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知识考点及历年考题完整分析精华版.docx
- 文档编号:11340617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83
- 大小:55.40KB
金融专业知识考点及历年考题完整分析精华版.docx
《金融专业知识考点及历年考题完整分析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专业知识考点及历年考题完整分析精华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专业知识考点及历年考题完整分析精华版
08年中级金融专业知识考点及历年考题完整分析
第一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一、知识点归纳
(一)商业银行
1.定义
2.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的显著特征
3.国家控股的四大商业银行(一级法人的总分行制)
(1)原有分工
(2)2005年相继股改、上市(建、中、工商);2007年农行
4.股份制银行
5.城市商业银行
6.农村商业银行(2001首家江苏)
6.外资银行
(1)分类
(2)关注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二)政策性银行
1.定义、银行的共性、特性(政策控制性、经营目标非营利性、融资原则非商业性、业务范围的确定性)
2.国家开发银行
主要任务和资金运用领域;
软贷款和硬贷款
3.进出口银行(业务、援外贷款、转贷款)
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信贷原则、资金来源)
(三)证券机构
1.界定(广义、狭义)、类别
2.证券公司
综合类:
承销、经纪、自营
经纪类
3.证交所
4.证券登记结算公司(T+1)
(四)保险公司
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
2.太平洋保险公司
3.平安保险公司
(五)其他金融机构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类别、成立时限、经营目标、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财政部)
2.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类别、业务
农信社改革:
模式、要求、解决两个问题、扶持政策
3.信托投资公司
定义、历程、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
4.财务公司
熟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5.金融租赁公司
熟悉《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六)中国人民银行
1.历史沿革(人行保留对货币市场的部分监管职能、上海总部)
2.性质、相对独立性
3.职责:
14项
(七)银监会2003
1.历史沿革
2.性质
3.职责
(八)证监会1992
1.历史沿革
2.职责
(九)保监会
1.历史沿革:
1998
2.职责
(十)国家外汇管理局1979
1.历史沿革
2.职责
(十一)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2000
1.重点监管国有重点金融机构资产的保值、增值
2.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3.归银监会管理
(十二)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
中国银行业协会2000
中国证券业协会1991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1994
(十三)货币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
定义、特点、功能
2.票据市场
票据定义
票据行为环节:
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贴现
票据类别:
汇票、本票、支票
3.证券回购市场
定义
回购对象
回购作用
我国回购市场
(十四)资本市场
定义
1.股票市场
股票分类
股票市场分类:
主板市场、中小企业版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产权交易中心
2.债券市场
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证交所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柜台市场
3.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定义
发展阶段
(十五)外汇市场
1.定义
1979外汇调剂市场―――――1994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2.银行间外汇市场
基本框架
交易品种
3.银行结售汇市场
结、售汇含义
(十六)黄金市场
上海黄金交易所
黄金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两个阶段
(十七)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1、远期合约
2.期货交易
3.期权
4.互换
二、历年试题
2004
单选
1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A)。
A.经营国家黄金储备B.确定市场利率
c.代理工商信贷业务D.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
14.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C)。
A.由政府出资B.以政府的政策旨意发放贷款
c.以盈利为目的D.自主选择贷款对象
15.我国中央银行的发行基金是指(C)。
A.财政性存款B.存放在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现金
c.待发行的货币D.流通中的现金
2005
单选
13.我国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以( B)为主。
A.财政入股 B.企业法人和财政入股
C.社会公众入股 D.国有独资
14.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是( B)。
A.公开市场业务 B.货币发行业务
C.经理国库业务 D.跨国清算业务
15.一国为了扩大本国大型机器设备或成套设备出口,指定商业银行或进出口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提供的贷款,称为( C)。
A.直接信贷 B.间接信贷
C.买方信贷 D.卖方信贷
多选
65.中央银行经营国际储备的重要作用包括(BCE )。
A.刺激国内经济增长 B.维护汇率稳定
C.增强国际信誉度 D.扩大出口
E.平衡国际收支
67.下列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BCD )。
A.贷款承诺 B.金融期货
C.互换 D.金融期权
E.备用信用证
2006
单选
15.在我国,主要体现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责的业务是( B)。
A.对政府贷款
B.再贷款
C.货币发行
D.转贴现
68.下列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BCD )。
A.贷款承诺
B.金融期货
C.互换
D.金融期权
E.备用信用证
第二章信用与货币创造
一、知识点归纳
(一)信用及其本质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反映的是债券债务关系
3.信用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二)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定义
特点
局限性
2.消费信用
定义
形式
3.国家信用
4.银行信用
定义
特点
(三)信用工具
1.主要信用工具
信用卡
债券
股票:
分类、特性
2.特性
四、信用的地位作用
(四)掌握存款货币创造的涵义
1、存款货币创造的涵义
存款货币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先利用其自身吸收存款以及获取各项资金来源的有利条件,再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达到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货币供应理论的信用创造学说为银行创造提供了理论。
信用创造学说的先驱是约翰?
劳,麦克劳德又对信用创造理论予以发展。
(1)具有信用创造的银行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对银行券的发行;为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提供相应的条件
商业银行:
主要表现为提供信用,信用规模并不完全受现金存款的限制
包括两层涵义:
信用工具的创造和信用量的创造。
(2)信用创造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社会提供更多资金;
商业银行成为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
中央银行可实施宏观调控
2、信用创造有关的因素分析
(1)原始存款
是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够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者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是一个相对于原始存款的概念,指的是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运用信用流通工具和转帐结算的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它资产业务时,所衍生出来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银行体系业务经营过程整体运行的结果
(3)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以及为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
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所需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注意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之间的数量关系。
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五)掌握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
1、银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流通工具的创造是信用量创造的前提。
从银行券到支票及各种票据。
2、部分准备金制度
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六)了解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本原理对各类存款来说都是成立的。
在理解创造过程时,作出了五个方面的假设
第一,商业银行只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全部用于放款或投资;
第二,商业银行的客户(包括存款人和借款人)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并使用支票结算方式,不提取现金;
第三,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以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组成;
第四,商业银行只经营支票存款(活期存款),不经营定期存款,即存款形式没有转化的渠道;
第五,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万元。
要理解具体的创造过程,采用T型帐户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从这么一个过程可以看出,一笔原始存款,在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扩张原理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出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派生存款出来。
这个派生存款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原始存款数额的大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
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数额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
⊿D=⊿R?
1/r
2、存款乘数
理解存款乘数的定义,它是银行存款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最大扩张的倍数(也称派生倍数),它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其涵义为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引起的存款的变动。
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需要修正的存款乘数。
K=1/r
3、存款货币的消减过程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也可以反方向作用,也就是说,派生存款的倍数原理同样适用于存款货币的消减过程,只不过方向相反,当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数量减少时,银行的存款货币会呈倍数紧缩。
(七)熟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数量上的限制因素
1、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现金漏损是说客户总是会从商业银行提取多多少少的现金,致使一部分存款从银行系统流出,而现金漏损率则是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间的比率,也称提现率。
当银行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从而限制了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存款乘数公式应修正为:
⊿D=⊿R?
1/(r+c)
2、超额准备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超额准备是说稳健的银行家一定不会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全额贷出,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商业银行总是会保持一部分超过法定准备金的资金准备。
超额准备率是指银行超过法定要求而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这也会削弱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从而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存款乘数公式再一次被修正为:
⊿D=⊿R?
1/(r+c+e)
3、期存款准备率(t)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银行存款至少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对于这两种存款形式,通常由中央银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准备金率。
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存款乘数公式进一步被修正为:
⊿D=⊿R?
1/(r+c+e+t?
s)
(八)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K=1/r
表明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存款乘数和存款准备金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但并没有包括流通中现金。
由于流通中现金与准备金经常互相转化,央行只能控制二者总额,即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B=流通中通货C+存款准备金R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C+D/C+R
3、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关系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是源与流的关系。
4、商业银行业务过程中的信用创造
(1)积极调整存款结构,努力获取低成本的原始存款
定期存款比率:
定期存款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负债与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
(2)大胆、稳健经营,合理调度资金头寸
(3)努力降低非银行部门和银行客户对现金的持有比例
现金漏损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现金负债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
二、历年试题
2004
单选
19.银行系统吸收的、能增加其存款准备金的存款,称为(B)。
A.派生存款B.原始存款
c.现金存款D.支票存款
2l。
法定存款准备金应该等于(C)。
A.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
B.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总额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x存款总额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原始存款总额
22.货币乘数等于(D)。
A.货币需求量×基础货币B.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
C.货币需求量÷基础货币D。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
多选
67.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有(ACE)。
A.创造信用流通工具B.全额准备金制度
c.部分准备金制度D.现金结算制度
E.非现金结算制度
案例分析
(二)
现假设银行系统的①原始存款为900万元;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⑧现金漏损率为15%;④超额准备金率为3%。
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保留两位小数).
86.此时银行系统的派生存款总额为(A)万元。
A.3750B.4286C.5000D.10000
87.此时银行系统的存款乘数约为(A)
A.4.17B.6.67
C.16.67D.33.33
88.如果③、④比率都为O,银行系统的派生存款总额为(C)万元之
A.10000。
B.12000
C.15000D.18000
89.如果③、④比率都为0,银行系统的存款乘数约为(C)
A.4.17B.6.67
C.16.67D.33.33
90.银行系统存款创造的限制因素主要有(BD)。
A.原始存款量与定期存款量。
B.现金漏损率与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C.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2005
单选
19.某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为4000万元,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为380万元,库存现金为90万元。
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则其超额存款准备金是(B )万元。
A.140 B.230
C.240 D.470
2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等式中,正确的是( B)。
A.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
B.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
C.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
D.法定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2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5%,存款货币最大扩张额为6000万元。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原始存款为(B )万元。
A.120 B.720
C.2100 D.5000
案例分析
(一)
设某地区某时流通中通货为1500亿元,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元,存款货币总量为4000亿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1.下列属于基础货币的有(BD )。
A.存款货币 B.通货
C.货币供给量 D.存款准备金
82.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非常相似,并可以相互推导,两者所不同的是(C )。
A.货币乘数的分母不包括通货 B.存款乘数的分子包括通货
C.货币乘数的分子包括通货 D.存款乘数的分母包括通货
83.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乘数为(B )。
A.2.00 B.2.75
C.3.00 D.3.25
84.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给量为(C )亿元。
A.3000 B.4500
C.5500 D.6000
85.若几日后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6%,则该地区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将( D)。
A.减少 B.不变
C.不确定 D.增加
2006
5.在二级银行体制下,M=( B)。
A.原始存款×货币乘数
B.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C.派生存款×原始存款
D.基础货币×原始存款
19.某商业银行现有存款准备金500万元,在中央银行的存款200万元,那么其库存现金为(B )万元。
A.200
B.300
C.500
D.700
20.现金漏损率是指(B )。
A.漏损现金/库存现金
B.漏损现金/存款总额
C.漏损现金/存款准备金
D.漏损现金/贷款总额
第三章融资方式与融资格局
一、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直接融资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1.直接融资的概念
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相互之间直接进行协议,或者前者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实现资金转移,从而完成资金融通的过程。
它的基本特点是融资双方不经过银行等中介直接成交。
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或组织只是充当代理人的角色。
2.直接融资的种类
(1)股票融资
(2)债券融资
(3)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和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资金融通形式。
主要表现为两类:
一类是提供商品的商业信用,如企业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等;另一类是提供货币的商业信用,如在商品交易基础上发生的预付定金、预付货款等。
(4)国家信用——以国家为主体的资金融通活动。
主要表现形式为国家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筹措资金。
(5)消费信用——企业、金融机构对个人以商品或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中,属于直接融资的主要是企业通过分期付款形式向个人消费者赊销房屋或者高档耐用消费品。
(6)民间个人信用——民间个人之间的资金融通活动,习惯上称为民间信用或者个人信用。
3.直接融资的特征
(1)直接性——资金需求者直接从资金供应者手中获得资金,并在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分散性——直接融资在无数个企业、政府与个人之间进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3)信誉差异较大——直接融资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而不同的企业或者个人,其信誉好坏有较大差异。
(4)部分具有不可逆性——如发行股票所得资金是不需要返还的,股票只能够在不同投资者之间互相转让。
(5)相对较强的自主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融资者可以自己决定融资的对象和数量。
(二)掌握间接融资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1.间接融资的概念
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即资金盈余单位通过存款,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等形式,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资金短缺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其基本特点是资金融通通过金融中介进行,它由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两个环节构成,资金盈余单位与短缺单位都要与银行发生一笔单独的交易。
金融机构不是一般的代理人,而是一个独立的交易主体,资金盈余单位对金融机构的要求权与金融机构对从该单位所获资金的具体运用无关。
2.间接融资的分类
(1)银行信用——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是以银行等作为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形式。
(2)消费信用——属于间接融资的消费信用,主要是指银行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购买住房或者其他耐用消费品的贷款。
3.间接融资的特征
(1)间接性——资金需求者和资金初始供应者之间不发生直接借贷关里,资金初始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只是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融资关系。
(2)相对集中性——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
在多数情况下,金融中介一方面面对资金供应者群体,另一方面面对资金需求者群体。
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中具有融资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信誉差异较小——间接融资相对集中于金融机构,世界各国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般都较严格,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也多受到相应稳健性经营管理原则的约束,加上一些国家还实行了存款保险制度。
因此,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间接融资的信誉程度较高。
(4)全部具有可逆性——通过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均属于借贷性融资,到期均必须返还,并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5)融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资金的初始供应者虽然有供应资金的主动权,但是这种主动权实际上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间接融资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中介支配。
4.融资的其他分类
融资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不同的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三)熟悉融资方式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融资方式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在采取融资方式时,往往根据国情不同或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金融体系。
1.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在这种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比重较大,市场较为不发达,金融机构种类较少,储蓄主要通过银行类机构中介给资金使用者。
银行一方面吸收储蓄,另一方面发放贷款,风险资本只能来自留存利润或直接来自少数储蓄者。
在发达国家中,这种金融体系以法国、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发展较为落后,金融体系大多也属于这种类型。
2.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
在这种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比重较大,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机构种类繁多,企业更多地依赖包括风险资本在内的外部融资,而且融资更多地通过金融市场,而不是金融中介进行。
这种金融体系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以英国和美国最为典型。
而且,出现了新的特征:
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越来越依赖金融市场。
(四)熟悉融资方式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首先看间接融资与货币流通
1.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创造货币供应量
信用货币通过两条渠道被创造出来:
(1)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收购金银以及外汇、向财政部门提供贷款或者给予透支,把基础货币投人到经济运行之中。
中央银行最初提供的基础货币表现为一般银行和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然后一部分被提取现钞,进而表现为现钞发行和在中央银行存款两种形态。
(2)商业银行系统通过信用活动创造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利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通过间接融资活动,创造出多于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的货币供应量。
随着商业银行融资活动的继续进行,多次融资的结果,将使得货币供应量若干倍于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量。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要受到基础货币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必要的备付金率和客户提现率的制约。
2.非银行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此处非银行金融机构指不能办理转帐结算和吸收活期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活动不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机构不能像商业银行系统那样在贷出款项后,在自身负债方向同时增加新的负债金额。
非银行金融机构只是把委托单位原来在银行的存款转借给另外一家企业,使委托单位原来在银行的存款,转变成借款单位在银行的存款,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变成了委托单位的债务人和借款单位的债权人。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活动可以产生加速货币流通的效应。
企业等单位将暂时不用的资金交给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加以融通之后,就会变成其他单位立即可以使用的资金,形成社会购买力。
这无疑有利于加速货币流通速度,扩大本期社会总需求。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人拆借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银行拆借资金办理融资业务,实际上也起到了扩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再看直接融资与货币流通
直接融资会减少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吗?
3.扩大直接融资的主要问题
(1)直接融资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原来以储蓄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供应量,转变成为以企业活期存款形式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社会总需求。
(2)直接融资可能使得原先已经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可能会恶化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合理比例。
(3)由于大量资金脱离了银行的控制,因此为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
(五)掌握项目融资的概念和分类
项目融资是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做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者有限追索权的债务融资。
具体分为无追索权项目融资和有限追索权融资两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专业知识 考点 历年 考题 完整 分析 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