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技工口.docx
- 文档编号:11326153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30.35KB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技工口.docx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技工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技工口.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技工口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无人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维护技术,具有较扎实的的机械基础知识、电工和电子技术应用知识、无人机系统组成及构造基础知识、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基础知识和无人机飞行操控技能,掌握专业必备的核心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从事无人机的外业工作、一般故障检测与基本维修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面向无人机生产企业,从事无人机部件生产组装、总装调试、质量检验等工作;面向无人机营销企业,从事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面向无人机用户单位,从事飞行、生产作业、生产管理、维护维修等工作;面向婚庆公司、报社、电视台、广告、农业植保、公安、消防、边防巡逻等具体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1、掌握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和理论
2、掌握简单的民航飞行员专业英语知识。
3、掌握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和理论。
4、掌握电工技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
5、掌握微机控制技术、数码摄影技术。
6、掌握中国航空模型运动史知识、无人机驾驶员航空知识。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1、掌握无人机组装调试与维修技术的基本能力。
2、掌握无人机模拟仿真飞行操控的基本能力。
3、掌握飞行准备、操控能力,正常程序和应急程序检查与操作,飞行后检查与维护,任务载荷与作业评估能力。
4、掌握各行业无人机的操控能力,能够完成航拍、植保、巡检、测绘等工作。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一)、德育课
1.《道德法律与人生》(36学时)
《道德法律与人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
2.《经济与政治常识》(18学时)
本教材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
通过本教材学习培养学生懂得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4.《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18学时)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勤学苦练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职业情感、爱岗敬业的意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
(二)、文化课
1.《语文》(180学时)
培养学生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中。
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2.《数学》(180学时)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英语》(180学时)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三)、公共课
1.《普通话教程》(36学时)
本教材适合于各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各级、各行业普通话培训教材。
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已以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学的知识,并逐步认识和纠正语音和发声中存在的问题,准确、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掌握和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从而提高个人素养,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2.《口语交际》(36学时)
本课程是锻炼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讨论问题时善于倾听,能捕捉重要信息并清楚,准确自信,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3.《应用文写作》(54学时)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4.《计算机基础与应用》(7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体育与健康》(180学时)
本课程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运动技能,在密切联系本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讲授体育的含义、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使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与发展,体育的功能和自我健身,自我保健,理解体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从事所胜任的工作岗位。
二、专业基础课
1.无人机技术基础(252课时)
本课程从无人机概述开始,对无人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常见应用做了全面的介绍,涵盖无人机概述、无人机系统组成、无人机飞行原理、无人机飞行气象、无人机管理及申报、无人机的操纵和维护以及无人机的应用等。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无人机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后续无人机技术应用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电工技术基础(252课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3.电子技能(72课时)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电子产品焊接技能,为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打下基础。
4.通用航空概论(72课时)
使学生了解民航运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航空运输生产组织的运营与管理、民用航空基本概念;掌握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及各部门基本职能、航空运输业的基本特点、民航客运业务和货邮运输业务。
三、专业课
1.无人机模拟飞行(288课时)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了解各类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掌握各类无人机的飞行技巧;能够完成各类无人机在模拟器上的起飞、降落;熟练掌握各类无人机的悬停、直线飞行和8字飞行,使学生具有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保护意识。
2.无人机飞行训练(360课时)
本课程以遥控器的使用、地面模拟飞行训练、穿越机的训练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的飞行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无人机,通过循序渐进、分阶段的项目训练,掌握各种机型的操作技能。
3.无人机组装与调试(108课时)
本课程阐述了无人机组装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步骤和实用案例。
分别介绍了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装调工具材料与操作安全、无人机装配工艺、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多旋翼无人机的调试、固定翼无人机的组装、固定翼无人机的调试、无人直升机的组装与调试、无人机DIY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无人机的结构,并掌握组装技能。
4.无人机航拍技术(126课时)
本课程对无人机航拍的相机设置、摄影用光与色彩、航拍构图、航拍技巧以及航拍后期制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学生航拍技术的专业性,为将来从事航拍方向工作奠定基础。
5.无人机植保技术(144课时)
本课程对多旋翼无人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与维护、故障排除等知识进行了介绍,旨在提高学生在无人机飞防领域的相关技能,促进航空植保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部分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本专业公共基础课大纲见《公共课教学大纲》(试行)与《德育课与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专业课大纲如下:
《无人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252学时)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
本课程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任务:
本课程使学生获得无人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后续无人机技术应用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无人机的组成、原理、飞行、气象、管制和应用等广泛的无人机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表
(一)理论教学模块
知识点内容
知识要求
学时
了解
理解
掌握
第一章无人机概述
16
1.1了解无人机
√
2
1.2不同类型的无人机
√
6
1.3无人机的发展历史
√
4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第二章无人机系统组成
42
2.1飞行器平台
√
6
2.2无人机动力系统
√
4
2.3无人机控制系统
√
6
2.4无人机的传感器
√
6
2.5无人机的通信链路
√
8
2.6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
√
8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第三章无人机飞行原理
28
3.1空气动力学基础
√
6
3.2动态飞行动力学
√
4
3.3飞行运动方式和姿态
√
10
3.4飞行稳定性
√
4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第四章无人机飞行气象
√
32
4.1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
6
4.2云和降水
√
6
4.3能见度
√
4
4.4天气分析
√
4
4.5中低空飞行的大气环境
√
8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第五章无人机管理及申报
22
5.1航空管理
√
10
5.2无人机管理
√
8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第六章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26
6.1无人机起降操纵
√
6
6.2无人机巡航飞行操纵
√
8
6.3无人机日常维护与保养
√
8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第七章无人机的应用
36
7.1军事应用
√
8
7.2农林植保
√
8
7.3地理测绘
√
8
7.4航空拍摄
6
7.5其他应用
√
2
单元小结
2
思考与练习
2
合计
202
(二)实践教学模块
序号
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
学时
1
无人机起降
定点起降
10
2
无人机应用
航空拍摄
16
3
无人机应用
农林植保
16
4
无人机应用
地理测绘
8
合计
50
四、说明
1.教材的版本
《无人机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本大纲适用的专业与学制
本大纲适用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制三年。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从无人机概述开始,对无人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常见应用做了全面介绍。
本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讲授该课程应注意与其他专业课程及实践性环节联系衔接。
4.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以基础理论为主,讲解时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穿插多媒体教学,利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实验、实践教学课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习设备,能开出的实验高效开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演示实验法、分组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252学时)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任务:
本课程使学生获得阅读电路图和电工技术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和设计电路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表
(一)理论教学模块
知识点内容
知识要求
学时
了解
理解
掌握
第一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50
电路的概念
√
4
电流
√
4
电位、电压与电动势
√
8
电阻与电导
√
4
欧姆定律
√
6
电功与电功率
√
6
焦耳-楞次定律
√
6
电路的三种状态
√
6
总结
2
习题
4
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
82
电阻串联电路
√
8
电阻并联电路
√
8
电阻混联电路
√
10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
6
电桥中各点的平衡条件
√
6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
6
基尔霍夫定律
√
10
戴维南定律
√
12
总结
4
习题
12
第三章电容器和电磁现象
40
电容器与电容
√
4
电容器的充放电
√
4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
6
电流的磁场
√
4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
6
磁化与磁性材料
√
4
电磁感应定律
√
4
自感应与互感应
√
4
总结
2
习题
2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
40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
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
4
纯电阻电路
√
4
纯电感电路
√
6
纯电容电路
√
6
串联电路
√
2
并联电路
√
2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
2
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
2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
2
总结
4
习题
4
合计
212
(二)实践教学模块
序号
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
学时
1
万用表的使用
学会使用万用表
10
2
电压和电位的测量
电位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10
3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10
4
楞次定律的验证
验证楞次定律
10
合计
40
四、说明
1.教材的版本
《电工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本大纲适用的专业与学制
本大纲适用机电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制三年。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以物理为基础,重点讲授电工基础相关知识,本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灵活性大,与前面课程及实践性环节联系紧密,讲授该课程时应注意课程与课程间,课程与实践性环节间的联系。
4.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
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讲解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学习。
多媒体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同学更直观的认识,使知识更利于掌握,理解。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在做中学。
基于资源利用的学习:
本课程可适当安排多媒体视频资料,使学生浏览、观摩、参考、学习。
合作式学习:
让学生分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建议
加强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大纲
(72学时)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
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
任务:
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
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一定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要求
1.能熟练识别电子元器件。
2.具备较强的电子技术知识。
3.能熟练的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参数和检测元器件参数。
4.掌握常用的以及专业特殊的电子工具和电子材料。
5.能进行电子元器件的选配,安装和调试。
6.能熟悉常用电子电路原理图。
7.能使用多种电子仪表和仪器。
(二)、应知应会
1.各种半导体元器件结构原理,种类、规格、工作特性及其检测方法。
2.万用表的测量方法及维护。
3.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工艺和焊接工艺。
4.分析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
5.电子电路和集成电路的锡焊工艺及其技术要求。
6.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7.电子电路的方框图、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印刷板标记符号,印刷板装配图的意义和识图方法。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表
(一)理论教学模块
知识点内容
知识要求
学时
了解
理解
掌握
基础技能实训
15
第一节正确使用万用表
√
1
第二节电阻器的识读与检测
√
2
第三节电容器的识读与检测
√
2
第四节电感器的识读与检测
√
2
第五节半导体器件的识读与检测
√
3
第六节印制板的手工设计与制作
√
2
第七节手工锡焊
√
2
小结与测验
1
合计
15
(二)实践教学模块
序号
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
学时
1
万用表的使用
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检测
熟练掌握色环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单结晶体管、稳压管等元件的万用表检测方法
4
3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熟练掌握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示波器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3
4
焊接技能训练
能熟练用电烙铁进行电子元器件焊接,且达到一定的焊接要求
3
5
简易发光二极管电平指示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能进行发光二极管电平指示电路的装接与检测
4
6
单管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
学会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与动态调试方法且能正确计算静态工作点
6
7
简易电子门铃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掌握555定时器电路的特点,进一步熟练焊接技能
5
8
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掌握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的特点;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会对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检测,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的排除
6
9
装调OTL功率放大电路
能进行OTL功率放大器的装接与检测;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可变电电阻器
6
10
模拟触摸开关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会对模拟触摸开关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检测;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的排除;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
6
11
半导体收音机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会对半导体收音机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检测;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的排除
6
12
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掌握晶闸管调光电路的特点;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会对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检测;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的排除
6
合计
57
四、说明
1.教材的版本
《电子技能与实训》第二版朱国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本大纲适用的专业与学制
本大纲适用于机电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学制三年。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基础,并为《电子产品装接》和《PROTELDXP2004》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4.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将该实训内容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5.建议
要求学生遵守电子行业工作行为规范。
《通用航空概论》教学大纲
(72学时)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
本课程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任务:
本课程使学生具备从事航空运输等服务岗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民航运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掌握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和各部门基本职能,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表
理论教学模块
知识点内容
知识要求
学时
了解
理解
掌握
第一章绪论
√
2
第二章通用航空的组织与管理
8
第三章通用航空与国民经济
√
8
第四章通用航空的法律法规
√
6
第五章通用航空的飞行器
6
第六章通用航空的飞行与运营
12
第七章工业航空
√
6
第八章农林业航空
√
6
第九章其他通用航空
6
第十章通用航空现状及发展
12
合计
72
四、说明
1.教材的版本
《通用航空概论》中国民航出版社。
2.本大纲适用的专业与学制
本大纲适用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制三年。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重点介绍了航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都要在其指导下进行,使飞行训练、作业合法合规。
4.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①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
基础理论课堂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问题讲解清楚,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真正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
多媒体教学:
穿插多媒体教学,利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使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②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在“做”中学。
基于资源利用的学习:
本课程可适当安排多媒体视频资料,使学生浏览、观摩、参考、学习。
合作式教学:
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建议
本课程具有涉及面广、联系实际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加强现场实际、教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讲清基本理论即可。
《无人机模拟飞行》教学大纲
(288学时)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
本课程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任务:
使学生在室内完成多种无人机机型(包括多旋翼、固定翼及复合翼)的全自主模拟飞行训练和摇杆手动控制模拟飞行训练。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室内的模拟飞行,使学生认识遥控器、了解各种机型的操控方法,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无人机操控飞行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表
(一)理论教学模块
知识点内容
知识要求
学时
了解
理解
掌握
模拟飞行的优势
√
2
遥控器双手操作方法
√
4
认识遥控器
√
4
凤凰模拟飞行软件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人机 应用技术 专业课程 标准 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