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复习整理.docx
- 文档编号:11338054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2.30KB
海洋生态学复习整理.docx
《海洋生态学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态学复习整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生态学复习整理
luqizhou第一章
一、n解释
生态系统:
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生产者(自养生物):
指具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把无机物合成为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质的绿色植物或光合细菌及化能合成细菌;
消费者:
指不能从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生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生,所以也称异养生物;
分解者:
指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为生命活动能源,并把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的异养生物;
食物链:
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关系形成的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
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网状营养结构;
营养阶层(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通过程中,按食物链环节所处位置而划分的等级;
生态效率: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利用效率;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反馈机制:
指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又决定其输出,它是生态系统用来实现其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的方法;
正反馈:
系统中的部分输出通过一定路线又变成输入,起促进和加强作用;
负反馈:
输出反过来起消弱合减低输入的作用;
生态平衡:
如果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较长的时间趋于相等、其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时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保持相对稳定,环境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能流途径畅通),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称生态平衡;
牧食食物链(植食食物链):
指通常从活体植物开始,然后是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的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
以死的动植物残体为基础,从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食物链;
补加能量:
指除太阳直接辐射的能量外,其他能减少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维持消耗,从而增加可转化为生产力的任何能量;
周转率:
流通率与库中营养物质总量之比;
生态系统服务:
由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其中的各种生物种群)在其生态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生活环境对人类产生的服务功能;
Gaia假说:
是一个(在生物圈水平上的)控制论系统,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在生物圈规模上相互作用的稳态。
生态阈限:
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限度,只有在这个限度内生态系统才可以自我调节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
林德曼效率:
指第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第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一般为10%),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
二、填空
1、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立,永远保持正金字塔形;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在生态阈限范围内,通过负反馈实现的;
3、生态系统是开放式的系统,通过反馈机制实现其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
4、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三、问答:
1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问答,要求举一个例子并针对性的说明)
答: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
1)非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者,它提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活动的栖息场所,具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是生命的源泉;
2)生物部分是执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
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产者:
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居首要地位。
消费者:
它们之间或者间接的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通过对生产者的摄食、同化和吸收过程,起着对初级生产者的加工和本身再生产的作用。
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连续的进行着与光合作用相反的分解作用。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怎样流动的,能流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能量通过营养级不断消耗的过程。
其特点如下:
1)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利用率很低,只有1%左右。
2)能量流动为不可逆的单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而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生产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平均为10%。
5)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3、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
有什么特点?
答: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1)生命所需的各种元素和物质以无机形态被植物吸收,转变为生物体中各种有机物质,并通过食物链在营养级之间传递、转化。
当生物死亡后,有机物质被各种分解者分解回到环境中,然后再一次被植物吸收,重新进入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地球并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外一个生态系统。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2、往复循环;3、反复利用。
4、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校稳态的?
答:
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
1)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趋于平衡或稳态。
生态系统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复杂,既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表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结构与功能之间。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发展;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减少;接着,捕食者动物由于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自然减少。
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维持着个体数量的大致平衡。
这仅是以两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制约关系的简单例子。
说明在无外力干扰下,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
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失调。
5、Gaia假说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假说认为,大气中活性气体的组成、地球表面的温度及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等是受地球上所有生物总体的生长、代谢所调控的,当地球环境受到干扰或破坏时,地球上的生命总体就会通过其生长、活动和代谢的变化来缓和地球环境的变化。
Gaia假说是生物圈水平上的控制论系统。
6、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常见内容?
答:
由自然生态系统在其生态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生活环境对人类产生的服务功能就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其基本特征:
1)生态系统服务是客观存在的;2)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3)自然生态系统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7、按能量来源和能流特征划分的生态系统有那些?
(据此出选择题,判断给定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无补加的太阳供能系统;2自然补加的太阳供能系统;3人类补加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4燃料供能的城市工业生态系统。
第二章
一、n解释
浮游生物:
指体形微小、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薄弱或无,只能随水漂流的水生生物;
漂浮生物:
特指那些生活在海水最表层中和表面膜上的一类生物,又称海洋水表生物;
游泳生物(自游生物):
指运动器官发达,游泳能力很强的一类大型水生动物;
底栖生物:
指生活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的各种生物;
污损生物:
指附着在船底、浮标和一切人工设施上,并能损坏这些设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二、填空
1海水物理性质:
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浮力、缓冲力;2、周期性洄游:
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
3、水层划分:
浅海区(平均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洋区(上层、中层、深海、深渊)、海底部分(滨海带、浅海带、深海带);
4、浮游生物按生活阶段在生活史中所占时期长短分为:
终生浮游生物、阶段浮游生物、偶然浮游生物
5、在特定海区,海水的日变化幅度比较小,这是因为海水的比热高
三、问答:
1联系海洋主要说明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等三大杯境梯度特征。
答:
三大环境梯度:
①纬度梯度:
从赤道到两极的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季节差异逐渐增大;②深度梯度:
从海面到深海海底,光照和温度变化;③水平梯度:
从沿岸到开阔大洋,深度、营养物含量、海水混合作用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
2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
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
(抽了一个出选择题)
答:
1)分类:
①微微型浮游生物:
<2μm;②微型浮游生物:
2—20μm;③小型浮游生物:
20—200μm;④中型浮游生物:
200—2000μm;⑤大型浮游生物:
2000μm—20㎜;⑥巨型浮游生物:
>20㎜
2)意义:
这种大小等级划分往往包含相应的摄食者—被食者的营养关系。
3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它们对浮游生活有哪些适应方式?
答:
1)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微弱或无,只能随水流移动,具有多种多样适应富有生活的结构;2)适应浮游生活的方式有:
①:
扩大个体表面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②减轻比重增加浮力。
4、按个体大小划分的底栖生物有哪些类群?
答:
海洋底栖生物按个体大小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是:
①微型底栖生物:
可通过0.05㎜筛网;②小型底栖生物:
可被0.05—0.5㎜筛网截留;③大型底栖生物:
不能过0.5㎜筛网
第三章
一、n解释
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境:
具体的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限制因子:
在所有这些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一种生物必须有不可缺少的物质供其生长和繁殖,这些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和不同情况而异。
当生物所能利用的量紧密地接近多需要的最低值时,就对其生长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如果某一因子的量增加或降低到接近或超过这个限度,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就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生物只能在耐受限度所规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这种最大量和最小量限制作用的概念就称“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耐受限度:
生物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小量和最大量,它们之间的幅度称“耐受限度”。
生态幅:
指环境因素对生物发生影响的范围;
透明度:
指用一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的放入海水中,直到刚刚看不见时的深度为止,这个深度叫透明度。
透光层(真光层):
有足够的光可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的量超过植物的呼吸消耗。
厄尔尼诺现象:
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表层水温异常升高(有时竟比常年高5—6度)的现象。
厄尔尼诺每隔2—10年发生一次,但间隔时间和每次出现的持续时间都不确定。
两极同源(两级分布):
南北两半球中高纬度的生物在系统分类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有相应的种、属、科存在,这些种类在热带海区消失。
热带沉降:
某些广盐性和广深性的冷水种,其分布可能从南北西半球高纬度的表层通过赤道区的深水层而成为一个连续的分布(赤道深层的水温相当于高纬度表层水温)————————出了填空题
生物学零度:
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一界限称为生物学零度。
有效积温法则(热常数):
指发育期的平均水温(有效温度)与发育所经过的天数或时数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一常数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K(热常数)=N(T-C);N(天数)T(平均温度)C(起点温度)
海水组成恒定性规律(Marcet原则):
大洋海水的盐度是可变的,但其主要组成的含量比例却几乎是恒定的,不受生物和化学反应的显著影响。
盐度:
当碳酸盐全部转化为氧化物,溴和碘以为氯所取代,所有有机物均已完全氧化时,1kg海水中所含全部可溶性无机物的总质量(g)。
简单定义为:
溶解1kg海水中的无机盐总质量(g)。
二、填空
1生态学上环境概念与环境科学里环境概念最大的差异在于主体不同。
2永久性温跃层在低纬度海区,季节性温跃层在中纬度海区,高纬度海区无温跃层。
3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包括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主导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二、问答:
1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
答: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一种生物必须有不可缺少的物质提供其生长和繁殖,这些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和不同情况而异。
当生物所能利用的量紧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量时,就对其生长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此即“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2)“耐受性法则”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
根据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的宽窄,可将生物区分为广温性和狭温性,广湿性和狭湿性,广盐性和狭盐性,广食性和狭食性,广光性和狭光性,广栖性和狭栖性等.
2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3生态学上的环境概念与环境科学里的环境概念有何异同点?
(简答)
4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5简述海水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6说明海洋中盐度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第四章
一、n解释
种群:
指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阿利氏规律:
指每一种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最适的种群密度;
实际出生率(生态出生率):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出生率;
生态死亡率:
种群在实际环境下的死亡率;
生命表:
表征种群个年龄组存活,死亡以及种群数量变动的数据表,是用来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有用工具;
存活曲线:
根据生命表制作的,以年龄(相对年龄,即平均寿命的百分比)为横坐标,存活的对数为纵坐标构成的曲线。
内禀增长率:
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瞬时增长率;
周限增长率:
一个理想种群在无限环境下每经过一个世代(或一个单位时间)的增长倍数;
环境负载能力:
指一个环境资源能容纳的最大种群值(通常用K表示);
逻辑斯蹄方程:
即常微分方程,用来描述“S”型增长模式,形式为:
dN/dt=Rn((K-N)/K);
r选择:
在严酷的不稳定环境中生活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向着增大繁殖力、母体不哺育后代的方向发展,称为r选择
k选择:
在相对稳定环境中生活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向着降低繁殖力和母体哺育后代的方向发展,称为K选择
r对策者:
指进行r选择,具有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子代死亡率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的生物;
k对策者:
进行k选择,具有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机制,一般扩散能力较弱,把有限的能量资源多投入于提高竞争能力上的生物;
种群调节:
指当种群偏离平衡密度时,使种群回到原来平衡密度的调节作用;
非密度制约:
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大小与密度无关的现象;
密度制约:
生态系统中,种群大小的调节机制受该种群密度制约的现象;
生态对策(生活史对策):
指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针对不同环境所形成的各种特有的生存对策;
灭绝旋涡:
指因环境变化、统计变化和遗传因子的共同效应,使得由一个因素引起的种群数量下降反过来又加剧其他因素的敏感性,从而产生旋涡效应并加速种群走向灭亡的现象;
阿利氏规律:
每一种生物在特定环境下都有其最适宜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密或过疏都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集合种群:
在一定时间内由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扩散而相互联系的区域种群,它通常着眼于较大的区域;
二、问答
1种群有哪些与个体特征不同的群体特征?
答: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2种群数量变动受哪些种群参数的影响,影响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什么?
答:
1)种群数量变动取决于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四种过程,如果还考虑生物量的变动,则须加入生长因素。
2)影响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外界因素有:
食物、天敌、气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气候因素,超出种群忍受范围的环境条件可能对种群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为它会影响种群内个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迁移和散布,甚至会导致局部种群的毁灭。
3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
答:
1)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有一个隐含假设,即负反馈立刻起效应。
2)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描述了这样一种机制,当种群密度上升时,必将引起中内竞争激烈,从而导致种群能实现的有效增长率降低;而有效增长率的降低又会导致种群密度的下降,此即负反馈调节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
4、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差别?
举例说明种群生活史类型的多样化。
r对策者生境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负载量不会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必须尽可能利用资源,参加繁殖,充分发挥内
禀增长率。
通常是通过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
子代死亡率高,具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
(K的与之相反)。
K对策者(海洋哺乳类)把较多的能量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r对策者(浮游动植物,甲壳类)把较多能量用于繁殖。
5种群调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种群调节的主要因素有:
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密度制约因素。
1)非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一些非生物因素,它们对种群的的影响程度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在任何密度下,种群总有一个固定的百分数受到影响或被杀死;
2)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生物性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这类因素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动,当种群达到一定大小时某些与密度相关的因素就会发生作用,而且种群受到影响部分的比例也与种群大小有关。
6典型的集合种群应满足何种标准?
答:
一个典型的集合种群应满足以下4个标准:
①适宜的生境以相对离散的斑块形式存在,这些生境斑块可以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
②即使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的风险存在;
③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重新侵占的发生;
④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不能完全同步,否则集合种群就不会比灭绝风险最小的局域种群续存更长时间。
第五章
一、n解释
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得外貌及其结构,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建群种:
对群落的构建与稳定起着主导与决定作用的种。
(与优势种的关系:
建群种也是优势种,优势种不一定是建群种)
优势种:
只有少数种或种的集群,由于它们的数目、大小、或活动性起着控制群落特征的作用。
关键种:
群落中有的种类对决定其他大多数种类在群里中持续生存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称为关键种。
顶级群落: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到达最后稳定系统时的群落;
生态等值: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占据相同的或相似的生态位的生物,通称为生态等值
弹性(恢复力):
指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好恢复原来的能力
抗性(抵抗力):
指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产生变化的大小,即衡量受外界干扰而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
群落交错区(群落边缘带,生态过渡带):
指不同生物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可能具有较多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称为边缘效应,这种情况在发育良好的交错区较为明显
干扰:
指平静的中断或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它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
干扰理论:
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才能维持高多样性,如果间隔期太长,竞争作用达到排斥别种的程度,多样性也不会提高。
岛屿效应:
岛屿离大陆越远,其物种丰富度降低的效应越明显。
样地(样方):
是能代表所研究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或一定空间。
(样地调查以不小于群落的最小表现面积为宜(单位面积内物种种类数量差异不大))
种间竞争:
是生物群落中物种关系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的种群对同一种资源(如空间、食物与营养物质等等)的争夺。
高斯假说:
即亲缘关系越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因为它们的生态位没有区别。
高斯假说的两个例外:
一,由于环境因素强烈的作用,种群被抑制在一个低密度水平上。
二,因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动,竞争的结果不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即在能够充分利用环境的可能性之前,环境已经变化了)。
生态位:
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空间生态位:
生物对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
营养生态位:
物种在其生活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它与食物的天敌关系。
超体积生态位:
一个生物的生态位就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这个超体积所包含的是该生物生存和生殖所需的全部条件。
基础生态位:
.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最大空间,即没有中间竞争的种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
指某一物种在有环境竞争条件下实际占有的生态空间,它只占据其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
共生现象:
两种不同生物种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
共栖: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一方受益、另一方并不受害的一种组合关系。
互利:
两种生物的个体联系在一起而相互受益、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填空
1、共生现象的类型:
共栖、互利、寄生、偏害、原始合作。
2、生态位分化的主要类型:
栖息地的分化、领域的分化、食性的分化、生理的分化、体型的分化
3、P/R比率是表示群落相对成熟的最好功能指标
4、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越来越丰富群落生活史对策的变化:
有r选择到k选择。
5、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是研究群落组成基本方法
6、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关系:
一个群落的种类越多,其中各种生物的关系越复杂,群落就越稳定。
7、海洋生物群落的划分方式依据有:
根据群落的生境类型划分和根据群落的优势种划分
8、捕食作用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捕食者属广食性种类或狭食性种类。
三、问答
1、如何理解捕食者与被食者间的辩证关系?
答:
捕食者和被食者(包括寄生者和宿主)的相互关系是很复杂的。
捕食者不仅吞食被食者,同时对被食者的种群调节也起重要作用。
反之,被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对捕食者也有影响(即食物丰歉)。
有时两者甚至形成难以分离的相对稳定系统,或者说互为生存条件。
2、为什么说食性特化是对环境食物条件和种间竞争的一种适应方式?
3、生态位与种间竞争的关系:
答:
a生态位完全重叠,结果可能是竞争力强的将竞争力若的种类排除。
b两个种的生态位只有部分重叠,各自还占有一部分无竞争的生态位空间,在这种状况下两个种可能共存,但竞争优势种终将占有那部分重叠的生态位空间。
c两个种的生态位基本不重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已经回避竞争的结果。
4、演替与波动的区别:
(1)演替是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次序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波动时短期的可逆变化,起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2)波动的原因,环境条件的波动变化,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人为活动的影响(3)处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波动会影响演替变化,它可促进(波动与演替方向一致)或阻碍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5、演替过程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0点)P183
6、个体论,演替观与经典演替观的区别。
7、什么叫生物群落?
试举例说明群落的基本特征。
答:
1)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得外貌及其结构,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群落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一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生态学 复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