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专题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 文档编号:11265823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81KB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专题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专题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专题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专题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窗体顶端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纲要
专题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一)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的实施
(1)目的:
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2)时间:
1953年~~1957年
(3)基本任务(或内容):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此开始起步;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1956年
(2)对象、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政策:
和平赎买)
(3)结果: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1956---1965)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在北京召开)
(1)主要内容
①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人民当前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2)意义:
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原因:
①由于中共照搬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再加上急于求成。
②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③左倾错误的泛滥。
(2)表现、过程
①1958年,“大跃进”:
属于生产力领域,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②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切财产在全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农民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
(3)影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3、1960年调整:
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4、结果: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十年“文革”(1966—1976年)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
1、召开的背景
(1)“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一些领导人仍坚持“左”倾错误,坚持“两个凡是”,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主要内容:
①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
②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③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三、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中央的肯定。
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1982年,全国推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
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经营使用。
(3)首先在农村改革的原因:
长期以来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4)改革的影响: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风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运动(1952)
(2)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直接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主要内容:
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③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影响:
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2)经过:
①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计划与市场的性质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明确提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1)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把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2)意义: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连云港、南通、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国务院相继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面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专题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届高三 历史 一轮 复习 纲要 专题 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道路