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11386981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46KB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牛能大量进食,在于不断地(jǔ)嚼,帮助消化吸收。
牛的雄健与善于反刍很有关系。
读书也应当学会“反刍”,因为我们比牛更聪明,更会思考。
读书要讲求知慧,要学会精读与泛读,对经典作品就得深读静思,反复(品位品味),直至得其精髓。
(节选自《学学牛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jǔ:
____________刍:
___________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⑴咀
(2).chú(3).⑵“知”(4).“智”(5).⑶品味
【解析】
【详解】
(1)反刍(chú),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地追忆、回味。
注意“咀”的正确书写。
(2)“知慧”应改为“智慧”。
(3)品味是动词,指一个人对食物的品尝与欣赏,例如品味美食。
而品位是名词,是指对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及生活方式评价的标准!
例如某人的品位很高,很有品位等!
根据语境,应用“品味”一词。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从1998年开始,中国实施了“天保工程”,
(1)此项工程被誉为中国林业界的“希望工程”称号。
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断加大森林培育、保护、补植力度。
20年间,林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超266万亩。
(2)因此,此项工程的实施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
修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⑴删去“称号”
(2).⑵在“战略”后添加“作用”(或把“战略”改为“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句成分赘余,应删去“称号”。
(2)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战略”后添加“作用”。
【点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3.班级开展“相约经典拥抱文学”主题活动,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甲】悟空大喜,……遂与金星纵着祥云,到南天门外。
那些天丁天将,都拱手相迎。
径入灵霄殿下。
金星拜奏道:
“臣奉诏宣弼马温孙悟空已到。
”玉帝道:
“那孙悟空过来。
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
”这猴亦只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
(节选自《西游记》第4回)
【乙】萧让读罢丹语,宋江等山呼万岁,……众皆大喜,拜手称谢。
宿太尉欣然交集,满堂欢喜。
……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宴席,轮番把盏。
厅前大吹大擂。
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当日尽皆大醉,……次日,又排筵宴,……第三日,再排席面,请宿太尉游山。
至暮,尽醉放散,各归安歇。
(节选自《水浒传》第82回)
(1)【甲】文中,天庭为什么要“招安“?
(2)面对招安,【甲】文中的孙悟空和【乙】文中的宋江等虽然都“大喜”,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丙】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
我亲眼看到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
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候,因为他们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有人甚至要跌两三次。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
(3)【丙】文中“这种游戏”具体指什么?
讽刺了谁?
【答案】
(1)是因为托塔天王率领的天兵天将攻打孙悟空失败,所以太白金星献计招安,安抚孙悟空(意对即可)。
(2)悟空虽大喜,却“只朝上唱个喏”,体现其反抗个性。
而宋江等大喜,连续三日摆宴款待宿太尉,体现其忠君思想。
(意对即可)
(3)绳上跳舞。
讽刺了英国国王和官僚们。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本题涉及到课内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情节,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答即可。
《西游记》中天庭两次招安孙悟空:
①第一次招安,因为龙王和冥君状告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
玉帝本意派将降服,太白金星进言招安。
结果是授孙悟空弼马温,管理御马。
②第二次招安,因为托塔天王所率天兵天将为孙悟空所败,太白金星献安抚之计。
结果是授孙悟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文段是第二次。
(2)由甲文中“这猴亦只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
”可以看出,孙悟空的反应体现了他反抗的个性。
宋江等大喜,连续三日摆宴款待宿太尉,体现的是“忠君思想”。
(3)根据语段中“因为他们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候”便可知这是《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通过跳绳这种游戏来选拔官员。
作者借此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4.诗、文名句填空。
(注意:
(1)~(6)题为必答题;(7)~(10)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
必答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6)陶渊明在《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选答题:
(7)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8)_______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9)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10)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答案】
(1).⑴浊酒一杯家万里
(2).⑵病树前头万木春(3).⑶春蚕到死丝方尽(4).⑷千树万树梨花开(5).⑸窈窕淑女(6).⑹采菊东篱下(7).悠然见南山(8).⑺柳暗花明又一村(9).⑻窗含西岭千秋雪(10).⑼野渡无人舟自横(11).⑽梅须逊雪三分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背诵默写。
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
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蚕”“窈窕”“悠”“逊”等字词的写法。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来为人称道,谈谈你的理解。
6.同样写大雪满山的景象,作者的情感却不同。
请分析“将登太行雪满山”和“去时雪满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别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5.表现了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坚信远大的抱负终会实现,体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对即可)
6.“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虚写场景,以山川的险阻来比喻世路的艰难,抒发了诗人因仕途受阻而产生的苦闷惆怅、抑郁之情。
“去时雪满天山路”写送别时大雪铺满了天山路,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关切之情。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诗句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类题,要在弄懂诗歌大意、把握诗人情感的基础上,先解释诗句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整首诗歌及诗人的情感来理解其深层含义。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
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悟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反复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然后抓住诗中意象,感知诗歌形象,体会诗歌意境;最后结合整首诗歌,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
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巨大的困难面前迷惘的心理。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轮台东门送客,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
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
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
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关切之情。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赵太后新用事⑴,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
“必以长安君为质⑵,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
左师触龙言愿见⑶。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⑷,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⑸,故愿望见。
”太后曰:
“老妇恃辇而行⑹。
”曰:
“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
“恃粥耳。
”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⑺,和于身。
”太后曰:
“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日:
“老臣贱息舒祺⑻,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⑼,以卫王宫,没死⑽以闻。
”太后曰:
“敬诺。
年几何矣?
”对曰:
“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⑾而托之。
”太后曰: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
“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
“妇人异甚。
”对曰:
“老臣窃以为姐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⑿。
”曰: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
“然。
”
左师公曰: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一旦山陵崩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老臣以姐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
“诺,恣⒁君之所使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节选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注释】
(1)赵太后:
赵惠文王后,即赵威后。
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年幼,由她执政。
用事:
掌权。
(2)质:
人质。
(3)触龙:
赵国左师。
(4)谢:
谢罪。
(5)郗(xì):
疲劳。
(6)特:
依靠。
拳:
车。
(7)少:
稍微。
益:
增加。
(8)贱息:
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舒祺:
触龙之子。
(9)黑衣:
官廷卫士。
当时的卫士穿黑衣。
(10)没死:
冒死。
(11)填沟壑:
死亡。
(12)媪(ǎo):
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燕后:
赵太后的女儿。
(13)山陵崩:
指君王死。
(14)恣:
听任,任凭。
(15)约:
备。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太后之色少解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私我也
(2)期年之后
(3)兵乃出
(4)必勿使反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0.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11.【甲】【乙】两文中邹忌和触龙都是善于进谏的老臣形象,说说他们进谏艺术的相似之处。
【答案】7.太后之色/少解
8.⑴偏爱⑵满一年⑶才⑷同“返”,返回。
9.⑴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⑵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
⑶地位尊贵却没有建立功勋(功劳),俸禄丰厚却没有劳绩。
10.⑴齐国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劝谏君王的忠臣。
⑵齐威王能够接受和采纳群臣的劝谏和意见。
11.⑴两人都富有生活经验,都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⑵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
⑶态度和蔼,语气委婉,让人易于接受。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联系前后文语境,这句话意思是“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据此可断句为:
太后之色/少解。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注意:
私:
偏爱,动词。
期(jī)年:
满一年。
期:
满。
“反”是通假字。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
弗(fú)如远甚:
远远地不如。
弗:
不。
时时而间(jiàn)进:
有时候有人偶然进谏。
间进:
偶然有人进谏。
间:
间或,偶尔,有时候。
进:
进谏。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主题。
此题中,文章题目可知,邹忌是劝谏者,则齐威王是纳谏者,另需要注意题目中“讽”字,这说明邹忌是在“讽谏”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进谏,而是敢于违抗王命的面谏、直谏,说明邹忌是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
从文章的最后一段,齐威王下令的内容可见齐威王接受谏言的决定,再从事态发展的结果“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说明齐威王最终朝政清明,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自然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比阅读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再了解文章的主题,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邹忌以自己的情况类比国家的情况,来讽谏齐王。
因此,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
乙文中触龙讲究劝说艺术:
先从生活琐事说起,再谈到国家大事。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赵太后。
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
”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
“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妾说: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
邹忌问客人道:
“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客人说:
“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
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
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
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
齐威王说:
“说得真好。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
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乙)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
赵太后向齐国求救。
齐国说:
"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
"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
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
"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
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
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
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
"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
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
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
"太后说:
"我全靠坐车走动。
"触龙问: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太后说:
"吃点稀粥罢了。
"触龙说:
"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
"太后说:
"我做不到。
"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
"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
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
"太后说:
"可以。
年龄多大了?
"触龙说:
"十五岁了。
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
"太后说:
"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
"触龙说:
"比妇女还厉害。
"太后笑着说:
"妇女更厉害。
"触龙回答说:
"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
"太后说:
"您错了!
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左师公说:
"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
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
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
'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
'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太后说:
"是这样。
"
左师公说:
"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赵太后说:
"没有。
"触龙说:
"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
"赵太后说:
"我没听说过。
"左师公说:
"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
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
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
"太后说:
"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子连心”被科学证实
(1)每当人们听到那首《儿行千里》的歌,就不禁会为母亲对子女的深爱所打动:
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
(2)这种母亲牵挂儿女的现象为什么会存在,科学家最近对此进行了揭秘。
(3)科学家认为,之所以会存在“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普遍现象,主要的内在原因是“母子连心”。
而母子连心并不是简单的文学比喻,也不是单纯母爱的体现和延伸,而是客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4)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和他们的母亲实现彼此的心跳同步。
研究人员让40对母婴面对面相处,并在每个人的心脏部位配备了能够检测心跳的电极。
结果发现,随着母亲充满爱意的面容或是欢乐的笑声出现,母亲与孩子的心跳很快就“步调一致”了。
加拿大的科学家还发现,父母与婴儿还可以通过眼睛实现“母子连心”。
研究证实,父母充满感情的眼睛,对婴儿构成一种强有力的有益刺激,导致婴儿脑内一种激素的浓度上升,使他产生愉悦幸福的感觉,而且婴儿与父母这种眼神的接触,会对婴儿未来社交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5)而更意味深长的是,“母子连心”现象还不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婴儿之间,成年人与父母之间也照样存在。
例如,我国古代典籍《二十四孝》上记载了这样一段逸闻:
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
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询问缘由。
母说:
“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英国生物化学家罗伯特·谢尔德雷克认为,意识也有自己的酶场,并可能被任何人捕捉,但被有亲缘等感情联系的人捕捉到的可能性更大。
由此看来,“母子连心”是非常客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也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才产生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连带效应。
(6)既然母子连心是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母子连心呢?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的一个新发现,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这个团队发现,女性大脑中经常会发现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微嵌合细胞,接近2/3的女性被发现在她们的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存在她们所育男性胎儿的DNA,而且拥有的时间持续很长,因为拥有者中年龄最大的是94岁。
这种现象说明胎儿的细胞进入了母亲的大脑。
(7)那为什么母亲大脑会闯入自己孩子的细胞,并在大脑中形成微嵌合细胞呢?
科学家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母亲怀孕期间,胎儿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亲体内。
(8)当然,且前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过去的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在多子女的女性中比无子女的女性更加普遍。
这或许意味着儿女带给母亲的细胞,会对母亲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然这只是猜测,离定论还尚早。
但不管怎样,这种现象足以说明母子的相互关联,在大脑里有“根基”。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12.本文为何从歌曲《儿行千里》起笔?
13.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逻辑顺序来说明主要内容?
请作简要分析。
14.文中第(5)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5.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第(8)段中画线句中的“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12.本文从歌曲《儿行千里》起笔,既能很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运用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先列举“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种种现象,然后逐步探究“母子连心”的原因
14.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了成年人与父母之间也照样存在“母子连心”这种客观和生理现象。
15.不能删去。
因为“目前”限定时间,表明科学家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母亲怀孕期间,胎儿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