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应用.docx
- 文档编号:11364672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84.99KB
机器人技术应用.docx
《机器人技术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技术应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器人技术应用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Z-003
赛项名称:
机器人技术应用
英语翻译:
Robottechniqueandapplication
赛项组别:
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
加工制造类
二、竞赛目的
通过技能大赛,展示参赛选手调整、操控机器人的技能,检阅参赛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引导职业学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使用)的普及;提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水平。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一)竞赛内容
比赛总时间为5个小时。
整个比赛包括3个阶段:
1.机器人的装配编程阶段
本阶段分为2个部分,总时间3.5小时。
(1)参赛队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各自安装赛位,组装机器人除底盘外的其余机构。
①按照机械装配图组装机器人设备
主要装配任务是:
A.槽轮回转机构装配
B.丝杠升降机构装配
C.同步带平移机构装配
D.双曲线槽轮手爪机构装配
E.总装
②按照电路图连接机器人电路
主要装配任务是:
A.电机线走线
B.传感器安装、走线
C.电路板走线
D.压线端子、穿线号
E.接线
F.电缆拖链安装
(2)根据赛前公布的场地布置图和具体任务编写机器人工作程序,并进行调试。
参赛队机器人装配编程完成后,就可以向裁判申请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完毕,裁判记录装配编程总时间,以后,参赛队不允许再进行任何装配工作。
参赛队可以提前向裁判申请装配编程结束,并进行功能测试。
比赛第一阶段期间,裁判检查记录每个参赛队在机器人装配中的技术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装配编程完成后记录各参赛队的装配编程时间,详细检查最后的装配质量,对每个队的装配工艺打分,对机器人进行功能测试,对功能测试结果打分。
2.机器人试运行阶段
(1)此阶段由裁判根据参赛队结束比赛第一阶段的先后顺序(同时结束第一阶段比赛的,则按照各队的赛位号顺序)依次安排参赛队进入机器人运行场地调试机器人运行程序。
(2)比赛场馆内共有6-8块机器人运行场地,每个场地安排7支左右参赛队,每个参赛队使用与自己的赛位号对应的场地。
(3)本阶段时间为60分钟,时间到必须停止程序调试,转入任务运行;参赛队也可以提前结束程序调试,向裁判申请进行任务运行。
(4)本阶段,参赛队不允许再进行任何装配工作,若机器人发生故障,经裁判允许,可以进行修理,但会适当扣分。
3.机器人任务运行阶段
此阶段,机器人在比赛场地上完成赛题要求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工作:
(1)让机器人从出发区启动运行。
(2)机器人沿白色引导线前进,运行至工件存放区抓取工件。
(3)沿白色引导线继续运行至第一个指定工位,按照指定方式向工位上摆放指定编号的工件。
(4)机器人继续运行至下一个指定工位摆放指定编号工件。
(5)依此类推,直到指定工位上都有相应工件摆放。
(6)机器人对已经摆放在工位上的工件重新布局。
(7)机器人在每个工位上需要摆放的工件编号和摆放形式在赛题中规定。
(8)机器人继续运行直至任务完成后回到终点区停止。
(9)机器人每完成赛题规定的一项任务,裁判记录其得分情况。
(10)本阶段比赛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比赛结束,机器人停止运行。
(11)机器人在出发区放置完毕后,操作机器人的队员必须立即退出赛地,站在木质围栏外;机器人在场内运行时,未经裁判允许,参赛队员不得进入场内。
(12)一旦机器人启动,参赛队员不得接触机器人。
(13)当运行时,机器人发生故障时,参赛队可以向裁判申请“重试”机器人,“重试”的申请被裁判允许后,参赛队员必须把机器人搬回到机器人出发区,并尽快启动。
(14)“重试”时,机器人的任何部件均不能更换,机器人的能源也不能补充或增加,工件状态可保持不变,也可将工件全部放回工件存放台,恢复至比赛开始状态;若重试时将工件全部恢复至比赛开始状态,则任务运行分从0开始重新计算。
(15)参赛队正确完成了赛题所规定的全部任务,可以提前结束比赛,裁判记录下其所用的任务运行时间。
(二)竞赛日程
本赛项比赛时间安排在2014年6月中旬,竞赛分3天进行。
第一天:
上午:
各参赛队、裁判办理报到手续;
下午:
各参赛队继续办理报到手续,参赛队熟悉场地;裁判熟悉场地;
晚上:
召开领队会议;
第二天:
参赛队比赛
上午:
参赛队在赛位上统一组装调试;(提前结束装配编程阶段的队伍经裁判允许,可以提前在机器人运行场地上进行试运行和正式运行)
下午:
在裁判安排下,依次在机器人运行场地上进行试运行和正式运行。
第三天:
上午:
闭幕式
四、竞赛方式
(一)竞赛采用团体赛方式。
(二)竞赛队伍组成:
每支参赛队由3名正式学生比赛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
每队设领队教师1名,指导教师2名。
以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参赛。
(三)组织机构: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与执委会的指导下,在赛区组委会与执委会的领导下,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成立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执委会,下设本赛项专家组、裁判组、仲裁组等工作机构。
(四)竞赛需采取多场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赛位号和参赛场次。
抽签步骤如下:
1.由裁判长主持并管理结果、加密裁判组织实施、监督人员监督过程,其余人员均不得在场,整个抽签环节原则上需经两次加密;
2.参赛选手随机抽签,确定赛位号,赛位号由1位字母和2位数字组成,抽签完毕后在记录单上签名确认。
(五)竞赛平台由大赛办公室组织专家评选确定。
(六)2014年,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到场观赛。
(七)比赛过程
1.参赛队报到后,举行领队说明会,说明会由承办校召集,专家组介绍情况。
2.比赛当天,所有参赛队自带比赛用机器人和配件(除底盘外的机构均采用散件形式)、各种工具、电脑等提前60分钟入场,由检录裁判进行检录;由裁判长主持、加密裁判组织实施现场抽签,参赛队根据抽签的赛位号进入各自的赛位;由装配工艺裁判检查机器人除底盘外的其余机构是否已经处于散件形式,对于不符合散件要求的部件,必须先拆卸成散件,经装配工艺裁判确认后,此参赛队才可以开始比赛。
3.比赛开始后,参赛队在自己的赛位上组装机器人,并根据赛题要求编程,比赛的装配编程阶段时间为3.5小时。
4.装配编程结束后,由任务裁判安排参赛队进入对应于本队赛位号的机器人运行场地,进行试运行和正式运行。
五、竞赛试题
由专家组负责建立试题库,竞赛时从10份竞赛试题中随机抽取1份作为正式竞赛试题。
专家组在正式比赛前一个月在大赛官网上发布比赛样题及评分标准。
六、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及参赛队伍要求
1.参赛队及参赛选手资格:
参赛选手须为2014年度全日制在籍学生,性别不限,年龄不超过21周岁(当年),即参赛当年7月1日前不满22周岁。
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只接受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比赛,
2.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3.组队要求:
省、自治区、直辖市组队参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可以组队参赛。
参赛队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
每个参赛队可配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4.参赛队名额确定:
以省级及计划单列市政区划分,各地区参赛队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支。
鼓励各省组织省赛,组织有相应项目省级选拔赛的省份,经大赛执行委员会审查备案,视赛项特点及承办单位实际承接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应项目可增加1个参赛名额。
5.人员变更:
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团体赛选手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时,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6.参赛队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7.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参赛学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以备查阅。
(二)熟悉场地
1.执委会安排在报到结束后各参赛队统一有序的熟悉场地,熟悉场地时限定在观摩区活动,不允许进入比赛区。
2.熟悉场地时严禁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3.熟悉场地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比赛入场
1.参赛选手凭参赛证、身份证、学生证按正式比赛开始时间提前60分钟准时到达赛场集合,检录裁判进行检录;由裁判长主持、加密裁判组织实施现场抽签,参赛队根据抽签的赛位号进入各自的赛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选手在比赛开始15分钟后不得入场。
2.参赛队自带计算机、竞赛机器人、设备附件和工具等,不得携带平板电脑、无线上网卡以及手机等任何通讯工具,不能使用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工具;大赛统一提供每队一路电源,提供一定数量计算机和仪器设备作为参赛队应急使用。
赛场不提供网络环境。
3.所有参赛队同时参加竞赛,由抽签确定参赛队赛位号,使用相同比赛赛题。
(四)比赛过程
1.选手进入赛场必须听从现场裁判人员的统一布置和指挥。
2.参赛选手必须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才能进行比赛。
3.参赛选手所携带进入赛场的参赛证件和其它物品,现场裁判员有权进行检验和核准。
4.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随意离开赛位范围,不得与其它选手交流或擅自离开赛场。
如遇问题时须举手向裁判员示意询问后处理,否则按作弊行为处理。
5.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专家组成员、仲裁组成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其余人员(包括领队、指导教师和其他参赛选手)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进入赛场。
6.比赛过程中,选手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并接受现场裁判和技术人员的监督和警示。
(五)比赛结束
1.在每个阶段比赛结束前10分钟,裁判提醒比赛即将结束,选手应做好结束准备,结束哨声响起时,宣布比赛正式结束,选手必须停止一切操作。
2.参赛队若提前结束某个阶段比赛,应由选手向裁判员举手示意,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竞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3.比赛结束后,选手应立即上交赛题运行程序和比赛任务书等,做好比赛设备的整理工作,整理个人物品。
4.参赛选手不得将比赛任务书带离赛场,选手必须完成现场清理并经现场裁判员检查许可后方能离开赛场。
5.对于参赛队每个阶段的比赛结果,裁判员与参赛选手一起签字确认。
(六)文明参赛要求
1.任何选手在比赛期间未经赛项组委会的批准不得接受其它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比赛内容相关的采访。
2.任何选手未经允许不得将比赛的相关信息私自公布。
3.参赛选手、领队和指导教师违反竞赛规则,取消比赛资格并进行通报。
4.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着装整齐。
5.新闻媒体人员进入赛场必须经过赛点领导小组允许,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竞赛进行。
6.其它未涉事项或突发事件,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或决定。
(七)成绩评定及公布
1.在赛项执委会的领导下,赛项裁判组负责赛项成绩评定工作,并上报赛项仲裁工作组,由赛项仲裁工作组对竞赛结果作最终裁定。
2.比赛成绩按照总得分从高到底排列,若总得分相同,则按照完成运行任务的得分排名,得分高的队伍排名在前;若运行任务得分相同,则按照完成运行任务的时间排名,用时少的队伍排名在前;若用时相同,则由裁判组综合评定。
3.成绩公布:
竞赛获奖成绩在闭幕式上公布。
七、竞赛环境
(一)比赛用场馆
比赛场馆需要大约1200-2500平方米空间,需要提供足够的的灯光设备。
包括一些以下部分:
(1)4米*6米的机器人运行场地6-8个,用英文字母A、B、C、D、。
。
。
为代号。
(2)大屏幕计时装置,用于倒计时。
(3)安装赛位
用于参赛队机器人的装配、编程和初步调试。
每个参赛队拥有一个大约9平方米的安装赛位,内部配有电源5孔插座1个,参赛队标牌。
(二)机器人运行场地
图1机器人运行场地立体效果图
本场地模拟了一个自动装配线的布局。
(
)尺寸:
大小为4米*6米。
其中外围档板高10cm,材质为厚胶合板或者木工板。
(2)工位区:
共有5个,比赛开始后,机器人将在指定工位上摆放指定数量工件,工位区编号从1-5,其中5号工位区位置不变,1-4号工位区位置、方向可变,图中区域标示线标注的是1-4号工位在场地上可能摆放的位置。
(3)出发区:
机器人正式启动前所停泊的区域。
(4)工件:
使用尼龙材料,8个工件,工件编号从1号-8号,工件与2012年大赛所使用的完全相同。
(5)工件存放区:
共有1个工件存放区,比赛开始时,工件存放区叠加放置了8个工件,共分2列(图1中的工件排列顺序仅供参考,实际排列是可变的,在赛题中明确规定)。
比赛场地上工位的位置、工位的朝向、每个工位上需要放置的工件数量、工件编号都在赛题中明确规定。
八、技术规范
1.竞赛标准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专业类教学指导方案,参照维修电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要求实施。
机器人平台符合教学仪器设备国家标准:
GB21746-2008、GB21748-2008标准。
2.职业道德
(1)敬业爱岗,忠于职守,严于律已;
(2)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认真负责,吃苦耐劳;
(4)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
(5)着装规范整洁,爱护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
3.相关知识与技能
(1)小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小型机器人机械结构、安装、检测、调试;
(3)小型机器人控制系统原理、装配、调试和故障排除;
(4)小型机器人应用程序编写;
(5)小型机器人整机调试;
九、技术平台
1.机器人实训平台
每个参赛队使用1台ZKRT-300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该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是面向中职和高职院校的机器人实训室所开发的机器人实训平台,可以针对中、高职院校的机电、自动化、机器人、电子信息等专业提供综合性实训教学。
技术指标:
机器外形尺寸:
639X385X646
夹持工件直径:
35~65mm
最大夹持质量:
500g
手臂前后平移行程:
420mm
手臂平移速度:
100mm/s
手臂升降行程:
225mm
手臂升降速度:
30mm/s
手臂回转角度:
180º
手臂回转速度:
45º/s
手臂自由度:
3(回转、水平平移、升降)
机器人前进速度:
0.5m/s
整机重量:
13kg
该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包括一台自动堆垛式载运机器人,以及用于进一步扩展的电机、机械臂、输送机构、夹紧机构,光电、超声、红外等传感器,扩展控制电路,实训用教材等。
该机器人由控制电路、各种传感器、运动底盘、回转部件、平移部件、升降部件、夹紧部件等组成。
机械部件中涵盖了工业上常用的丝杠传动机构、槽轮机构、同步带机构、凸轮机构以及矩形线性滚动导轨、圆柱导杆式线性滚动导轨等,工业化、精密化设计
底盘由表面氧化处理铝板加工而成,是安装其它工作部件的平台。
底盘下方安装有巡线传感器用于感知场地上所贴的白色引导条信息,在控制电路控制下可以沿着白条巡线前进,并通过对十字交叉点的计数掌握机器人在场地上的具体位置,实现全场定位。
底盘采用后轮驱动的3轮式车体,行走性能较好,控制方便灵活。
两个后轮由两个直流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机构实现差速驱动,可方便地控制机器人的行驶路径,并且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
循线传感器装在前轮附近,保证机器人良好的循线性能。
回转部件由90度槽轮机构实现,每次动作回转90度,可连续回转两次实现180度回转。
槽轮机构可实现高精度回转定位。
前后平移部件采用同步带传动方式,线性滚动导轨组件导向,运动速度高、噪音低、行程长。
升降部件由直流电机、丝杠螺母和线性流动导轨组件等组成,利用接近开关实现多个位置的控制。
平行夹紧机构采用双曲线槽凸轮机构,保证夹紧机构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对中性能,夹紧可靠方便。
正式比赛所用的机器人设备除底盘外的其余机构必须以散件方式由各个参赛队带到比赛现场。
2.比赛使用工具和量具
比赛使用工具和量具自带,下面所列工具仅作参考:
(1)内六角扳手1套
(2)孔用卡簧钳1把、轴用卡簧钳1把
(3)6"活络扳手1把
(4)尖嘴钳2把
(5)十字螺丝刀2把
(6)一字螺丝刀1把
(7)小锤子1把
(8)平口钳(80mm)1台
(9)Φ25、Φ34铜棒各一根
(10)润滑油枪1把
(11)剥线钳1把
(12)压线钳1把
(13)万用表1只
(14)电铬铁1把
(15)呆扳手1套
(16)工位器具和工装
(17)其它辅助工具和材料
禁止使用汽油、煤油、柴油或其它易燃物品作为清洗剂。
3.电脑
参赛队自带需要用到的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电脑不得携带无线上网卡,禁止携带平板电脑入场,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十、评分标准
本赛项成绩满分为100分。
参赛队的成绩由运行任务分(占总分70%)、运行任务时间分(占总分5%)、功能实现分(占总分5%)、装配编程时间分(占总分5%)、装配工艺分(占总分10%)和职业与安全意识分(占总分5%)组成。
1.装配工艺分10分
设备组装与调试的工艺步骤合理,方法正确,测量工具的使用符合规范;电路与气路连接、布线符合工艺要求、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整齐、美观、可靠。
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考核:
(1)零件表面无锈迹、油污、毛刺、损伤的现象。
(2)零件堆放整齐规范,场地整洁,布局合理。
(3)严格执行操作安全规程。
(4)过盈配合面、滑动部件表面装配加润滑油。
(5)轴承准确定位,装配工艺正确。
(6)带轮装配方法正确,同步带松紧合适。
(7)装配流程合理。
(8)装配过程中无损伤零件。
(9)装配后外形美观整洁,排线整齐。
(10)机械零件连接紧固,正确,电气接线符合要求。
(11)运动部件运转灵活,无卡阻、爬行现象;运动过程中,电线不与其它零件发生碰擦。
(12)调试过程中无失控现象,没有碰撞、过载或其它损伤机械零件的行为,电气零件无烧坏现象。
2.装配编程时间分5分
将所有参赛队的装配编程完成时间,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再以10%间隔分成第1-第10个区间,第1区间的参赛队得5分,第2区间的参赛队得4.5分,以后各区间以此类推。
3.功能实现分5分
装配完成的机器人具备了下列几种功能,则获得相应得分:
(1)机械手实现回转功能,得0.5分;
测试方法:
机械手顺时针回转180度、停顿3秒、逆时针回转180度。
(2)机械手实现上升、下降功能,各得1分。
测试方法:
①上升:
机械手从最低位开始上升至位置2停顿3秒、上升至最高位停顿3秒。
②下降:
从最高位开始下降至位置2停顿3秒、下降至最低位停顿3秒。
(3)机械手实现平移功能,得0.5分;
测试方法:
机械手从最后端平移至最前端、停顿3秒、平移至最后端。
(4)机械手实现夹紧、松开功能,得0.5分;
测试方法:
机械手夹紧一个工件后持续3秒,再松开到位。
(5)机器人底盘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功能,得1.5分。
测试方法:
机器人底盘的恒速后退5秒、停2秒、同速前进4秒、停2秒、左转90度、停3秒、右转45度、停3秒。
4.运行任务分70分
机器人需要按照赛题所规定的任务要求在指定的工位上,按照指定的方式摆放8个工件,每一个工位上需要放置指定编号的工件,正确放置的工件可以得分,每个工件的具体得分情况在赛题中规定,满分为70分。
5.任务运行时间分5分
将所有参赛队的任务运行完成时间,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再以10%间隔分成第1-第10个区间,第1区间的参赛队得5分,第2区间的参赛队得4.5分,以后各区间以此类推。
6.职业与安全意识5分
完成工作任务的所有操作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工具摆放、包装物品、导线线头等的处理,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和相关行业标准;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赛场工作人员,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保持工位的整洁。
7.违规扣分
选手有下列情形,需从比赛成绩中扣分:
(1)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破坏赛场提供的设备,视情节扣2-10分。
(2)出现污染赛场环境,工具遗忘在赛场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3-6分。
(3)在机器人装配结束功能测试完成后,若更换零件,则视情节扣1-10分。
十一、评分方法
成绩评定流程如下:
1.裁判分工:
裁判分为检录裁判(2人,兼加密裁判)、装配工艺评分裁判(5人)和若干名任务评判裁判(2名裁判分为1组,负责1块机器人运行场地及与此场地对应的参赛队),参赛队入场前,裁判在裁判长安排下抽签决定各自分工以及所负责的机器人运行场地号和参赛队赛位号。
2.参赛队入场时,由检录裁判依照检录表进行点名核对,确定无误后递交检录单至监督人员处。
检录后,参赛选手凭参赛编号,隐匿个人身份进入赛场,不得携带违规物品。
3.检录完成后,进行现场抽签,由裁判长主持并管理结果、加密裁判组织实施、监督人员监督过程,其余人员均不得在场,整个抽签环节原则上需经两次加密。
4.任务裁判负责引导参赛队至赛位前等待竞赛指令。
竞赛开始前,在没有裁判允许的情况下严禁随意触碰竞赛设施和试题内容
5.机器人装配编程阶段:
参赛队的三名队员在自己的赛位上组装、调试机器人。
此阶段,5名装配工艺评分裁判独自对各队装配工艺进行评分,满分1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赛队的最后装配工艺得分;在参赛队装配编程结束后,由各组任务裁判记录其装配编程所用的时间,记录在案。
6.在所有参赛队装配编程完成后,两名记分员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对所有参赛队的装配编程完成时间,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按照大赛规程公布的方法最后确定装配编程时间分,满分5分,记录在案。
7.机器人功能测试:
机器人装配编程完成后,由各组任务评判裁判根据赛项规程上规定的方法,依次测试机器人的各项功能,确定其功能实现分,满分5分。
功能测试完成后,安排参赛队进入机器人运行场地。
8.机器人试运行阶段:
各组任务评判裁判监督参赛队机器人的试运行,在此阶段,禁止参赛队员对机器人进行任何装配工作,记录参赛队员的违规情况,记录在案。
9.机器人任务运行:
机器人任务运行工程中,由各组任务评判裁判根据赛题上的具体评分标准打分,满分70分,同时记录其完成任务需要的总时间。
10.由5名装配工艺评分裁判根据参赛队的表现独自评出参赛队职业素养分,满分5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赛队的最后职业素养分。
11.在所有参赛队任务运行完成后,两名记分员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对所有参赛队的任务运行完成时间,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按照大赛规程公布的方法最后确定任务运行时间分,满分5分,记录在案。
12.统分阶段:
两名记分员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对参赛队的所有成绩进行分步汇总,所有步骤成绩的汇总值作为该参赛队的最后得分。
裁判长当天公布评分结果,并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后确认。
13.根据各参赛队获得的总分排名,确定出各队名次,并依次确定一、二、三等奖。
14.成绩审核确认后,上报大赛组委会,在闭幕式上,由裁判长宣布比赛获奖名单。
十二、奖项设定
本赛项奖项设团体奖。
竞赛团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器人 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