来成就其直接信赖的要求。
在Basic案后,“市场欺诈理论”即广为美国法院所采用,甚至导致证券欺诈集团诉讼的泛滥,从而为1995年制定证券诉讼改革法(PrivateSecuritiesLitigationReformActof1995)和修改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21D(Section21D)提供契机。
1.2、市场欺诈理论的基础原理
市场欺诈理论是建立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市场模式的投资决策(marketmodelofinvestmentdecision-making)和由有效市场假说产生的损害量化系统(asystemofquantifiabledamagesbasedonthe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三个理论之上的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在一有效的市场中,股价会反映所有已知的相关信息,即使股价偏离基本价值,也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信息的解读时间上的差异导致的。
在有效市场假说中,假设投资人均为理性的,可以对市场上的信息做出证券的判断。
若投资人并非全部都是理性的,非理性投资人的投资决策也会呈现随机分布,就整个市场而言,非理性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并不损及整个市场的效率性。
即使非理性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并非呈现随机分布,此时市场就会出现套利的机会,理性的投资人将会持续进行套利,直到套利空间消失。
美国经济学家EugeneFama依据市场反应信息的不同,于1970年提出三种不同层次的有效市场:
1、弱式有效市场(weakform):
目前的证券价格已充分反应所有历史信息,投资人无法利用该证券过去的历史表现预测出将来的走向;2、半强式有效市场(semi-strongform):
证券价格除了反映历史信息外,还包括现在已经披露的信息,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业绩等。
由于这些披露的信息已广泛流传在市场上,投资人已迅速根据该等信息做出调整;3、强式有效市场(strongform):
现行的股价充分反应出所有的关于该证券的信息,包括已披露和未披露的信息。
因此,即使投资人利用内幕消息来从事证券交易,也无法获取利益。
市场模式的投资决策把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分为两大类:
市场专业人士(marketprofessionals)和一般投资人(averageinvestors)。
前者如机构投资人、证券分析师等,这些人通常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拥有雄厚的财力。
因此,有能力解读市场上所有可能的信息,以评估有价证券的价值。
通过这些市场专业人士的买卖,能将所有可得的重大信息迅速反应在股价上。
同时,这些市场专业人士通过寻找被低估的证券获利。
后者通常缺乏专业知识,无法直接解读市场上所有可得的信息,即使一般投资人有能力解读市场上所有可得的信息也会因为成本效率的考量而放弃。
他们大多参考市场专业人士的投资建议或股价表现以做出投资决策。
虽然一般投资人并不直接解读市场上所有可得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存在不实信息时,一般投资人就不会遭受损失。
如前所述,市场专业人士解读市场上所有可得的信息(包括不实信息),以评估有价证券的价值,进而从事证券交易,所以这些不实信息也会反应在市场上。
因此,如果市场上存在不实信息,股价就会被误导,一般投资人就会跟着受害。
在市场模式的投资决策的原理下,原告是否因直接信赖被告的欺诈行为,进而从事证券交易就变得不重要。
因为通过证明被告的虚假陈述影响有价证券的价格,原告即无需证明其直接信赖特定信息。
进而“市场欺诈理论”间接信赖的概念也就可以获得支持。
损失量化系统认为不实信息具有经济上的价值,而且在正确的信息披露后,可以测出此不实信息对证券市价的影响。
根据效率市场假设,假如有不实信息存在于市场,将会影响证券的市价,进而形成人为操纵的交易价格。
当正确的信息披露后,该证券的市价做出调整。
通过观察股票在正确消息披露后的价格变化与该期间整体市场的表现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原告是否因为该不实信息遭受损失。
如果根据统计结果股票的市价表现与其结果大致相同,则可证明股票的价格并未受原告主张的不实信息影响。
相反,假如统计结果不相符,则可证明股票的价格确实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法有助于“对市场欺诈理论”建立起因果关系与测量损失的方法。
2、反思一:
我国有无适用市场欺诈理论的证券市场
在美国,最高院是在1988年BasicInc.V.Levinson案中,明确确立了市场欺诈理论:
在一个开放且成熟的证券市场(anopenanddevelopedmarket),公司的股票是由所有可得关于该公司的重要信息所决定,纵使受害投资人并未直接信赖虚假的陈述,仍会因该虚假陈述而受害。
至于什么条件下能适用市场欺诈理论,美国实务界和学界认为应该考量三个条件:
1、开放且成熟的市场(anopenanddevelopedmarket);2、平均交易量(averagetradingvolume);3、市场参与者的数量。
所谓开放的市场是指任何人(至少大多数人)都能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有价证券。
成熟的市场是指市场上有相对频繁的交易活动,并且容易取得交易信息。
其通常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性,即能够以小幅的价格波动吸收合理的交易量。
平均交易量通常指一周的平均交易量,有价证券的交易量大表示投资人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并且它的市价能够反映出公开可得到的信息。
参与者数量,越多元及越多的参与者(尤其是市场专业人士)越能证明效率市场的存在。
美国学者和实务界通说认为,开放且成熟的证券市场就相当于EugeneFama的半强式效率市场,该市场中的证券价格不仅能够反映历史信息外,而且还能反映现在已经披露的信息,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业绩等。
也只有能够反映目前已经披露信息的证券市场才能适用市场欺诈理论。
一方面,弱式市场只能反映历史信息,不能反映目前的任何信息,这种市场对信息反应较为迟缓,当虚假陈述的信息进入市场时,不能及时反应到股票价格上,也不能确定该虚假信息何时能够反应在股票价格上,没有办法认定欺诈行为发生实效的时间。
另一方面,强式有效市场中的股票价格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出证券历史的和现在的全部信息,包括已披露和未披露的信息。
既然如此,虚假陈述对于股价不会造成实质的影响,投资者也就不会因此虚假陈述行为而遭受损失,投资者也就没有起诉被告请求赔偿损失的必要,自然无市场欺诈理论的用武之地。
既然市场欺诈理论适用于半强式有效市场,那么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能够适用市场欺诈理论呢,即法院能否适用市场欺诈理论进行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呢?
我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目前还存在争议。
既然我国证券市场是否达到弱式市场都还存在争议,那么更不用说是半式有效市场了,也就无从谈起在我国适用市场欺诈理论解决证券市场上相关的纠纷了。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二)损失因果关系
最高院在Dura案中只明确“灌水价格”本身不足以证明损失因果关系(losscausation),但是最高院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证明损失因果关系。
美国1995年证券诉讼改革法中明确规定要求原告承担举证证明被告的欺诈行为导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题 发言 第三 Dura 启示 证券 欺诈 案件 损失 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