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新安江模型汇总.ppt
- 文档编号:1126847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PPT
- 页数:76
- 大小:2.66MB
6新安江模型汇总.ppt
《6新安江模型汇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新安江模型汇总.ppt(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新安江模型,2018/11/1,2,目录,1.,概述,2.,二水源新安江模型,3.,三水源新安江模型,4.,新安江模型的改进,5.,新安江模型的应用,2018/11/1,3,1,、概述,新安江模型简介,一、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系列,新安江模型是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水文系,1973,年对新安江水,库作入库流量预报时提出来的,是一个,分块式,的,概念性,流域降雨径流模,型。
可以用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
最初的新安江模型:
二水源模型,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编制新,安江入库洪水预报方案,80,年代初:
三水源模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引入了,萨克拉门托模型与水箱模型中的用线性水库函数划分水源的概念);,1984,1986,年:
提出四水源模型,地面径流,、,壤中流,、,快速地下,径流,、,慢速地下径流,。
之后,其它改进。
2018/11/1,4,二、模型的总结构,小流域,集总模型,大面积流域,分块模型,分块模型把流域分成许多块单元流域,对每个单元流,域做产汇流计算,可以得到单元流域的出口流量过程。
再,进行出口一下的河道洪水演算,并得流域的流量过程。
把,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过程相加,就求得了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
划分单元的目的:
处理降雨分布的不均匀性,(,用面雨,量带来面积均化,),;其次是下垫面条件变化,(,水库等,),。
因,此,:
?
单元流域面积要适中,使得在每块面积上降雨比较均匀,并有一定数,目的雨量站;,(,泰森多边形,),?
其次,尽可能是单元流域与自然流域相一致;若流域中有大中型水库,,则水库以上的集水面积即可作为一个单元流域。
2018/11/1,5,ThiessenPolygons,D,A,C,B,E,A,1,A,2,A,3,A,4,A,5,测站,a,i,(%),A,24,B,21,C,37,D,8,E,10,合计,100,RainfallAveragingMethods,2018/11/1,6,2018/11/1,7,模型结构,为了考虑降水和流域下垫面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新安江模型的结构设计为分散性的,分为:
蒸散发计算,,产流计算,分水源计算和汇流计算四个层次结构。
层次,1,层,2,层,3,层,4,层,功能,蒸发,计算,产流,计算,水源划分,汇流计算,二水源,三水源,坡面汇流,河道汇流,方法,三层,模型,蓄满,产流,稳定下,渗率,自由水,水库,单位线或线性水,库或滞后演算法,马斯京根法或滞,后演算法,参数,KC,UM,LM,C,WM,B,IM,FC,SM,EX,KG,KI,UH,或,CS,CI,CG,KE,XE,或,L,2018/11/1,8,2,、二水源新安江模型,一、二水源新安江模型基本结构,(,状态变量(模型参数),),降雨,P,蒸发皿蒸发,EI,透水面积,土壤湿度,W,上层,WU,下层,WL,深层,WD,径流,R,EU,EL,ED,蒸散发,E,WUM,WLM,C,不透水面积,IMP,WM,B,地面径流,RS,地下径流,RG,FC,地面径,流过程,地下径,流过程,单元流域,出流过程,UH,KKG,KE,XE,径流,R,2018/11/1,9,二、二水源新安江模型的微结构,
(一)用超蓄产流(即“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总径流,R,、地表径流,RS,及地下径流,RG,(,1,)超蓄产流模型概念,超蓄产流模型是目前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产流模型。
“蓄满”,指含气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而非土壤完全,饱和;,“超蓄产流”指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以前不产流,所有降雨都被土,壤吸收,成为薄膜水和张力水;而在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以后,所,有降雨(除去同期蒸发)都产流。
这时土壤的下渗能力为稳定下渗,率,稳定下渗量,FC,补充地下水,形成地下径流,而超渗的部分则形,成地表径流。
与“超渗产流”模型的区别:
“超蓄产流”模型先计算,R,,在分成,RS,、,RG,;,“,超渗产流”模型先计算,RS,、,RG,,再合成,R,。
2018/11/1,10,(,2,)超蓄产流模型的结构,a,)点模型,以含气层缺水量为控制条件,就流域中某点而言:
时段初末的土壤含水量,时段产流量,时段蒸散发量,时段降雨量,式中,蓄满后,蓄满前,:
WW,WW,:
R,:
E,:
P,:
1),-,(6,R,E,P,:
WW,WW,E,P,:
2,1,1,2,?
?
?
?
?
?
?
?
2018/11/1,11,b,)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超蓄产流模型的核心),时段稳定下渗量,即,中,式,:
FC,2),-,(6,FC,-,E,-,P,RG,-,R,RS,FC,RG,RG,RS,R,),1,6,(,?
?
?
?
?
?
?
?
?
WWM,:
流域蓄水容量,WWMM:
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
流域平均蓄水容量,2018/11/1,12,利用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计算产流量(右图):
W,:
流域原有蓄水量,相应纵标,A,W,分布:
(f/F),A,左边蓄满,右边未蓄满,,假定按水平分布。
以此时段为基础:
降雨,P,,蒸散发,E,,径流量,R,,损失量,L,满足如下水量平衡关系(超蓄产流方程):
3),-,(6,),W,W,(,),E,P,(,R,1,2,?
?
?
?
大量资料表明,,WWM,f/F,有如下关系:
4),-,(6,),WWMM,WWM,1,(,1,F,f,),WWMM,WWM,1,(,F,f,1,B,B,?
?
?
?
?
?
或,2018/11/1,13,则:
6),-,(6,),WM,W,-,(1,-,1,WWMM,A,dWWM,),WWMM,WWM,1,(,dWWM,),F,f,1,(,W,:
5),-,(6,B,1,WWMM,),F,/,f,(,WWMd,WM,B,1,1,A,0,A,0,1,0,?
?
?
?
?
?
?
?
?
?
?
?
?
?
?
?
?
?
?
对纵坐标积分,c,)流域产流计算,P,E0,时,产流,否则不产流,,产流时:
?
?
?
?
7),-,(6,A)/WWMM,E,-,(P,-,1,WM,-,W),-,(WM,-,E,-,P,R,WWMM,A,E,P,W,WM,E,P,R,WWMM,A,E,P,B,?
?
?
?
?
?
?
?
?
?
?
?
?
1,:
),(,:
时,时,产流计算特点:
雨强对产量无影响,产流量取决于,P,E,与,W,。
2018/11/1,14,模型参数:
WM,与,B,WM,:
流域干燥时的缺水量,代表,流域干旱情况,气候因素;,B,:
蓄水容量在流域上的分布不均,匀性,,B,0,时分布均匀,愈大愈不均匀,,决定于地形、地质条件。
d,)地面、地下径流的划分(分水源),产流面积变化,则:
8),-,(6,R,RG,0,RS,:
FC,E,-,P,RG,-,R,RS,E,-,P,R,FC,FC(f/F),RG,:
FC,E,P,?
?
?
?
?
?
?
?
?
?
?
?
?
?
?
?
?
?
?
时,时,2018/11/1,15,例,6-1:
超蓄产流模型产流量计算示例,WM,120mm,,,B,0.3,,,FC,18mm/d,年,.,月,.,日,P,E,A,f/F,R,RG,RS,W,1978.7.17,16.61,18,4.22,16.89,0.0338,0.16,0.16,0,20.67,19,9.40,21.11,0.0427,0.50,0.50,0,29.57,20,-5.98,30.51,0.0632,0,0,0,23.68,21,60.35,24.27,0.0495,7.46,2.22,5.23,76.57,22,54.24,84.62,0.2091,17.61,5.84,11.76,113.20,23,20.27,138.85,0.4844,13.47,11.96,1.51,120.00,24,-2.79,156.00,1.0000,0,0,0,117.21,2018/11/1,16,IMP:
不透水面积参数(新安江模型新增参数),流域不透水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增加后,需修改(,6,5,),(,6,8,)式,其它都不变。
10),-,(6,RG,R,RS,IMP,E,-,P,R,FC,RG,FC,E,-,P,8),-,(6,9),-,(6,IMP,B,WWMM,WM,?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1,(,1,),5,6,(,尤其半湿润地区需要考虑,2018/11/1,17,
(二)稳定下渗率,fc,的推求,1,、求一场洪水的,RS,、,R,、,RG,(,1,)据上图求,RS,(,2,)根据图求,R,(,3,)求,RG=R-RS,(,4,),fc=RG/TT,为净雨时间,2018/11/1,18,A,E,G,B,C,H,I,D,t(h),Q(m,3,/s),F,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C,D,B,直接径流,地下径流,N,2018/11/1,19,2,、用试算法求,fc,11),-,(8,),(,t,P,R,RS,R,f,t,E,P,R,RS,R,f,:
E,P,R,F,f,t,f,F,f,R,RS,RS,t,f,F,f,R,RS,n,1,i,i,i,n,1,i,c,n,1,i,i,i,i,n,1,i,c,i,n,1,i,c,i,n,1,i,n,1,i,i,c,i,i,i,忽略雨期蒸散,得,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不透水面积上的直接径流,12),-,(5,IMP,P,DRS,?
?
2018/11/1,20,(四)、透水面积上的蒸散发模型,因为不透水面积上没有蒸散发,因此,计算出,来的蒸散发量要乘以透水面积所占比重,才是流,域上的蒸散发量。
1,、蒸散发模型原理,蒸散发能力(,EM,,,mm/d,),新安江模型中,认为流域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时,实际蒸散发量,E,EM,;当土湿很小时,,蒸散发量几乎维持为一常数。
2,、模型结构,该模型不考虑蒸散发在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以模拟土湿纵向分布。
可以把土壤分成一、二、,三层,现主要采用三层模型。
2018/11/1,21,三层模型,其参数有上层张力水蓄水容量,UM,,下层张力水蓄,水容量,LM,,深层张力水蓄水容量,DM,,流域平均张力水蓄水,容量,WM,,蒸散发折算系数,KC,,深层蒸散发系数,C,,计算公,式为:
WM=UM+LM+DM,W=WU+WL+WD,E=EU+EL+ED,上层,(Upperlayer),下层,(Lowerlayer),深层,(Deeplayer),2018/11/1,22,WLM,/,WL,EU,EM,EL,0,EL,EU,15,6,14,6,-,-,-,-,EL,EU,15),-,(6,WLM,WL,EU),-,(EM,EL,WU,EU,EM,WU,14),-,(6,0,EL,EM,EU,EM,WU,-,-,-,-,WD,WL,WU,-,-,-,-,WDM,WLM,WUM,13),-,(6,WD,WL,WU,W,WDM,WLM,WUM,WM,:
W,WM,之乘积。
)与下层含水比,(,等于上层剩余蒸发能力,蒸发量,上层水分全蒸掉,下层,当上层水分不足时,把,;,等于蒸散发能力,下层,水分是,,)式表明,上层有足够,)、(,(,下层的时段蒸发量。
上层,则,当,则,当,深层土壤蓄水量,下层,上层,深层土壤蓄水容量,下层,上层,即,下层和深层之和,都是上层,和流域蓄水量,模型中流域蓄水容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11/1,23,数,与深层蒸散发有关的系,深层的时段蒸发量,这时才发生深层蒸发。
),(,此时,则取,),(,同时,),(,但是,若,),(,否则,取,),(,)中,只用到,(,?
?
?
?
?
?
?
?
?
?
C,ED,EL,EU,EM,C,ED,WL,EL,EU,EM,C,W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安江 模型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