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
- 文档编号:11312291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67KB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最早将“教育”连用战国孟子
教育史上的“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之争,
斯宾塞: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杜威:
教育即生活【民本主义与教育】
简答:
教育活动是人类独有的社会活动?
1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复杂的社会活动
2动物界没有像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所有活动停留在个体层面
3动物的教育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
填空:
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受教育,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
学校教育的特征:
可操作性,专门性,稳定性。
简答:
为什么学校教育具有可操作性?
1学校教育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的组织性和系统性。
选择:
1965法国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赞同终身教育原则。
1972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中确定终身教育,未来社会为“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以“生活、终身、教育”为基础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产生的教育观
填空:
教育的形态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的形态:
按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非制度化
按实施机构:
家庭;学校;社会
按不同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填空,简答)
填空:
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选择: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概念;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填空:
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体性。
简答:
社会教育的特征:
1对象的全民性2地点的广泛性3内容的实用性4时间的开放性5形式的多样性
简答:
原始教育形态的特点: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具有同一性
简答:
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要,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现实条件
简答: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
2为统治阶级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保守性
4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机,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但未形成体系
选择:
我国最早专科学校东汉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
选择:
1763普鲁士“强迫教育法令”说明现代教育走上大众化
简: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二节
填: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填:
历史上教育学思想:
孔子【论语】注重后天教育墨翟依靠推理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战国后,【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教育著作
苏格拉底:
以问答来启发思想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
【理想国】把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区分开,将人分三等:
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是公共的;对儿童教育分阶段进行;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两种功能:
服务于社会和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教育著作
教育学科的建立:
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法国卢梭【爱弥尔】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
德国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瑞士裴斯泰洛奇【林哈德和葛笃德】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发展儿童天赋;第一个开始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初等教育领域;第一个提出分科教学;开创师范教育先河
英国洛克儿童像白板绅士教育最重要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教育最高目的是道德;传统教育三中心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简答:
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简答: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简答: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1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速度和规模3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对教育内容、手段、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填空:
知识经济里,知识分为:
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知道谁有知识
简答: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理论
填空: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简答: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2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变化4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变革
简答:
教育对文化作用:
保存、传递、交流、融合、创造、更新
填空: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具决定的是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填空: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
认知、情感、价值、理想
简答:
学生文化成因:
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影响;师生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简答:
学生文化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多样性;生成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内法论:
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外砾论:
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简答: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不均衡性2顺序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男女差别;身心所有构成方面)5互补性(心里和生理机能)
影响因素:
遗传素质、成熟机制(格塞尔)、环境(墨子、荀子)、个体主观能动性
简答:
遗传的影响:
1前提,提供可能性2遗传的差异有一定影响3作用不能夸大
简答: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尤其是基础教育即时和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教育目的
广义:
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
狭义:
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作用:
导向;协调;激励;评价
层次结构:
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2人们的教育理想3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理论基础
(凯洛夫【教育学】我国第一部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填空: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
柏拉图;涂尔干个人本位论:
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文化本位论:
狄尔泰;斯普朗格
论述: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现在三个方面: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论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4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学生的本质属性:
1现实社会的人2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3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对待儿童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尊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无歧视
学生合法权利: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
教师职业的性质:
1专门性职业,是专业人员2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使命是教书育人
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人类文化传递者2人类灵魂工程师3示范者4管理者5父母与朋友6研究者)
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
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人格特征;职业道德素质)
教育专业素养:
教育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活动观);教育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交往能力);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人格特征:
积极乐观情绪;豁达开朗心胸;坚忍不拔意志;广泛的兴趣
论述: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内涵:
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杜威学生中心说
形式:
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
论述:
一、师生在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教育内容角度,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目的又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指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1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喜悦3完善个性和个人魅力
第六章课程
课程始于英国斯宾塞。
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课程从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国家、地方、学校
根据课程任务:
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
根据组织核心: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杜威)、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表现形式:
显现、隐性(贾克森【教室的生活】)
制约课程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社会、学科的研究
课改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
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美国泰勒):
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
课程文件三层次:
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教学计划三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简答:
设计教学计划时,应注意的要求:
1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考虑中小学教育性质及任务队课程的要求
2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3调查了解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
4分析比较研究国外相关教学计划5研究课程设置,这是主体。
简答:
教科书编写:
1内容上,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范围来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
2编制形式上,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适当方法
3注意研究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4设计编写配套的参考资料5教材版式、印刷等技术问题符合卫生学、美学、心理学的要求。
简答:
课程实施结构:
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4选择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
简答:
影响课程实施因素:
1课程计划的特点2教师特征(参与、态度、能力、与其他参与者的交流与合作)3学校特点4校外环境
课程评价功能:
诊断、修正、决策
简答:
新一轮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促进教师不断提高3促进课程发展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简答:
新一轮课改的思路:
1课程功能改变: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到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
2课程结构:
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到九年一贯
3课程内容:
侧重书本知识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4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5课程评价:
强调甄别与选拔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能力
6课程管理:
管理过于集中到三级课程管理
简答:
我国课改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2课程综合化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4课程个性化、多样化5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七章教学
填空:
教学时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居于中心地位。
教学任务:
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论述:
教学过程:
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简答:
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3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统一(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填: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论述: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论述:
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应发挥主导者作用2学生是教学过程主体,发挥其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简答:
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五阶段):
1激发学生兴趣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填: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来实现。
教学原则乌申斯基前苏联“教育学之父”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
选择:
循序渐进之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1按教材体系进行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简答: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
中学常见教学方法:
语言传授:
讲授、谈话、讨论学生直观感知:
演示、实验、参观学生独立获取:
练习、读书指导
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
1发现教学美布鲁纳2程序教学美斯金纳3范例教学德瓦根舍因4暗示教学保加利亚卢扎诺夫
程序教学:
(教材载体:
机器、课本式、计算机辅助)(结构形式:
直线式斯金纳、
分支式克洛德)
第八章教学
教学基本程序:
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简答:
备课的主要内容: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填:
上课时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简答:
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简答: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填:
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即测验或考试。
论述:
试题类型:
供答型和选答型供答型分为简答式和陈述式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型、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简答: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班级授课制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3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理论脱离实际
设计教学法:
杜威克伯屈
道尔顿制:
帕克赫斯
教学策略:
内容型(结构化策略(直线型、分支平行型、螺旋式、综合式))、形式型
(肯普集体、个别、小组)、方法型、综合型、
第九章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简答:
德育目标: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确定德育内容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2学生的年龄特征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中学德育的内容:
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
填空:
道德教育:
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
具体包括:
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
填: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活动过程,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
简答:
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正面教育、知行统一、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因材施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论述: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尊重、信赖、爱护学生2根据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3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
选择:
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德育方法:
1说服法2榜样法3陶冶法4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
选:
说服法:
讲解法、谈话、讨论、阅读指导
运用时注意的:
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简答:
榜样法: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2榜样要可靠真实,有导向性
3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简答:
陶冶法如何运用:
1创设良好情景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
瑞士皮亚杰美科尔伯格重知
体谅模式:
英彼得麦克费尔重情
社会模仿模式:
美班杜拉重行
第一十章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填:
平行管理:
前苏联马卡连柯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影响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
要解决好学生个人和学生集体的管理问题。
1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真正的教育力量2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发展
简答:
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简答: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的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简答: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简答:
班主任对学生交往的指导:
1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不同学生交往的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2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
3在与学生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简答: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选择:
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核心队伍3建立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资格证 教育学 考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