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4篇.docx
- 文档编号:11294289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17KB
论语读书笔记4篇.docx
《论语读书笔记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书笔记4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读书笔记4篇
2020论语读书笔记4篇
本文是关于2020论语读书笔记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作者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古典文化。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请看下文。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品味人生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
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
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
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
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
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
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
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
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
这六个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
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
”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论语读书笔记
(一)
近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学生忙者摘抄《论语》,交谈中还时不时说几句“子曰”、“诗曰”。
究其原因,原来是教授《语言与文化》的姚丽华老师布置了作业——全篇抄写《论语》并写出读后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撰而成。
古人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它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
《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
目前,“英语潮”、“韩语潮”的兴起,却让我们将古代的精华遗忘在了角落。
为了让大家对中国的经典著作,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增加自身素质,更为以后的英语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才特有此布置。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翻译人才,首先就应该对本国的文化十分熟悉,这样才能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外国人。
“双语人才”是要掌握两种文化,并会熟练应用两种语言的人才。
假如连自己本国的古典文化都不知道,又怎能传播我们的悠久历史呢?
论语读书笔记
(二)
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根据开放社会的理论、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围绕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怎样学习做人的主题,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顺、仁爱、诚信、礼节、义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这十二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学会怎样做人有所参考。
另外,为了保证《论语》的完整性,我们同时也在这本书的结尾,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
一来可以让大家了解本书所选择的部分在《论语》中的具体出处,二来也可以为那些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
论语读书笔记(三)
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由此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
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仅就《论语》而言,可以将其梳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朋友的作用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为政)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
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
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
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
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
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子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范文一
翻开薄薄的论语,我发觉如今的我们已离儒家文化甚远了,也许以今人的眼光,论语中的孝道已很难让人接受。
但我想说:
请大家捧起《论语》,让我们重视孝道。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实父母就是我们最完美的榜样,我们观其志,而等到我们成为父母眼中的成人,多的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孝难寻呀!
我曾听说父亲卖血换来的是儿子无止境的花销;我曾看见一个绝望母亲的泪水,却换不来浪子的回头。
我不禁想问:
孝从何寻?
早在春秋之时,夫子便有子寻父志之思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以崇敬的心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如今我也见年过半百的父母仍为孩子操前忙后,真不知作为儿女的他们是否对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见解。
而有感于父母之年这正是现在儿女应尽的孝道。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完这句,我不禁想起报纸电视上一个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和那流满泪水的父母的脸。
夫子云: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若有时要远行必告知父母。
若那些离家的小孩能捧起《论语》,若明了此句的深刻含义,便知父母之用心良苦,便会少一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焦虑万分的父母。
如果今后我们远游了,我们更应当珍惜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父母以最大的关心来弥补远游之缺。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就是孝。
而对于现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颜悦色大概只是父母对他们吧!
若以夫子之言,我们应当以遵从的心来面对父母,以此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辈重拾对父母的敬佩服从之心,重捧《论语》,势在必行。
读《论语》,才明白了孝当头必从小事行起,才懂得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的珍惜,而对父母的爱应当更加真切、切实。
重读《论语》,受益匪浅,我坚信这部哲学原典的光辉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
重读《论语》,对我们意义深远。
范文二
女儿的读后感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
孔子,名丘,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创立了儒家教派,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
《论语》是一本“老古董”。
年轻人很少由喜欢它的。
他们多半认为,都21世纪了,谁还去看古文啊!
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喜欢它的。
我就是其中一位。
孔夫子是我的偶像,我爱屋及乌才喜欢《论语》的,就决定读读它。
读后觉得,他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们为人处世。
我最欣赏的是他“以仁为本”的思想,他的胸怀和他的学问一样大。
我认为,沉迷于漫画书的朋友们,偶尔看看古书,体会一下前人留下的精华,是大有益处的。
母亲的读后感
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
我也不能脱俗,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
女儿11岁了,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
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因此,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希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
《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起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
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希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
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
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
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论语·学而篇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过去就是人不知而愠,最受不了被人冤枉和误会。
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君子的礼仪之道,更是内心充盈平和的外在体现。
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我、对我有所误解,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一方面要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会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威信不是靠恐吓、权势树立的,那样树立起来的威信没有稳固的根基,一旦地位下降、危险解除,支持者、仰慕者,纷纷如树倒猢狲散,官场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树立威信靠的是人格魅力,作风轻浮的人是没有威信可言的。
做人,尤其是做女人,必须稳重、庄重,自尊、自爱,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学习,太重要了。
我庆幸我现在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庆幸我可以不带功利目的去学习。
如果没有这些阅读的习惯,没有学习的兴趣,我不会从书本中使得自己开拓眼界、敞开心扉,我的思维观念不转变,抑郁也难以康复;如果不是这些阅读习惯,我不会看那么多书,不会对文学产生兴趣,我这个中专学历的人也不会想到成为作协会员得到认可、让自己更加自信;如果不是有学习的兴趣,我这个电脑白痴不会想到去做个人网站和博客,更想不到现在竟然可以做网站编辑,而且工作也得到一致认可。
没有学历有什么关系?
没有文凭有什么关系?
我有一双眼睛,我可以阅读和学习,每每有了新的领悟,获取了新的知识,丰富和充实了自己——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让人感到满足和骄傲的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什么人都可以认识,但是做为朋友就必须谨慎,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不说别的,进入作协以后,和大家交流过后,就感觉受益匪浅,那些写作经验和点评,没有十几、几十年写作经验是体会不出来的。
有错就改还是好同志。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没犯过错的不是人,是神仙,错了不怕,改正之后就是一条宝贵经验。
如果没有经历过自杀,我不会懂得生命是如此诊贵;如果没有经历过抑郁,恐怕我也还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小屁孩呢。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之前写过一篇《安贫乐道》,这也是我现在的一种追求吧。
也曾经算是过过一段奢侈的日子,物质上的追求永远无法让人满足,只会让欲望更加无止境。
一直都敏于事,工作方面我从来都不担心,任劳任怨。
慎于言则是现在才懂得啊,“做事要高调,说话要低调”,我现在开始感受到这种方式的益处了。
后面还有“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和这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差不多的意思,都是少说多做。
请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要虚心接受意见。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这句话非常重要。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什么时候都能将心比心去体会,了解到言语、行为背后的动机,就少了那些埋怨和仇恨。
也可以这么说,要让别人了解自己,首先要先了解别人。
沟通交流是相互的,不能一味只要求别人体谅理解自己,而自己不去体谅理解别人。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子曰:
“君子不器。
”
写过一篇《君子不器》。
现在仍是这个观点,但有少许的改变,或者说增加吧。
要多方位、多方面提高自己,学习领域不能过于狭窄,不能是做什么就学什么,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益的,就可以、就应该去学习。
按照小时候学校里的标语: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才是好孩子。
哈哈。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嘴巴嚷嚷老半天,也没见动静,以后谁还信你的?
先做后说才能取信于人。
“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志不移”,发再大的誓愿,也不如行动上的实施。
说再多也不如做实事。
老说要改要改,行为上还是老样子,嘴巴说破了又有什么用?
行动胜过万语千言。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与后面的“群而不党,党而不群”差不多。
以前写过一篇《群党之分》。
勾结为伍不是君子所为,结党营私肯定干不了好事。
要能够做到与众人都和睦相处,私底下没有拉帮结派,搞暗箱操作,一方面需要心胸宽广,能够容下各色人等,另一方面需要光明磊落,不投机取巧。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不怕没有自己的位置,只怕能让自己站住脚的真本事;不怕没人知道我,只求有可以让人知道的真才实学。
工作十几年,换过很多,认真想起来,还真的没有什么求职经验。
有过辞职在家待业的时候,也去找过工作,可最后从事的,都是找上门来的工作。
家电圈那几年,做得好就不怕辞职,辞职了立即有几家公司的人过来拉。
脱离家电圈以后,开始新的工作,之后的公司都是朋友在做老板,所以叫我过去帮忙。
按理说,朋友是大老板,自己在公司会被别人瞧不起,觉得是靠关系才进来的。
没问题,我会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凭关系还是凭本事。
而这些老板朋友也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在交流中觉得我的思想和理念还不错,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我没让他们失望,也没让自己对不起这份信任和友谊。
如果要说职场的人际交往,我是最不在行的,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
我就是很简单的:
我做我的事,别人的不多嘴。
如何处理和上司的关系?
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助手,我要做的就是漂亮的完成工作任务。
今天公司群里吵得很厉害,最后总编一句:
“你没错我是不会找你麻烦的,你见过我找木碗吗?
”结束了争吵。
没有人回这句话。
这句话让我很尴尬,不过也让我确信,多做事少说话绝对没错,我加班没人看见,我多辛苦多疲惫没人看见,但是我的工作成绩是看得见的。
如果只是为了工资,这几百块钱绝对不值得我如此卖力,我需要的其实也只是一种成就感。
我现在还是觉得费心去钻营如何处理关系,不如花心思研究怎么完成工作。
我不喜欢那些表面功夫,那些都是需的,只有自己的本事和知识才是实实在在的,谁也抢不走。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
这里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必定会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
我却是觉得对我交友有所帮助。
我以前写过一篇什么东西忘了,是说交友之道的。
我觉得交朋友,不一定要主动出击,就好像自己是一座花园,你到外面拉很多人来参观,如果里面只是枯枝败叶,人家来了一次,下次再也不会来了,远远看见还要绕道呢。
如果自己的小花园精心修饰,干净整洁,就算是不去拉人,有偶尔路过的游人,自然会被吸引进来,流连忘返。
给他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印象,以后他自己主动就会想再来看看,说不定还带着他的朋友一起来。
而通往自己内心花园的小径却是要时常打扫,如果路没了、或是门锁了,就算有人路过,别人进不来,也是枉然啊。
今天晚上和朋友还在聊这个话题。
我说很奇怪啊,我以前很爱出去玩,整天和朋友喝酒、唱歌、跳舞,却总是觉得孤单。
现在我整天忙得要命,很少出去,可是朋友却越来越多,我还有点应付不过来的感觉,一到周末就犯愁。
很多人都说找不到朋友,我的朋友好像都不是找的,是等的。
跑到外面到处握手敬酒,也不见得能认识几个真正的朋友,自己把自己打扫干净,敞开心扉,让大家都能清楚看到你的自然面貌,喜欢的,自然会留下,不喜欢的,也就不需要勉强了。
和工作差不多。
主动的提升自己,主动的充实自己,就不需要主动的找工作、找朋友了。
多看书,眼界和思想上开阔了,和各种朋友也就都有话题可谈。
为人诚实坦白,自然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愿意和你说心里话,把你当作知己。
宽容平等对待每个人,就不会有纷争和怨恨,少了敌人,自然多了朋友。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或曰:
“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
“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
焉用佞?
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靠着嘴多舌快和人争辩,常常让人憎恶。
伶牙俐齿不代表自己就是聪明、正确。
以德服人,不是以嘴服人。
我的“辩论无益”思想大都来自于《论语》,现在更是觉得如此,嘴巴凌厉,不如脑子凌厉;言辞敏捷,不如思想敏捷;口才好,不如心态好。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基本上能做到。
老者安之,嘿嘿,就差了点。
妈妈都快七十了,还要替我担心,上次心脏不舒服,如果不是实在难受,不会找妈妈要救心丸,实在不想看到她担心的样子。
不过,好像隐瞒也不是让父母安心的方式。
能取信于朋友,也能关怀比我年纪小的人,就是让长辈安心,这点还得再努力。
论语·雍也篇第六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当如此。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里说的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推己及人没有问题,只是推的是不是“立”,是不是“达”。
如果自己自身还存在问题,那么在帮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帮助自己;在爱人之前,首先要爱自己。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希望自己坚强、独立、理智、宽容,同样的也就想把这些推广出去,想帮助别人也能坚强、独立、理智、宽容。
抑郁的时候,我和病友交流,鼓励他们,却让自己很疲惫。
那时候,我自己都还没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那么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有这个帮助的意愿是好的,但只限于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才行。
后来慢慢调整,好了以后又开始和病友交流,刚开始我会希望大家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亲身体会的还会有错吗?
渐渐又发现每个人是不同的,病情不同,经历不同,那么治疗方法也就该不同。
今天朋友开玩笑要我到联合国去工作最好,这么喜欢帮人,他在伊拉克工作,连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还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要保证自己是在帮人,不是害人,更不是害己。
那就需要自己是在朝正确的方向走,不要错误指引;需要能近取譬,拿自己打比方,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害自己,那么也就不会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了。
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我不是孔子,收不了徒弟教不了学生。
和病友交流方面,以前把自己当菩萨普渡众生,结果发现有些人我根本帮不了,自己着急上火的。
现在是有所选择的了,就像银碗说的“佛亦只度有缘人”。
不愤不启,不发愤图强的不启发,不想康复,只是找个人听他的哀怨和控诉,从根本上就不想转变的不启发;不悱不发,不接受自己病症,医院确诊了也说自己没病,拒绝交流和帮助的,不启发;不举一反三,不主动积极,任何事不自己思考只管问别人该怎么做的,只想找捷径和固定模式的,不重复说。
这些都是有教训的。
有的病友交流了一两年也没有起色,有的交流过一段时间就有很大的好转,其实我说的话,我对每个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关键只在于他自己。
主观能动性对于康复很重要,我老说:
“你想好,你就能好;你不想好,你就好不了”,如果连求治的欲望都没有,我也无能为力,我不是医生,也不是自杀干预机构,我的能力和精力有限,要放在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那就是和希望康复的病友交流,提供我的经验给他们做参考依据,告诉他们我的经历,给他们鼓励和信心。
我不可能跑到谁家去把谁从床上拉起来说:
“你,现在出去运动,和人交往”,也不可能把饭喂到谁的嘴里说:
“你,必须要吃饭”。
我的话说完,写完,我的能力也就到此了,具体怎么做,只在于个人。
我能在你身边给你喊加油,可不能背着你上路,自己的饭要自己吃,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自己的日子要自己过。
现在比刚开始“冷酷”了很多,不再是哄孩子一样,哄是哄不好的。
既然我打算把这个当作一辈子的事去做,那我就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去进行,如果帮助别人,我自己都感受不到快乐,我还拿什么去帮助别人?
所以,我只帮我能够帮助的人,唯有如此,唯有快乐的进行下去,我才可能不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好让这事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