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册数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
- 文档编号:11294430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41KB
人教版7册数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
《人教版7册数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7册数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7册数学计划及单元计划
教学班级
任课教师
制定时间
(定性定量相结合)
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约有1/3的学生能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
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联系
1.大数的认识:
在二年级上册万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为四年级下册数的理论整理奠定基础。
2.角的度量:
在二年级已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根据直角判断角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认识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掌握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量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为接下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打下基础,更好的学习空间与图形部分内容。
3.三位数乘两位数:
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小数乘法打基础。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
内容包括: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做准备。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为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做准备。
6.统计:
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等其它统计知识打基础。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1、学习除数十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掌握试商方法。
2、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垂线、平行线,掌握垂线、平行线特征。
全学期的教学进度
单元
教学内容
节数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4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9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5
第六单元
统计
3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4
第八单元
总复习
5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大数的认识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大数,进一步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数的改写和求它们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有零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措施与方法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
所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
教学读写数时,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
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大数的认识
11
11
1亿有多大
1
1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角的度量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教学难点:
直线的认识,周角的含义。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
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
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在练习中多安排“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角的度量
4
4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三位数乘两位数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以及乘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
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如,口算乘法中例1,笔算乘法中例1.例2.例5的学习,都应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运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通法。
教师只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注重让全体学生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单元在练习设计中,安排了多个引导学探索数值规律的练习,如练习六中的第8题、思考题,练习七中的第12、13题、练习八中的第10题等等。
都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
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中数值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口算乘法
2
2
笔算乘法
6
1
7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会借助工具画垂线、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1.借助工具画垂线、平行线和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2.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措施与方法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本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
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
为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一些内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要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学的重点,有机地联系单元、全册,乃至整个年级、整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加以研究。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必要的充实和拓展教材内容,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
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的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
6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2、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措施与方法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并结合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口算除法
2
2
笔算除法
10
2
12
整理和复习
1
1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统计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措施与方法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
另外,引导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
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例如,教材第103页的第2题,在进行下个月进货的决策时,对已有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统计
3
3
你寄过贺卡吗?
1
1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数学广角
授课
时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共计
节
节
节
节
节
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措施与方法
运筹思想和对策方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要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
另外要注意在教学中不要使用运筹、优化和对策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元教学进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数
机动
共计
数学广角
4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 计划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