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 上册 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1294477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0.49KB
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 上册 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 上册 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 上册 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学习单、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
教学思路说明:
教学设计一遵循文本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识字学词、理解内容、练习表达融入到趣味盎然的语境中。
识字教学从认知的规律出发,通过随文学习、比较辨别等方式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掌握识字的方法;朗读指导重在创设语境,从角色的体验出发,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对标点的解读读好每一次对话,学习入情入境的朗读,在有梯度的朗读中读懂内容,悟出道理;写字教学注重从字形的结构出发,发现写字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获得写字经验,能够举一反三。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产生学习兴趣,练写“井、观”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
一位是青蛙
(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另一位是小鸟
(将图片贴到黑板上)。
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2.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指导书写“井”和“观”。
(1)指导“井”字:
“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丨”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观察、练写,展评。
(2)指导“观”字:
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又”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见”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
“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3.提问:
“观天”就是“看天”的意思。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空)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结合题目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和字形特点,正确使用生字。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标清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互相学习。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的简笔画,指名到黑板上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借助板书和插图,随文认读“井沿”。
提问:
井口的边叫“井沿”,碗口的边叫一“碗沿”,小河的边叫一“河沿”。
(多媒体出示相关实物的图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
三、理解内容,学习第一次对话
1.要求:
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____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学习“回答
谈话:
青蛙问,小鸟——“回答"(出示词卡“回答")。
儿歌游戏:
我来提问,谁来回答?
你来提问,我来回答。
教师随机问一个问题,指名同学来回答。
请一名同学提问,另一名同学回答。
3.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
提问:
像这样一问一答是一次对话。
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次)
4.引导学生感受“天之大”,出示句子:
小鸟说: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
引导想象:
小鸟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我们跟小鸟一起飞过这么多地方,飞了一百多里,你有什么感受?
5.比较学习“渴"和“喝"。
(1)借助图片观察两个字的不同点,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如:
口渴要喝水,喝水要张嘴。
(2)指导书写“喝”和“渴”。
①提问:
请你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
相同点:
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
不同点:
“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
②教师范写“喝”,边范写边说明笔画位置及书写要点:
左边的“口”,要写得高且小,第一笔竖要在左上格中间起笔,横中线收笔。
右边的扁“日”,不要写得太大,第一笔在竖中线偏左起笔。
短撇要在扁“日”的第一笔竖下面起笔,横折钩的折要超过扁“日”才能写折画,“人”的末笔捺写成点,最后的竖折,在短撇的左下方起笔
③学生练写,教师巡视,随机用红笔评改学生写的字。
④学生迁移练写“渴”。
描红一个,师生评改,再练写两个。
设计意图:
将识字与学文相结合,在故事的语境中降低识字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同时辅助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思维,学习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第二次对话,提问: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情争论?
2.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
3.引导学生读懂青蛙的观点。
(1)谈话:
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觉得小鸟是在吹牛、说谎,说的话不符合实际,这就是“大话”。
引导学生认读“大话”。
提问:
你还能给“话”字组个词吗?
(2)引导朗读:
青蛙对小鸟说的话表示怀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
青蛙觉得小鸟说的话很可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
青蛙觉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天了,所以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
启发:
其实青蛙是想说一(指名回答)“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这真是一只()的青蛙。
预设:
目光短浅的青蛙;可笑的青蛙;自以为是的青蛙。
(3)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观点。
①谈话:
小鸟不同意青蛙的观点,说他“弄错”了。
(认读“弄错”)你在生活中有过弄错的事儿吗?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了解时,就会“弄错”。
②引导学习“无边无际”。
谈话:
小鸟耐心地告诉青蛙——(指名读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出示四组图片(森林、沙漠、大海、草原),学生练习说话。
()说: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③区分“哪”的读音,岀示句子:
?
“你从哪儿来呀?
"
?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
练习朗读: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解放军叔叔的身影。
让我们一起说:
谢谢您哪!
解放军叔叔!
④同桌讨论并练习加上表情、动作表演对话。
教师适时指导:
读小青蛙的话时,抓住叹号和省略号,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读小鸟的话时,强调“大得很。
读出劝告的语气。
同时可用手势做动作,对比强调“井口那么大”与“无边无际”,读出争论的焦点。
4.小结:
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呢?
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说句子的语言运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无边无际"的意思,又练习了表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三次对话。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3.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道理
1.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
(学生回答)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三次对话。
2.引读:
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想到自己一抬头就能看到天,就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青蛙笑了,说:
“____________。
”(指名读)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
引导想象:
现在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青蛙,一直坐在井里,看着头顶的天空。
咱们一起来做一做抬头的动作,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大的语气。
3.出示句子:
小鸟也笑了,说:
“____________。
”
4.小组探究:
青蛙为什么笑了?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教师相机小结:
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他不赞同小鸟说的话,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鸟的笑则是无奈的笑,他是在耐心、诚恳地劝告青蛙。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提问:
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
想说些什么?
2.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2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
青蛙对小鸟说:
“____________。
”
2小鸟回答说:
“____________。
”
3.指名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
此环节延续文本的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实际,尝试运用
1.提问:
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①青蛙之所以目光狭小,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
所以看事物要全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看待事物时,不能只看到一面,就认为自己是对的,要多看、多听、多思考。
③要学会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
教师小结:
是啊,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我们遇到事情时要多想、多看、多请教,才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2.创设情境,学生尝试运用。
(1)引导:
多读书的人才会知识广博,不读书的人只能____________。
(2)提问: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
如果有,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学习寓言故事的目标是学会运用。
此环节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四、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1.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指导“话”的书写要点:
“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学生自主练习“际”。
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I”为垂露竖。
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
“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昭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
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
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自主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
教学设计二
教学思路说明:
教学设计二借助“学习单”的使用,创设学习活动,将学习任务具体化、视觉化,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让教师通过对学习单结果的分析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创编对话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运用中理解寓意,拓展了思维。
提供阅读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丰富学生积累,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进入新课的学习
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
坐井观天。
3.指导书写“井''和“观"。
(1)指导“井''字:
“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独立观察,自己练写。
(2)指导“观”字:
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到“见”字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提问: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青蛙、小鸟)
5.导入:
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老师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但里面藏着的道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
今天我们就借助“学习单”这位老朋友,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藏着一个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完成“学习单”第1题。
把课文认真读了()遍,全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同桌合作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2题的“星级评价”。
同桌互读评价:
★字音正确;★没丢字添字;★句子读得比较流利。
3.学生拿岀词语卡片,自己练习认读,遇到不会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同桌互测,完成“学习单”第3题。
同桌合作,能读正确的词画“√”,暂时不能读正确的词画“O”。
井沿回答喝水口渴大话弄错抬头无边无际
(1)要求:
同桌如果有不会读的词语,请你想办法教会他,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就举手示意老师。
(2)教师相机巡视,关注哪些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
预设:
“井沿”:
请学生找一找插图中的“井沿",说一说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
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认识“沿”。
“喝”和“渴”:
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可以通过比较记忆、编口诀记忆、看图记忆等方式加以区分。
5.开展游戏活动,巩固认字。
(1)字卡游戏。
学生问学生答,如,一位学生问:
“井沿”的“沿”在哪里?
学生举起字卡回答:
“井沿”的“沿”在这里。
(2)踩地雷游戏。
一位学生选择一个字卡给全班同学看后,请另一位同学猜。
猜的同学问:
“地雷地雷是X吗?
”如猜的不对,全班同学一起回答:
“地雷地雷不是X。
”则猜的同学继续猜。
如果猜对了,全班同学一起回答:
“地雷地雷就是X,轰!
”则该同学游戏结束,换下一人。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识字的学情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准确的起始点。
三、分角色朗读,读懂对话
1.默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4题。
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很多,我能把青蛙说的话用"___"标出,把小鸟说的话用"﹏﹏﹏"标出。
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次对话。
2.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谈话:
像这样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
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同桌分角色,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一次对话。
(1)要求:
请你边听边在插图中圈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练习表达:
青蛙在(),小鸟在()。
(2)课件出示: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谈话:
小鸟的回答比较长,这句话中有三个逗号,同学们在读时不要着急,遇到逗号就稍微停顿一下再接着读。
(3)引导想象:
小鸟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看得出,天——真大呀!
4.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二次对话。
(1)引导思考: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
把书卷成筒,感受从筒中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⑶引读:
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
青蛙非常怀疑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
指导朗读:
当我们不相信、怀疑的时候,语调自然就会上扬。
(4)引导学生学习“无边无际
①提问:
“无边”和“无际”是近义词,请你猜一猜,“际”是什么意思?
②提问:
在你心中,除了天空,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5)引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哪”。
提问:
你能发现这两句话中的“哪”有什么不同吗?
2“你从哪儿来呀?
"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6.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三次对话。
(1)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
教师启发读:
哪些词突出了青蛙的自信,你能读出来吗?
预设:
天天、一……就……、不会。
(2)启发思考:
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一样吗?
预设:
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而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3)同桌讨论:
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说法也就不一样了。
青蛙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他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才会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目光远大,看得更全面,才会说天无边无际。
四、自主观察,练写“喝”和“渴”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两个字“喝”和“渴”,提问:
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
不同点:
“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4.学生自主用这两个字组成词语,再写下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积累近义成语“井底之蛙”。
3.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分角色表演
1.组内练习。
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一人读旁白。
2.指名表演。
根据课文内容和青蛙、小鸟的身份,加入适当的表情、动作。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其实没有表达疑问的语气,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读出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
“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这句话是小鸟的解释,要读出小鸟认真、诚恳的语气。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
“朋友,你是弄错了。
”重读“是”,读出小鸟着急、无奈的语气。
3.提问:
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学生讨论,汇报。
预设:
①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对“天”的认识不够全面,却从不真正跳出来看一看。
②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点都听不进小鸟说的话。
③我们不能像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
(2)教师小结:
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时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提问:
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
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
青蛙对小鸟说:
“____________。
”小鸟回答说:
“____________。
”
预设: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
青蛙对小鸟说:
“原来世界这么广大,天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小鸟,你说得对。
”小鸟回答说:
“以后,我带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这广阔世界的美丽。
”
2.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阅读,比较积累
1.过渡:
“坐井观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语,和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井底之蛙”。
2.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
3.启发思考:
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和咱们课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小组交流。
4.总结:
“坐井观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井底之蛙》的拓展阅读,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坐井观天》寓意的理解,又进行了相似成语的积累。
四、自主观察,练习书写
1.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指导“话”的书写要点:
“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学生自主练习“际”。
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丨”为垂露竖。
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
“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
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
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回顾课文内容,练习书写。
根据课文内容,我不仅能填对,更能写好!
星级评价标准:
★写正确;★写规范。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以本课要写的字为线索,将文章内容进行串联,既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又练习了书写。
教学资源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
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
或者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
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
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
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
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
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
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
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
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选自《中华成语故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坐井观天 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 上册 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年级 语文 教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