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1397744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2.31MB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
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小学2016至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单元教学计划
学科
数学
教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
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加与减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
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
3.结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4.里程表
(一)(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5.里程表
(二)(解决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6.练习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万以内数的混合运算,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现实情境问题,感受大数目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合理选择计算策略,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借助图示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1.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证的学习习惯。
2.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运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火车或汽车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由于本单元计算的数目比较大,所以不要过高地要求计算速度。
多关注学生的书写是否工整、计算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得当。
在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脱式计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关键是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学法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一下几个方面: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
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对其给予帮助和指导。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于基本运算技能的练习,教师要把握好节奏并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单元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总课时
1.捐书活动
1课时
10课时
2.运白菜
1课时
3.节余多少钱
2课时
4.里程表
(一)
1课时
5.里程表
(二)
1课时
练习二
1课时
单元检测
3课时
课题
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本P17~P1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能力目标
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运用连加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处理好计算过程中的连续进位。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PPT课件。
学具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互动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
找邻居。
(1)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527,312,496,292
(2)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506,293,718,909
(两名同学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其他同学当裁判。
)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这个游戏有关。
2.复习用竖式计算。
136+188=665+237=456+99=
(三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②号本上计算。
观察算式,思考如何列竖式计算,评判板演的三个算式是否正确。
)
师:
计算三位数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3.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你们看几张照片。
(课件)
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穷,只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学习?
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我校三年级、四年级的孩子们也想献爱心,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捐书活动”。
(引出课题)
老师把他们捐书的情况做了个统计,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孩子的生活,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又对孩子进行了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
板书课题:
捐书活动。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1)出示教材P17统计表。
师:
从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培养学生对信息有条理地整理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这一情境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了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是我们教学的理念之一。
)
(2)看统计表提问题。
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三
(1)班和三
(2)班一共捐书多少本?
三
(2)班比三
(1)班少捐多少本?
……
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
(教师从中选出跟本课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解。
)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提问:
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师:
你能看出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尝试估算出结果,并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再集体交流估算结果及估算方法。
预设:
1)把相对应的班级逐一比较,最后看比较后的数据。
2)把各班捐书的数量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整百整十数相加,三年级120+100+100=320(本),四年级100+110+100=310(本),所以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都要给予o肯定,只要判断出谁多就可以。
)
(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读题,列式。
118+104+95=
2)估算:
下面老师就先请大家来估计一下,三年级共捐书大约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预设:
①100+100+100=300(本)(凑成整百数)
②120+100+100=320(本)(凑成整十数)
师:
那同学们觉得这两种估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高了还是低了?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
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
3)算一算。
师:
那么谁估计的更接近呢?
刚才我们通过估算初步确定了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算一算,用准确的数据来说明到底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师:
你们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问老师。
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并发现典型算法。
4)全班汇报交流。
方法一:
脱式计算。
118+104+95
=222+95
=317(本)
答:
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方法二:
简算。
把118分乘100+18,把104分成100+4,把95看成100-5,先算100+100+100=300,再算18+4-5=17,最后算300+17=317,所以118+104+95=317。
118+104+95
=(100+100+100)+(18+4-5)
=300+17
=317(本)
答:
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方法三:
两个竖式计算。
先算118+104=222(本),再算222+95=317(本)。
答:
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方法四:
用一个竖式计算。
118+104+95=317(本)
答:
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3)解决问题:
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去解答,得出计算结果。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汇报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3)回顾反思、交流。
与同伴说说大数目的连加运算应注意的事项。
4)归纳总结三位数连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你想把哪一种方法推荐给大家,为什么?
这种方法你认为好在哪里?
你不太喜欢那种算法?
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
不管使用哪种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确保计算准确。
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可以怎样算?
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
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可以直接将三个数加在一起。
如果相加的数中有接近整十、整百数的,还可以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计算三位数连加时要特别细心,要注意连续进位的情况。
5)解决右边的问题:
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订正,联系前面估算的结果,相互验证。
【特别提醒:
老师在组织大数目计算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把计算速度放在首位,不要强化计算速度要求。
实际上,一个人的计算速度与一个人的数学素养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
会按程序进行计算、有及时验算的习惯才能让学生受用终身。
】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324+267+239=455+164+349=
709+86+124=327+396+104=
2.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和鞋。
(1)如果妈妈买一件上衣,一条裙子,一双皮鞋,你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元钱?
(2)如果妈妈带了1000元钱,想买这三件商品,够吗?
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钱?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师生共同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强调要注意的问题。
布置预习的内容及应做的准备。
在新课的开始做“找邻居”,让学生练习找与某个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预热,为接下来的估算打好基础。
表格里反映出来的内容就是数学信息,尽量让学生说表格中的内容即可,不要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对较大数计算时先估算,确定答案的大致范围,可以检验后面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积累估算活动的经验。
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运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实际计算时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书中安排了一个小提示:
“三个数连加,计算时要更加细心哟!
”目的就是提醒学生大数目的计算容易出错,要养成随时检验的好习惯。
互相说一说大数目的连加运算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大数目的连加法计算很容易出错,要养成计算时认真仔细、计算后及时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右边呈现的问题“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
”是把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结果进行比较,需要用减法解决问题,是对第1个问题的回应,体现了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巩固连加法计算以及估算,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习惯,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习惯。
作业布置
课堂
数学课本P18第2题。
预习
数学课本P19~P20。
必做
1.数学课本P18第1、3、4题。
2.小雁塔小学组织二、三、四年级学生看电影。
二年级去了278人,三年级去了295人,四年级去了207人。
电影院共有800个座位,这些学生是否都能有座位?
选做
请同学们课后做一个小调查:
对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进行调查。
记好调查数据,然后算出整个年级的男生、女生人数,填在下面的表中。
小雁塔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级
女生(人)
男生(人)
年级合计(人)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1.一至三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2.三个年级的男生总数是多少?
三个年级的女生总数是多少?
3.三个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本P19~P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能力目标
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并探索其解题方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减法的性质并能在计算时,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方法计算。
2.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PPT课件。
学具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填空。
369-()=147216+()=693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7+179=179+357=
536-357=536-179=
【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邀请淘气和笑笑一起到农场去郊游,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吗?
看,白菜地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白菜、运白菜。
运白菜时还藏着数学知识呢。
(板书课题:
小熊购物)
淘气和笑笑在这里找到了许多数学信息,你能找到吗?
出示教材P19情境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板书:
原来有白菜850棵,第一辆车运走了256棵,第二辆车运走了280棵。
师:
根据这三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白菜?
(2)第一辆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白菜?
(3)运走两车以后,还剩下多少棵白菜?
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估算结果。
课件出示:
运走两车后还剩下多少棵白菜?
师:
请学生先估一估大致的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说出自己估算的过程和估算方法。
预设:
①把256和280都看成300,850-300-300=250(棵)。
②把256看成250,把280看成300,850-250-300=300(棵)。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探究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
探究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之后同桌进行交流。
2)汇报交流。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明确计算方法。
师:
谁先说说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
我列的是连减算式,从总数里连续减去两次运走的白菜的数量。
计算过程如下,
850-256-280
=594-280
=314(棵)
先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做法,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原来的白菜棵数减去第一辆车运走的棵数,再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棵数,就是剩下的棵数。
听懂的同学和你的同桌讲讲这个算式的意思。
那你又是怎样计算的?
每一步各表示什么意思?
谁的解决方法和他的不一样?
850-280-256
这种想法和前一种想法相比,哪里不同?
前一种是先减去第一辆车运走的棵数,后一种是先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棵数。
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是的,从850减去256和280,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结果也是一样的。
方法二:
我是先把两次运走的白菜数量加起来,求出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数量,计算过程如下:
850-(256+280)
=850-536
=314(棵)
师:
这种想法是用原来的白菜棵数减去两辆车一共运走的棵数,就是剩下的棵数。
说一说,每一步各表示什么意思?
【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要求学生除了有脱式的过程,还要求写出每步竖式计算的过程。
】
(3)比较小结。
刚才我们在解决运白菜这个问题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可以像这个小朋友一样用“原来的白菜棵数减去第一辆车运走的棵数,再减去第二辆车运走的棵数,就是剩下的棵数。
”也可以向另一个小朋友一样,用“原来的白菜棵数减去两辆车一共运走的棵数”,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但是答案都是314棵,结果是一样的。
师:
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在计算中要处理好连续退位的问题,计算之后要验算。
师:
在第二种算法中,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呢?
引导学生明确小括号在中和战士中的作用,知道加减法是同一级运算,要先算后面的加法就需要加上小括号。
板书:
850-256-280850-(256+280)
师: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
1)我发现了两种算法的得数是相同的。
2)我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结果是相同的。
3)我发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师:
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你想把哪一种方法推荐给大家,为什么?
这种方法你认为好在哪里?
为什么?
同学们真了不起,探究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其实你们用的方法老师也都喜欢。
使用哪种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确保计算准确。
3.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1)出示教材P19呈现的计算过程。
提问:
请你仔细观察两个小朋友的计算过程他们分别错在哪里?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说说这两个小朋友分别错在哪里,并讨论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师:
你找到他们的错误在哪里了吗?
说清原因后再改正。
第一个小朋友错在第一步减数抄错了,256抄成了265。
第二个小朋友错在第二步个位0减6当成了6减0来算了。
(3)集体讨论:
在计算大数加减法时应怎样避免出现错误?
1)计算时一定要细心,不要抄错数。
2)计算时加法不要忘记进位,减法不要忘记退位。
o
3)计算出结果以后要认真检查、验算。
总之,计算要认真、专注、细心,养成随时验算的良好习惯。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1.算一算,再进行验算。
1000-372-210=□
(1)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得出结果后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2)集体交流,共同探讨计算方法。
对于选择竖式计算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在计算中遇到连续退位时出现的错误,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并说一说如何避免出错。
(3)探究新的计算方法。
师:
计算减法时退位和连续退位容易让我们出错,谁能把这道题转化成不退位的减法呢?
在学生讨论之后,出示教材中提出的计算方法:
把1000看成999+1,用999去减,得到结果再加上1即可。
请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的学生重新算一算,体会这种算法的优越性。
师:
其他的减法也可以这样转化吗?
再找一道题试试吧。
请学生互相出题,或在书上任意找一道减法题,尝试转化成不退位的减法进行计算。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1)仔细读题,准确理解题意,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2)根据连减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3.完成“练一练”第5题。
张老师不小心把下面的表格弄脏了,你能将表格填完整吗?
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你想怎样将表格填完整,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表格中获取数学信息,找到数量关系,求出未知数量。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回答教师的问题。
)
【灵活富有数学思考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使数学学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同时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
提出的问题
(1)、
(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
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在正式进行计算之前,先估算这道题的结果,既能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确定得数的大致范围。
减法计算出现了连续退位的情况,需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要忘记退位。
可能会有学生对过程中出现的连续退位计算有困难,教师要加以关注,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算出结果后要进行验算。
需要借助小括号,要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小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作用,即加减法是同一级运算,要先算后面的加法就需要加上小括号。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两种解题方法的数量关系,并结合问题把题意说清楚,提倡算法多样化,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
通过找错、改错,总结减少错误的办法,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验算习惯。
强调计算要认真、专注、用心、小心,养成验算的习惯。
在交流中,让学生了解,实际上所有的退位减法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其转化为不退位减法,能够降低运算难度和复杂性。
帮助学生灵活选择运用计算机方法,逐步提高计算技能。
不必对所有学生做统一要求。
此题数目较大,速度上不作要求,要求正确计算。
作业布置
课堂
数学课本P20第3题。
预习
数学课本P21~P23。
必做
1.数学课本P20第2、4题。
2.用竖式计算:
584-279-185951-(478+233)
613-301-192910-(312+416)
3.中国女排为再次夺得世界冠军艰苦地训练。
教练要求每个队员每天扣球500个,某队员今天上午扣球247个,下午扣球198个,她还要扣球多少个才能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
4.补充表格。
向阳小学新学期订购作业本情况
生字本(本)
算术本(本)
美术本(本)
合计(本)
二年级
256
128
512
三年级
330
153
781
(1)二年级美术本订购了多少本?
(2)三年级算术本订购了多少本?
选做
枫韵蓝湾小区要计划要修一条长950米的绿化带,第一周修了265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108米。
还要修多少米才能完成计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1结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本P21~P2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1.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与减 北师大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