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共11页.docx
- 文档编号:11407815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7KB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共11页.docx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共11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共11页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1
曾国藩有一对名联: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撑起两根穷骨头是指人要有骨气,曾国藩一生以穷为荣以穷为本,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绝不把当官所赚的钱留给后人,这就有疑问了。
自从曾国藩发迹后湘乡出来很多人,因为曾国藩喜欢用乡人。
曾府也成为湘乡第一府第,曾家也一度成为湖南首富。
难道建曾府或是湖南首富的曾家就没有曾国藩一分钱?
其实这里面还真没有曾国藩什么事。
曾国藩确实很节俭,但他的几个兄弟却是一个比一个贪。
他自己兄弟五个,最贪的是五弟也就是在家族里排行第九的曾国荃。
曾家兄弟打仗都特别狠,除了曾国藩外打了胜仗后都喜欢屠城,然后把所得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
老九曾国荃就这样敛财无数。
曾国藩对大家庭的兄弟们无可奈何,但他对自己子女确实很严格。
两个儿子都非常节俭,一直都过得很清贫。
曾国藩是死在两江总督的任上,难道他真没有留一点钱给他两个儿子吗?
有个小小的例子可以反证:
曾国藩死后他两个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为官了。
老大曾纪泽比较有名,曾经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
当时国家比较穷,曾纪泽在驻英、法大使期间甚至把自己的薪俸贴补到建使馆或是外事活动中去了,而他节俭得衣服都舍不得买。
老二纪鸿则是北京一名低级的官吏,比他哥哥还穷。
有次纪鸿生了一场大病,看了病后竟然拿不出钱去抓药,想向哥哥借钱,但一是哥哥不在国内,二是想到哥哥也不宽裕。
这时曾国藩才离世不久,如果留了钱的话两个儿子不可能会过得那么的拮据。
在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左宗常知道了这件事后出手相助。
当时左宗常热泪盈眶,说平时最不服曾国藩,但现在不服也不行,两个孩子身为名门之后,清廉自省到这个地步,老曾真是教子有方啊!
曾国藩平时就穿家里老妻织的布衣。
一生只做过一件高档衣服,那还是他金榜题名时做的一件高档料子的长袍,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大场面时才会穿出去,回来就赶紧脱下收好。
这件衣服穿了三十年,一直到曾国藩去世时还是崭新崭新的。
曾国藩在南京任两江总督时把家眷都接过来了,有一次李鸿章请曾家的女眷吃饭,这时曾家两个女儿还没出嫁,听到请客的消息都很高兴,但发愁的是两人只有一条绸缎裤子,这条裤子还是大嫂留下来的。
那谁穿这条裤子去赴宴呢?
姐妹俩为此吵了一架,小妹妹没争羸就大哭起来。
于是曾国藩就做小女儿的工作,说等明年如果我还做两江总督的话我就给你做一条更漂亮的裤子,小妹听了才破泣为笑。
曾国藩名言:
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2
这一年多段时间在学习郦波老师讲的《曾国藩家训》(包括百家讲坛以及对应的两本书),感受颇深,已经学习了好几遍,可以说是常读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每次都觉得理解得更深了一层。
尤其是当遇到挫折、迷茫时,或回头检视刚刚过去的那段以自为在实践这些理念的时光时,体悟就更深了!
在实践这些理念的过程中,发现仅仅“知道”是无效的,而借以指导自己实现目标,也是非常不容易,但在自己感悟越来越深时,感觉到抉择时心中的坚定时,以及越来越强的目标感,都让自己感到“幸福”和“成就”。
读书不在多,即使花5年时间读完这两本书,只要能将其思想精华融入我的价值观中,也是值得的。
即使用一生,也是值得的!
一、遇事当有主见,不可人云亦云;遇事当有定见,不可被事态简单左右
1、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这是基本前提
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主见的人,分析起来,有三种情况:
①怕担责任,既然“怕”,且最终没有担责任,说明自己主动将责任推脱掉了。
既然没有负责任,那就不会收获“积累”!
付出了与他人一样多的时间,却没有收获,那就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
为什么不去主动担责任?
说明那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目标”,否则,就会想尽办法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躲!
②没有见解。
当某件事情由自己负责时,就会想尽办法去搞定,逼着自己去收集信息、整合资源,梳理解决思路,怎么会没有“见解”?
因此,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没有目标,才导致了自己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③对自己的方案没有信心,即没有风险把控能力
其实一般情况下,自己还是有一点“见解”的,但就是怕失败了,遭埋怨,即怕担责任。
为什么会没有信心呢?
其实就是缺乏风险把控能力。
“风险评估”并不是盲目地猜测,更不是“算卦”,只不过是预测“后果”而已,在推演过程中,遇到障碍走不动时,补上相应的缺就是了!
怎么会评估不出风险呢?
只不过是在遇到障碍时,没有动力去补而已!
为什么没有动力,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没有主见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责任。
如果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就会去想尽办法“实现目标”,就要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评估方案“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风险。
而要具备设计方案的能力,就要站在高处,进行全局考量,不去管是否是所谓的“常规”,总结、分析,梳理出骨架,使无重大因素的遗漏,抓住重点,然后,缺什么就补什么。
当梳理出骨架了,抓住重点了,进行反复的验证、修正,对方案的风险评估就非常明确了,对风险的把控就非常强了,对自己所设计方案,就会非常有自信,对他人方案也具备了风险评估能力,“怎么做”就非常清晰了。
如果目标感清晰,就要为“实现目标”负责,设计方案,比较各方案的“后果”是否能够“实现目标”,以及对“目标”的影响。
当了解到新的信息,或收到他人不同的见解时,就要重新评估,而不是盲从。
2、遇事有定见,这是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抓住“骨架”的能力
事态紧急,而且事情比较重要时,不改变方案,意味着即刻(短期内)就有“损失”。
但我们往往只顾着着急,而忘记了如果改变方案,同时也意味着未来(长期)损失更大,甚至彻底失败,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因此,是否改变方案,就要仔细权衡,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各是什么,哪个更重要,要懂得取舍,懂得“放弃”。
如李鸿章初到上海,军情紧急,在淮军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时勉强出兵,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但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何谈“建功立业”!
但如果不出兵,上海告急,情势危急。
如果仔细衡量一下,就会发现,他来之前上海一直都在“危急”,短期内不出兵,上海只不过多危急一段时间而已,也没有什么!
经过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他选择了“任尔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直到淮军形成战斗力之后才出兵,并一战成名。
但他坚持数月不出兵,却也招来了无数的指责和非议,要抗住这一点,也是不易的。
曾国藩是有血泪教训,吃过大亏的!
他在初练乡勇时,只有几百人,但当时事态紧急,他忘记了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而越俎代庖,得罪了绿营和长沙官场,差点被整死。
他选择了忍辱退走衡阳,日日练兵。
后来事态更加紧急,太平军围攻长沙,长沙告急,不管长沙政府如何低声下气地多次求他出兵,曾国藩都按兵不动,甚至皇帝咸丰连下四道圣旨,也不为所动,直到觉得兵练得有底气了,他才挥师出衡阳,一举成名!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的经历,更是如此,历经十年,过程中并不总是光辉和荣耀,更多的,却是被朝廷质疑、防范,战败后的冷落,没有实权被地方政府欺凌,友军(正规军)冷眼看笑话,以及朝廷瞎指挥。
但曾国藩坚定“顺江而下,不断压缩太平军战略生存空间”的战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所动,终于成功。
但如何正确地进行选择?
答案是“势”,即趋势。
要顺势,不能逆势。
滚滚长江东逝水。
如果观察江边某一处的水,会发现并不是向东流的,甚至好像没有规律,但将汪汪一江水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却只有“东”一个方向!
这就是“势”!
也类似于抓骨架。
抓住了“势”或“骨架”,就把控住了风险,任它风狂雨骤,也无需搭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企业来说,追求的是“基业长青”,也即永续强大。
而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所有的事情都要由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来完成。
只靠老板,或者少数精英,都不能成功,只有将大部分人或所有人的能量都调动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靠“自觉”肯定不能调动,就要靠经营之道,以“制度”进行保障。
当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如果制度不能实现,或者效率太低,那就修正制度,使制度不断地得以优化,而不能放弃制度。
而自己如何能够实现“参与创造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的梦想呢?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实力,否则一切免谈,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价值,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可或缺,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要实现,就要提高能力,为了实现目标,对遇到的障碍进行攻克,发现缺之后,缺啥就补啥!
虽然在工作当中,会有很多干扰,而且看起来好像都比较“紧急”,但都不重要,甚至完全不做,也无碍大局,那就不用管,或敷衍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转移方向!
二、定见不是顽固不化,不是固步自封,是对大原则、大趋势的把握
曾国藩不是战术家(他打仗很烂),而是战略家,制定的大战略就是舍枝叶固根本,因地制宜。
与太平军作战战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坚定地按照由西向东的作战趋势,沿长江中下游一线逐步压缩太平军的战略生存空间。
因此他大力发展水师,使之具有压倒性优势,并因水师的优势,而使陆军可以在每一个沿江战略据点展开持久战,实现“扎硬寨,打死仗”的战术原则。
湘军坚守这一战略原则,任太平军时有声东击西、南突北击、围魏救赵之灵活术,任朝廷时有左调右迁、朝令夕命之瞎指挥,也任友军绿营有隔岸观火、东堵西截、疲于奔命之狼狈相,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战略中。
这是一种对趋势的把握。
定见不是“瞎”定的,而是把握趋势、抓住骨架,风险是掌控住了的!
我的基业长青之路应该怎么走?
也是趋势!
出现任何情况,都要从制度上解决!
企业不生长了,出现问题而不自觉了,出现问题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等,所有的这些乱象,都是因制度不行!
但并不是简单固守、一成不变,而是能应势而变,顺应乃至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
随着新的信息,新的变化,而对原有的进行补充、修正,把握住“势”,就会使之越来越贴切。
比如自己的“培养能力”,则要根据需求而选择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原有的学识,容易使自己陷入一个天井而不自知,由是偏执。
比如清朝的多数儒家知识分子,不能正视西方的发达一样,在已经落后的事实下,还在夜郎自大。
而清朝政府,则在遭到西方列强蹂躏时,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由自大转向了绝望,开始唯洋人是举。
这就是失控!
而曾国藩的学习西方、洋务,则是源自于自强之道的定见。
中华之难,中华当之!
师夷是为了制夷!
最终是要制夷的!
并不是夷不可以制,而是目前自己实力不够而已,实力不够,培养即可!
缺什么就补什么,夷人处有,则向夷人学习,自己祖先已经留下了,以前却丢掉了,那就从故纸堆里捡起来。
因能有自强的定见,所以不惜向所谓的“蛮夷”之邦学习;能有自立的定见,所以不求装模作样的表面文章。
目前的中国社会,很多人表面上“抵制日货”(比如不买日本车),以为是“爱国”,实际上,不买日本货就是爱国?
可笑!
中国比日本弱,态度上恶日,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弱,要改变,就要缺什么就补什么。
现在很多国内的品牌,打着“民族”的旗号进行道德绑架,更是可怜!
你的产品不行,那就去弥补,缺什么就去补什么!
即使国人一时可怜,买你的东西,但一年又一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这种可怜能养活一个企业?
国家现在为了所谓的“培养”民族品牌,封锁国外优秀产品,如谷歌、Facebook等,奢望能够培养起国内的品牌,这么多年过去了,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吧,XX并不因谷歌的被禁而强大,反而越来越垃圾!
三、定见源于对人生信仰的追求,源于对人生追求的坚持
为什么有的人有定见,而有的人却连主见都没有?
没有定见的人,是因其没有需求!
如果需要,自然会去寻找。
在大海中,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可能靠岸的。
人生也要有方向,才能活得有意义,“方向”即志向,即追求。
而要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
对于人生之树而言,先要立志,先要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连意愿都没有,那就几乎不可能长成,如果要长成,则要先扎下根基。
在人生事业的撑持过程中,当面临种种困惑与挫折与迷惑与艰难时,还要学会“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有方向,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就不致于迷失方向。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经历了相当多的挫折与阻挠,就是因其心中有方向,才能坦然面对。
曾国藩以为“先立坚卓之志,可求变化之法”,也即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即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想尽方法,充分调用一切可用资源,去实现目标。
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不受任何限制,随之变化。
郦波老师说:
人生就是这样,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定位才能有地位。
四、总结
人生要先立志,有方向,即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然后想尽办法、调动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去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先立定脚跟。
当他人有不同见解,有新的信息,遇到意外情况,或事态紧急时,要评估风险,短期和长期的失与得各是什么,进行综合衡量后,再去进行选择。
扎稳根基、积累至足够的实力,这是一切的前提,事态再紧急,也不能动摇!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评说 曾国藩 家训 读后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