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市级教改课题结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1387526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36.40KB
如何撰写市级教改课题结题报告.docx
《如何撰写市级教改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撰写市级教改课题结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撰写市级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巧选教学素材成就教学完美
——初中社会思品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呈现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引文:
项目研究的说明
教学素材按形式可分为文字“阅读”素材、图表素材、音视频素材、乡土素材等。
教学中如果没有素材作为内容支撑,即使教师有多么能说会道的口才、拥有多么先进的多媒体和多么高超的教学手段,都无法使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有句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认为社会思品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时下老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幸福感”,有人说研究着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教学研究会让教师过得充实,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得积极面对教育的现实难题,我把它们作为我获取快乐的源泉,当我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动脑筋,就会觉得每天的教学工作都是那么的充实,面对的学生也是那么新鲜,我期待明天的到来。
本人2007年参加工作,6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把社会思品课上得生动形象,有味、有内涵,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所以我平时十分注重教学素材的积累,有从网站上下载的,有从报纸下摘抄的,也有从其他教师课件中采用的,一直在做一个教学“有心人”。
起初只简单的把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一时间课堂确实呈现出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和课堂评价的推进,我发现教学素材的选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要把这些素材较好的呈现出来更是一件难事,于是我有了想把“如何实现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呈现”作为课题研究的想法。
适值绍兴市教改项目申报,于是尝试把此项目上报,以期能够立项成功,从而以更大的动力鞭策自己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幸运的是项目申报成功了,这给我莫大的信心,让我感到研究“教学素材的选择与呈现”还是有价值的,至少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
平日里喜欢在家烧菜烧饭,研究和琢磨怎么烧制好菜,让孩子和家人能够吃上既营养又健康的食物。
我觉得教师搞项目研究就像“巧妇”烧菜做饭,犹如在为孩子和家人准备丰盛的餐点一样,最后给孩子们带去的就是学习社会、思品的精神食粮。
然而研究越深入,问题呈现的也就越多,感觉需要研究的问题好像不止一个了。
2013年4月12日在项目研究负责人中期交流会上,诸暨的宋其伟老师说得好“走得远了,不要忘记回过头来看看”。
于是回过头来我还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素材如何更好的应用到讨论、探究、体验等教学方式中。
以上即是我的项目研究说明,是一个草根研究者的自我表白。
一.我的困惑——为什么要研究
1.困惑:
人们都希望能够吃上五味俱全的菜肴,因为这样的菜肴给了人们不同的味蕾感受,丰富了他们的口感。
学生也一样,他们也希望能够享受“五味俱全”的社会思品课堂,尤其是初三学生。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该怎么准备好“酸、甜、苦、辣、咸”五味下炊材料(教学素材),融入讨论、探究、体验式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打造出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社会思品课呢。
平日的教学中我发现在实施讨论、探究、体验等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教学素材的选用和呈现还存在很多误区。
主要表现为:
(1)自主=被动的发现:
教师完全按预案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缺乏预设性和针对性,不能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堂从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蜕化为教师展现授课技巧的表演舞台。
忽视了课堂中的生成性与不可预测性,学生思维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学生的“自主”变成了课堂的装饰品。
(2)合作=散乱的活跃: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素材的选用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课堂上我们看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和协作,感觉不到学生在自主什么,教师在起怎样的作用,表面上的“热闹”掩盖了实际上的“无序”,“散乱的活跃”降低了合作学习的实效。
(3)探究=僵化的思考:
学生遵照教师制订的方案、规定的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终于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
在这里,教师不自觉地用探究学习的理念去适应传统课堂教学,本应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探究式学习,变成了完全由教师独自把持和严格控制的探究活动。
然而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核心却是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4)体验=外在的活动:
有些重视学生体验的教学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其中的活动安排过于紧凑而没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
教学过程由于过于注重活动本身而有舍本逐末之嫌,只注重了外在的活动却抛弃了知识、思辨这些合理的内核。
2.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选择教学素材时没有首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导致舍“本”逐“末”,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②受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的限制,教师在教学素材选择和呈现过程中未能正确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更加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教师提供的文本、音像等教学素材因学生理解深度、广度和维度与教师的预设不同,学生有时会偏离了教师的预设,出现一些教学“意外”,有教师能巧妙利用“意外”,化“意外”为“精彩”,但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有教师在“意外”面前束手无策,为解决所谓“意外”偏离教学目标。
(2)、学生方面的原因:
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新课内容缺少应有的了解,更不可能去课前寻找与本课有关的素材;②学生生长在长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一味地寄希望于老师,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应有的自学能力,对自主学习显得有些束手无策;③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甚至山区,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丰富,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比较低而且参次不齐,对一些新鲜的教学素材望而生畏。
所以我觉得研究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呈现这个项目还是比较值得的,也是有内容可以研究的。
二.我的思考——研究的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我想研究方案就是一种意识,有了意识才能指导项目的合理开展。
此项目的主题是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呈现,所以我觉得主要围绕着“选择”和“呈现”这两个动词展开。
“选择”:
为什么选择?
“呈现”:
怎么样呈现?
1、为什么选择?
教学素材的选择,总的出发点是为了达到我原先的教学目标,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就显得更有目标性。
(1)为课标、教材知识选择教学素材。
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为例,这一框主要讲述怎样对待中外文化及文化交流。
在备课时,我搜集了跨国并购、谷歌退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留学热、国学热、“虎妈”、“猫爸”等教学素材,但经过考虑,我发现这些事例或侧重经济交流,或只能体现某一观点,并不能充分体现文化交流的知识内容,于是一一放弃。
因此,教学素材只有对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2)为学生“口味”选择教学素材。
以“生命和健康的权利”为例,我以校车安全案例,讲解生命健康权。
这个教学素材与学生活紧密相连,与此相关的话题生都能展开思考,教学效果良好。
而教学“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我最开始选择的教学素材是“招聘中的公平与不公平”,但经考虑后,我选择了“异地高考”。
“招聘中的公平与不公平”对阅读广的学生来说的确得心应手,可对于很多八年级学生而言,由于离他们生活较远,对此关注度不高,了解不够。
因此,教学素材的择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理能力等。
这样才更加贴近学生的活,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知识点,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为教学方式选择。
在讨论、探究、体验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合适的素材是展开以上教学方式的重要条件。
如在实施开展探究教学时,新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课,让学生简单的看地图感受大洲和大洋有效还是让学生动手画大洲和大洋效果好,成了我当时较难选择的点,后来,我选择了让学生参看“一笔画世界”简图这个教学素材,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感。
因为“一笔画世界”这个教学素材简洁、明了,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学习。
2、怎么样呈现?
选好教学素材后,摆在眼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以何种形式展现这些素材,以期达到最初的目的。
教学素材最终将以文字、视频、图片等“看得见”的形式呈现,也有以“看不见”的形式呈现,比如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等。
文字方式,指教学素材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文字要突出重点,量要适中。
视频是一种图文声乐齐上阵的呈现方式,既直观又生动形象,深受学生欢迎,视频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就会被纷繁的视频材料所吸引,注意力被分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图片方式的使用比较普遍,图片要符合教学内容,设计摆放要合理。
教学素材的呈现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费时费神。
文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字体颜色的调整,视频的下载、剪辑,格式的转换,图片的精选,动画的呈现,相关软件的下载,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把教学素材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达到既定教学效果,都是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教师亲力亲为。
无论文字的选择还是视频下载,图片的再现,这些都是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要合理呈现教学素材,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把所选的素材用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中优化其价值,实现其效益最大化。
为此我尝试着把教学素材在讨论、探究和体验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呈现最优化。
三.我的尝试——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尝试,发现教学素材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有效的选择,合理的应用。
一年来阅读了许多教师的研究成果及论文阐述,较多教师已经对教学素材的选择、组织等有了较为完整的讨论,比如教学素材选择的应注意科学性、生活性、寓意性和真实性等,并对教学素材合理选择做了很多的实践和理论总结,为此我觉得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把教学素材应用到课堂中去。
一年里我比较注重发挥素材在讨论、探究、体验等教学方式中的作用,也做了比较粗浅的尝试和总结。
(一)乡土素材的教学策略
1.融乡土素材于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教师根据社会思品教材单元特点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与方法,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乡土资源恰好是开展探究活动的最好素材。
我结合单元教学的主题,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提出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汇总信息,探究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教给学生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他们关爱家乡、关爱社会的情感。
教学案例一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的主题是“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根据此主题,我提出了探究问题:
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建议。
2011年,绍兴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在各镇街道确立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而我任教班级中有学生所在的村刚好是县创建“美丽乡村”的试点村,利用这个乡土资源作为开展探究活动的载体是最好不过了。
我的操作方法是:
(1)调查开展前的培训,主要是明确调查方法,理解社会调查的步骤与方法;
(2)活动的开展,全班分成4小组:
“问卷调查组”、“实地考察组”、“文献调查组”、“访问调查组”,这4小组根据调查主题,分别展开各自的工作。
问卷调查组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实地考察组做好拍照工作,发现该村庄前后发生的变化及建设存在的难题。
文献调查组则需要上网查阅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汲取他们的做法。
访问调查组要走入村民、面对村民,倾听村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3)开设“建设美丽乡村我来说”为主题的汇报课。
各组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有图像资料、文字资料,更有演讲、故事、论坛等活动形式,并汇总各组“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4)形成撰写报告。
2.融乡土素材于讨论教学
讨论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围绕社会思品课中某一主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既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讨论课。
新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中存在着较多可以讨论的话题,如讨论区域地形、气候、降水、动植物、生活特色,讨论城市特色,讨论神话传说等。
乡土资源恰好是开展此类讨论教学的重要载体,利用乡土资源结合讨论主题,让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通过寻找证据,开展辩论、对话、论坛等活动形式,增加了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正确认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学案例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的主题是“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认识城市的方法,主要是能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认识人类生活的大社区——城市,总结出该城市的最大特色。
本课可以结合乡土资源开展讨论课。
首先我确定了讨论的话题:
谈谈你对柯桥的印象。
学生在学习“莫斯科”案例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于是我划分小组讨论,主要分“人文组”和“自然组”。
讨论课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家乡的了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学生讨论结果看,“人文组”的收获最大,学生对柯桥的人文认知达成度比较高,都认为柯桥的纺织业比较发达,应该定制名片为“中国轻纺城”。
然而“自然组”学生对柯桥的认识就显得较为棘手,比如柯桥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情况等,都不能较好的概括。
这时候我顺势让学生通过文献、地图和上网调查,查找到绍兴县柯桥地处浙江省东部富庶的绍虞平原,是绍兴大都市圈的城市副中心和现代外贸商务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上海185公里,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网密布等特点。
融乡土资源于其中的讨论课,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话说、有的说,也愿意说,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3.融乡土素材于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要求教师努力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知识以外的能力。
学生在亲历中感受到具体的,丰富的体验,从而能理解知识经验的意义,激起学习知识经验的兴趣,并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形成态度和观念。
经历过的东西才显得更为深刻。
“社会思品”实践性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引导学生投身实践,通过体验获得知识,形成认知。
但有时体验教学受到教学主题、教学安排、教学时空、师生精力等条件的影响,开展难度较大,所以我尝试从两个方面开展教学。
(1)创设乡土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涉及到较多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想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显然是不够理想的。
所以我从学生身边出发挖掘一些乡土材料作为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较快的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知区域生活、生产特色。
如上册第三单元“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我以当地较为知名的酒厂为入手,利用学生对乡土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体验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及以此带来的人文影响,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条件能够影响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
湄公河平原的稻作文化也类似于此。
这样通过乡土情境的创设,很好的给了学生体验感知。
(2)进行乡土实践教育,增强教育实效。
如上册第一单元“乡村与城市”一课。
我所在学校既有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又有来自城区的学生,所以利用这个条件,我要求学生分组感知城市聚落与农村聚落的在自然景观、建筑物、公共设施、人口等方面的特征区别。
让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农村美丽的景色,自然的风光,阅读各有特色的建筑群,寻找农村人口生活的特点,寻访历史文化古迹。
使学生踏进城区,感知城市生活的美好,欣赏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体会密集人口带来的影响,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中心。
通过乡土实践教育,以体验的方式感知城市与农村社区的差异,品味到了区域联系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二)图片素材的教学策略
图片是通过视觉手段传达信息的载体,和文字相比,它更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的深意,许多知识用文字很难表达清楚,而图片却能轻松做到,初中社会思想教学中,图片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图片选择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用图片素材引发学生探究。
图片素材的引用不可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图片素材可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情景,尤其历史部分教学。
用图片还原历史的真貌,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探究历史真相的欲望。
教学案例一
在教学“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一课时,我尝试通过历史图片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图片如下:
通过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仔细阅读图片,探究当时宋人的生活、生产和娱乐场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北宋都市生活。
用图片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
但老师们在选择历史图片的时候必须注意图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不能随意截取,胡乱编制。
2.用图片素材引发学生讨论。
社会思品课缺少不了讨论话题,学生需要在讨论中,产生想法,吸收知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或者说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快速进入讨论情景,却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用图片给学生创设一个讨论情景,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教学案例二
在教学八年级社会“中华民族的觉醒”一课时,我给出如下三图片:
然后给出讨论问题: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步觉醒的?
学生在讨论时,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如图一中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工厂,学习西方的机器生产等。
图二中几位洋务运动人物,只知道学习西方及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不知道彻底消除当时中国的封建根基。
图三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新的观念,促进了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的觉醒。
三幅图的呈现,比单纯的以文字资料呈现要直观多,更能让学生接受。
因此,用图片素材引发学生讨论时,需注意图片的“寓意性”和直观性。
(三)“阅读”素材的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教师的阅读不同于语文教师的阅读。
语文教师的阅读重在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思想品德教师的阅读重在开发课程资源。
要教好思想品德,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而阅读是提高思品教师胜任力的最好方法。
那么阅读读什么?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情节、一本书,遇到富含哲理的语言、感人的情节、美妙的意境时,可以与相关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考虑这些例子能否成为教材知识的载体,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的需要,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促进作用。
1.文章书籍是探究教学屡见不鲜的载体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是教材中的例子是统一的,如果你的课堂用的是教材上的例子,就可能和其他老师上课的内容雷同。
而课外阅读却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就不由别人来规定,而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定。
课前询问学生最感兴趣、最喜欢看的书是什么。
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学生才有可能喜欢听,书中的内容才有可能成为课堂知识的载体。
在上七年级下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框时,我马上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例子,于是与学生一起阅读了此书,并以此贯穿整个课堂。
让学生知道磨砺坚强的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应善于管理自己;应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他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也被学生所熟知,成为励志名言。
2.电影电视也是体验教学喜闻乐见的素材
利用电影电视再配合课本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更有效掌握课文中枯燥的文字内容。
比如叶丽霞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平等尊重你我他》的教学内容时,选用了《叫我第一名》中的三个片段来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不像在上课,倒像是在欣赏影片,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喜欢。
由于学生没有看过该影片,所以对情节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会想象着如果自己是主人翁会怎么办,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后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影片的最后布莱德在校长的帮助下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成长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来说又是一次成长的激励。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教学案例。
为了增强教学的生动感和说服力,教学设计者把经典影片《老人与海》剪接成几个片段:
(1)作为渔夫他一连八十四天都未捕到鱼。
黎明时分,窗外月色渐退,老人很自然地就会起床,又将驾着小船去追逐鱼群。
他认为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2)又有鱼儿上钩了,老人当机立断,鱼线鱼钩的损失可以弥补,丢了这条大鱼是无法替代的…出海以后太阳第三次升起的时候,这条大鱼属于老人了。
(3)天快亮时,老人发现上钩的是一条个头比他的渔船还要大的马林鱼。
虽然他的手已受了伤,可他一遍遍地对自己说:
痛苦对男子汉来说不算一回事。
(4)他击退了一条又一条鲨鱼,终于他带着他那条只剩骨架的大鱼回来了,又一个黎明即将到来。
片段
(1)尽管一连84天未捕到鱼,可他依然认为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这就是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片段
(2)能反映出关键时刻老人知道什么可以替代,什么无法替代,这就是意志品质的果断性;片段(3)能反映出老人懂得忍耐和克制,这就是意志品质的自制力;片段(4)反映出老人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和困难,这就是意志品质的坚韧性。
即坚强的意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
抓住影片片中的精华部分,体现其鲜明的主题,把老人那永不言弃的坚强意志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书面图片文字,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力。
运用得好,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达到能自主学习的境地。
3.时政新闻是讨论教学与时俱进的表现
思想品德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如在课堂上前5分钟可设置时政播报栏目。
上课时也可以穿插时政热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同时时政新闻还能弥补思品教材相对于形势滞后的不足。
在上《无形的财产》时,我引用了刘路的事迹来说明知识和智慧就是财富。
在讲述智力成果权时,还引用了中国第一商标案:
王老吉的红绿之争。
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这意味着不管是红罐还是绿盒王老吉,以后只有广药一个姓。
而加多宝母公司因两年的违规使用“王老吉”商标可能要赔偿3亿元。
同时还引用飞人乔丹起诉乔丹体育的事件,说明商标在设计适用时不要与原有的知名品牌相混淆。
时政的新颖性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小品相声亦是教学幽默风趣的题材
小品是“笑”的艺术,她短小精悍,情节简单,但是又寓意深刻。
这是小品与其它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最基本的区别。
小品属于“文化快餐”,它是一碟精美的“小菜”,而不是什么火锅大烩菜。
好的小品能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在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我选择了小品《梦幻家园》的几个片段,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如“送家具”的“送”不是“赠送”的“送”而是“运送”的“送”,说明业主的知情权受到了侵犯;房屋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到处漏水说明业主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犯;业主几次找物业,物业又推给开发商,开发商又收麦子去了侵犯了业主的依法求偿权;而那一句经典的“老年痴呆”也使业主的人格尊严获得尊重权受到了侵犯,从小品中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吸取教训。
作为消费者自身也要在消费前练就一双慧眼,懂得辨别广告的真假,还要学习消费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在消费过程中要懂得索取发票,保留凭证。
在侵权行为发生后,要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协商不成则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调解不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我的遗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遗憾
2014年3月此课题即将结题,其实在我心中这个课题还远未结束,因为教学是动态的,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教学的制高点。
但是行走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使我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乐趣,让我对教学重新产生了认识。
一年的课题研究,尽管或多或少的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撰写 教改 课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