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
- 文档编号:11323336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7.91KB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猜谜语
百胜镇中心小学杨荫瑜
一、单元教材分析
智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品质。
它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以给生活增添许多瑰丽的色彩。
本组课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主题来编排。
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则是一种创造
无论是识字5的猜谜语,还是《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借助本组课文的学习,他们会了解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水的乌鸦,知道古时候有位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的司马光,认识善于思考、想出称象妙法的曹冲。
二、本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本单元教学难点:
说出猜谜语的方法
四、教学注意问题:
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可先引导学生读导语,从整体入手。
提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每课内容。
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围绕专题,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课文要少讲解,多感悟。
几篇传统课文最好能有新的教法。
愿我们的学生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五、课时安排
《识字5》 2课时
《四个太阳》 2课时
《乌鸦喝水》 3课时
《司马光》 2课时
《称象》 2课时
《语文园地五》 4课时
识字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四、教学时数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在读后说说自己猜谜语的方法。
2、难点:
说出自己猜谜语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猜谜语,这些谜语都是字谜。
学习前两则谜语
1、第一则谜语。
A、指导学生朗读谜语(自由读、指名读)。
B、学生猜谜。
C、说说自己是怎样猜出谜语的?
D、老师小结猜谜窍门:
“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
E、学习生字。
◆看到同学们猜谜语这么热闹,有两个生字朋友也想参加,同学们欢迎吗?
(老师贴生字卡片“团”、“量”)
◆学生认记生字。
2、第二则谜语。
A、朗读谜语。
B、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
什么东西是“红的”?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
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
◆“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呢?
C、学生猜字。
D、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写出“秋”字。
E、学生交流自己的猜谜体会。
F、找出这则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
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第三则谜语
1、先让学生自己猜,然后请同学帮助。
(提示四句话指的是同一个字。
)
2、复习“请’、“情”、“晴”、“清”、“精”、“睛”等字,启发学生思考。
3、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猜出谜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识记生字。
注意:
“互”的声母是“h”,,不是“f”;“尊”是平舌音,“重”、“纯”是翘舌音。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团”、“量”等12个生字,同桌考—考,看谁读得准。
2、引导学生观察“谁”、“怕”、“跟”、“凉”,发现这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A、“足”作偏旁时,最后两笔“撇、捺”要变成“竖、提”。
示范写“足”,让学生观察比较“足”与“跟”字中的“足字旁”。
B、指导观察“谁”字中“亻”里“”的位置。
C、观察“量”、“最”这两个字,哪—个笔画最长?
教师范写:
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上下要写紧凑—点。
D、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
18《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
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课时:
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个太阳》,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小朋友你们能把老师手中的太阳挂在黑板上吗?
指名到讲台上做。
并向别的小朋友讲这个就是挂,同时出示生字:
挂,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能挂?
用挂组词、说句子。
读文中的句子。
2、出示:
街字学生读,进行组词,说说你知道的街道。
读读文中的句子。
3、出示:
熟,学生说什么熟了,再读文中的句子。
4、出示:
伙伴,指名解释,并说说自已的小伙伴是谁?
5、出示:
甜、尝,生说伸出舌头舔甘蔗,这个字就是“甜”,你们平时尝的什么是香甜的?
读课文中的句子。
6、出示:
温,温暖,什么是温暖的?
让学生体会温暖,再认识:
冻僵,联系冬天时的天气体会。
再认识“脸”回到课文,读句子。
7、学习“该、因、季”让学生组词,联系生活,再读句子,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园、因”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学生汇报。
2、强调:
“因”字是先里头后封口。
3、学生自已练习写字,比比谁写得最好。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提问:
“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说出天上有什么样的太阳?
”板书太阳。
指名说出“红红的、火红的、火热的。
。
。
。
”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个太阳》。
看看这四个太阳分别是什么样子。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悟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这四个太阳,他有什么心愿?
4、自已读读自已喜欢的自然段,动手画出最让你感受动的句子。
5、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评一评,在学生评时引导学生体会“到外一片清凉”在读第三自然段时,可组织学生即兴表演。
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
6、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读记记,相互交流。
二、背诵课文
1、背自已喜欢的太阳的段。
2、拿着自已画的最喜欢的太阳,和所有喜欢的同学一起分别这几个自然段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写好的生字:
“为、脸、阳、光”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什么地方最难写。
2、强调笔画:
为的笔顺是:
点、撇横折钩、点。
阳,的左耳高且小,日字写中央。
3、学生自已练习写。
四、实践活动:
1、想象画:
太阳与未来世界的关系。
2、交流作品。
19乌鸦喝水
教学目的:
《乌鸦喝水》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手”动脑喝到水的故事。
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动手动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其间,随机析字形,辨字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
晴天,太阳当空照,上完体育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
学生回答。
顺势让学生猜一猜,“喝、渴”字是什么偏旁,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
(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喝、渴”二字的字形与字义,并能够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2.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它是什么呢?
(出示乌鸦模型,板书乌鸦,鸟)看一看“乌”字与“鸟”字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
3.教师:
这只乌鸦啊,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出示第一幅挂图,要求学生看图),太阳天,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
(学生从图上不难看出,不远处的瓶子里有水,乌鸦可以去喝。
)
教师:
瓶子里有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观察图画学生能够发现,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
)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演示,使困难一目了然。
4.教师:
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
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动手做,动脑想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石子、瓶子、水亲自动手试试,看看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
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要求学生仔细听,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学生亲自动手做,能使乌鸦喝水的经过显而易见。
这个活动使学生间接掌握了课文内容。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教师:
乌鸦想到的办法和同学们的办法一样吗?
(出示第三幅图)那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教学分两步进行:
)
1.小组讨论。
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
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教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要求各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人认真听,并评议他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想出的办法会五花八门,但他们为了成功,往往会忽略当时的环境。
经教师点拨,马上就会有学生反驳。
这就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使教学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样处理,旨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的发散思维留出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
三、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
同学们都肯动脑筋,这场辩论太精彩了,那么这些办法中,谁的办法最好呢?
(不仅要求学生想办法,还要求学生从中选优,优中选特)。
由此看,这是只怎样的乌鸦?
你们学习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小结,以突出单元主题:
手和脑,两件宝。
)
2.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四、齐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最后,全班同学整齐地朗读一遍课文。
(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
教学还综合运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动手做,动脑想。
)
20《司马光》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
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
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
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
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
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
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
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
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
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21《称象》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感受到曹操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对学习者的预期成果:
读懂课文,能以语文、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室资源:
①聪明故事系列。
②《聪明的一休》歌曲。
③《称象》纸片教具:
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截水面,画上蓝色的水纹;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的石头。
教具的大小要易于操作,便于观察。
④投影仪。
学生课前必要的准备:
①集中识字。
a用硬纸板制作字盘,上面分画13格,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字,转盘中间钻个孔,削一根又短又细的竹签做中间的轴,让纸版能转动,在黑板某一处作个记号,把转字盘放置在指定位置,转动后停下,学生快速说出停在记号处的是什么字。
b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记录下来,小组内交流。
②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技能。
其他建议:
班级人数在40以内为宜。
[学习活动]
语文活动:
阅读、理解课文,说说读后的体会;
逻辑-数学:
提供数据,模拟测算大象的重量;
身体-空间:
创造性地配乐表演曹操称象的过程;
音乐:
让学生依据课文重新编写《聪明的一休》歌词,表达学习课文(第五组学习专题)后的感受。
自省:
想一想,自己应该向司马光、曹操等人学习什么?
[学习活动(续)及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学案
一、导入
1、导语(幻灯出示“称象”图):
同学们,这篇课文讲得是一个7岁的小朋友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板书课题)
2、导读:
(1)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2)教师归纳问题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听教师朗读课文(也可自己阅读)。
二、建议学习方式,分类解决问题。
第一类问题:
是何what:
一些表示事实内容的问题。
基本概念:
说明是什么,有关本质、实质、要素,在答案中含有事实性要素。
学习的基本方式:
信息搜集、记忆
导例:
“称”是什么?
“称”是什么样的?
本题建议学习方式:
教师联系图片直接讲解;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第二类问题:
为何why:
一些表示目的与理由的问题。
基本概念:
说明为什么,有关目的、价值、意义、理由的问题。
学习的基本方式:
信息搜集,也可以通过探究获得。
导例:
为什么曹操不采用官员建议的办法?
本题建议学习方式:
小组讨论
第三类问题:
如何how:
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
基本概念:
说明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手段、途径:
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或情况等问题。
如果是表示一种方式,通常需要了解其过程。
如果是表示一种状态,通常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程度。
学习的基本方式:
方式——做中学,也就是只有通过经历才能获得经验;状态——体验中学习
导例: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本题建议学习方式:
利用教具,小组讨论练习曹冲称象的过程(第一步:
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条线;第二步:
赶象上岸,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步:
称船上的石头的重量;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指导大象有多重了。
)
第四类问题:
若何if:
一些表示情境条件变化的问题。
基本概念:
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要是,是否,即使的情况下的问题。
学习的基本方式:
猜想,情境中学习,发散与创造性地学习。
导例:
假如你在场,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搬石头费力,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
本题建议学习方式:
小组讨论或请教他人;教师提供思考方向。
三、交流自读收获。
1、谁愿意将课文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
2、你从这个故事中了解了什么,受到什么教育请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
3、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请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有必要可与其它小组交流或请老师帮助。
4、再次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小组合作,选择适合于自组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或读后的感受。
教师用生动的形式出示提供的展示方式:
*演讲: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表演:
角色可以是官员、曹冲、曹操等。
*测算:
教师提供石头的重量和石头的树木,算出大象的重量,此题可不断变换条件作为课外延伸。
*歌唱:
采用自己熟悉的曲调的节奏和旋律,填写适合于课文内容的歌词,如“聪明的一休”并歌唱。
1、小组合作、准备、排练。
2、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注意:
认真倾听、观看他人的展示,并作评价,评出“小一休”、“小画家”、“小演员”。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阅读教师提供或自己收集的聪明故事,与家长或同学交流。
并摘录上面的生字
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做过什么聪明的事,并试着用文字和拼音把它记录下来(选做题)
《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大写字母的学习
三:
课前准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四: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示生字
矮瘦暗丑闲旧
(1)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2)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如:
“瘦、丑”是翘舌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高”生读“矮”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
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1)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2)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
小结:
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二)、我会读。
1、过河游戏。
板画:
小河
教师提出过河要求: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出示词语
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打个问号
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齐读
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5、评出最佳合作奖。
6、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打”)
7、请同学给每个词语中的“打”换个字。
(三)、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出示26个字母(小写)。
你认识它们吗?
3、请学生读
4、告诉学生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1)自由读
(2)指名读(3)同桌互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单元 集体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