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北京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行动.docx
- 文档编号:11334800
- 上传时间:2023-02-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73KB
坐标北京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行动.docx
《坐标北京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行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标北京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行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坐标北京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行动
坐标北京!
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行动~
陈辉=特邀讲解建筑师=
现攻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博士
华东交通大学建筑学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2010年开始任教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专业课主讲老师。
楼洪忆=特邀建筑摄影师=
楼洪忆建筑·空间摄影工作室创始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商业委员会会员作品曾参加平遥摄影展,曾获第七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年度建筑(室内)摄影大奖”,建筑组图《幻像》被丽水摄影博物馆收藏。
DAY11月21日疯狂建筑摄影
▌上午9:
00-11:
30建筑摄影课主讲:
楼洪忆题目:
《建筑摄影基础技法》
▌下午楼洪忆老师亲自现场指导建筑摄影技法,每人选出最满意摄影作品,分小组点评。
(仅第一天由楼老师讲解摄影技法,其他三天由陈辉老师讲解建筑设计相关内容)德胜尚城|崔愷
德胜门是京城现存仅有的少数几座城楼之一,其南侧紧邻著名的后海历史风貌保护区。
本项目位于德胜门西北向,计划开发多层的写字楼。
尽管快速的拆迁使原址仅存两棵古树,但出于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和追求建筑本土性的立场,我们在设计中从空间布局到场所营造上都试图表达北京的特色。
比如将办公楼分为七座,构成开放式的城市步行街区,把德胜门作为对景;比如将办公楼入口设在内院中而不是大街上,目的是要遵循老北京从大街钻胡同穿院子进房门的空间序列特色;比如在地面和屋面上用老材料、老物件儿参照原址测量位置,恢复了一部分历史建筑片断,让已经消失的老街坊给后人留下一点儿城市的记忆。
银河SOHO&望京SOHO|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望京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与阜安西路交叉路口,由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担任总设计师,占地面积115,392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521,265平方米,望京SOHO办公面积总计为364,169平方米,项目由3栋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建筑和三栋低层独栋商业楼组成,最高一栋高度达200米。
2014年建成后,望京SOHO将是从首都机场进入市区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层地标建筑,成为“首都第一印象建筑”。
银河SOHO位于北京内城罕有的大型地块。
与望京SOHO一起,都由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担纲总设计师这是一个占地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
银河SOHO使用了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比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百分之百的地下停车、污水循环利用、高效率的采暖与空调系统、无氟氯化碳的制冷方式以及优质的建筑自动化体系。
泡泡胡同32号︳马岩松
四合院和胡同是旅游的好去处,因为那里最有老北京的市井烟火气。
但随着建筑的逐渐老旧、混乱的搭建,甚至卫生设施的缺乏,这些老房子逐渐被淘汰。
怎样改造一下这些老房子,让他们重新焕发生机呢?
建筑师马岩松和党群选择在老城区里“吹泡泡”。
第一个“泡泡”出现在北兵马司胡同32号的小院里,“泡泡”里面其实是一个加建的卫生间和通向屋顶平台的楼梯,为老城区里的居民补建了最基本的卫生设施。
“泡泡”外面是金属曲面,反射着天空和树影,像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关于未来的梦境。
植入四合院胡同里的泡泡是MAD城市概念作品“北京2050”中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像水滴一样散落在北京四处的泡泡,设计师想要提醒人们关注日常生活的改善和社区生活的重建,以简单、自然且“可繁殖”的方式,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社区的复苏。
▌晚上
三里屯Village|隈研吾(KengoKuma)三里屯SOHO|隈研吾(KengoKuma)
三里屯SOHO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设计,规划总建筑面积465.680平方米,位于独特的国际化娱乐休闲区域。
整个项目由5个购物中心、9幢高低错落的写字楼和高档公寓楼组成,由溪水蜿蜒贯穿其中的下沉花园广场将5个购物中心串连起来,功能丰富,46万平米的建筑让这里就像一个浓缩了的城市景观,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三里屯SOHO将成为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
酒吧DAY21月22日疯狂建筑行走+大趴
▌上午9:
00-11:
30建筑专业课主讲:
陈辉题目:
《当代建筑思潮与北京新建筑》
▌下午
长城脚下的公社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
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飞机场 建筑师:
简学义(中国台湾)竹屋 建筑师:
隈研吾(日本)红房子 建筑师:
安东(中国大陆)公社俱乐部 建筑师:
承孝相(韩国)怪院子 建筑师:
严迅奇(中国香港)森林小屋 建筑师:
古谷诚章(日本)家俱屋 建筑师:
坂茂(日本)三号别墅 建筑师:
崔恺(中国大陆)大通铺 建筑师:
堪尼卡(泰国)土宅 建筑师:
张永和(中国大陆)手提箱 建筑师:
张智强(中国香港)双兄弟 建筑师:
陈家毅(新加坡)▌晚上建筑师交流大趴DAY31月23日疯狂艺术建筑行走▌上午
鸿坤美术馆|孙大勇&ChrisPrecht
鸿坤美术馆是由两位80后国际新锐青年建筑师孙大勇、ChrisPrecht合作创立的槃达建筑(penda)新近完成的一个相对成熟又具有实验性的项目。
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白色的外立面在纷乱繁杂的街道环境中十分醒目。
两位建筑师对美术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美术馆的本质是对艺术品的保存与呈现的空间。
最原始的史前艺术绘画是发生在洞穴中的,如法国发现的拉斯科洞窟被称为“史前卢浮宫”。
同时,洞穴也是建筑的原型之一,后来罗马建筑中的“拱券”便是洞穴结构的一种发展,而且在上千年的建筑传承中,拱券一直被讨论与应用。
因此美术馆中选择了“拱”这一母题进行艺术馆空间的重塑,利用“拱”作为载体,创造了一次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经典的拱门像是生活与艺术间一道门,穿过它便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拱形雕塑着空间,视线随着蜿蜒的弧线起伏移动。
如同欣赏山水画一般,意境油然而生。
因为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讲,观者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是视线在跟随线条移动。
这个移动的轨迹的韵律性越强,审美的愉悦性也越强。
所以这种连续性空间也非常容易吸引人的关注和思考。
这对于一个艺术展览空间的入口,显得格外重要。
树美术馆|戴璞
树美术馆位于中国北京宋庄。
位于一条主公路的路边。
原有的村落景观逐渐消失,被大尺度的适合车行的地块划分取代。
虽然这里有艺术村的名声在外,但没有当地朋友的引荐,很难在这一区域停留,对艺术氛围有深入的探访。
因此,最早的想法是在基地上创造一个不同于周遭的环境的,适合人们在这里停留,约会,以及交流的公共艺术空间。
我希望人们一开始被友好的形象吸引,视觉和身体可以不自觉的跟随弧形的楼板线进入到美术馆的内部来。
人们可以选择从入口倾斜的楼板首先进入二层,也可以选择被第一个庭院的水池吸引,经过平静的水面过滤掉外界的心绪,进入一层的展厅。
天空也被映射到地面上来,让人不经意忘掉外界的环境。
第一个庭院由一堵暴露的混凝土墙体将外界的马路,灰尘隔离开来。
在这里人们可以选择坐在庭院的树下聊天,或是给水池里的鱼儿喂食,透过巨大的幕墙可以看到室内的艺术品和人在室内游走。
在裸露的混凝墙土墙体的内部是一个微妙变化着曲率的走廊,可以作为书廊或者展示一些绘画和小型雕塑。
韩美林艺术馆|崔愷韩美林艺术馆位于通州区梨园文化公园内。
公园已建成几年,面积不大,但植被良好。
园内有一组两层的仿古建筑——戏楼,其南侧为湖面和温室。
沿公园东北一侧是城市高架轻轨,并设有站房——临河里站,为从市区前来参观的人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也为建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机会。
建筑的体量和高度勾勒出艺术馆的一个基本轮廓,这时我们开始思考建筑与艺术家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
我们希望建筑能与艺术家的创作特点和作品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筑的标志性通过作品本身来表达。
通过大量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书法和篆刻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部分。
因此,将书法和建筑相结合,便成为设计的一条重要线索。
经过比较和筛选,最后我们选用“美”字作为艺术馆的平面图案原型,将书法的笔画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相对应,因为“美”字既为艺术家名字中的一字,又可理解为美学、艺术之美,兼具写实与抽象的双重特性。
而“美”字在平面布局上进一步将大体量的建筑化解为若干小体量的“盒子”,每个“盒子”在尺度和高度上基本接近戏楼,整个建筑便以一种谦逊的姿态与已有建筑保持协调。
基地上方是民航航线,飞机经过上空时已经降到几百米的高度,“美”字又为从空中俯瞰艺术馆提供了非常清晰、容易识别和记忆的标志性。
▌下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矶崎新ArataIsozaki美术馆坐落在弧形场地,立体外形为幕墙与屋顶曲线过渡形成壳体,似立体回旋镖。
三个出入口以回旋镖的翅尖和弯角切割而成,出入口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同时又满足了采光的需要。
美术馆外墙覆盖灰绿色的岩板,跟建筑的灰砖颜色相协调,协调中富有变化,整个外部结构整齐和谐、层次分明。
建筑物内部,中间没有立柱,形成大面积展厅,展厅采光利用壳体的一个水平剖面形成类似月牙形合三角形采光顶,以自然采光满足对光线的要求。
整个建筑外形独特,布局合理。
设计师矶崎新先生具有丰富的美术馆设计经验。
他一共设计了12个美术馆,其中巴塞罗那奥林匹克体育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央美院的美术馆是矶崎新在北京的第一项设计,也是他在中国设计的首座美术馆。
他在这个美术馆的设计中追求自由和超越。
在技术方面,美术馆的设计超过了他以往所有的作品;在思想上,表现得更为自由。
矶崎新非常熟悉东方文化,他为美院设计的美术馆体现着东方化的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难能可贵的是该部分设计与原有的深灰色的院落式建筑风格相协调,可谓国内一流。
红砖美术馆|董豫赣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
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观看到室内的作品展出,亦可游弋于户外各种景观之中。
独特的建筑语言和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性。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
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
798艺术区“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1950年代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798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在亚洲亦属罕见。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扩张,原属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
自2002年开始,大量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开始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使这一区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攫升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
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原有的工业厂房被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诠释。
这些闲置厂房经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艺术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保持了完美的对话。
“798艺术区”所形成的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区”和“Loft生活方式”,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这里,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使“798”演化为一个极具活力的中国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崭新模式,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公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方面产生了前瞻性影响。
798ArtSpace︳ThanlabOfficeACECafe︳DEEPArchitects
ACECafe是伦敦著名的老牌机车摇滚主题餐吧,首次来到中国选址于798艺术区,由原751火车站改造而成。
我们希望在强调机车与摇滚等重金属主题以外,通过数字技术和机械动力学的结合,试图赋予冷酷的建筑空间以灵动的生命,希望人们可以感受到空间的呼吸与机械的魅力。
建筑师所一直试图实现的可变形建筑,在这里也是一个小小的实践与尝试。
园区▌晚上摄影作品评选DAY41月24日疯狂建筑行走
▌上午
侨福芳草地/IDA
侨福芳草地,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
“铂金级认证”的综合性商业建筑,包括4个部分,商业中心、写字楼、酒店和艺术中心。
整个项目从建设之初就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绿色环保和艺术是侨福芳草地最独特的特色。
IDA的建筑概念有许多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更轻松的工作环境;人们日常从生活到工作再到娱乐的丰富功能组成,需要全部囊括其中;一个可以丰富日常需求的特殊社交环境;一个外表适宜于自然环境的怡人建筑;一个能源充分且环保的建筑体;一个全年候都适合栖息于其中的名副其实的环境。
当代MoMa|StevenHoll&李虎
规划概念是BEIJINGLINKEDHYBRID,高低起伏的8个楼座通过空中连廊连接起来,构建出拥有空中1华里连廊会所、1座水上艺术影院、1座设计酒店、1所国际幼儿园和数个演艺空间,集艺术、设计、创意、文化于一身的未来“城中之城”。
当代MOMA通过连环的空中长廊将8栋建筑连接在一起,加之一栋艺术酒店和一座多功能水上影院,构成一个立体的建筑空间。
外立面材料采用磨砂氧化铝板,以轻盈的形式来减轻高密度、大体量建筑的压迫感,所有开窗均为标准尺寸,用于抗震的斜撑的应用使里面更丰富和具有个性感。
当代MOMA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它也是唯一的公寓类项目。
它构建了一个新的社区模式,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并大规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既节能又省地”。
它也探索了一种未来城市的生活新模式,将居住、工作、娱乐、休闲、交通结合在一起,通过空中连廊交错相连,必然加强邻里间的联系与交流。
从建筑学上讲,我们依稀看到大师理念的传承与发扬,从社会角度讲,它为中国的21世纪居住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下午
老北京胡同+小而美店铺紫禁城红墙茶室太庙茶室位于紫禁城东南角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院内,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
墙内是原来皇家的圣地,墙外则是北京古城的基本背景肌理——老百姓居住的胡同。
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这段东围墙截止到了这里,在墙东外侧的地下排水涵沟上盖起了泵房、库房和临时宿舍,遮蔽住了这段宫墙的末端,墙内也成了劳动人民自由出入休闲息憩的地方。
通过对宫墙内外景观肌理的重新梳理,设计师们掀掉了遮蔽宫墙的屋盖,将周边的景观以院落的形式介入到建筑中来,造就了建筑中的院落,同时也是院落中的建筑。
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接续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边界与空间、宏伟与质朴、神圣与世俗、隐蔽与开放、严肃与荒谬之间交流的桥梁,以引发人们重新思考空间、景观与设计在这个时代真正有意义的价值所在。
梵几客厅梵几客厅北京国子监店,集合梵几家具、「生野安室」杂货和单品咖啡于一体。
国子监街人文气息浓厚,胡同宽阔,安静而不嘈杂。
这里是一间全木结构的传统中式院落,位于一楼的区域风格偏向“新中式”,而地下室的家具用极简的工业风作为基调。
在咖啡区,醇香的单品咖啡以及清爽口感的甜点在此每日供应。
SoloistCoffeeCo.杨梅竹斜街,北京最动听的街名之一,像老北京,像民国,还文艺的地方可能就这一个了。
短短的一条胡同,有概念店,老牌书局,有荷兰人开的画廊,有独立广告公司,还有这新鲜烘培的咖啡的香味。
坐落在一座两层结构老房子,改造的很有工业感,又有手工匠人的气质。
天气好的时候坐在二楼的阳台晒晒太阳,看看胡同里的老人,特别北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坐标 北京 大家 一场 疯狂 建筑 行走 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