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喜欢的人第一次磨课研讨.docx
- 文档编号:11367461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3.88KB
写一个喜欢的人第一次磨课研讨.docx
《写一个喜欢的人第一次磨课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一个喜欢的人第一次磨课研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一个喜欢的人第一次磨课研讨
第一次磨课研讨
吴丽平: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们对习作教学《写一个喜欢的人》进行第一次集体研讨。
先由我来介绍一下参加研讨的老师,她们是来自青岛李沧区实验小学的执教老师王春蕊、市北区重庆路小学的刘小露老师、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的徐瑞芳老师、开发区王台小学的杨立芳老师、烟台龙口市芦头完全小学初静宜老师,我是吴丽平,来自青岛市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刘小露等:
大家好!
吴丽平:
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怎样围绕人物特点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得比较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首先,请王老师说一下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设计。
王春蕊:
各位老师大家好,本次习作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诵读经典,丰富积累”,主要通过课前经典词句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为表达做好铺垫;第二个板块是“自主选材,确定详略”,主要引导学生围绕人物特点,筛选积累素材,确定详略事例;第三个板块是“交流随笔,完善细节”,指导学生抓住外貌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指导中,注意通过典型习作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把文章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的一些方式方法等。
最后指导学生把零散的材料进一步通过布局谋篇组织在一起,确定好题目,完成习作。
刚才我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了第一稿的教学设计,定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进一步修改完善。
谢谢大家!
吴丽平:
王老师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讨课例,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进行思维碰撞,智慧分享。
好吧?
徐瑞芳:
这次习作设计,“诵读经典”板块挺有创意,建立了积累与运用的联系,但怎样的内容才能与本次习作的联系更为密切,更能为习作提供范例,还需进一步商榷。
杨立芳:
是的,这次展示的内容是关于人物品质的一些成语,但不一定非局限于此,可以增加某种技能和特长的成语。
刘小露:
对于成语内容有些晦涩陌生的可作些删改,对于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考虑时间原因,能否保留一段。
初静宜:
另外对于积累的内容出示的时机也可“后发制人”,可把它放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提供给他。
吴丽萍:
是呀,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及时回顾,调用阅读信息的好习惯。
以起到有针对性地指导。
王春蕊:
嗯,有道理。
吴丽平:
刚才大家就“诵读积累”板块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其它,大家还有什么见解?
刘小露:
教学目标确立也是磨课的一项,目标的表述要尽可能的准确,对于教案中教学目标有三条,能否把三条融合到二条中?
这样集中精力进行到位训练。
初静宜:
是,这个教案涉及到选材、详略、细节、修改、题目等诸多训练点,怕面面俱到就变成了面面不到。
杨立芳:
是的,本课定位是习作指导,因此目标两条就可以,一是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二是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王春蕊:
奥,回去后我再进一步敲定,谢谢!
吴立平:
刚才对导学目标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其他方面你们还有什么意见?
徐瑞芳:
关于表达的问题我想提点建议:
一是在指导学生表现人物特点时不一定都要面面俱到地用上语言、行动、外貌、心里等方面的描写,如果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不妨在言语描写上浓墨重彩,如果是个谨言甚微的人不妨在语言刻画上惜墨如金。
二是外貌描写要注意与人物个性的一致性,,不要为外貌描写而描写。
刘小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两篇随笔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从整体教案来看,学生的自主活动比较少,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细化。
关于真情实感表达问题,我想只要是真实的素材,发自内心的话语,那就容易真情流露,做到情动而辞发。
注意避免穿靴戴帽式地故意拔高,喊口号。
杨立芳:
再就是关于详略问题不一定非作硬性规定,可根据表达需要而定,王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怎么去交流?
我想一要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要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二要清楚通过什么事来表现这个特点。
这样有了这些方法的渗透,学生的交流就不会漫无目的。
吴丽平:
对于交流要做好预设,学生会出现哪种情况,出现情况后教师应对的措施又是什么?
同时在教案中要体现备学生。
一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是不是再加强一些?
应该有一个前测,学生已经写了一个初稿了,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前期习作的反馈?
二是教师的指导作用能不能再明确一点?
再细一点?
如果一课一得的话,这节课我们能得到什么呢?
比如同样是动作描写,两人的性格不同,动作表现不同,描写也就不同。
教案需要预设得细一点,明晰学生所得的方法是什么。
初静宜:
对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作为五年级学生除了关注布局谋篇,更要关注如何完善细节描写。
看了教案感觉老师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不出来,老师在每个环节之后,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小结?
每一个环节有一个提升?
如何引导学生突出某一方面的描写?
再一个就是习作的题目要画龙点睛,这里如何体现教师的指导,点到哪里?
以什么命题更好呢?
王春蕊:
嗯,我会根据大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思考,进一步修订教案。
吴丽平:
刚才我们大家研讨得很热烈,就“阅读积累运用”“教学目标定位”“选材表达指导”等多角度多层面各自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也初步达成了共识,下一步我们也希望王老师能把目标定位得更准确,把教案预设得更具体,第二稿教学设计更精彩。
好,谢谢大家!
第二次磨课研讨
牛纪英:
大家好!
在第一次磨课研讨的基础上,大家集思广益,围绕着磨课研究的问题,再次对课例的教学目标,以及部分教学环节做了删减与调整,精心的打磨力求让课例更加完善。
首先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更科学准确。
于永萍:
的确如此。
王老师的设计跟第一稿教学设计相比,首先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将原来的第二、三条学习目标进行了整合。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这样让教学目标更明晰,研究的内容更为集中,指导的重点更为突出。
王荣荣:
我认为:
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更为明确。
表现人物的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中的一两个方面写具体,这样也许就更有针对性,指导会更有效。
韩玉英:
谈到教学目标,我也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总体感觉课的定位上不明确。
本课是写作课?
还是写后指导课?
是指导讲评课,还是赏析课?
兼而有之,重点不够突出。
牛纪英:
这一点我也有同感。
在课前,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以及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初稿,这样的话本课是否定位为:
基于学生已有习作的基础上的一节习作讲评课,这样也许会更恰当。
另外,教学环节的设计,我总感觉环节过多,一节课40分钟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呈现积累,写作、指导、修改各个环节是不可能的,必须有所取舍。
韩玉英:
牛老师谈到了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学生课前已经形成了积累的习惯。
诵读语句,丰富积累是学生课前的学习,我认为可以删除,因为这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于永萍:
关于教学的材料,我也说一点看法:
课堂中老师呈现的材料很多,共出示了7个范例片段,指导的环节感觉总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我想还要再做预设。
王荣荣:
关于对学生习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指导,已经通过出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片段中的句子有所感悟了,可是在后面的预设中又设计了关于神态的描写,这样就学环节就重复了,而且显得拖沓,如果把这两部分做一个整合,也许会更好。
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牛纪英:
对!
也赞同王老师说的。
另外,我觉得课堂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都一一作了指导,而且没有侧重点,教学的方法也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外貌描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指导的重点,可以简单处理或者由学生交流即可。
这也不是预设的重点,这些妙招也不用出示了。
一节课时间有限,老师的指导肯定要有所侧重的才好。
动作、语言的预设应细一点,外貌不是重点,也可以不作为指导的重点。
于永萍:
我还有一点建议:
学生的发展要体现出来,课堂中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材料。
学生写完之后,阅读材料他能吸取多少?
针对习作应该作哪些改进?
比如动作描写,王老师说了一段话,抓一举一动,两个文章片段抓动词,动词选择很重要。
能不能接着把孩子的习作典型的来一篇,一起斟酌一下,他也是一连串动作,哪些用得特别好,品析一下是否恰当?
无论出示多少,都是为了让学生从读促写。
在动作和语言上具体细化一些,预设再全面一点儿。
这样的指导也许才会更具体有效。
韩玉英:
关于习作的指导讲评,这应该是我们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素材选择的指导、把事例写具体的指导、拟定题目的指导,重点应放在把事例写具体的指导。
这个本身就是有问题,应通过事例把人物的外貌语言等特点写具体。
我们的目的是突出表现人物特点。
原来定的一课时,两课时不太现实。
从体现学生能力的发展来看,怎么样能让人感受到学生有发展了,不在于我们搞的内容有多丰富。
王荣荣:
关于这一次增加的命题方法指导的环节,我认为从会从两个角度指导会更有实效:
从内容的角度——以人物或加上其性格特点命题;从技巧的角度——如王老师做推荐的,两者结合,画龙点睛。
(命题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是不是就不谈了?
)
于永萍:
王老师重新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预设。
其中的外貌描写方面运用了对三国人物关羽的猜测,比较有趣,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我想可不可以将猜测放在前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总结外貌描写的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合作后,再进行总结可能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对于“拟定文章题目”这一环节,我认为预设可以再充分一些。
牛纪英:
谈到教学设计,我觉得教师的预设应该更具体精细。
课堂上应该通过语言或动作的某一个点,进行细致地对比,学习修改方法。
其他的内容,得法于此,不用老师全部去引导。
课堂上用哪一个点,教师应该预设好。
因为学生是已经有了一个初稿,教师课前可以找到几个典型的例文的课上进行指导,这样指导会更有针对性,也会更有效。
于永萍。
非常赞同大家的看法,我还有一点建议:
学生的主体性弱了一点,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一个初稿,本课是基于这个学情基础之上进行的指导。
因此应该放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五年级的孩子完全已经有了评价的能力。
在教师进行指导,学生修改之后,再对习作进行评价,从习作变化中会看到学生的发展。
牛纪英:
对,这样就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刚才大家畅所欲言,从教学目标,研究的内容,教学的素材、习作的指导评析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课堂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需要王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
我想一定会有所突破。
王春蕊:
谢谢老师们,你们的金点子我都一一记下来了。
我会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教学环节中,习作的评析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定教,以生为本,有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我们课例研究的问题。
谢谢大家。
观课准备会议
吴丽平:
为切实做好观课工作,今天举行观课准备会议。
请大家谈谈准备从哪些角度对这节作文课作观察和评议。
原华秀:
为了更客观地观测课堂是不是以生为本,我建议确定“师生活动时间”这个维度。
我们要从“选择恰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自主修改作文”、“习作展示”四个教学环节来统计师生活动的具体时间。
刘丽萍:
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中要统计“学生个体活动”、“小组活动”、“教师讲授”的时间各占了多少,时间统计要精确。
这样更好的观察课堂中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牛纪英:
“学生主动学习”这个维度。
我们要从“选材”、“内容”、“自主修改”、“习作展示”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具体统计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及学生参与的广度。
吴丽平:
学生参与的态度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老师们要用心统计每个等级参与的人数。
为了更科学地观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还建议确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个维度。
老师们要从“修改字数”和“修改有效度”两个方面做细致的统计。
刘丽萍老师提出:
确立“学生随笔讲评前后变化”这个维度,要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对学生的初稿和修改情况做一统计。
以观察以学定教,也可观察到课堂指导的有效性。
吴丽平:
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从“师生活动时间”、“学生主动学习”、“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习作讲评前后变化”四个维度来观课,具体的观课分工;
师生活动时间——原华秀(负责)、初静宜、刘小露
学生主动学习维度——牛纪英(负责)、于永萍、韩国萍、韩玉英、崔燕
教学目标达成度——吴丽平(负责)、韩新芝、王荣荣
学生习作前后变化——刘丽萍(负责)、徐瑞芳、杨立芳
大家明确各自的观课分工后,还要强调注意两点:
观课时如实记录,为下一步撰写观课报告做好充分的准备;听课后要深入思考,撰写观课报告并按时提交。
【学习目标】
1.学会选择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3.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学习重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学习准备】
阅读素材:
精读课文《番茄太阳》、《理想的风筝》、《刷子李》、《我家的男子汉》;
拓展阅读《合欢树》、《泥人张》、《我的老师》(魏巍)、《保姆马秀花》、《我的老师》(贾平凹)。
【学习流程】
一、诵读经典,丰富积累
课件展示:
成语
炉火纯青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蕙心纨质冰清玉洁锲而不舍
身残志坚同甘共苦高山仰止率真可爱聪明伶俐少不更事
感动中国颁奖词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语言大师季羡林】
教师引导: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
王老师再给大家加“一到”,那就是——笔到。
记录下读书的收获是非常必要的,同学们的“书海拾贝册”中收录着许多的经典词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师小结:
到今天,大家已经很清楚我们这次的习作主题了,今天就让我们动笔写下你心中喜欢的人。
二、自主选材,确定详略
1.教师引导:
课前同学们根据这次习作的主题进行了自主的选材,确定了自己最想写的那一个喜欢的人,谁来交流一下,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他的什么特点最吸引你?
2.学生交流:
主要从喜欢的人有哪些?
最终确定的描写对象是谁?
特点是什么?
选择了那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的?
【同时展示学生前期的素材整理过程】
3.教师预设:
因为前期学生积累的素材可能比较杂乱,没有主次和详略,根据课堂情况相机出示精读文章加以引导。
(1)出示《理想的风筝》片段,明确详略。
(2)学生自主确定选材中素材的详略和顺序。
(3)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
三、交流随笔,完善细节
(一)引导抓住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把事例写具体
1.展示随笔。
2.教师活动:
选择两篇典型随笔,以此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抓住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可以使事例更具体。
3.学生活动:
交流自己的意见。
4.教师引导:
怎样抓住语言、神态、动作等把事例写具体。
预设:
可以出示精读课文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或语言、或动作、或神态、或外貌的描写。
5.学生活动:
自主修改随笔。
(二)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1.学生活动:
把自己的随笔在小组读一读,让小组的同学听听你的随笔表达了什么情感。
2.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
抓住了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把事例写得越具体越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4.学生活动:
同伴互相修改随笔。
四、拟定题目,画龙点睛
1.教师引导:
谁愿意把自己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2.学生活动:
朗读自己的作品。
3.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题目
4.学生活动:
共同修改题目
5.教师引导:
课件出示
《理想的风筝》具体事例《番茄太阳》人物形象的比喻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人物和衬托对象《刷子李》描写人物的技能
《我家的男子汉》描写人物本身
6.学生活动:
自主修改题目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写下了自己心中喜欢的那个人,下节课同学们就把稿子誊写在“成长的足印”佳作收藏夹里,有机会读给你喜欢的那个人听听。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选文和联系生活,能选择恰当的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学习重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学习准备】
阅读素材:
精读课文《番茄太阳》《理想的风筝》《刷子李》《我家的男子汉》《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拓展阅读《合欢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的老师》(魏巍)《保姆马秀花》《我的老师》(贾平凹)。
习作前准备:
1.通过精读和拓展阅读,明确习作主题,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填写好“书海拾贝”阅读积累夹和“书海冲浪”阅读收藏夹。
2.阅读选文开拓学生思路,搜集习作素材,填写好“生活放大镜”习作准备夹和“生活聚焦点”素材储备夹。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师导语:
同学们在“书海拾贝”阅读积累册中收录着许多的经典词句,我们一起诵读一下吧。
教师引导:
卫萱利笔下的明明漂亮可爱,让人心疼。
贾平凹笔下的“老师”真实,不恭维人,惹人喜爱。
他们的特点这么突出是因为作者分别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和语言来写的。
很期待读到大家笔下的人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
经典诵读中安排的成语都是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心理的,并且精心编排了词语的顺序,以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地使用这些成语;两个诵读的句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阅读选文,一处是外貌描写、一处是语言描写,都是很典型的突出人物特点的范例,因为在阅读课上已经讲到,再次诵读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外貌、语言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为接下来的指导埋下伏笔。
】
二、选择恰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教师引导:
课前翻阅了大家的“生活放大镜”习作准备夹,发现大家喜欢的人有的是身边熟悉的人,有的是从书籍、杂志上读到的,还有的来自于电视、广播。
(课件播放学生“生活放大镜”习作准备夹)
在这众多喜欢的人中,大家都确定了一个自己最想写的人,他的什么特点最吸引你?
你想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人?
学生活动:
指生全班交流自己的随笔。
教师引导:
你们对这位同学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看法?
学生活动:
自主交流。
(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哪些事例保留,哪些事例删除。
)
总结提升:
人物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看来选择什么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请大家仔细揣摩自己搜集的事例能不能突出你喜欢的这个人的特点?
对你搜集的事例进行选择。
学生活动:
对事例素材进行自主的选择。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
指生全班交流自己选择的事例,以及通过所选择的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请两名同学朗读自己的随笔。
(有意选择两名随笔有差异的同学朗读:
一名是对事例描写具体的,一名是对事例描写不够具体的)
【设计意图: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这一环节中有所体现,因为课前翻阅了“生活聚焦点”素材储备夹,了解到了学生搜集素材的情况,在课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互相启发,打开视野,拓宽素材的来源,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习作素材的能力。
全班交流事例的环节既是对选材情况的反馈,更成为接下来的“把事例写具体”的桥梁。
】
三、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教师引导:
从这两位同学的随笔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一位同学的随笔事例描写具体,另外一位的事例描写不具体。
预设:
这位同学的事例哪个地方比较具体?
学生:
自主交流。
预设一:
语言
学生:
请学生将语言描写一部分再读一下。
(设问:
他的语言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
学生:
自主交流。
教师:
看来写好语言,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
课件出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片段。
学生:
默读这一部分内容。
学生:
这是写了彭德怀语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
给事例写得不具体的同学提提建议。
教师小结:
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使读过文章的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
老师还有一个锦囊妙计给大家:
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写得具体一点会更好的。
读读这两个句子:
教师引导:
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学生交流:
从中可以体会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和杀骡子的坚决。
小结:
从神态中能够读出人物的感情,这不就是老师经常说的词语也是有温度的嘛,所以在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人物的神态加以描写。
预设二:
动作
追问:
他的哪一些动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
自主交流。
教师:
正是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物的特点。
我们再来重温这段文字。
课件出示《理想的风筝》片段
引导:
作者为什么要写刘老师的动作?
学生:
因为刘老师是一位残疾老师,从他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工作和学生的热爱。
教师:
抓住有特点的动作,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我们也能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点就是动词的选择也很重要。
学生:
《我家的男子汉》。
教师:
这一连串的动作,怎能让我们忘记他的“光辉形象”呢?
预设三:
外貌
教师引导:
其实,除了语言、动作、神态之外,写好外貌也是很重要的。
谁来读读你写的人物外貌部分?
学生活动:
朗读自己的随笔片段。
(你认为他写的怎么样?
)
学生活动:
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
写好外貌大家有妙招吗?
学生活动:
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
除了大家的小妙招,王老师告诉大家四个非常好用的。
(少而精)
学生活动:
班主任。
小结:
一读大家就知道是班主任王老师,就是因为外貌描写得惟妙惟肖。
预设四:
神态
教师引导:
这位同学的随笔写得最传神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活动:
自主交流。
教师引导:
神态描写往往是和语言、动作、外貌描写结合在一起的。
【和语言结合在一起描写】
四、布局谋篇、确定题目,自主修改习作
教师引导:
在习作中我们能够紧紧抓住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描写就能够把事情写具体,如果把事情写具体,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自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你的情感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自主修改习作(提示:
请大家给文章拟一个吸引读者的题目,然后要注意文章的过渡。
)(课件同时出示小贴士:
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确定题目的时候要注意:
巧用修辞恰当引用借用标点)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主修改随笔时,教师巡视学生的修改情况选择有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通过学生随笔的对比,引导学生自行发现把事情写具体的关键在于要抓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并通过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化难为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预设的这三方面没有前后之分,完全来源于课堂上的生成,会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进行调整。
】
四、学生习作展示
学生活动:
1.自主修改习作。
2.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
学生活动:
同伴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关注到课前进行随笔展示的孩子,最后让这个孩子进行习作展示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
五、总结
今天,我们动笔写下了那个自己喜欢的人,请同学们下节课把它誊写在“成长的足印”习作收藏夹里,也可以把你写的读给你喜欢的那个人听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一个喜欢的人 第一次磨课研讨 一个 喜欢 第一次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