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考语文质量分析.docx
- 文档编号:11284270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78.25KB
郑州市高考语文质量分析.docx
《郑州市高考语文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高考语文质量分析.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郑州市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各位老师:
下面,由我代表我们教研室中学语文科作郑州市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今年的分析,按照我们教研室的要求,分2009年全国Ⅰ卷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我市高考情况统计、我市高三复习备考总结和毕业班复习工作安排四个部分。
下面先讲第一个内容:
一、2009年全国Ⅰ卷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一)试卷总体评价:
1.试卷平稳,试题平易。
09年全国Ⅰ卷基本继承了去年的格局,保持了相对稳定。
(1)结构、题数、分值同去年。
第Ⅰ卷客观题三大题10小题共30分,第Ⅱ卷主观题四大题11小题共120分。
(2)命题考查点大体同去年。
如基础知识今年仍然考查的是识记字音、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四个知识点;文言文的选材仍然是史传文,考查实词辨析、筛选信息和分析概括三个知识点;古代诗歌赏析仍然选的是宋诗;大阅读的选文仍然是歌颂大西北的散文;作文仍然是考查多年的“新材料作文”。
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试题较有亲和度。
(3)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降低。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除了第一大题由于识记字音出了“吐蕃”、成语运用考查了较生僻的“春秋鼎盛”和“崇论宏议”等造成失分较多外,其他各大题得分率均高于去年。
从整体上看,09年全省试卷平均得分98.53分,难度值0.66[05年平均得分97.09分(难度值0.65);06年平均得分91.08分(难度值0.61);07年平均得分92.2分(难度值0.62);08年平均得分92.7分(难度值0.62)],难度略有降低(高考语文试卷理想难度值在0.60-0.65之间)。
2.关心社会,关注生活。
09年全国Ⅰ卷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的高度关注。
如第一大题的材料中涉及“甲型流感病毒”、“学雷锋活动”、“上海发展论坛”等;第五大题的选文《彩色的荒漠》是继07年《总想为你唱支歌》、08年《阳光古道苍凉美》后,第三次选有关大西北的文章,呼应了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政策。
第六大题19小题说明“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标识的创意;第七大题作文虽是寓言材料,但内涵丰富,发散性较好,与现实生活结合较紧,有利于不同考生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文。
这就提醒学生要关心社会,关注生活,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3.注重基础,重视育人。
高考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因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是最重要的。
08年全国Ⅰ卷紧扣《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和内容要求,全卷不追求知识覆盖的广度(如基础知识只设4个小题,显然无法全面考查各个知识点),而追求思维的深度;不以知识是否全面为考查目的,而将语言运用能力是否到位作为考查的目标。
如18小题通过“修改病句”(人称代词误用)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20小题考查仿写句子、诗歌鉴赏中分析诗歌“形象”和作者“观点态度”、大阅读中对作者情感态度和表达技巧的赏析等,都着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需要注意的是,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非常重视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培养。
如文言文的选材仍然是社会大力颂扬的廉官良吏、大阅读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积极向上精神的宣扬、还有20小题仿写的例句、作文寓言材料的寓意等,都体现了试题育人的命题导向。
总之,作为新课标卷使用之前的最后两次考查,09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命题以平稳、平易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重视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培养,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命题形式不偏不怪,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整体结构
附:
2009年全国Ⅰ卷语文命题知识、能力双向细目表
能力要求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
应用
鉴赏
评价
分值
总计
第
一
大
题
基
础
知
识
字音
√
12
分
字形
近义词
熟语
√
标点符号
辨析病句
√
句子衔接
√
第
二
大
题
社
科
类
说
明
文
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9
分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
第
三
大
题
文
言
文
阅读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9
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
四
大
题
古文翻译古诗赏析名句默写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23
分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第
五
大
题
文
学
作
品
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2
分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
六
大
题
语言表达
辨析并修改病句
√
15
分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
七
大
题
作
文
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
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
60
分
各能力题数及赋分总计
2题
8分
4题20分
6题22分
7题84分
2题
16
分
21题150分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及复习建议:
09年全省试卷平均得分98.53分,得分率65.69%,难度值0.66,难度略小。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
该大题有4道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5.30分(6.79分),得分率44.17%(56.61%),得分率在七个大题中排名倒数第一(第三)。
题号
1
2
3
4
平均得分
1.16
0.85
0.86
2.43
得分率
38.81%
28.40%
28.72%
81.15%
1小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答案为D项[该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形声字、多音字和古今异读字的辨别能力。
由于本题考查了声调,难度较大。
A项中“菁华”的“菁”应读jīnɡ;B项中“吐蕃”的“蕃”应读bō(“吐蕃”的“蕃”,从1978年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起一直到2002年出的第4版,注音都是fān,直到2005年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才纠正为bō;另外,2004年出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版注音为bō,并注明:
“蕃”这里不读fān。
——对“吐蕃”的考查欠妥);C项中“梵文”的“梵”应读fàn。
作为干扰项出现的有“冠心病(ɡuān)”、“请帖(tiě)”、“呱呱坠地(ɡū)”、“拈花惹草(niān)”等],平均得分1.16分(1.92分),得分率38.81%(64.13%);学生选B项的占36.20%,选C项的占19.23%。
评:
形声、形近易误读,多音记少不记多。
【考点解说:
这是字音题去年在全国Ⅰ卷“休眠”3年后被再次轮考(上次考查字音是04年)后的又一次考查,今年共有全国Ⅰ卷、Ⅱ卷及其他单独命题省份共12套高考卷(08年15套)考查了字音,且大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设题(只有北京卷、山东卷将字音与字形结合起来考查),分值均为3分;字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即读准确,均不要求拼写;且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尽量不涉及声调。
02、03、04年全国卷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词语辩识其中作为语素的汉字的字音是否相同,08年、09年全国Ⅰ卷是给出汉字的注音让考生辩识。
】
2小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为B项[该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B项中成语“春秋鼎盛”用错了对象。
“春秋”指人的年龄,“鼎盛”意正当旺盛之时,“春秋鼎盛”指人正当壮年,年富力强;不能用来形容时代。
其他几项成语使用都是恰当的,A项“寻根究底”意思是“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C项“崇论宏议”的意思是“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项“明日黄花”出自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萎谢,便再也没有什么好赏玩的了,后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由于成语考查了较生僻的“春秋鼎盛”和“崇论宏议”,增加了考生判断的难度。
],平均得分0.85分(1.33分),得分率28.40%(44.46%);学生选D项的占46.80%。
评:
“明日黄花”人也愁。
【考点解说:
全国Ⅰ卷每年都考查成语,且都是以选择题的题型来命题,一般设置1题,分值为3分,09年全国Ⅰ卷、Ⅱ卷等15套(08年16套)试卷考查了熟语的运用;成语考查的重点是放在语境中去考查其语境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词语字典意义的识记。
】
3小题考查学生辩析病句的能力。
答案为C项[该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结构性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A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主谓搭配不当,“迅速蔓延”的应是“甲型流感病毒”,“病情”只有轻重;B项“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成分残缺,可在“学雷锋活动”前应补出动词谓语“开展(参加)”;D项语序不当,“为期两天”应放在“发展论坛”或“论坛期间”之前,并加上“的”。
不过,C项“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中的“他们”虽然结合全句指代明确,但容易让考生误认为既可指代前面的“大家”,也可指代“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
],平均得分0.86分(1.39分),得分率28.72%(46.40%);学生选A项的占52.25%。
评:
“抓主干,理枝叶”,找准病症治顽疾。
【考点解说:
全国Ⅰ卷每年都考查辩析病句,一般设1个小题(03年、05年设2个小题),分值为3分(03年、05年6分),题型为客观题;其他试卷有时在第Ⅱ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修改病句,如06年江苏、福建卷,07年福建卷,09宁夏海南卷。
】
4小题考查句子衔接。
答案为B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首先应注意六条横线中间有两个句号,说明六个句子是成对的,且前一句应有主语。
六个句子,③与⑥应为一组,都是说狗“忠义、勇敢”的,而⑥的“主人”一词与③的“牧民”相照应,所以应先③后⑥;⑤与②应为一组,都是照应前文“聪明”,说狗的“特殊的天赋”,且应先⑤后②,因⑤的主语是“狗”,②句的主语“它的嗅觉”中的“它”才可指代前文的“狗”;①与④应为一组,而④的“这种特殊的天赋”与前⑤②衔接,①照应后文“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所以应先④后①。
当然,运用排除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得出结论。
],平均得分2.43分(2.14分),得分率81.15%(71.45%);学生选D项的占12.00%。
评:
句间标点要看清,注意衔接与呼应。
【考点解说:
句子衔接题,可考客观题(全国Ⅰ卷已经连续四年在第Ⅰ卷进行考查,分值均为3分),也可考主观题(即“排序”题,放在第Ⅱ卷考查,如03年全国卷,08年浙江、宁夏海南卷)。
】
总起来看,第一大题“基础知识”除了语句衔接题得分率较高外,识记字音、成语运用、病句辨识三题的得分率均低于40%,需要加大复习力度。
[复习建议]
下表是2009年高考共18套语文试卷(其中加星号的是高中课改省份的新课标卷)对“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统计:
知识点
试卷
字音
字形
词语
标点
符号
句子
修辞
其他
近义词
熟语
病句
衔接连贯
全国Ⅰ卷
1
—
—
1
—
1
1
1(主观题)
全国Ⅱ卷
1
—
—
1
—
1
1
1(主观题)
北京卷
0.5
0.5
1
1
—
1
—
—
1(作家作品)
★安徽卷
—
1
—
1
—
1
—
—
★山东卷
0.5
0.5
1
1
1
1
—
—
湖北卷
1
1
—
1
1
1
—
—
湖南卷
1
1
—
1
—
1
—
—
★天津卷
1
1
0.5
0.5
—
1
—
—
江西卷
1
—
1
1
—
1
1
重庆卷
1
1
—
1
—
1
—
1(主观题)
★广东卷
1
—
—
1
—
1
1
—
★浙江卷
1
1
—
1
—
1
1
1(主观题)
★福建卷
—
—
—
—
—
—
—
—
★辽宁卷
—
—
—
1
—
1
1
1(主观题)
★宁夏海南卷
—
—
—
1
—
1+1(主观题)
1
1(主观题)
四川卷
1
1
—
1
—
1
—
1(主观题)
★江苏卷
1
—
—
—
—
1
—
1(主观题)
★上海卷
—
—
—
—
—
—
—
—
总计(18套)
12
8
3.5
14.5
2
16+1(主观题)
7
8
结论:
1.字音、字形、成语、病句和句子衔接等几个知识点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2.作文规定错1字扣1分之后,字形考点命题减少,08年、09年仅有8套卷(06年14套,07年12套)考查了字形。
3.除了上海卷、福建卷外,大多新课标卷依然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题量和分值略有减少。
4.修辞一般放在第六大题“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中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复习建议:
(1)不留盲点,突出重点。
(2)针对问题,查缺补漏。
(3)总结规律,掌握技巧。
由于2005年起《考试大纲》取消了加※号的内容,意味着高考将对所有考点进行选择性考查,因此,考生复习的覆盖面扩大了。
考前复习既要全面,要带领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复习到,又要突出重点。
要针对09年高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并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一些应试对策。
第二大题“科技文小阅读”。
今年选的是社会科学类说明文,话题是有关古文字学的。
由于选文引述较多,增加了考生阅读理解的难度。
该大题有3道小题,满分9分。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5.27分(4.11分),得分率58.56%(45.63%),在七个大题中得分率排第五(第一)。
题号
5
6
7
平均得分
2.15
1.50
1.62
得分率
71.64%
50.00%
53.92%
5小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为D项(原文说“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发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并不意味着“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
将或然表述为必然,显然改变了原意。
),平均得分2.15,得分率71.64%;学生选B项的占17.85%。
评:
“对题读文”,比较辨别。
6小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为B项(原文是说“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这并不代表“(斧钺)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始终”说法过于绝对,“最高统治者”不等于“军事首领”,两处均属无中生有),平均得分1.50分,得分率50.00%;学生选A项的占15.47%,选C项的占17.72%,选D项的占16.78%。
评:
拨开迷雾,找准错因。
7小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为D项(将或然性和必然性混淆了。
如果不是时间遥远,许慎可以正确解释出甲骨文的“王”字,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
另外,距离甲骨文、金文时间更遥远得吴其昌能正确解释出甲骨文的“王”字也是对这一推断的否定。
),平均得分1.62分,得分率53.92%;学生选A项的占18.52%,选C项的占19.41%。
评:
有本才有末,有“理”才能“想”。
总起来看,第二大题科技文小阅读设题角度与去年基本相同,今年虽然选的是社会科学类说明文,但由于选文引述较多,增加了考生阅读理解的难度,因此本题考生得分率不算高,平均得分5.27分(06年选的是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地球气候成因新说”,平均得分4.62分;07年选的是社会科学类说明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均得分5.58分;08年选的是自然科学类说明文“浑盖之争”,平均得分4.11分——可见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类说明文的能力要低于阅读社会科学类说明文)。
下表是2009年高考共18套语文试卷(其中加星号的是高中课改省份的新课标卷)对“科技文小阅读”考查的统计:
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
全国Ⅰ卷
《甲骨文解谜》(文化学,社科)
理解句子,概括观点,推断
全国Ⅱ卷
《<论语>编辑、流传小史》(文化学,社科)
理解词语,筛选信息,推断
北京卷
《昆曲》(文艺学,社科)
概括观点,概括观点;简答1
★安徽卷
《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历史学,社科)
理解词语,筛选信息,概括观点
★山东卷
《“断桥”考》(文化学,社科)
筛选信息,概括观点
湖北卷
“数字海洋”(信息科学,自科)
理解词语,概括观点,理解句子,推断
湖南卷
“科学反对它自己”(生命科学,自科)
理解词语,概括观点,理解句子
★天津卷
“健康国家”(社会学,社科)
“新的生物进化理论”(生物学,自科)
理解词语,概括观点,推断
江西卷
《谈美》(美学,社科)
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
重庆卷
“初生水”(天文学,自科)
理解词语,筛选信息,推断
★广东卷
《自由和科学》(社会学,社科)
筛选信息,理解词语;简答2
★浙江卷
“大学教育”(教育学,社科)
筛选信息,理解词语,概括观点;简答1
★福建卷
《尺度》(社会学,社科)
概括观点;简答2
★辽宁卷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文化学,社科)
理解词语,概括观点,概括观点
★宁/琼卷
《诗与歌词》(文化学,社科)
理解词语,概括观点,推断
四川卷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生命科学,自科)
理解词语,概括观点,推断
★江苏卷
《说“异”》(社会学,社科)
理解词语;简答2
★上海卷
《专家与通人》(教育学,社科)
理解词语,筛选信息;简答2
结论:
1.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选社会科学类文章的有全国Ⅰ卷、全国Ⅱ卷等13.5套(07年全国Ⅰ卷等13套,08年全国Ⅱ卷等9套),命题比重有所加大,文本涉及文化学(5套),社会学(3.5套),教育学(2套),文艺学、历史学、美学(各1套)等,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关注社会,关注民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有4.5套(07年全国Ⅱ卷等3套,08年全国Ⅰ卷等8套),文本涉及信息科学(1套)、生命科学(2套)、天文学(1套)、生物学(0.5套)等,注重从信息学的角度设置题目,考查学生正确辨认、筛选、整合、推断信息的能力。
2.考查角度上,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整合、概括作者观点和推断想象仍是考查的重点。
复习建议:
(1)树立整体阅读观念。
首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进而把握文体及文体特点(自然科学类文章抓主旨,抓信息;社会科学类文章抓观点,抓材料)。
(2)坚持“三字方针”:
读(题干选肢,审清题意)、找(即“对题读文”,找出选肢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比[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现象——如此物变彼物(张冠李戴),或然当必然(说法绝对),将来变现在(时态不当),部分成全部(以偏盖全),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指此却是彼(指代不清)等]。
参考:
《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例说》课件(郑州九中赵自乾)见郑州教育信息网→教研室→中学语文→高考专栏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
文段选自《北史•魏德森传》。
该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6.03分(4.90分),得分率67%(54.48%),在七个大题中排第二(第四)。
题号
8
9
10
平均得分
1.60
2.71
1.72
得分率
53.35%
90.17%
57.39%
8小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为D项(“动”此处是副词,“动不动”“常常”的意思。
与读本《赤壁之战》中“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和成语“动辄得咎”中“动”的用法相同;A项作为干扰项,“肃”的义项中,“恭敬”是其基本义项,但课本中没有出现过,因此考生较陌生,容易将其当作是错误的;B项的“会”,作为副词“正好”“恰巧”的义项经常出现,初中课本《陈涉世家》中就有“会天大雨,道不通”句;C项“堪”,“经得起”“忍受”也是其常见义项,课本《五人墓碑记》中有“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成语有“疲惫不堪”等),平均得分1.60分,得分率53.35%;学生选A项的占38.42%。
评:
平时多积累,考时看语境。
9小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为D项(①句原文是“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是说下级官吏都操心做事,营造的器械常常是各县中最好的,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因此可排除A、B两项;③句原文是“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是说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是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显然不是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项,因此可排除C两项;⑥句原文是“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是说两使者判决两乡人的诉讼,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可排除B、C两项。
),平均得分2.71分,得分率90.17%。
评:
扣题干,巧排除。
10小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于对文段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为C项(C项中“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赵君实躲藏,而“逃窜之徒”(四处流亡的人)“归来如市”。
),平均得分1.72分,得分率57.39%;学生选B项的占22.19%,选D项的占15.46%。
评:
借助选支钥匙,打开文意之门。
总起来看,今年文言文阅读与历年全国卷一样选择的是“史传类”文章,设题角度也与去年相同,试题难度比去年略低。
第四大题“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赏析、名篇名句默写”。
该大题有3个小题,满分23分。
平均得分13.95分(11.96分),得分率60.65%(5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州市 高考 语文 质量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