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第三单元复备共计课时.docx
- 文档编号:11330390
- 上传时间:2023-02-27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1.27KB
二下语文第三单元复备共计课时.docx
《二下语文第三单元复备共计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语文第三单元复备共计课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下语文第三单元复备共计课时
第三单元共计11课时
教案内容:
教材P39-55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学生们会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遥远的台湾岛;无论是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部分。
让我们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学习目标:
▲1、会认56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感悟,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祖国、家乡这两个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对祖国、家乡却了解得并不多,并不深刻。
因此,教案中要凭借教材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还要让他们走出教室,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了解祖国,了解家乡。
教案方法与措施:
1、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让情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积淀。
2、让课文语言在背诵中得以积累。
3、不要迷失在美丽的画面中。
课文中有的插图是很美丽的,但是,在体会文章中这只是可以借助的一个工具,而不要让欣赏画面替代了词句的品味,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
《日月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葡萄沟》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读书。
《难忘的泼水节》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北京亮起来了》识字量比较大,有很多新的词语,有的词语可以结合图来理解。
教案准备:
1、多媒体教案课件。
2、生字词语卡片以及画有四线三格与田字格的小黑板。
3、课文朗读录音带或录像。
4、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照片、文字、音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
9、日月潭2课时
10、葡萄沟2课时
11、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
12、北京亮起来了2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合计10课时
9、日月潭
教案内容:
教材P39-42页内容。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
作者以清晨与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令人陶醉其间。
这篇课文新旧教材都有区别在于生字的出现更有趣味性,分散了难度,而且课后增加了两个延伸题,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扩大了知识面。
学情分析:
台湾,学生在一年级课文中已经有所了解,但与学生还有距离,他们感觉很陌生。
学习时,为了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可以穿插介绍部分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台湾,学习课文。
教案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
有亲台湾省的资料、台湾地形图。
2、学生:
预习课文,向父母了解台湾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
1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
(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
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设计意图】:
简单介绍台湾的情况,让学生上课伊始就体会台湾省的美丽,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识记生字:
自读——同桌交流——检查识记情况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3、再朗读课文,读后同桌交流感受。
三、再读质疑: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设计意图】:
采用默读课文的方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四、积累词语:
1、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2、全体同学交流。
3、将好词好句积累到集锦本上。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随时积累好词好句,扩宽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素质。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我会写”中生字词。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位置
名字由来
日月潭清晨
景美中午
随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xiǎodǎo zhǎnxiàn míngshènɡ jiànzào qīnɡshā huánrào
( )( )( )( )( )( )
yǐnyuē táiwānshěnɡ màoshènɡ
( )( )( )
第二课时课时数:
2
教案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重点: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学生当导游,带领我们观光游台湾。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准备介绍。
(2)交流介绍。
(3)小结:
介绍日月潭抓住位置、名字由来、景美、清晨、中午、下雨时不同的景色。
【设计意图】:
采用导游介绍的方式,贴近学生,他们喜欢参与,学习积极性高,会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4、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
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感悟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三、巩固识字,完成课后练习:
1、多种形式识字。
2、读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抄写会写的词语。
四、发散思维: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课本上学习伙伴知道台湾有美丽的阿里山,你还知道台湾有哪些景点?
【设计意图】:
两个话题的引深交流,会使引导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对台湾省有更深的认识。
板书设计:
像太阳太阳高照
9、日月潭旭日东升风光秀丽
像月亮细雨蒙蒙
随堂练习:
填空。
1、日月潭是我国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附近的_________上。
那里群山环绕,_____________,周围有许多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3、清晨,湖面上________薄薄的雾。
天边的________和山上的点点灯光,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________地________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__________,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潭_______________,吸引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游客。
10、葡萄沟
教案内容:
教材P43-45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教案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教案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
3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出示谜语: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
(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板书课题:
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设计意图】: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以谜语开场引入“葡萄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钉(dìng)着好(hào)客水分(fèn)
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三、读议结合: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
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交流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如:
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设计意图】:
运用多种方式把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换词比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想象思维。
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5、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语言,如果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看谁最能干,先自己准备一下。
指名背。
真棒啊。
下面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大家尽情美美得背一次吧!
齐背。
小结:
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学生再读这句话。
)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六、指导写字:
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双胞胎”:
蜜—密(形似);同结构:
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
蜜、密:
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临摹仿写,使教师的相机指导有的放矢。
评价交流,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兴趣。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出产水果 多
葡萄沟 葡萄 又多又美 好地方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鲜、甜、有名
随堂练习:
填空。
1、葡萄沟的葡萄种在山坡的_________上。
_________的枝叶向四面_________,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
2、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很多,______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3、葡萄沟的人,是一群_______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
葡萄干是在_________里制成的,颜色______,味道______,非常有名。
4、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那里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课时数:
4
一、复习导入:
1、指名配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过渡语:
昨天去串门,见邻居家的小姑娘在吃葡萄干,我问:
你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
她想了想说:
“是太阳晒成的。
”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先不要急着回答,大声读读课文第三段吧。
【教师创设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
二、再读课文:
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
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设计意图】:
深入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推销和表演中感受到新疆的风土人情。
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
三、拓展延伸: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
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设计意图】:
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四、课外实践:
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
)
【设计意图】: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指导写字:
学写“坡、搭、摘、钉、沟、够”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沟—够(音近)同偏旁:
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
摘:
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随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wéiwúěrzú qiūjì liúxià xìnɡzi màomìmìtáo
( )( )( )( )( )( )
shānpō dājiàn cǎizhāi tiědīnɡ shānɡōunénɡɡòu
( )( )( )( )( )( )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内容:
教材P46-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学习目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4、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案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
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学生:
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
5
教案过程: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
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
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
(生答“泼水节”)
师: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
为什么呢?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
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
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
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
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
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
咖啡踩端蘸寿
(1)哪些字你见过?
在哪里见过呢?
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
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
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
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
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
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
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
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
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2、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
凤凰周恩来恩人敲打对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伤端正顶端蘸墨水蘸水笔长寿
3、在句子中认读。
师:
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生字加粗或变红)
4、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5、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6、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7、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三、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
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
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
(“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
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
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周恩来恩人敲打对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伤端正顶端蘸墨水蘸水笔长寿
随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lónɡchuán zhōuēnlái chánɡshòubǎishù tèbié pōshuǐ
( )( )( )( )( )( )
jìnɡài xiānhóng xiàngjiǎogǔfènɡhuánɡ niándù
( )( )( )( )( )
第二课时课时数:
6
教案过程: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
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
现在考一考吧!
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
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
(读“好”。
若生读“hǎo”师问:
还可以读什么?
读“hào”。
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设计意图】:
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目标。
在各课教案的各个教案时段中,我们都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识字及巩固练习活动。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
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
不着急,难的来了。
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
(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
师:
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
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因为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勾画,才能对插图进行恰当联想。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
(1)师:
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
东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大家会怎么说?
“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南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北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
只有这四个村吗?
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三 单元 共计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