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docx
- 文档编号:11301188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33.20KB
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docx
《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基于药物的溶解度及膜通透性对所有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系统,共分成4类:
高溶解性和高透膜性(Ⅰ类)、低溶解性和高透膜性(Ⅱ类)、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Ⅲ类)和低溶解性和低透膜性(Ⅳ类)。
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Ⅲ类)药物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皂苷类药物等,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
某些水溶性的药物,药物极性太强,油水分配系数太低,反而导致药物不利于吸收,而且药物肠道不稳定,因此在提高该类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
1.极性或亲水性药物由于油水分配系数低或跨膜扩散能力差而不能有效地分配到小肠壁细胞膜,吸收差,可加入过量反离子与该药物合用,从而可以形成亲脂性较强的离子对而促进吸收;
2.如果由于药物分子结构中氢键数目较多导致透膜速率下降时,可加入促渗剂改善膜渗透性;
3.制备磷脂复合物解决某些药物生物度差的方法之一。
可改变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亲水药物制成复合物后大都亲脂性增强,且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可分散成极小的囊泡结构利于透过生物膜。
例如苦参素
4.制备脂质体,利用脂质体也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降解。
5.制备自乳化给药系统,例如山地明口服自乳化给药系统,药剂微乳史上的成功案例。
6.制备口服纳米粒给药系统,利用纳米粒子的效应,直接被细胞膜胞饮或吞噬,通过生物膜而被吸收。
一些大分子多肽类物同样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和易失活降解的情况例如胰岛素,有将其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报道,可以借鉴一下。
7.制剂学方法:
将该类药物做成片剂后包裹肠溶衣,避免或大大降低肠道菌群或酶对主要的水解破坏。
8.化学修饰,如制备前体药物
参考文献
吴诚,王玲,刘丽宏.提高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研究进展,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39(4):
298
贺然,刘国琴,李琳.玻璃微球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提高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研究进展
吴诚,王玲,刘丽宏
[摘要]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近年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但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上往往需要注射给药,开发此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本文综述了改善此类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包括利用化学修饰、载体主动转运吸收、吸收促进剂、微粒给药系统、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和酶抑制剂等方法。
部分药物通过此类方法已经成功进入临床试验,个别药物已经上市。
[关键词]口服生物利用度;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基因工程药物
前言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alclassificationsystem,BCS)是基于药物的溶解度及膜通透性对所有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系统[1]。
共分成4类:
高溶解性和高透膜性(Ⅰ类)、低溶解性和高透膜性(Ⅱ类)、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Ⅲ类)和低溶解性和低透膜性(Ⅳ类)。
其中溶解性和溶解度非同一概念,高溶解性指一种药物的最高剂量可以溶解在250ml或者更少的水溶液中(pH1~7.5)。
药物由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具有不同的溶解性和透膜性,同时也导致了其在体内不同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其中Ⅰ类药物不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易于制成口服制剂;而Ⅳ类最难口服吸收,一般情况下只能采用其他给药途径或通过制成前药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来达到生物利用度要求。
目前对于Ⅱ类药物,可以利用各种制剂技术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进而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该类制剂技术相对成熟,如制备成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物、微乳等。
Ⅲ类药物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皂苷类药物等,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
近年来基因工程药物发展迅速,上市药物的数量迅速增加,但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上往往需要注射给药,给患者用药带来很大的不便。
某些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如皂苷类虽然可以口服给药,但由于生物利用度很低严重影响了其疗效的发挥。
口服给药仍是患者最乐于接受的一种非侵入性的给药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
由于Ⅲ类药物往往相对分子质量大、稳定性差,因此如何提高该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1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屏障
1.1吸收方式
药物口服后可以通过以下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经胃肠道上皮细胞吸收[2](图1):
药物通过细胞膜(经细胞途径)或者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细胞旁路途径)被动扩散;通过载体介导进行易化扩散或者主动转运;胞饮作用。
其中经细胞途径被动扩散是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方式。
图1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方式
注:
↓药物进入细胞,↑药物外排出细胞;a.载体介导的主动转运;b.细胞旁路途径被动扩散;c.经细胞途径被动扩散;d.P-糖蛋白(P-gp)介导的外排;e.易化扩散
1.2吸收屏障
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屏障与药物本身的结构密切相关,如相对分子质量、亲脂性和分子中氢键的数目。
根据Lipinski原则[4],满足下述任何2个条件,往往预示该药物具有较差的透膜性:
(1)含5个以上氢键供体(-OH或-NH);
(2)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3)logP>5(P为油水分配系数);(4)含10个以上氢键受体(N或O)。
胃肠道的pH值及消化酶的作用也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屏障之一。
胃中强酸性环境及胃肠道中的消化酶较易导致药物的降解,特别是蛋白多肽类药物。
根据pH分配学说,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解离度不同,而带电荷的药物是很难被吸收的,因而药物分子型和离子型的比例也影响了药物的吸收。
此外,吸收进入胃肠道上皮细胞的药物,若是P-糖蛋白(P-gp)或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3A4(CYP3A4)的底物,部分药物可以被P-gp外排(图1)进入肠腔或被CYP3A4代谢而不能吸收进入血循环。
2增加口服药物吸收的策略
由于BCSⅢ类药物往往相对分子质量大,水溶性强,几乎很难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经细胞途径转运,增加此类药物的体内吸收难度很大,只能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转运。
而胃肠道细胞间的空隙狭小(0.3~1.1nm),一般情况下只有分子半径<0.4nm才能通过(胰岛素分子半径为1~2nm),细胞旁路途径的吸收面积也不及经细胞途径的百分之一[5]。
尽管如此,由于BCSⅢ类药物应用广泛,尤其是此类中的蛋白质多肽药物,例如干扰素和胰岛素等,往往需要频繁注射给药,患者用药的顺应性较差,因此口服给药途径仍是此类药物制剂研究的方向。
目前已报道了很多增加此类药物吸收的策略,并且部分药物已经成功进入临床试验,个别药物已经上市。
2.1化学修饰
由于BCSⅢ类药物在体内难以透膜吸收的根本原因是由其自身的化学性质造成的,因此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是增加该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化学修饰主要包括氨基酸修饰、酯化和高分子聚合物共价结合等方法[5-6]。
化学修饰对于小分子药物和短链肽一般比较有效,但长链肽和大分子药物仍然较难发挥作用。
而且化学修饰往往是分子特异性的,同样的方法不能适合许多药物,因而一般不能发展成为一项平台技术[5]。
NOBEX公司将己基通过共价键连接到重组人胰岛素上,经过修饰的胰岛素(HIM2)可以减少胃肠道酶对其的降解作用,并可促进胰岛素在体内的口服吸收。
文献[7-8]报道了单剂量口服HIM2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有效性,与安慰剂组相比,餐前30min按0.5和1.0mg/kg给予HIM2,可明显降低患者给药后0~4h血糖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组餐后的血糖水平相当。
而且口服HIM2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可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目前该口服胰岛素制剂已完成Ⅳ期临床试验,并已在印度上市,商品名为Insugen。
2.2主动转运吸收机制
哺乳动物通过主动转运机制来吸收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在体内通过一系列转运蛋白参与而被主动吸收,吸收过程较复杂。
利用这一机制,可将药物直接与维生素B12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但不能改变维生素B12与体内转运蛋白结合的活性[9]。
由于维生素B12在体内口服吸收的量较少(一般为1~2μg/d),在胃肠道中复合物在被载体识别之前就可能被胃肠道中的酶水解,同时复合物也不能保护蛋白多肽类药物在胃肠道免受降解,使这些共价结合物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克服这一屏障,Apollo生命科学公司开发了维生素B12纳米粒给药系统(OraldelTM)[8]。
这些纳米粒是由多糖高分子材料组成,表面包被了维生素B12分子,不但可以保护胰岛素分子,还可以促进其吸收。
最近,该公司宣布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可将胰岛素完全包载在纳米粒中,糖尿病大鼠口服该胰岛素纳米粒,血糖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长达12h。
2.3吸收促进剂
应用吸收促进剂是提高BCSⅢ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主要策略之一[10-14]。
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增加了膜的流动性,减少了胃肠道黏液的黏性,增加了蛋白质跨膜的渗透性,开放了膜上某部位的紧密结合[5]。
一般来说,吸收促进剂可通过经细胞和(或)细胞旁路途径发挥作用。
经细胞途径可能是吸收促进剂通过干扰细胞膜疏水性的外层结构或导致膜蛋白的丢失而促进药物吸收的;细胞间途径是通过打开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而促进药物转运的。
常用的非特异性吸收促进剂包括胆酸盐、脂肪酸、表面活性剂、水杨酸类和螯合剂等[3,8]。
大部分吸收促进剂可能会有胃肠道黏膜毒性作用[5]。
吸收促进剂对于细胞膜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一些其他本来不吸收的毒性物质被吸收进入体循环。
某些吸收促进剂在体外对Caco-2细胞是有毒的,但在动物体内却相对安全,可能是由于完整的黏膜组织中存在修复机制。
有些吸收促进剂通过可逆性打开细胞间紧密连接而起作用,短期使用毒副作用较小,如阳离子壳聚糖衍生物[15],但当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骨质疏松时,必须注意这些辅料长期口服的毒性作用。
中链脂肪酸毒性作用小,是一类安全性较高的吸收促进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作为吸收促进剂的中链脂肪酸均为饱和脂肪酸,可能是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胶束流动性高,与饱和脂肪酸形成的刚性胶束相比更易被破坏[16]。
中链脂肪酸类吸收促进剂最有代表性的是癸酸钠,目前在国外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使用,在瑞典上市的直肠栓(doktacillin)中已经作为吸收促进剂使用[5,17]。
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多个BCSⅢ类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制剂都使用癸酸钠作为吸收促进剂。
大鼠口服癸酸钠的LD50为3.7g/kg[5]。
癸酸钠的吸收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密切相关,一般体外实验浓度为15或20mmol/L,体内实验浓度为100mmol/L。
癸酸钠在体内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可能是其在体内吸收较快所致(体内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小于10min)。
因此在设计口服固体给药制剂时,癸酸钠开始时应快速释放以便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然后缓慢释放,以维持其局部的有效浓度。
尽管癸酸钠在人体内促进药物吸收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其促吸收作用机制包括了经细胞途径和细胞旁路途径。
目前载胰岛素、寡核苷酸、双膦酸盐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固体制剂均采用癸酸钠作为吸收促进剂,并进行了人体试验,其体内释放癸酸钠的模式也是采用这种快速释放负荷剂量缓慢释放维持剂量的方式。
GIPET技术(Merrison制药公司开发)是用于促进难透膜药物吸收的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其代表性处方主要含癸酸钠和药物,并将其制备成肠溶片。
用该技术可以将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生物利用度(与皮下注射相比)提高至3.9%~7.6%。
在另一项Ⅰ期临床试验中,GIPET技术可将阿屈膦酸盐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至7.2%,较不含吸收促进剂的普通片提高12倍[5]。
Eligen技术是Emisphere公司与诺华合作开发的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和降钙素的口服给药技术。
其中最突出的吸收促进剂为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盐,简称SNAC[15]。
用这项技术开发的口服降钙素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胰岛素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和PTH正在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2.4微粒给药系统
微粒可以通过肠道相关的淋巴组织(gus-associatedlymphoidtissue,GALT)吸收进入体循环,GALT包括的Peyer结由特殊的上皮组织覆盖,其中包括M细胞。
采用微粒给药系统的专利技术包括聚合物微粒、纳米粒、脂质体、微乳和高分子胶束等。
制备高分子微粒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壳聚糖和海藻酸盐[15]。
Sharma等[18]报道了一种新的pH敏感的载胰岛素纳米粒,可以在胃肠道环境中保护胰岛素。
这种微粒是通过油包水乳剂制备的,包括海藻酸盐、壳聚糖衍生物等,微粒大小为30~100nm,胰岛素包封率为50%~80%。
在胃中微粒可以收缩,从而保护胰岛素分子免受胃酸性环境和消化酶的影响,而且药物可以缓慢释放。
糖尿病大鼠的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口服该纳米制剂后超过50%的大鼠血糖水平下降,并且作用可以持续11~13h。
不同处方纳米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4%~21%之间。
Reis等[19]报道了一种制备胰岛素微粒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粒径达亚微米的胰岛素颗粒包封率超过了84%。
胰岛素嵌入海藻酸钠和右旋糖酐的高分子备料中,这两种高分子材料提供了pH敏感(羧基)和永久的带电荷(硫酸盐)基团,从而阻止了在胃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胰岛素的释放。
纳米粒第一层包载材料中包括壳聚糖和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微粒在胃肠道黏膜的生物黏附;第二层包载材料包括牛血清白蛋白,可以保护胰岛素免受酶的降解。
与皮下注射给药相比,口服这种胰岛素微粒在8h内的生物利用度可达到34%。
相对其他微粒制剂而言,脂质体制剂制备工艺较简单,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也较成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包载的药物在存储及胃肠道转运过程中容易泄漏。
新型的高分子化脂质体技术[20]可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高分子化是指脂质双分子层中部分或全部磷脂分子通过共价结合固定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剂型口服后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微乳制剂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可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微粒制剂。
文献报道[21]将三七总皂苷制成W/O微乳后,大鼠十二指肠给药,与三七总皂苷溶液相比大部分微乳制剂可明显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W/O微乳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微乳中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促进药物透膜的作用有关,也可能微乳中所含的油对药物吸收产生一定的作用。
一些脂肪酸和甘油酯类化合物,如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及一些单甘油酯等,本身即有一定促进药物吸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渗入生物膜中从而提高膜的流动性有关。
2.5生物黏附给药系统
用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可用于BCSⅢ类药物的口服递送。
生物黏附给药系统一方面延长了药物和胃肠道局部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可形成更高的浓度梯度,有利于药物被动扩散。
这类高分子材料中以壳聚糖应用最为广泛。
壳聚糖可逆性地打开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从而促进水溶性药物通过细胞旁路吸收,同时壳聚糖还具有显著的黏附特性。
此外,Dong等[22]报道当聚氧乙烯蓖麻油的含水量在40%~60%时,其黏度迅速上升,具有生物黏附性能。
利用这一性质,可制备生物黏附给药系统。
专利处方中含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吸收促进剂癸酸钠,口服进入体内后药物溶液在胃肠道分散稀释转变为原位凝胶,从而提高药物和癸酸钠在胃肠道局部的浓度和停留时间。
因癸酸钠在体内需达到高浓度时才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
2.6酶抑制剂
蛋白多肽类药物在胃肠道中稳定性较差,较易被消化酶降解,因此应用酶抑制剂提高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常常是此类口服制剂的综合策略之一。
2008年8月,Oramed公司完成了口服胰岛素胶囊(ORMD0801)的ⅡA临床试验,其口服胰岛素专利[23]处方中加入了ω-3脂肪酸、酶抑制剂和吸收促进剂。
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压片后包衣,在体内可促进胰岛素口服吸收。
Unigene公司专利[24]中使用有机酸作为辅料降低胃肠道局部pH,从而减少消化酶的降解作用,并综合运用了吸收促进剂和包衣技术,其专利中描述的典型降钙素口服给药系统处方如下:
0.25mg降钙素、400mg柠檬酸(酶抑制剂)、100mg牛磺酸脱氧胆酸(吸收促进剂)、100mg月桂肉碱(吸收促进剂)、40mg白蛋白(减少非特异性吸附)和10mg硅胶(干燥剂)。
根据以上处方将其制成了肠溶胶囊。
该公司的口服降钙素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口服PTH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3展望
BCSⅢ类药物的口服给药系统是药剂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领域之一。
尽管目前开发的口服给药系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还是有部分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如口服胰岛素、降钙素和PTH等。
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口服制剂大多是片剂,处方中包含吸收促进剂,这类制剂相对较为简单,使用的辅料也通常认为比较安全,因此投入成本较低,也是最适合工业化生产的。
但是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往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目前虽然某些BCSⅢ类药物口服制剂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但仍存在药物生物利用度低,吸收促进剂长期使用可能发生毒副作用,药物在胃肠道条件下的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从目前发展的态势看,微粒给药系统、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及利用载体主动转运等新型给药系统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随着其发展完善,可能会在开发BCSⅢ类药物口服吸收制剂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但这类给药系统往往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使用的辅料较为新颖,因此必须充分论证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省略
提高茶多酚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王巨鑫,刘洋,马莎莎,何平,葛建*(中国计量学院药学系杭州310018)
摘要:
茶多酚(Teapolyphenol,TP)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是茶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抑菌、美容等多种药理功能和功效,但茶多酚脂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易被氧化,限制了其在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应用。
为提高茶多酚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从提高脂溶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综述近几年提高茶多酚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茶多酚;口服生物利用度;脂溶性;稳定性
前言
茶多酚(Teapolyphenol,TP)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类、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其中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茶多酚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抑菌消炎、抗癌防癌作用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
但有报道证实茶多酚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很低〔1〕。
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在生理环境下稳定性差〔2〕;②脂溶性差口服难以透过血脑屏障〔3〕;③在吸收和利用时易发生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等生物转化和肠道菌丛的降解作用〔4,5〕;④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引起的主动外排等〔6〕。
因此,通过探索新剂型或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化学结构修饰以改善其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行为,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是目前需迫切完成的任务。
1提高脂溶性
1.1化学修饰法沈生荣〔7〕的研究表明经油酸修饰的EGCG对AMVN诱导卵磷脂产生的脂溶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与维生素E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接近,明显高于未经修饰的分子。
高永贵等〔8〕成功地将EGCG改性为脂溶性,使其在油脂中的溶解度达到25%以上,比改性前至少提高5000倍。
近些年已报道的有EGCG与月桂酰氯、肉豆蔻酰、棕榈酰氯、硬脂酰氯、亚油酰氯等不同长度脂肪链制备而成相应的EGCG酸酯,一般反应使脂肪酰氯过量。
但化学法条件苛刻,反应不易控制,所得产物结构及每种组分的比例难以确定。
1.2酶法修饰1994年Sakai等〔9〕获得酶法合成3-O-酰基化儿茶素系列物的专利,并将其应用到油脂抗氧化领域。
Patti等〔10〕从不同来源的多种脂肪酶中筛选出Mucormiehei脂肪酶来制备3-O-酰基化儿茶素,其方法为在固定化脂肪酶的叔丁基甲醚溶液中,儿茶素首先经酰化反应制备的五酰基化衍生物或先经乙酰化得到5,7,3',4'-O-四乙酰基酯,再棕榈酰化得到四乙酰基3-O-酰化物,然后分别经醇解、柱层析制备得到3-O-棕榈酰化儿茶素,两条途径产物得率分别为70%和90%。
现有报道用酶法可定向进行酰化反应〔9〕,但酰化反应成本太高,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有一定难度,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提高稳定性
2.1固体分散技术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一种茶提取物滴丸,为溶于水的固体制剂〔11〕,该滴丸可避免泡腾剂服用时离不开溶液、可能影响消化道酸碱平衡和产生肾脏毒性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茶的运输、储藏、服用的不方便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2.2微囊与微球以乙基纤维素(EC)为囊材,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技术制备TP缓释微囊〔12〕,该实验选用的囊材和制备工艺不会破坏TP,且所制得的微囊可起到提高TP稳定性和缓释的双重作用,且包封率较高,但致使茶多酚主要活性成分儿茶素的含量降低。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制备TP微胶囊〔13〕,该实验结果表明明胶包埋后的微胶囊可使TP的缓释性能及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孟祥等〔14〕还采用喷雾干燥法,无抗原性的白蛋白为骨架材料,得到TP微球,再将其加入到一定的壳聚糖溶液中,同时加入适量磁粉,利用超声波混匀,辅以少量戊二醛进行固化,真空干燥得到一种TP磁性微球。
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TP的稳定性,且具有靶向制剂效果,符合动脉栓塞制剂的要求,因此有望成为新型治疗肿瘤动脉栓塞制剂。
TP微丸辅料用量较少,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较高〔15〕。
2.3包合技术及脂质体以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TP的β-环糊精包络物,不仅提高TP制剂的稳定性,还延长了其作用时间〔16〕。
用脂质体制备技术来制备TP制剂具有低毒、高效、靶向等特点,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TP维生素E脂质体〔17〕,经脂质体包封后,可增加TP的稳定性,并具有长效。
范一文等〔18〕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仪等对茶多酚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茶多酚的稳定性良好,状态变化微小,渗透率低,稳定性较强,适于长期贮存。
2.4纳米制剂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现代药学利用其优点使药物具有更多优点,如稳定性好,刺激性小,毒副作用下,药物生物利用度高等。
袁帅等〔19〕人在叶酸介导EGCG-BSA纳米制剂的制备及体外功能研究中得出了纳米制剂的优化方法并对其靶向性及功能性进行了探究,得出纳米制剂可以提高EGCG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
3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之一,以茶叶为原料生产茶多酚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主要功能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经对人体多种病症预防与治疗起着重大作用,但是茶多酚在潮湿、阳光、高温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因此传统的茶多酚剂型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等,从而限制了茶多酚的应用。
鉴于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集锦 提高 药物 生物 利用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