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音乐理论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11341953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0.02KB
中职类音乐理论教学大纲.docx
《中职类音乐理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类音乐理论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类音乐理论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系:
艺术系
适用专业及学生层次:
音乐、幼师、歌舞专业
学时、学分:
总学时:
160学时周学时:
2学时
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四、五学期
编写人:
金佑玲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基本乐理课程是中专院校音乐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辅助音乐学习的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或音乐从业人员所必备的,并将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认识和思考科学化,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潜力。
该课程的完成对音乐类一系列高级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具有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重要特点和作用。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绪论部分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音乐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音的要素
①音高
1)音、音列、音组、音域、音区
2)音名、唱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
3)谱号、谱表、调号、小节线、终止线
4)音程(单音程、复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②音值与节奏
1)简谱与五线谱的各种音符、休止符、附点、复附点、连音线、延长号
2)拍子:
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一拍子、散拍子、变换拍子、交错拍子
3)拍号:
2/2、2/4、3/4、4/4、4/5、3/8、6/8、12/8……
4)完全小节、不完全小节
5)切分音、连音符
6)拍子的表现功能
7)节奏的表现功能
3.旋律
①旋律是歌(乐)曲的主体
②曲中的主题有规律地发展,从简单的旋律到完整的曲子
4.力度
①音的强弱
②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2/4强弱,3/4强弱弱等)
③音进行中强弱规律和力度的变化对曲子的作用
④根据作品的内容,处理力度
5.速度
①音乐进行的快与慢
②速度变化对曲子的作用
③根据作品内容,处理速度变化
6.音色
①音色
②不同声部和不同乐器都具有不同的声音色彩
③各种演唱(奏)形式产生各不相同的音色
④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重要性
7.风格
①风格
②各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
③风格是各民族、地理、历史、文化风貌、风俗人情、性格、气质的综合反映
④风格对曲子的作用
8.和声、调式、调性
①和声
②和声的功能与色彩
③和弦的种类与性质
④调式:
调式音阶、大调式、小调式
⑤调性:
平行调、同主音调、转调、调式交替
⑥中国民族调式
9.常用记号
①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演唱(奏)记号、临时变化音记号、力度、速度记号、表情记号、
②常用外国音乐术语………
第一章音及音高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音及音高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三节音的分组
第四节音域及音区
基本要求:
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
教学要点:
了解音乐的四大要素。
(二)通专结合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了解音乐的四大要素。
课时安排:
4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域与音区的基础知识。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二章音律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纯律
第四节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第五节等音
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
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
教学要点:
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
(二)通专结合点:
本章主要使学生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
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
课时安排:
4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三种音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别。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理论讲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视唱练习结合理论、由易到难、突出要点。
处理好基础音乐理论教学中全面性与侧重性的关系,注重理论、听觉与表达的结合。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三章记谱法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五线谱
第三节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第四节谱号
第五节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第六节变音记号
第七节省略记号
第八节演奏法的记号
基本要求:
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
教学要点:
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
(二)通专结合点:
学生能够学习能够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
课时安排:
4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记谱对音乐的学习及创作和表演有着积极的重要性。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理论讲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视唱练习结合理论、由易到难、突出要点。
处理好基础音乐理论教学中全面性与侧重性的关系,注重理论、听觉与表达的结合。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四章节奏节拍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节奏节奏型
第二节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重音节拍拍子小节
第四节切分音
第五节单节拍和单拍子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六节复节拍和复拍子强拍与次强拍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七节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八节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
第九节交错节拍自由节拍1/4拍子板眼及板眼符号
第十节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及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
第十一节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乐曲辨别各种拍子以及它们在音乐的表现意义。
教学要点: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二)通专结合点:
本章主要使学生通过分析歌曲、乐曲辨别各种拍子以及它们在音乐的表现意义。
课时安排:
6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节奏、节拍以及各种拍子。
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五章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速度的标记
第二节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力度的标记
第四节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
教学要点:
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在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
(二)通专结合点: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熟练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在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
2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六章装饰音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倚音
第二节波音
第三节回音
第四节颤音
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四种装饰音。
教学要点:
四种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
(二)通专结合点:
这一章是装饰音的学习,学生要初步辨别四种装饰音及四种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2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七章音程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第二节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第三节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四节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五节音程的转位
第六节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
第七节等音程
第八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九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十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十一节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程的几种类型。
教学要点:
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中音程的重要作用。
(二)通专结合点: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程的几种类型,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中音程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
4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八章和弦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和弦
第二节三和弦
第三节七和弦
第四节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第五节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第六节等和弦
第七节调式中的和弦
第八节和弦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基本要求:
了解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构成和弦的方法。
教学要点:
熟练掌握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在大小调式中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
(二)通专结合点:
本章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在大小调式中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
课时安排:
4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构成和识别三和弦、七和弦。
以及三和弦、七和弦的转位。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九章调式总论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调式、音阶、调、调性
第二节调式音级及其特性
第三节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
第四节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基本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讲解了解调式的特性。
以及调式的多样性。
教学要点:
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二)通专结合点:
通过这一章的讲解了解调式的特性。
以及调式的多样性和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课时安排:
4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音阶、调性以及调式在音乐的表现意义。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十章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五声调式
第二节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第三节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四节六声调式
第五节七声调式
第六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
第七节同宫系统各调
第八节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
第九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辨别歌曲、乐曲的调式以及特性。
教学要点:
熟练掌握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以及调的五度循环。
(二)通专结合点:
本章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以及调的五度循环。
课时安排:
8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以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十一章大调式和小调式作品中的明确法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大调式
第二节小调式
第三节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第四节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五节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
第六节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
第七节各类大小调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八节特种自然大小调
第九节作品中的明确法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以及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特种自然大小调、及其它们的表现特性。
教学要点:
分析歌、乐曲的调式、以及表现特性。
(二)通专结合点:
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以及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特种自然大小调、及其它们的表现特性。
课时安排:
8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调式、小调式大、小调式的特性以种自然大小调式。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十二章关于旋律的知识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旋律
第二节旋律发展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旋律进行的方向旋律的高潮
第四节旋律的分段
第五节乐曲的基本形式
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辨别歌曲的发展方法和基本曲式。
教学要点:
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
(二)通专结合点: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歌曲辨别歌曲的发展方法和基本曲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
课时安排:
2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了解歌曲的基本曲式。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十三章转调及交替调式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转调的总概念
第二节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转调的类别
第四节调的关系
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辨别歌曲、乐曲在音乐中,调与调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点:
调的关系、(远近)准确分析歌、乐曲的转调。
(二)通专结合点:
学生通过分析辨别歌曲、乐曲在音乐中,调与调之间的关系准确分析歌、乐曲的转调。
课时安排:
2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转调的意义和调的关系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十四章调式半音与半音阶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调式变音
第二节半音阶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经过音、和辅助音;以及在任何一个音上写出大、小调式的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教学要点:
调式半音与辅助音及经过音的密切关系。
半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写法。
(二)通专结合点:
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经过音、和辅助音;以及在任何一个音上写出大、小调式的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课时安排:
2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半音(辅助音、经过音)以及半音阶和半音阶的上、下行的写法。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第十五章移调
理论教学部分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移调的应用
第二节移调的方法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
教学要点:
介绍移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移调的练习。
(二)通专结合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
课时安排:
2学时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调的作用和方法,准确把歌、乐曲移调。
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1、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三、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实训)
学时数
理论与实验、实训课程比例
第一章
音及音高
4
第二章
音律
4
第三章
记谱法
4
第四章
节奏节拍
6
第五章
音的速度与力度
2
第六章
装饰音
2
第七章
音程
4
第八章
和弦
4
第九章
调式总论
4
第十章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8
第十一章
大调式与小调式
8
第十二章
关于旋律的知识
2
第十三章
转调及交替调式
2
第十四章
调式半音与半音阶
2
第十五章
移调
2
合计
160
四、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方式
所占比例
闭卷考试
50%
实验、实训、大作业
30%
平时考勤+作业
20%
五、先修、后续课程
(一)先修课:
乐理
(二)后续课:
和声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教材
(一)推荐选用教材:
《乐理教程》作者:
张涓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二)参考教材:
《基本乐理》作者:
李重光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职类 音乐 理论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