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docx
- 文档编号:11274353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45.19KB
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docx
《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
“地震、重庆打黑、住房上涨、国家调控房价的措施、西南地区大旱、水灾、生态环境恶化、幼儿园小孩被砍杀事件、教育问题、学生就业难问题、上海世界博览会、世界经济危机问题、泰国红衫军武装问题、伊朗核问题、金正日访问中国”等问题,你好好关注下
六种技巧解决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定义:
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
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
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
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
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
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
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
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
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
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
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
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
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例:
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
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B、28人C、30人D、36人(05中央A)
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
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
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
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
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
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
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
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例:
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
丙比甲少跑1/7圈。
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A、85米B.90米C.100米D.105米(05中央A)
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
看:
800,1,1/7,1/7。
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
85,90,100,105。
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
1,7,8。
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
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
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
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
800。
所以选C。
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
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
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
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
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
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
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1、2、3、4、5、6……,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
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
但这种稍嫌抽象,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觉才能判断。
行政职业能力定义判断答题基本规律
一、定义判断的要素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联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组成定义项的概念是定义联项。
例如:
“意外事件是指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其中“意外事件”就是被定义项,“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就是定义项,“是指”就是定义联项。
二、定义的特征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务或事物。
例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商品。
三、定义判断的逻辑方法
在对定义判断进行解析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定义的逻辑方法:
(一)“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
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即比被定义概念范围更大、外延更广的概念,以确定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类事物。
第二,被定义项的种差,即指被定义项的这个种概念与同属于其他同级种概念在内涵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同其他对象的本质区别。
第三,把被定义项同属加种差构成的定义项用定义联项联结起来,构成完整的定义。
例如:
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解析:
这是给“人”下的定义。
其中,“人”的属概念是“动物”,确定人是动物这类事物中的一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是种差,是将人与其他动物相比较而得出的本质差别;“是”是定义联项,它把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属+种差)联结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四要素分析法
定义中通常包含四项要素,即主体、对象、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
这四项要素可能全部出现在题干的定义当中,也有可能只出现其中的一项。
但是,根据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情况的分析来看,一般出题人不会把这四个要素同时作为考查点,只是会选择其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
1.主体,就是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如果选项不能满足定义中对主体条件的要求,即可排除。
2.对象,是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义必须针对某些特定的对象,如某些单位和个人。
3.主观要素,即行为者或事件的当事人主观上具有什么样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
4.客观要素,指客观上实施了什么行为,采取了怎样的行为方式,达到了一种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种怎样的结果。
(三)定语中心词分析法
在题干中没有明显的主体、对象、主观要素或客观要素的情况下,而且题干中有一连串的定语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定语中心词分析法。
中心词表示的是行为或事件的一个大类,也就是逻辑上的“属”,定语是对中心词的的限制或修饰,使这个大类进一步缩小、精确化,在逻辑学上我们称之为“种差”。
题目既有可能同时将定语和中心词作为考查点,也有可能中心词并无特殊之处,题目的考核点重在对定语中所设定的条件。
以上方法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其实质是相同的,仅仅是一种参考和借鉴。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
(1)
照·依照·遵照
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
“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如“依照刑法第×款第×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包含·包涵]
包含——里边含有。
如:
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
请多包涵。
[必须·必需]
转自:
仕程公务员网()
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
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
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
如:
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辨明·辩明]
辨明——辨别清楚。
如:
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
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变换·变幻]
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如_变换位置/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的或奇异的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
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不和·不合]
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
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
我俩脾气不合。
[必然·必定·一定]
这三个词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区别是:
“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如“他每次进城,必定来我这里坐坐”。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本来·原来]
都是副词。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如“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如“事情真相原来如此”。
[不免·未免]
都是语气助词,作状语,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区别是:
“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有时还可以作谓语,如“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了皱展开的眉心”。
“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不能作谓语,如“这封挂号信倘要遗失,未免可惜”。
[不止·不只]
“不止”,①指继续不停,如“他的一句笑话引得伙伴们大笑不止”;②指超出某个数目范围,如“他恐怕不止60岁了”。
“不只”有不但之意,如“河水不只可以用来灌溉,还可用来发电”。
[不至·不致]
“不至”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作为一位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
“不致”表示不会引起某种后果,如“事前做好准备,就不致到时手忙脚乱了”。
一年一度的地方公务员考试又快大部分结束了,这可真是一场考验考生阅读速度和阅读广度的大比拼,当然还包括考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政策水平等。
陕西考生又要参加考试了,所以华图建议考生在速度上提高:
2个小时的行政职业技能测试,考题共135到140道题目,整整印了16开本的试题册30页,如果按照每页900字的文字量计算(当然有一些页码是图表),那么仅阅读量就达到二、三万字!
如果考生填涂机读卡上的140多条仅用10分钟,那么剩下的110分钟时间,如果看题和思考判断各占一半的话,考生的阅读速度必须达到500字/分钟,但前提是没有不会做的题,看完立即做答,不会的题只好空着或者赶紧胡乱选择一个;
如果看两遍题,阅读速度就必须达到1000字/分钟,但前提是必须没有卡壳、难以解答的题,稍微思考就必须答出,否则将没有一点剩余时间;
但是如果考生的阅读速度达到2000字/分钟,那么他就可以看两遍题,留出看六遍题的时间进行思考。
而不少考生由于阅读速度的限制,时间非常紧张,根本不能留出思考难题的时间。
同时,考生平时的知识面、阅读量在考试中也越来越重要。
不仅仅有大量的语言文字理解、逻辑推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史地哲知识、数理统计,而且时事、政策题部分尤其考验考生平时的阅读量和知识面,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而言,仅仅靠考前突击、考前辅导,是不会起决定作用的。
下午申论的考试,虽然时间是150分钟,但是密密麻麻七、八千字,与当前社会和政策热点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政策、相持不下的几方观点搅在一起,要想理出个头绪,还真得多看几遍。
但是,如果真的多看了几遍,那么,如果阅读速度慢了可没有时间进行思考、起草、誊抄那几段关于政策的分析解答和论述,字数达二千多字。
如果按照大学生平均阅读速度五、六百字的速度,仅看一遍也得15分钟,如果看4遍就得1个小时,加上思考、构思、起草、誊写也实在紧张,无怪许多考生耗到最后还答不完。
但是如果他的阅读速度能达到1分钟2000字,那么看1遍只需要4分钟,看4遍也仅16分钟而已。
因此可以看出,阅读速度对于考试成败至关重要。
01、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
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
05、安置、安排: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6、必须、必需: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
(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
?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
08、报道、报导:
这是一对等义词。
都指:
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
“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9、暴发、爆发: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10、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11、辨别、辨认、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
12、表示、显示、显露:
“表示”
(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13、边疆、边境:
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
(边界:
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14、不详、不祥:
前者指
(1)不详细、不清楚;
(2)不细说。
后者指不吉利。
15、不止、不只:
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
16、报复、抱负:
前者指对别人反击。
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7、不齿、不耻:
前者指不愿提到。
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8、不肖、不孝:
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
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9、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20、变换、变幻:
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21、把戏、伎俩: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
22、颁布、公布:
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23、抱怨、报怨:
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24、辨(辩)正、辨(辩)证:
“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5、摈弃、摒弃: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
“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国考中经常出的数学运算典型真题精解
(一)2003年国家B类考题第9题
某校下午2点整派车去某厂接劳模做报告,往返需1小时。
该劳模在下午1点整就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中途遇到接他的车,便坐上车去学校,于下午2点40分到达。
则汽车的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倍
A.5B.6C.7D.8
【解析】这道题我们借助一张示意图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知道人与车到底是在什么位置碰面。
如果用常规思路发现需要假设人、车的速度分别为x、y,然后通过一个相遇问题找到相遇点,之后再列方程。
这样下来等方程列出来了早已过了1分钟,还不能保证方程完全正确,更别提下面还要进行求解。
这道题如果一上来就能用“对称性”的思想,很快就能找到突破口。
首先,汽车一去、一回需要一个小时,又因为一去、一回路程相等,所以花费的时间也相等。
即,汽车从学校开到厂里需要半个小时。
其次,汽车中途遇到劳模,再开回来一共花了40分钟,虽然目前不知道他们相遇的地点,但是我们知道汽车从学校开到相遇点再回来,这一去、一回也是路程相等,所花时间也应该相同。
因此从学校到遇到劳模,车开了20分钟。
即,汽车与劳模正好在2:
20这个时刻相遇。
以上两段分析联立起来看,汽车的速度保持一致,从学校到厂走了30分钟,从学校到遇到劳模走了20分钟,因此,学校到厂的距离与学校到相遇点距离之比是3:
2。
即,厂到相遇点与学校到相遇点的距离比是1:
2。
劳模从厂里出发,到达相遇点走了80分钟;而汽车从学校出发,到达相遇点走了20分钟,两者的路程之比是1:
2,因此他们的速度之比是(1/80):
(2/20)=1:
8。
选D。
(二)2003年国家A类考题第10题
赛马场的跑马道600米长,现有甲、乙、丙三匹马,甲1分钟跑2圈,乙1分钟跑3圈,丙1分钟跑4圈。
如果这三匹马并排在起跑线上,同时往一个方向跑,请问经过几分钟,这三匹马自出发后第一次并排在起跑线上?
( )。
A.1/2B.1C.6D.12
【解析】这道题并不难,可以说是异常简单,但是当年有不少考生并没有做对。
原因何在?
在2002年国家考题中出现过这样一道题:
“甲2分钟跑1圈,乙3分钟跑1圈,丙4分钟跑1圈,则经过多长时间,三人能并排在起跑线上?
”
两道题的区别在于,2003年的题是给出1分钟跑n圈,而2002年的题给出的是n分钟跑一圈。
这样下来,两道题的结果则大相径庭。
2003年的题应该这样求解:
经过一分钟之后,甲、乙、丙三匹马又都回到了起跑线上,而且半分钟时乙不在起跑线上。
所以选B。
2002年的题应该这样求解:
要想让甲、乙、丙三人同时回到起跑线,那么所需时间必须是2、3、4的最小公倍数,即12分钟。
这道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当考题中遇到相似甚至看上去相同的题目时,一定要小心加仔细的审题,切忌将题目想当然的认为是自己做过的原题。
要把每道考题看作一道新的题目来解答,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三)2003年国家A类考题第12题
某企业发奖金是根据利润提成的。
利润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可提成10%;低于或等于20万元时,高于10万元的部分按7.5%提成;高于20万元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按5%提成。
当利润为40万元时,应发放奖金多少万元?
( )。
A.2C.3D.4.5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分段交费”问题。
这类问题的解决关键看问题的形式。
在本题中问题是说如果利润为40万元,求奖金是多少万元。
这样的问题称为“正方向问题”,其解答也相对比较容易。
根据题意,发放的奖金数应该为
10×10%+10×7.5%+(40-20)×5%=2.75万元
选B。
这道题的可取之处在于,如果问题成为了“反方向问题”,即“当奖金为2.75万元时,求利润是多少钱?
”这时最佳的求解方法是画一张简易的表格出来。
利润(万元)1020高于20
奖金(万元)11.75(X-20)×5%+1.75
发现所发奖金为2.75万元,比利润为20万元时的1.75万元的奖金还要多,因此利润一定比20万元还要多。
此时设利润为X万元,则根据题意,
(X-20)×5%+1.75=2.75
解得,X=40万元。
(四)2003年国家B类考题第7题
一个旧书商所卖的旧书中,简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3倍,精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4倍。
昨天,这个书商一共卖了120本书,每本书的成本都是1元钱。
如果他卖这些书所得的净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为300元,那么昨天他所卖出的书中有多少是简装书()
A.40B.60C.75D.90
本题可以用多种解法来求解。
【解析一】由题意可知,简装书售价为3元,精装书售价为4元,假设简装书有X本,则精装书有(120-X)本,则根据题意,
3X+4(120-X)=300+120
解得,X=60本。
选B。
【解析二】考虑到120本书一共赚了420元(利润+成本),因此这120本书的平均售价为420/120=3.5元,恰好是简装书售价3元与精装书售价4元的平均值。
因此,简装书与精装书应当一样多,都是60本。
【解析三】本题还可以用代入法求解。
此题需要注意的是,净利润为300元,在计算出售所获得的钱数时还需要加上每本1元的成本钱。
每种解法的思路和角度都不太相同,适合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灵活运用。
(五)2003年国家B类考题第14题
一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可供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62公里或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336公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巧 解决 出来 行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