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题.docx
- 文档编号:11377986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03KB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题.docx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单位:
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无限法偿:
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的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亦或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有限法偿:
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区域货币一体化:
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实物货币:
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存款货币:
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中的存款划转,货款得以结清,商品交易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卷同样的购买功能,我们将其称为“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足值货币:
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不足值货币:
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计价单位: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交易媒介:
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功能。
第二章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1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
)+2
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信用风险:
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商业票据:
是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本票:
是一种承诺式票据,通常是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债务证书。
+1
商业汇票:
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商业信用活动中的买卖双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与规定日期支付货款。
国家信用:
是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
消费信贷:
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贷或抵押放贷方式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一种贷款。
票据抵押:
指持票人将商业票据作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行为。
承兑:
是指商业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给汇票持有人并在汇票上签名盖章的票据行为。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收益资本化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金本额,这便是收益资本化。
+1
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无风险利率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括对任何风险因素的补偿。
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终值:
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任何一笔货币资金无论其将来会被怎样运用,都可以按一定的利率水平计算其在未来一定时间上的金额,这个金额通常被称作终值,也即本利和。
现值:
与终值相对应,这笔货币资金的本金额被称为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基准利率:
是指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无风险利率:
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含对任何风险因素的补偿。
实际利率:
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固定利率:
是指在整个借贷限期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
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市场利率:
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协定的利率。
行业利率:
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
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自由外汇指无需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批准,就可以随时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汇,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港元等都是自由外汇。
非自由外汇指不经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固定汇率制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是清洁浮动,管理浮动是肮脏浮动)
自有外汇:
是指无需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批准,就可以随时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汇。
汇率:
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或外汇牌价,是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100或1000)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表示汇率。
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基准汇率:
各国往往会选定一种或几种外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指定各关键货币与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这个汇率即被称为基准汇率。
套算汇率:
又称交叉汇率,是根据本国基准汇率套算出本国货币对国际金融市场上其他货币的汇率,或套算出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
即期汇率:
一般的外汇交易是在买卖双方成交之后的当日或2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这种即期外汇交易所使用的汇率就是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
远期汇率:
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外汇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第五章金融市场概述(26-32)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约定条件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其股东身份和权益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
金融市场:
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货币资金通融与配置的市场。
公司债券:
又被称为企业债券,是由公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
是指公司债券附加可转换条款,赋予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时期内按预先确定的比例将债权转换为改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1
可赎回债券:
是指该债券的发行公司被允许在债券到期日之前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和方式赎回部分或全部债券。
偿还基金债券:
它要求发行公司按发债总额每年从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存入信托基金,定期偿还本金,即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购回一定量的债券。
带认股权证的债卷:
是指公司债券可把认股权证作为合同的一部分附带发行。
发行市场:
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票据和证券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的场所。
无形市场:
是指对交易所外进行的金融交易的统称,它的交易一般通过现代化的电讯工具在各金融机构、证券商及投资者之间进行。
金融机构:
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
管理性金融机构:
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
商业性金融机构:
是指以经营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追求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政策性金融机构:
它的业务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的经济政策。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是在特定时期,政府为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由政府出资专门收购和集中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机构。
+1
信托投资公司:
是以受托人身份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运营。
处置资产。
融资租赁业务:
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凭物和供贷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
第六章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在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重要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交易额大)
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其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
一级交易商是指具备一定资格、可以直接向国库券发行部门承销和投标国库券的交易商团体,一般包括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资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方式。
基金净值也称为基金资产净值,是指某一时点上资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权益。
逆回购协议:
是指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购入的证券如数返还。
货币市场基金:
是集合众多小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
+1
贷款承诺:
也叫信用额度,是指银行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确定的条款和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为此,商业票据的发行人要向商业银行支付一定的承诺费。
+1
中央银行票据:
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务。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1
第七章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是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也被称为中长期资金市场。
公募发行:
又称公开发行,是由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将债权销售给不特定的投资者的发行方式。
私募发行:
又称为定向发行或私下发行,即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
名义收益率:
即为债券的票面收益率,是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
现时收益率:
是债权的票面年收益与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
持有期收益率:
是指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之间所获得的收益率,在此期间的收益不仅包括利息收益,还包括债券的买卖差价。
到期收益率:
是采用复利法计算的以当前市场价格买入债券持有到债券到期能够获得的收益率,是衡量债券收益率最重要的指标。
系统性风险:
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
非系统性风险:
是指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的风险。
委托驱动制度:
也称竞价交易制度,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将委托通过各自的经纪商送到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进行撮合成交。
信用交易:
又称垫头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股票的买方或卖方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股票买卖。
+2
市盈率:
是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股票价格指数:
是反应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
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选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报告期的股价指数。
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与基础性金融工具相对应,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为了配合现货市场的交易,而在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便达到转移、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交易行为。
是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或履约能力的下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金融互换:
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各自筹资机会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将不同币种或不同利息的资产或负债在约定的期限内互相交换,以避免将来汇率和利率变动的风险,获取常规筹资方法难以得到的币种或较低的利息,实现筹资成本降低的一种交易活动。
利率互换:
是指交易双方对两笔币种与金额相同,期限一样但付息方法不同的资金进行互相交换利率的一种预约业务。
货币互换:
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换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币种不同的两笔资金及其利息的业务。
看涨期权:
也称买权,是指赋予期权的买方在给定时间或在此时间以前的任一时刻以执行价格从期权卖方手中买入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期权合约。
看跌期权:
也称卖权,是指赋予期权的买方在给定时间或在此时间以前的任一时刻以执行价格卖给期权卖方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期权合约。
利率期货:
其标的物是一定数量的与利率相关的某种金融工具,即各种固定利率的有价证券。
股价指数期货:
即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
86、金融远期合约:
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按照某一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远期利率协议:
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双方协议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的协议。
第十章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会形成银行现实的资产或负债但却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业务
中央银行:
是指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政策性银行:
是指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账面资本:
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它可以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观察到,账面资本有时又称权益资本或会计资本。
监管资本:
是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最低资本量,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因此,监管资本也可称为法律资本。
经济资本:
是指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出来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也称风险资本。
资本充足:
其确切的含义是资本数量适度,即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既能够满足其正常经营的需要,又能满足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要求。
现金资产:
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次级金融债务:
是指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类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金融市场参数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挂钩,从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收益的业务产品。
全能性商业银行:
也称综合性银行,是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
专业性商业银行:
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通知存款:
是指存款人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
第十一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利益指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它体现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投保标的之间的利害关系。
若保险标的没有遭遇灾害事故,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就会受益;若保险标的因灾害事故受损,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就会蒙受经济损失。
+1
存款保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其依法所吸收之存款为保险标的,向存款保险公司投保并缴付保险费的一种政策性保险。
投资银行:
是指经营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109、证券承销:
是指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要资金的业务活动。
兼并: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实体形成新经济单位的交易活动。
收购:
是指两家公司进行产品交易,由一家公司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权以达到控制该公司的交易活动。
现金管理业务:
是投资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其目的在于解决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不得不持有大量的现金资产而产生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即让企业在保持其金融资产足够流动性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持有现金带来的机会成本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保险:
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责任,或者当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人身保险:
是以人的身体或者生命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
再保险:
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1
责任保险:
是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则经过特别合同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
+1
损失补偿原则:
是指在财产保险中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将其自身原来承担的特定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来承担,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给予被保险人的经济赔偿恰好填补被保险人因遭受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如财富拥有额、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永恒收入是指一个人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的过去、现在和今后预期会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货币均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名义货币需求:
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1万美元、万元人民币、如58000英镑等,通常以Md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
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c.
流动性陷阱:
它是指这样的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存储起来。
+1
货币供给: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
基础货币:
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原始存款:
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派生存款:
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
现金漏损率:
漏出银行体系的现金(也即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现金漏损率。
货币乘数:
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通货——存款比率:
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总额。
准备——存款比率:
即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也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和。
通货紧缩:
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它等于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经常账户也称经常项目,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
+2
通货紧缩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这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批发物价指数:
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国际收支:
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一种按复式薄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货币均衡: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第十四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内生变量又称非政策性变量,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而自行变化的量,通常不为政策所控制,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
(如果说货币供给量是外部变量,意味着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货币供给量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而相应的改变,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货币政策的目标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
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这种变量的变动最主要受政策影响,而不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税率就是一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
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
直接信用控制:
是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道义劝告:
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的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的方式,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窗口指导:
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额对产业部门贷款,中央银行可削减向该银行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
+1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主要有市场利率、货币供给量等指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金融 理论 实务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