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汇总.docx
- 文档编号:11305927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19KB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汇总.docx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汇总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注意因有多种版本这里只提供其中一个版本,请认真核对内容正确性再抄!
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C5.(C6.(B7.(A8.(B9.(D10.(D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
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
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
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思想?
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
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卓越人社区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
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
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
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
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
因为:
只有坚持民族特点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一个民
族借鉴、吸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时,其基本立场是从本民族的需要出发,要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文化的交流必须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需要出发,对外民族思想消化借鉴,为我所用。
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
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6世纪的古代希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面积有限的农村。
城邦是自给自足的国家,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
受地理环境影响,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
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
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等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民主制度已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遍建立。
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
公民依靠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
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对统治者也同样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总之,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民主制度不仅使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使政治思想不断丰富和繁荣。
尽管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对后世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但是,雅典的民主制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是非常狭隘的民主,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自由公民的特权。
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都被合并到神学中,以神学的形式出现。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由于西欧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吸收到基督教神学之中,神学统领一切,政治领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各门学科包括政治学,都没有独立的地位。
它们在内容上都成为神学的婢女,在形式上被降为神学的不同分支。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
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
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的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
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成为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
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
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
"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第四,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
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
所以,政治理论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C5.(D6.(A7.(D8.(A9.(D10.(B
二、名词解释
1.权力政治观
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
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2.洛克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
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3.杰斐逊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
从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
独立宣言一方面宣布了个人不可剥夺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还进一步申明了政府的基础及其权力的来源,对美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甚至杰斐逊对于权利那种"不言而喻"的论证方法成为权利政治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独立宣言》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三、问答题
1.分析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
布丹的国家起源论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两人都主张国家起源于家庭。
这些家庭在又在共同利益的趋使下,组成村庄。
为了获得生活的必需品,村庄开始向外扩张,形成城镇。
为了保护家庭或是抢夺财产,同一社区的人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些非政治组织。
为了抵抗外敌,这些组织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了领导,并赋予他以至上的权力。
这些许多家庭部落就在这个权力的统治下,从而形成了国家。
在对国家的产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布丹提出了国家的概念。
他指出,所谓的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共同的财产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
这一国家概念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家庭:
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
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产生主要是出于血缘的结合,因此,家庭的产生主要出于人类的本性;另一方面,家庭同时也是利益上的安排,它使得家庭中的成员服从家长,家长则需要关心着这些人的利益。
家庭既反映人类的自然本性,又具备法学的性质。
因此,,家庭不但有家庭的成员,例如父母、子女、奴隶等,而且家庭还需要具备私有财产以维持家庭的物质存在。
2.共同财产:
共同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
布丹以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来划分国家与家庭的范围,家庭是私有的范围;国家是公有或共有的范围。
布丹发展了罗马法管辖权的观念,试图以不可剥夺的家庭权利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
然而,正是这种区分使布丹的国家理论同时包含了两个绝对物:
"家庭的不可取消的权利"和"主权者的无限立法权力"。
从罗马法的管辖权观念出发,布丹试图以家庭来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
然而,当布丹试图将家庭不可转让的权利同国家的绝对权力联系在一起时,他的理论出现了不可克服的逻辑困难。
3.主权:
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
主权概念是布丹国家理论中最富贡献的内容。
4.合法:
布丹的国家起源理论更多地强调了强力与争夺的作用,强调了臣民对国家的服从,同时,布丹也承认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
布丹认为,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由若干户人家及其共同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
布丹认为,强力与征服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国家,国家还需要在神法和自然法的指引下,以维护公民的物质利益为目的。
布丹的国家理论已经具备了近代的某种特征,例如,国家目的是公共福利、财产权是自然的权利、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都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特征。
然而,布丹的理论中仍然搀杂着神法、家长制等思想内涵,并没有完全摆脱古代和中世纪政治理论影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通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
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坦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
第二,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
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以国王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而展开的。
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尔顿、利尔伯恩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
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答案
2010-03-2816:
15
作业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ABCCA;6—10BDADB。
二、名词解释
1.边沁
耶利米·边沁,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
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
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
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
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
2.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
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
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
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
其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
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
其三、尊崇孔子。
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
3.李斯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曾师从荀子。
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
统一中国后,任丞相。
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
后被杀。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
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
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
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三、问答题
1.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革命后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愈趋尖锐复杂,政局动荡反复,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空前激烈。
法国社会长期的政治动荡催生出众多的政治思想流派。
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
它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自由主义思想反映了19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突出,各种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广泛流行。
19世纪初期产生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空想共产主义。
此外,无政府主义也流行开来。
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实证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
实证主义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口号下,要求以阶级调和求得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反映出面临新的斗争任务的资产阶级的策略变化和巩固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根本目的。
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应然”向“实然”阶段过渡提供了理论武器。
各种政治思想的纷繁多样、变化频频,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斗争,成为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2.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
墨子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
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
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
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
他的一句名言是: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
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
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
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
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
“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
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3.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
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
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
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
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
因而是不合理的。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四答案
作业4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BCAAA;6—10CAADB。
二、名词解释
1.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
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
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
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朱元璋
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幼年时因家庭贫困曾出家为僧。
后投入濠州郭子兴起义军中。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其部队。
1367年出师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
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
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治国思想主要有:
强权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3.王艮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
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
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
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
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
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
正德十年(1502,
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
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
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
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
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
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
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
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
表现在:
(1)儒学复兴。
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
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2.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哪些基本特征?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财政思想这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
王安石为理财正名,提出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并重视节约开支。
(2)立法与变法思想王安石认为:
法包括法律、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
法之善恶关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法令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而且必须是法先王之意;制定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
(3)人才思想王安石批评国家人才现状,极论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提出独特的人才标准和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措施。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特征:
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提出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使北宋时期的改革思潮和实践达到顶峰。
在他执政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影响巨大,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只能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
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3.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顾炎武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把它置于国家之上。
他认为一家一姓止兴亡并不代表天下的兴亡。
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他又区分了公私,以天下为公。
自君主化公为私以后,社会就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不安之中。
以全力私有为特征,以君主私利为依归的君主政治制度正是天下不治、弊端丛生的根源。
他还对君主尊贵的地位持怀疑态度。
他认为:
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主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政治 思想史 形成 考核 参考答案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