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备课资料集锦.docx
- 文档编号:11379689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1.78KB
《雨巷》备课资料集锦.docx
《《雨巷》备课资料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巷》备课资料集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巷》备课资料集锦
《雨巷》备课资料集锦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雨巷》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之一。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又寂寥的小巷中独行。
本设计是以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设计理念。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语文基础程度不一;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已经习惯于课堂被动接受知识,所以学习不够主动;学生们从不同的学校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周围的同学不熟悉,故多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不太激烈;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诗歌知识基础,但由于对新诗接触不多,阅读量少,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及意象把握能力还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2、通过探讨交流,深刻理解诗歌的意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在探讨交流过程中,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情感,分析意象。
教学难点诗歌主体意象的探讨。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借助多媒体)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正直、善良,但却很柔弱、哀伤。
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说自己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
/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
这首诗叫《白蝴蝶》,寂寞地逃向白蝴蝶般的书中,又在书内书外摸索到更为茫然无际涯的寂寞。
其实他就是一只白蝴蝶,在精神深处形单影只的白蝴蝶,永远伫留在感伤的定点,翅膀一张一翕,却不能旋舞翩然。
他,就是戴望舒,一位满腹忧郁的诗人,他的笔头始终流露着一团绛色的沉哀。
今天,我们一同来走进他的《雨巷》,走进他的寂寞,和他的绛色的沉哀。
二、研读诗文
1、师配乐朗诵(多媒体播放雨巷图片及配乐),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要求学生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2、师强调字词
惆怅、彷徨、寂寥、彳亍、颓圮
3、再请一位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全诗。
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在这首诗里要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完同学们相互交流。
4、学生交流诗人在诗中的情绪
寂寥、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凄婉迷茫等。
5、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是靠形象来说话。
那么这首诗有哪些形象呢?
学生交流,师作适当点拨。
“我”、“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6、师进一步问这首诗还有哪些主要意象呢?
学生讨论交流,师作适当点拨。
油纸伞、丁香、雨巷等。
7、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征?
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师引导、点拨,在学生理解基础上作适当补充。
油纸伞---古朴、怀旧又迷茫
姑娘---丁香一样结着愁怨
丁香(展示课件,三首诗理解丁香在古典诗词里的意义)形状像结,花淡紫色或白色。
代赠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春,梅蕊休相妒。
含春雨。
结愁千绪,试忆江南主。
丁香花
明许帮才
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
当年剩綸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
归纳美丽、高洁和哀愁。
雨巷“悠长”、“寂寥”。
进一步说,雨苍茫迷蒙,巷深邃悠长。
8、学生各自朗读,更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感,并思考这些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主要意象?
说出理由。
学生合作,分组讨论,然后小组交流。
大部分人都认为丁香是主体意象,而且很多资料也这样认为。
但我们仔细读来,可以发现,这条小巷随诗的流动而贯穿我们的整个感受,不曾中断。
就像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仿佛“我”一直都走在雨巷里,走不出来,而这也正好与诗的意境相吻合。
再进一步分析,诗呈现给我们的实有意象是雨巷、油纸伞和“我”,而“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虚象。
她的“存在”无改于雨巷中视野的迷茫和雨巷的无尽蜿蜒,彷徨的行人一直在雨巷中彳亍、彷徨。
用中国古人绘画和雕刻龙的技艺比之“雨巷”就像“龙”的情形,龙的饿首尾显现,一如诗的首尾两节中“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现身”;龙身隐于云雾,就如“雨巷”为“丁香一样的姑娘”所覆盖;云雾中偶尔显现出龙的一鳞半爪,一如“雨巷”在诗中的偶尔出现;虽有云雾的隐没,但我们的视野中心仍然是龙,所以这首诗的主体意象依然是“雨巷”。
“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加深了诗歌的意蕴。
我们再注目雨巷,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条小巷是一个狭窄单调、寂寥无人又视野迷茫混沌的世界。
想一想,这又像是人陷于困境的情形。
“雨巷”即“困境”,在《雨巷》一诗的精心营构中,“雨巷”作为“困境”的象征凸现出来了。
象征,正是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三、拓展延伸
学生齐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诗歌思想情感。
读完,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这首诗的美之所在。
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这首诗的情境美,美在朦胧,美在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把学生带进诗歌深处,深入品位诗情。
由此引出古代文论家钟嵘《诗品》中的“象外之象”。
师先作阐释之后,学生畅所欲言,用所积累的艺术作品来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
1、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因其断臂引起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维纳斯的手该怎么放是美的?
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2、台湾作家郑愁予的《错误》,什么是错误?
可以让我们作很多的想象。
(课件展示全诗)
附
错误
台湾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集中探讨和交流了《雨巷》的思想情感和主要意象。
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品位。
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必面面俱到。
只要能在探讨和交流过程中阅读诗歌的基本规律,那么我们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
五、布置作业
展开你的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把“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描述一番,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
高一学生,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新诗阅读量少,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及意象把握能力还不足。
因此,体会感情,分析意象都必须要有老师的充分引导和点拨。
因此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问题时,能发表个性化见解的并不多。
而基于事实的探究,对他们来说也仿佛很吃力。
附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教学设计
(二)
徐安平
教学目标
1.
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
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
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义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
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雨巷,一条多么悠长的雨巷;雨巷,一条多么寂寥的雨巷;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彳亍着一位姑娘。
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
这景,这情,诱使过多少读者遐想幽思!
这诗人笔下的“雨巷”,究竟是怎样熔铸而成的?
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思?
且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探寻戴望舒的《雨巷》。
二、写作背景及《雨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并送给“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一年,才22岁。
三、聆听录音,感知内容。
1、这首诗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细雨春日,一位青年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向他走来,走过他的身旁,走尽这雨巷,最终他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这雨巷。
2、全班朗诵,说说你听读后的感受。
感受忧伤、惆怅、凄婉、寂寥和朦胧的美。
3、你是如何获得这种感受的?
明确诗歌内容,具体说是语言。
四、研读诗歌,把握意象。
1、我们的忧伤、惆怅等感受来自语言,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意象来表现某些情感。
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交流)
明确意象
特征
雨巷
悠长、寂寥
油纸伞
古朴
我
惆怅
丁香姑娘
美丽、惆怅、寂寥
篱墙
颓圮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明确与朦胧并存,也就是说它的意境是明确于朦胧并存。
意境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所以要把握意境就得从意象入手,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5个意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意象是如何集明确与朦胧于一身的
第一个是雨巷。
明确下着雨的江南小巷。
(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朦胧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二个是油纸伞。
明确这是件真实的雨具。
朦胧油纸伞不比自动伞,它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第三个是我。
明确“我”就是指诗人自己。
朦胧指像诗人那样迷失方向,处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先进青年。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
朦胧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姑娘。
明确一个女孩子。
朦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第五个是篱墙。
明确一堵墙。
朦胧(这个篱墙是颓圮)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2、这些意象中哪个意象是主意象?
共同探讨选择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作用。
(1)为何选择丁香来描写姑娘?
明确丁香的特点是高洁、美丽,古人常用丁香来表现愁思,而本诗开头就定下了这样凄凉、忧伤的基调。
(2)读完全诗,你认为丁香姑娘存在吗?
哪里看出?
明确不存在。
开头“我希望逢着”,结尾“我希望飘过”,表明丁香姑娘并未出现,她只存在于的心中,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3)这种并未在诗歌中实际出现的意象我们一般称为虚笔,这种手法称作象征。
(4)那么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见课后练习二。
此问题让小组讨论)
明确丁香姑娘的特征是美丽、惆怅、寂寥,与“我”相近,又显得虚无缥缈。
因此通过她表现了诗人自身孤独寂寞又愁苦,有所追求又迷茫无奈的心境。
丁香姑娘象征了追求的恋人、理想(进步知识分子对前途无望的苦闷之情)、人生(小知识分子青春期的孤独忧郁或多愁善感)。
3、再读诗歌,领悟意境。
再读诗歌,尽力读出丁香姑娘的特点,也读出的心境。
思考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意境呢?
(学生齐读,有愿意单独朗读的更好)
提示所谓意境是指一个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整体境界,它包含了诗歌的整体氛围、抒发的情感。
明确孤独、寂寥、凄婉、惆怅、朦胧的意境。
五、分析课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
(雨巷)
(在黑板画图)雨巷,它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感伤、凄美、朦胧美
请同学们找出上半部分诗中的动词(撑,彷徨,希望逢,结着,是有……)
撑着什么东西(油纸伞),撑着油纸伞干嘛?
(独自彷徨)彷徨在哪?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仅仅在彷徨吗,不(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姑娘是怎么样的?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先写颜色,再写芬芳,最后写忧愁?
《举个例子,有人在1000米外拿着999朵玫瑰向你走来,因为太远,模糊,你看不清楚到底前方是什么。
这时映入你脑海的先是一团红(颜色),等到看清是玫瑰时,大家就会闻到玫瑰扑鼻的香(味道──芬芳)那时大家会不会想“这么多玫瑰是送给谁?
给我的吗?
”(内心──忧愁)》
这个姑娘在干吗(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这时候的“我”,就只在不断彷徨,苦闷吗?
(不是)
虽然在彷徨,但他的心里并没有放弃追求,“我希望逢着……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所希望出来的虚构的人物,如果我们在画上添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整幅画给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
(希望,追求)
既然“我”是充满希望,那“我”的希望最终怎样了?
实现了吗(没有,希望破灭了成了失望,追求也幻灭了──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那“我”最终就是以失望跟幻灭结尾吗(不是的,我依旧是充满希望──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的双重情调”,“含蓄的暗示出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过程
一、
放《雨巷》配乐朗读。
二、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处理课后练习一)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诗中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小结归纳
1、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明确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在此基础归纳本诗主题。
通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意象的,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四、拓展延伸。
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通过意象的分析,学习了《雨巷》这首诗。
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听歌曲《丁香花》,体会一下唐磊心中有位怎样的姑娘?
结束语据说这首歌的创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响。
同时,这首歌的背后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同学们课外可去查资料了解。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舒婷的《致橡树》,并用今天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学习,领悟诗歌的意境。
2、模仿《致橡树》、《再别康桥》或《雨巷》,仿写一首诗,注意意象的选用。
《雨巷》赏析
【题解】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
他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作家。
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后与卞之琳、艾青、冯至等人创办《顶点》、《新诗》等刊物。
1941年香港沦陷后,被捕入狱,但始终坚持民族气节。
1949年回内地,1950年病逝。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注重语言的锤炼,意象朦胧,情致哀婉,韵调优美,内容多抒发个人孤独、忧伤、愁苦的情怀,极具柔婉秀丽的艺术魅力。
抗战开始后,其诗风有重大变化,开始超越个人情感的樊篱,直面现实,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前途融为一体,表现了热爱祖国和人民、仇视侵略者的强烈情感,更表现了对光明未来的热切向往和必胜的信念。
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本诗选自《戴望舒全集·诗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静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赏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早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他因此诗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本诗艺术精湛,大量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了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把诗歌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
同时,诗歌又兼用了比兴寄托和象征的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凄美的“丁香”意象、现实中悠长寂寥的雨巷和期待中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创造性地组接在一起,形成迷离朦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幽渺的美感。
这首诗歌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进行赏析。
其一,从诗歌与的人生际遇关系角度来解读,则诗歌带有诗人的爱情印记。
诗中所描绘的似真似幻的美丽“邂逅”,实乃“我”的一段爱情“白日梦”,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我”对爱的追索与向往、憧憬与期待,以及因爱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无奈和甜蜜的忧伤。
因此,从爱情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可理解为一个爱情的感伤者;其二,从诗歌与其被写作的时代背景关系来分析,则诗歌所表现的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一时看不清前途,找不到出路而陷入了迷惘、彷徨之中的心境。
他们寂寞、哀怨,但又充满朦胧的希望。
因此,从时代社会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则可以被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迷惘者;其三,从诗歌与读者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则本诗充满了浓烈的人生象征意味,“雨巷”象征着漫漫人生路,“我”则是人生的赶路人,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飘渺的希望或理想。
诗中“我”寻觅求索(希望逢着姑娘)--与“姑娘”相逢(惊喜)--“姑娘”消失(失望、忧伤)--再度寻觅(希望姑娘飘过)过程正是人生寻寻觅觅,不断希望、失望复希望的隐喻。
因此,从人生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可以理解成人生的求索者。
这样一来,《雨巷》一诗便具有了多重意蕴,更耐人寻味。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诗歌的意义
中西诗歌艺术的自觉的融合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的融合。
对五四以来中国诗歌艺术的综合与超越吸取五四白话诗歌注重意象的方法,将写实性意象、单纯的比喻性意象发展为隐喻性的
象征意象;反对郭沫若式的坦白式抒情,主张诗情的内在节奏与郭沫若相同;不满新格律诗的
“三美”原则,却注重采纳中国传统诗艺,追求和谐典雅的诗风又与新格律诗一致;不满李金发的象征主义的
神秘诗风,但是在诗歌美学上同宗法国象征主义。
广采博纳,多方融合的基础上体现出创新。
戴望舒早期诗歌寻梦者的意义体现了30年代知识分子人生迷茫时期追寻精神家园的心灵轨迹。
戴望舒诗歌的特点
意象的
象征性
意境的
朦胧美
诗式的散文美(后期)
雨巷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纸油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印象》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
如果是青色的真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1932年)
乐园鸟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
华羽的乐园鸟,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
渴的时候也饮露,饥的时候也饮露,
华羽的乐园鸟,这是神仙的佳肴呢,
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
是从乐园里来的呢,
还是到乐园里去的?
华羽的乐园鸟,
在茫茫的青空中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可以对我们说吗,
华羽的乐园鸟,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1932年)
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儿一道著名的哲学命题.诗人从这个命题里,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前一个层面的意思来看,诗人在诗中把灵与肉分割开来,他把他的主体意识,看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一种美的永生.
后三句又是另外一个层次,即使一万年以后,"我"的肉体早已在大自然中消亡,而这种超越时空的主体依然存在.而且还会出现一个"理想的王国"-------人与人之间的思维隔膜,各种观念上的分歧,全都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呈现全部的沟通.所以,世间在也没有什么"梦"和"醒"的雾障了.于是,"我"的某种不被人理解和所知的思想精神及主张,便可以振动彩翼自由自在的翩飞于太空.
此首诗的脉络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蝴蝶"跨越万年的时空而翩翩飞翔.一只"蝴蝶"的飞行,实质就是某种思想精神或主体意识贯穿于诗的始终,使整首诗高度浓缩呈现跨度美,给人思想以启悟和遐思.
初看时,全诗立意清晰,象是一只奇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巷 备课 资料 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