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办法.docx
- 文档编号:11300508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59KB
架子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办法.docx
《架子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子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办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架子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办法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津秦客运专线第四标段
架子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
为保证项目部各架子队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施工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项目部设工程管理部,受项目总工领导,内设专业工程师、作业队技术主管、专业技术负责人、工程调度、试验、测量等专职人员。
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具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即技术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质量回访阶段。
一、施工调查
1.施工调查的组织
项目部负责组织工程的施工调查工作。
施工调查人员包括:
项目部经理、项目总工及各级技术负责人、材料负责人。
施工调查报告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全体参加调查人员编写。
2.施工调查的内容
2.1核对设计文件设计的施工方法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2.2设计构筑物是否与现场地形相符合,施工对既有建筑是否有影响,设计是否采取了措施等。
2.3施工现场的水、电、通讯、运输、道路、行车干扰等。
2.4施工范围内的征地、回收地及拆迁。
2.5当地料的供应情况。
2.6施工营地的布置图(包括工棚位置、堆料地点、加工场地等)。
2.7临时过渡工程,如灌溉水渠、河道改移、道路改移等。
调查报告必须写明调查日期,调查地点、参与调查人员等。
施工调查报告最晚于设计文件鉴定前5-10日内完成。
二、设计文件会审
项目部在收到设计文件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施工负责人对设计方案、主体结构类型、新技术采用、运营养护设施的要求、与现场的切合与否、主要工程数量及设计概(预)算进行认真内部会审,会审必须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项目部重点审查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结构物位置及标高、主要工程数量、设计构筑物是否与现场地形相符合,施工对既有建筑是否有影响,设计是否采取了措施等。
各级主管工程师将审查出的问题及建议详细汇总形成纪录,汇总至项目经理部工程部或项目部待设计文件鉴定或交底会时提出。
三、施工复测
各工程开工前应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工作,准确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标高,并建立严格的复核制度。
对复杂的特大桥的中线、高程、墩台定位、枢纽站基线以及其他精密导线或三角网测量的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测工作。
对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部施工的大中型项目工程由指挥部组织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作好桩位复核工作,确保全线基线准确度,复测结果由项目部编制复测报告并报指挥部精测队。
特殊条件的工程,由指挥部施工技术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测量方案。
各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并作为工程竣工资料内容之一。
四、工程数量计算
根据施工调查及施工复测的情况,对照现行预算定额,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部各工点技术负责人认真计算工程数量,发现设计工程数量与实际数量有误或缺项,要及时将现场测量资料汇总,上报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变更数量,同时报工程管理部备查。
五、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1.1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有施工设计图纸及其他设计文件、施工调查报告、图纸鉴定纪要、现行施工规范、安全规则、验收标准、建设单位的指导性施工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施工安排等。
1.2工程概况
明确工程地点、工程范围、主要技术标准、当地气候、水文、地质、交通、主要工程数量表等。
1.3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编制时要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充分设计意图,结合施工调查、图纸鉴定及交底纪要认真编制。
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
1.3.1施工部署
主要是施工组织机构确定、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规划等。
1.3.2技术方案
包括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具及设备选择、施工顺序、施工组织(指顺序作业、平行作业、流水作业安排)及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及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劳动力进场与需求计划、工程材料需求计划、机械设备进场与配备计划、测量试验仪器计划)安排、关键技术方案。
1.4施工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中选择的施工方法,明确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标准、作业组织、操作要点、对机具的选择与匹配及对工程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检验等内容。
1.5施工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尤其是创优工程质量措施,质量通病的克服;安全保证措施,重点、难点工程项目的强制性安全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尤其是影响全线开通,影响全局的关键项目工期必须有可靠的工期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文物(或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其他保证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则;编制范围及施工队伍的分布,施工管理机构的组成
2.1编制内容:
编制依据和原;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总体施工方案;重点工程的名称及施工方法;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总工期及分年、季度的形象进度安排;科研及试验工程名称、范围及施工方法和分年、季度的形象进度;大临工程的名称、数量、分布及总体设计;过渡工程方案及过渡工程设计;试验机构、试验手段及试验工作的总体安排;主要材料、主要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使用计划及质量控制办法;制定的各项措施(创优规划、质量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水保措施、节约用地措施、降低造价措施、确保工期措施、落实新工艺和新技术措施、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措施)。
2.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尽量多附图表,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详略得当,用语准确。
常附图表有:
平面布置图、横道图、网络图、各关键工程施工方案示意图、施工方法示意图、工艺流程图、主要工程数量表、任务划分表、劳动力配置表、劳动力动态图、材料计划表、机械设备配备表、测试设备配备表、质量管理体系图、安全管理体系图等。
2.3临时工程:
包括大型临时工程、小型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的设置应符合环保要求,并在竣工后进行拆除、清理,达到环保、水保要求。
六、材料计划
材料计划每项材料必须注明规格型号要求及定额编号(工具料计划需附工具料图)、供料时间要求等,并在计划后备注编制依据。
材料计划由项目部各工点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部工程技术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字,然后报项目部物资设备部组织供料。
因受材料招标、生产周期、运输环节等条件制约,材料计划应在拿到图纸后10日内提报。
七、开工报告
1.开工报告的申请条件:
施工准备工作全部就绪,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内部承包预算、施工要素(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基本落实。
2.开工报告的审批
具备开工条件后由项目部总工向集团指挥部或公司指挥部提出开工申请,经集团指挥部或公司指挥部审查盖章后,再报建设(监理)单位批准,在此之前不得擅自开工。
3.报送开工报告的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等。
八、施工控制测量
施工测量是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基本技能之一,分内业和外业两部分,内业又分两部分,一是施工测量前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组织测量人员、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及控制桩位置详细策划测量的过程,称内业准备;二是测量完成后整理现场测量数据,准备交底的过程,称内业整理。
外业工作也就是现场测量。
复杂、难点的施工控制测量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负责人员及测量人员进行,一般控制测量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测量人员进行。
桥梁、隧道、站场必须有施工测量控制网或基线桩。
施工测量要求如下:
1.测设过程必须满足《测规》要求。
2.测量成果必须按规定复核。
特别是水准测量中的间视读数,水
准测量闭合不等于间视读数正确,必须用两次独立测量结果比较是否准确。
九、施工技术交底
1.技术交底的内容:
基线、水平桩点,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施工关键和特殊工艺要求,技术措施,工期要求等。
开工前,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要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由项目总工对本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同时各工点技术负责人必须将所承建各单项工程存在的设计问题及疑点报请会议审核讨论,必要时报请设计、建设单位核实确定,并将其内容讲解后下发各有关部门及人员。
2.施工交底:
施工过程中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对单位工程分部、分项或工序进行书面交底的过程。
施工交底的内容:
施工控制桩橛(如桥墩十字中线桩、桥台胸墙线及中线桩、涵洞中心线、路基中心桩及边桩、线路中心及起拨道桩等)、结构详图(如墩台细部结构、钢筋弯扎布置图、预留孔及预留构件位置、隧道断面及衬砌结构、路基横断面、轨道上部结构图等)、施工方法及操作细则、施工顺序、工种间的配合、质量标准、使用材料的规格要求、配合比及计量办法等;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内容未包括的特殊要求),工期要求、环保要求等。
施工交底要与施工组织设计互相对照,实际施工与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方案、方法不同时,要总结实际的方案、方法,附在施工组织设计后作为重要的技术资料。
这也是现场技术人员不断总结提高的途径之一。
十、施工检验检测
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查
对于当地料如砂石料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实验的强度检验报告、级配及含污量测试报告等;对于钢筋、水泥等材料除有出厂合格证外,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试验人员要根据规定作材料复试;对于道岔、钢轨及配件、桥梁、涵管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2.施工过程中的试验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实验人员要根据工程检验试验频次的规定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试验检验工作(如路基填土密实度、砼及砂浆强度试验),保证工程质量。
实验资料要妥善保管,作为工程质量检验及工程竣工的重要资料。
3.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
“验标”规定,铁路工程项目质量应划分为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检验和评定。
所有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照“验标”明确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明确检验项目和检验范围,明确由什么部门或单位检验什么项目。
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逐项对照按规定检验。
并由技术负责人填写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十一、验工计价
对于已签订内部承包合同的项目部:
项目部所属各作业队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出具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经项目部主管工程师审核签认后,交项目部计划经营部办理。
项目部对外计价:
对于独立合同项目,项目部直接对建设单位计价;对于有集团指挥部的合同项目,项目部对集团指挥部计价。
十二、施工变更
变更设计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技术标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有很大的作用。
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思想,加强对变更设计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变更设计应本着保证质量,有利施工、提高效益的原则,按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总工程师主持变更设计工作,负责审查变更设计。
施工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变更设计的业务工作,指定专业工程师管理日常业务,建立登记立卷报表制度。
主管工程的技术干部,对所负责的工程应注意设计图纸与现场核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逐级向上级报告。
变更设计尽可能在开工前提出,一项工程避免反复变更。
施工中发现设计错误或与实际不符,不准盲目施工,要主动及时与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联系,办理变更手续。
处理不了的问题,需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
变更设计时,不得单纯为节省工程费而降低设计标准。
各类变更设计应按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完善手续,进行标识。
必须有签认的变更设计图或正式书面通知,方可施工,并留存做为竣工资料。
如施工急需,征得现场设计、监理人员同意的变更设计,亦应记录当即签字,并及时补办正式手续。
凡收到的变更设计通知、纪要、文件资料须复印时,必须经过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复印件必须经主管技术人员复核签认后,才可发给有关部门。
各施工队接到核准的变更通知后,要认真组织施工,并将发生的工程量及时汇总上报。
对各级通过变更设计,为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的人员,根据情况指挥部给予一定的奖励。
项目部各级专业工程师及现场技术负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照设计文件认真核对现场情况,发现缺项、漏项、碰触(不同工序或专业间互相矛盾)、现场地质情况、地下情况与设计资料不符合等情况时,要及时形成书面报告,报项目部主管工程师,然后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变更解决。
变更未批复前,不得擅自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施工纪律。
十三、推先、科研工作
不断总结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大事,各级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公司鼓励所有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发挥各自所学,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攻关项目,进行技术总结并在施工中推广应用。
总结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及方法,对于在施工中积极推行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并取得较好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经公司审核后要给予表彰、奖励。
十四、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各方面的内容:
1.设计资料:
如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2.文件、纪要:
如设计文件鉴定及图纸会审纪要、其他施工相关的会议纪要;上级部门的有关施工的文件、规定等。
3.施工资料:
如施工调查报告、复测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材料计划、工程数量表、施工及技术交底、测量放线纪录、工程日志等。
隐蔽工程检查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各级技术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协助监理工程师做好这项工作。
各部门具体对隐蔽过程检查组织实施。
必要时,可通知指挥部相关领导参加。
凡施工过程中隐蔽的工程,如路基基底处理;桥涵、房屋等各类基坑和基础工程;隧道围岩的地质、衬砌、回填和塌方处理;各类工程钢筋布置和防水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支座就位;混凝土工程预埋件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办理签证手续,做好质量记录。
隐蔽工程检查应及时。
先由各管段、队主管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证,备齐有关附件资料,提前约请有权签证的质量检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复检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未经检查自行覆盖的隐蔽工程,应揭盖补检,其损失自负。
发现与设计不符,本级质检人员无权处理者,应及时呈报指挥部解决。
必要时可邀请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隐蔽工程检查证,用黑色碳素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用词规范、描述详细。
各种检查证填写份数满足业主要求。
隐蔽工程必须经施工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自检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隐蔽施工。
隐蔽工程检查证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填写,自检后由有关人员必须签认,然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
4.竣工文件:
竣工文件必须与工程同步完成,其内容按《铁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2001]117号文)办理。
项目总工要督促检查项目部各级技术人员收集要求的各种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要编制分类细目,根据各自类别,分类保存,工程竣工后,除竣工文件按要求交各有关单位、部门外,其余资料必须移交项目部资料员妥善保存,并办理移交手续。
保存期限为至该工程清算完毕、质量回访结束。
技术资料的收集中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记录工程日志,要特别重视对现场实际施工方案、方法、人员、机械组织、大临工程的记录整理,工程日志可采用书面记录、照片、录像等形式。
十五、施工技术总结
项目即将竣工收尾时,现场技术负责人要根据工程日志,写出本工程的施工总结。
施工技术总结是企业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积累,也是帮助技术人员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现场技术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
编写施工技术总结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充分反映工程的成绩和经验,如实写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施工技术总结要能反映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关键处要叙述清楚,必要时附图表,照片。
统计数字力求准确,反复核实,并与竣工数量相一致。
施工技术总结应内容充实,抓住重点,分析深入,文字简练,数据准确,图表清楚。
用事实和数据说明问题。
施工技术总结在开工时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指定专人进行这项工作,在工程竣工后规定的期限内编写出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有:
项目名称、施工方案、方法简述、现场实际平面布置、工程实际进度(细化到分部工程)、施工要素组织简述(劳动力组织及数量、机械组织、材料供应方式及组织)、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情况、施工组织、技术管理和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经验教训。
十六、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现场技术负责人要对已竣工项目作全面的竣工测量,以做好交工准备。
竣工测量包括设计结构物中线、各部标高等。
特别是路基施工队伍在路基完成后必须给后续线路队移交竣工测量资料。
十七、竣工验收报告
铁路项目的竣工文件是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也是国家铁路工程的历史档案和技术资料。
它反映了各种地下、地上的建筑物,隐蔽工程,构筑物等状况。
编制完整的竣工文件,对组织工程的竣工验交、运营的日常维护,以及设备的改造和改建、扩建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竣工文件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积累形成的。
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必须从项目建设初始就重视这项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掌握编制文件的依据和内容。
二是坚持谁指导施工谁负责编制的原则,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资料积累完善。
三是随时检查、督促收集、整理,以避免资料文件散失在他人手中,造成破损和丢失。
指挥部和各队成立竣工文件编制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
指挥部工程管理部负责各部门竣工文件材料的审核汇总工作。
各部门负责本管段竣工文件的编制。
对分管部门竣工文件质量及时组织检查指导。
所有竣工文件的具体编写内容,必须符合业主对竣工文件的各项要求。
竣工文件应随施工过程的进行及时收集编写,工程完工后及时整理,并按规定进行文整和组卷。
工程按设计及“验标”要求竣工,竣工资料按照《铁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2001]117号文)整理完毕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填写竣工验收报告,报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接收单位等进行验交。
十八、竣工资料移交
竣工验收合格、相关单位盖章签认后,由项目部资料员依照竣工文件形成规定,装订成册,送交各有关单位,并办理移交目录,移交目录整编汇总按线别装订成册,并移交公司工程管理部资料室登记保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架子 施工 技术管理 制度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