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05版0320.docx
- 文档编号:11282088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5.88KB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05版0320.docx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05版03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05版0320.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05版032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
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化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1.萌芽时期(1865—1910)
在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前,我们的祖先在陶瓷、冶金、酿造、炼丹、医药、火药、造纸、纺织等方面就创造了灿烂的化学文明,然而近代化学则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从欧洲传入我国的。
我国近代化学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京师同文馆(北京)、江南制造局(上海)开创了近代化学的教学活动,并翻译了一批化学教材。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教育第一个新学制的政府法规(“癸卯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制,大学堂制3~4年,分8科,化学是必修课。
格致科(即理科)设有化学门,工科设有应用化学门,农科设有农艺化学门,各门设有相应的化学课程。
1897年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开设格致(物理及化学)课,拉开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
1902年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馆”,开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之先河,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确立了独立的师范学制。
2.开创时期(1910—1937)
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化学门,这是我国最早的正规高等化学教育机构,至1930年全国有近40所大学设立化学系,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理论及物理化学课程,并要求提交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这一时期基本体制是仿照西方近代教育,我国的化学专门人才开始成长时,他们一般在国内接受基本的化学教育,然后出国深造,在回国后对我国化学工业及化学教育发挥了先驱者作用。
这一时期留学回国的化学家都从事化学基础课教学,提出“重视理论和实验教学,重视能力培养”(戴安邦)。
提出“国内已有若干学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在化学教育上的物质设备较之西洋之第二流大学已无愧色,在研究精神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并认为“赶上日本不是难事了。
”(曾昭抡)
存在问题是全国没有统一的要求,完全取决于任课教授,不同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相差较大;招生规模小,师生比约为1∶6,有限的师资力量没有充分利用。
3.巩固时期(1937—1949)
抗战爆发后,各校历尽艰辛迁出沦陷区,如北大、清华、南开合并为西南联大,名师云集,学术气氛浓厚,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和化学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间,化学教育渗透到生物、地质等其他学科领域,其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并开始自编了一些化学教材。
抗战胜利后,各校又纷纷迁回原地。
4.发展时期(1949—1976)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保留综合大学13所、高等师范院校33所,均成立了化学系,翻译出版了大批苏联教材,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大纲受前苏联影响很大。
由此建立的化学教学体系影响我国化学教学近40年之久。
1953年全国综合性大学会议提出,要培养在理论和基础学科方面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强调较深博的专门理论教育。
在此期间为培养骨干教师,举办了“物质结构”、“结晶学”等讨论班,并编写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化学教材,如黄子卿的《物理化学》、徐光宪的《物质结构》……,1952年到1958年教学秩序基本稳定,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1958年“教育大革命”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削弱了基础理论教学,造成了不良后果。
1961年党中央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制定颁布了《高教六十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目标调整为“教学、研究人才及其他工作者”,制定了第二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963年成立了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计划、编写、审查和评价教材工作。
出版了一大批我国自己的化学教材,大学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实验教学得以加强,教学研究气氛活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等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5.改革时期(1977—)
1977年恢复了高考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年10月召开了全国理科化学基础课教材编写会议,1978年9月召开了中国化学会会议,专门研究化学教学问题,成立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并决定出版《化学教育》杂志。
1979年10月恢复高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1980年在长春召开了“全国理科基础课教学大纲审订会议”,制定了化学基础课教学大纲及五年教材建设规划,这一系列会议和活动推动了化学教育的稳步发展。
1981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理科化学课程结构研究小组”,开展了教学质量调查及课程结构研究,提出“精选课程内容,适当减少授课学时,加强实验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有力地推动了各校化学教学改革。
各校普遍加强了基础理论和实验教学,增加了选修课,增设了反映现代科技新发展的课程(如仪器分析),拓宽知识,使知识结构逐步多元化。
1985年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1986年《大学化学》创刊,“中心”通过立项,组织校际合作开展大学化学教学研究和实践,如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反馈信息的研究,国内外化学教育比较研究、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研究等,为以后在全国大规模的化学教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大学化学实验课系统改革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大、中、小”三种改革试验,出版了《大学化学实验改革论文集》、《大学化学新实验》,对我国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着深远影响,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而由近60所学校、200名教师参加研制的《高等化学试题库》是我国第一个涵盖全部化学基础课的多功能试题库,深受教学第一线的基础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欢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大学化学》在21世纪80年代末开展了“培养什么样的理科人才”的大讨论。
讨论中普遍认为:
一是理科应培养少而精的基础研究人才,二是应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兰州会议”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1990年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会议(兰州)召开,提出要建设“面向21世纪、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水平较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科教育体系”。
提出要培养基础性和应用性理科人才,重新修订专业目录,重新修订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
这次大会对理科化学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有步骤地进行大学化学教育结构调整——应用化学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相当长时期内,化学类专业多数设在二、三级学科中,多达27种,专业面太窄,毕业生适应性差。
1979年及1987年教育部二次组织修订专业目录,化学基础性专业只设化学专业一种。
“兰州会议”上明确提出处理好培养基础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在专业目录修订中,确立为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并在理科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应用化学教学指导组。
明确了应用化学专业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理科化学专业和工科化工类专业之间的“接口”专业,属应用理科。
(2)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开展大规模教学改革打下了思想基础
通过讨论取得了许多共识,主要为:
就人才培养而言,高等学校应培养基础坚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性人才。
具体而言,大致包括由强调专业教学向强调基础教学转变;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一次教育完成论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
为了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对目前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
(3)开展教学研究
1994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立项,经由各高等学校申请、专家评审、教学指导委员会认真讨论和推荐、教育部批准,理科化学教育改革方面设立了三个项目:
02-03-7 理科非化学类专业基础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02-03-8 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02-03-9 应用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在这三个项目下各自分设若干子项目,采取联合进行和分项负责等多种方式,组织了全国近50所大学中的600多位老师直接参与了有关研究。
历经五年,通过审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国内外化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化学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提出三类(非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改革方案。
现在这些方案已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果,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广,又有一定深度和成效的化学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其成果收集于“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即白皮书)中。
1997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设立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改革等4个重点项目和10个一般项目进行了研究。
其成果发表于“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第十卷化学分卷)中。
进入21世纪后,教育部又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
(4)建立一批“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90年代国家教委提出高等理科教育应“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这是理科办学指导思想的一个转变。
为了保护一批培养高质量基础人才的理科专业,分批设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地共14个,它们是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理科“基地”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化学专业教学改革。
(5)建立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兰州会议后,成立了第一届高校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负责提出宏观指导性的意见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并指导各校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
制定了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
第二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参与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中三个化学方面项目的研究工作,结合研究成果及教学改革的形势,认为不应以统一的课程结构及教学大纲束缚学校的手脚,应让各校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下自主的进行改革,据此制定了“理科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的化学教学(含实验教学)基本内容”,文件鼓励各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教学探索和教材建设。
2001年成立了“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化学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等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撤销了各分学科的教学指导组。
由于自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有一个大的发展,化学专业点达198个,应用化学专业点达224个,在这大好形势下,本届化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负责编写了“理科化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制定了“理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规范”。
二、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1.本科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2.本科化学专业的培养规格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系统地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
(4)了解应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掌握获取和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
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必须规定本科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1)执行“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2)打好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现代化学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化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化学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化学作为现代生活物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积极性。
(5)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训练,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为进入化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6)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健康心理,培养团队与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3.化学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
(1)设计本专业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使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教学内容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部分。
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艺术、体育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础,并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增强对化学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中的作用的认识,从而培养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积极性。
通过综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等。
三个部分的教育是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统一进行。
(2)本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通识教育 主要包括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艺术等。
专业教育 主要包括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以及综合知识等内容,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及科学研究实践。
综合教育 包括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学术交流、科普活动、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等。
根据四年学制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总学分为140~160学分,总学时2500~2800,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应适当安排综合教育学分和毕业论文以外的科学实验训练内容,但不作规定。
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原理。
化学学科是一个实验占有重要地位的学科,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时比不小于1.1。
(2)选修课程包括化学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方法,介绍学科交叉及前沿知识,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化学的了解和理解,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可开设一些介绍性课程,例如讲座和知识介绍,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社会需求,成为有责任心、有理想的化学工作者。
依据教育部化学及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构建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
“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是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化学专业(4年制)本科教学提出的建议规范。
化学专业本科教学总时数以2500~2800学时(不含军训、各类实习和毕业论文)为宜,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个层次。
公共基础课约1100学时;专业基础课约1100~1400学时,其中实验教学学时占专业基础课学时的52%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
2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化学教学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有必要对全国大学化学教学进行统一规范。
为此,曾制定了各门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要求和学时数。
1992年第一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学改革和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有利于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同时又在较宽松的范围内统一全国普通高校的化学教学,制定了“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未作大纲式的规定。
第二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02-03-8项目“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中,通过审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国内外化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在2000年制定了《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近年来由于我国本科教学发展迅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许多高校对化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以下简称“基本内容”)。
修订的指导思想是:
(1)从终身教育的观点出发,本科教育是其中一个特定阶段,其前有中学教育为基础,其后又有研究生教育和职业再学习。
尽管研究生教育在国内已普遍实施,但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本科教育必然应带有专业教育成分,但是不应要求通过本科教育就培养出该专业的专家,本科教学应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因此本科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应着眼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强调的应是本科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不是专业选修课,更不是研究生课程内容的下放)。
(2)本科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基础的,前沿的),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科教学带有研究性,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应有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经验和能力)。
(3)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技能)必须充分重视,但其内涵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过去认为是基础知识的内容有的应该进行更新,有的是非本科教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也应予以精简。
“基本内容”的选择不应只从知识的完整性和知识是否有用作为出发点。
为此,本文件删除了部分过去认为属于“基本”的教学内容。
(4)课堂教学不是本科基础教学的唯一形式。
此文件所列内容不等于课堂讲授内容,应提倡因材施教,课堂内外相辅相成,适当减少课堂讲授,辅以讨论、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良素质的有力手段。
化学实验教学不应只为验证已知而设,而应该是多层次的训练(包括基本操作,综合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
(5)文件所列内容不与课程设置挂钩(例如文件中I、Ⅱ、Ⅲ,不应该理解为三门基础课),其顺序更不是教学顺序。
这种安排给各院校在考虑课程结构改革时留有充分的余地。
实际教学应该既有基本统一要求而又不加过多约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富有弹性。
“基本内容”只列出了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希望各院校在完成“基本内容”教学前提下,能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制定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并精心进行教学探索和教材建设。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
*说明:
供各院校根据专业特色自行选择
I
1.气体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 气体分子运动论
2.化学热力学
(1)热力学基本概念 状态函数 平衡态 可逆过程
(2)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 热 热力学能 焓 热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及熵变计算 熵增加原理 *非平衡态简介
热力学第三定律 规定熵
(3)热力学基本方程
吉布斯自由能和亥姆霍兹自由能及其改变量的计算 过程性质的判据 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及相互转化
特性函数
(4)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应用
偏摩尔量 化学势及化学势等温式 组成可变体系热力学基本方程 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平衡条件
*平衡稳定性判据
在多组分体系中的应用:
混合物(气态、液态)热力学 溶液热力学 逸度 活度 标准态
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相律 单组分体系相图 二组分体系相图 *超临界状态及二级相变简介
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热化学 化学反应亲合势 标准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等温式 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配位平衡)及其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
3.统计热力学基础
(1)基本概念:
统计分布 统计平均 玻耳兹曼统计分布律
(2)熵的本质及玻耳兹曼公式
(3)配分函数及其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计算
*(4)统计热力学应用——平衡常数计算及其他应用
4.化学动力学基础
(1)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方程 基元反应
(2)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规律 反应级数的测定及速率常数之求算
(3)复杂反应动力学 稳态近似和平衡假设方法 反应历程
(4)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活化能
(5)基元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单分子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6)*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链反应
(7)弛豫动力学及其他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简介
5.电化学
(1)电解质溶液理论 电导 电迁移
(2)电化学热力学 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 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
(3)电化学动力学初步 电流密度 超电势
(4)化学电源 电解
*(5)金属腐蚀热力学(E-pH图)及动力学
6.界面及胶体化学
(1)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表面热力学 溶液表面吸附 表面活性剂
(2)溶胶的性质及其稳定性
(3)单分子膜、LB膜简介
*(4)纳米粒子的制备
7.光化学
(1)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 量子产率 激光
(2)单分子电子激发态衰变的相关光物理过程
(3)光敏与猝灭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8.催化作用
(1)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2)均相酸、碱催化和配位催化
(3)酶催化作用
(4)复相催化 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 吸附等温式 比表面及其测定 表面反应历程
9.量子力学基础
(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测不准原理
(3)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4)箱中粒子
l0.原子结构和性质
(1)H原子及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 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原子轨道图
(2)电子自旋和旋轨函数
(3)多电子原子的结构简介
*(4)原子光谱项
11.分子结构和性质
(1)H2+的线性变分法处理及其结果
(2)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3)多原子分子的离域分子轨道和定域分子轨道
(4)多中心键和缺电子分子结构
(5)离域π键和共轭分子的结构
(6)H2的海特勒-伦敦处理和价键理论
(7)杂化轨道理论
(8)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12.分子对称性
(1)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
(2)群的表示
(3)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分子的点群
(4)对称性与性质的关系:
偶极矩 旋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 化学 专业 规范 05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