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docx
- 文档编号:11268210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86.86KB
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docx
《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荆轲刺秦王语法总结完整全面版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燕国见陵之耻
3.日以尽矣
4.今日往而不反者
5.请辞决矣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燕王拜送于庭
9.图穷而匕首见
10.秦王还柱而走
11.卒起不意
二、古今异义
荆轲刺秦王(语法点汇总)
说,通
陵,通
以,通
反,通
决,通
振,通
庭,通
见,通
还,通
卒,通
悦”,高兴
已”
返”
诀”
震”
廷”
现”
环”
猝”
,已经。
,返回
,告别
,害怕
,朝廷
,出现。
,绕
,突然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
古义:
信物;今义:
书信)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
古义:
走投无路,处境困难;今义:
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
古义:
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
年长之人)
4.今闻购将军之首(购:
古义:
重金收买;今义:
购买)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
古义:
刻毒今义:
有深度,与“浅”相对)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
古义:
眼泪;今义:
鼻涕)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
古义:
可以用(它);今义:
表可能、能够、许可)
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
古义:
同意,愿意;今义:
故意)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
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今义:
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
古义:
在这时;今义:
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1.
终已不顾(不顾:
古义:
不回头;今义:
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13.北蛮夷之鄙人(鄙人:
古义:
粗鄙的人;今义:
卑鄙的人)
14.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
古义:
宽容,原谅;今义:
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
假借名义)
15.图穷而匕首见(穷:
古义:
穷尽;今义:
缺少钱财)
16.秦王还柱而走(走:
古义:
跑;今义:
行走)
17.诸郎中执兵。
(郎中:
古义:
宫廷的侍卫;今义:
称中医医生)
18.左右既前(左右:
古义:
身边侍臣;今义:
方位名词)
1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提:
古义:
投掷,投打;今义:
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20.荆轲废(废:
古义:
倒下;今义:
残废)
21.秦王复击轲(复:
古义:
又,再;今义:
往复,重复,复习)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
1、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北:
名词作状语,向北)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
名词作状语,早晚)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发尽上冠(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箕踞以骂曰(箕:
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2、名词作动词
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使……衣冠白,可译为:
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秦王)乃朝服(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二)形容词
1、形容词作状语
乃欲以生劫之(生:
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接近)
图穷而匕首见(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三)动词
使动用法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或者听到)绝袖(绝:
使袖子断)断其左股(断:
使断)
四、一词多义
臣愿得谒之。
(动词,愿意)
愿足下更虑之。
(动词,希望)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副词,如果,果真)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实在)
顾计不知所出耳(句首,不过、只是)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动词,回头)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2可以解燕国之患(介词,用)
3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4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介词,用)
5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6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7以次进(介词,按照)
8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
9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来)
1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2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畐9词,于是,就)
3乃今得闻教(副词,才)
1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
2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3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结构助词,的)
5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2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3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4乃令秦武阳为副/愿举国为内臣(作为)
5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嘉为先言于秦王(为了)
6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发出)⑧又前而为歌曰(唱)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规律:
判断句一般是由“者,也”构成,有时候两者都有,有时候省掉前者,有时候省掉后者,有时候会两者都省掉,如“失其所与,不知”,这种判断句就靠我们对意义的把握,称之为“意念判断句”或者“无标志判断句”!
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有标记,我们在遇到判断句翻译的时候要牢牢的记住一定要带上“是”!
二)、省略句
1)省略“之”,有特指
1人不敢与(之)忤视
2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2)省略“于”
1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2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3皆陈(于)殿下
3)省略“以”
三)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规律:
被动句一般由“为+动词”“见+动词”来形成。
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其他的被动句,所
以先把这两种记牢!
四)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②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3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
4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5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规律:
常常是由“于”“以”引导地点状语、工具状语、对象状语放在动词后进行修饰,称之为状语后置,所以在文言文阅读中,我们应重点注意这两个介词,翻译时,记得四个字:
先调语序,后翻译!
2)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者宾客”)
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者群臣”
4
的词放在前面,后面有“者”
规律:
“者”是一个标志,当一个表示人如“宾客、群臣”
译!
3)主谓倒装
初中例子:
甚矣,汝之不惠!
4)宾语前置
则秦未可亲也。
(应为“则未可亲秦也”)
六、固定句式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
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
……的原因。
)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
没有用来……的办法)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7、将奈何(表疑问,怎么……。
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荆轲刺 秦王 语法 总结 完整 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