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docx
- 文档编号:11289558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88KB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docx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鸿门宴》: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
“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
(《愚公移山》)
4.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岳阳楼记》:
“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
“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
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鸿门宴》: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
“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
(《愚公移山》)
4.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阶段 常见 文言文 特殊 句式 有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